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108097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进度周次内容1五彩的烟花2水彩游戏3缤纷花布4美丽的盘子(画)美丽的盘子(做)5粘贴小动物船儿出航6船儿出航“蘑菇”家园7各种各样的树8卡通宝宝9信封纸偶东西南北10半期考11纸拎袋庆祝国庆12热带鱼乐园13神气的大公鸡14剪拉花彩旗飘飘15面具画画亲近的人16夏日17期末创作18作业展示一年级美术下册教案三山中心小学1.五彩的烟花一教学目标,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初步学习油画棒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掌握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画法难点: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后,能较自如地表现对烟花的感受三,教学设计,激趣()学生回忆过年过节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或者看到的漂亮的烟花()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美吗?为什么?你还见到过怎样的烟花,请你来描述一下。()今天我们一起来描绘漂亮的烟花,揭示课题.2,欣赏。(1)出示教师的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并说明喜欢的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你认为还可以加上什么更加漂亮?(如人物,星星等)3,指导。(1)教师示范创作步奏:用油画棒画出烟花,(注意要画上各种不同的烟花,并且要有大小,高低的分别),用水彩涂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的过程。4,创作。(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想象中的烟花)。(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5,小结。(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教好的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6,拓展。(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2.水彩游戏教学目标:1.了解染、吹、淌、滴这些不同水彩技法产生的效果。2.初步学习运用染、吹、淌、滴这些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3.培养学生大胆、细心的创作习惯,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重点:学习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难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课前准备(学生)水彩颜料、调色盘(盒)、水彩画笔、毛笔、吸管等水彩画的作画工具(教师)课件、资料等教学过程1.出示课件,引出课题。(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水彩游戏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并给这些画取名字。(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板书:水彩游戏。2.观察范画,学习技法。 (1)出示课件,让学生思考这些画的表现方法,并请学生来说说。(2)教师归纳:染、吹、淌、滴。(3)教师举一个以春天为主题的例子进行示范。3.学习创作,提供主题。 (1)提出创作要求:尝试染、吹、淌、滴等多种形式的水彩玩法,并对效果进行联想、添画,创作出一幅有主题的作品(主题自定),并为自己的画取个名字。(2)提出创作建议:构思新颖、独特,有创意;用多种方法尝试水彩的不同效果,水彩玩法尽量多样化、与众不同,呈现出自己的特色,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情感;突出主题。 (3)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于水彩技法、情感刻画等方面的指导)。4.提出建议,作品讲评。 (1)提出评价建议: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是否选择了合适的色彩;是否自如地运用了水彩游戏的各种玩法;是否创造性地刻画了主题等。(2)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5.本课总结,课外延伸。 (1)教师总结本课内容,解决学生疑问。(2)课后要求学生动手尝试其他玩法,和家人一起创作(还可以用作品布置装饰自己的房间)。3. 缤纷花布教学目标:1.认识点、线、面等美术元素,知道它们不同的组合形式和作用。2.通过对花布的观察和欣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巧妙组合,大胆地运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涂色,能设计出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花布。3.通过对点、线、面的综合感知、设计、制作,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了解、欣赏花布,准备铅画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等(教师)各种各样的花布、课件等教学过程1.欣赏花布。播放课件:图案精美、色彩各异的花布及用花布制作的艺术品。提问:结合实际,谈谈花布的用处;说说自己喜欢的花布。2.揭示课题。揭题:缤纷花布。 3.知识传授。(1)传授点、线、面的知识:点具有的形象和大小都是相对的,如:小花点、方点、圆点、三角点以及不规则的点等;线有长短、宽窄、粗细、曲直、动感、力感、空间感等变化,线具有多种表现功能;面也有长度、宽度、位置、形状、面积、方向等变化,面可由点排列而成或由线排列或封闭而成。(2)传授不规则的散点式组织法和倾斜式组织法等。(3)运用点、线、面纸片拼贴各种形状的花布。4.学生创作。(1)主题: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单位纹样(如植物、动物、几何图形等)。(2)注意:教师鼓励学生可以大胆地展开想象,画出心中新颖美观的花布;提倡随意性,但是得注意空间疏密匀称,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变化;用蜡笔(或油画棒)描绘出图案,再用水彩涂底色,并做到色彩之间的对比和统一。(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结合上面的拼贴游戏作指导)。5.课外拓展。(1)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为自己或父母设计一块新颖、色彩鲜艳的花布(课后也可用印模制花布)。(2)试着用自己设计的花布装饰房间或做其他用途。4. 美丽的盘子教学目标:1.欣赏各种盘子,认识盘子的特点和种类,了解有关盘子的历史。2.通过对不同盘面的花纹、图案进行设计,并运用添画或拼贴等技法,培养学生大胆设计、 动手制作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设计制作一个美丽的盘子。 难点:对盘面进行装饰设计,使之更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油画棒、水彩笔、卡纸等作画工具(教师)盘子实物、照片、课件等 教学过程1.看实物,激发制作欲望。(1)欣赏盘子的实物(出示课件),使学生直观地了解盘子的种类:木盘、瓷盘、泥盘、纸盘、玻璃盘、水晶盘等。(2)提问:你最喜欢哪个盘子?为什么?盘子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盘面的花纹及装饰物的特点是什么?装饰有什么规律和用途?2.做设计,挖掘潜在能力。 (1)请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心中的盘子及盘中的花纹。 (2)设计建议:盘面图案可以是几何形、人物、动物、植物、器具等,形状以圆形为主,也可以画其他的形状。(3)学生在优美的古典乐曲中设计、创作,教师巡视指导。3.说意图,碰撞创造火花。(1)向全班展示优秀的设计稿。(2)课后完善自己的设计,下节课带来制作。5. 粘贴小动物教学目标:1.认识泥塑的一般特点和小动物的不同种类。2.掌握彩泥或黏土粘贴的一般操作方法,能用彩泥或黏土粘贴出有趣、可爱的小动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培养学生对泥塑的兴趣,从小树立爱护小动物、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意识。重点:通过粘贴小动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难点:创造性地制作自己心中的各类小动物。课前准备(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准备彩泥(或黏土)、底板(纸板或木板)等工具材料(教师)小动物图片、课件、小动物范作等教学过程1.播放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供学生欣赏。认识动物名称,熟悉外形特征。2.知识竞赛。分组进行知识讲座的比赛,说说动物的知识和小动物的故事(注意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及外形特征等)等,学生评分,教师总评(提示学生注意:可以用树枝、牙签等进行创作、添加、刻画等,同时告诉学生泥塑的不同形式,可以制作平面的,也可以制作立体的,还可以挖空,本课以平面为主,最后对学生进行卫生习惯、创新意识及与动物和睦相处等方面的思想教育)。3.欣赏动物。(1)教师带几只小动物供学生观察,学生观察后说说特征。(2)教师出示各种范作(有浮雕、圆雕、透雕等作品,以浮雕为主),学生欣赏。(3)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彩泥小动物。4.方法传授。讲授操作方法,观察动物的形态特征,注意它的头、眼、嘴、耳、身体、尾巴等特征(形状、色彩、结构等)。(1)先搓泥条,围出动物的基本外形,再粘贴动物器官和花纹(粘贴时注意色彩搭配)。(2)用浮雕的方法。先压泥片,再用小刀或另外的制作工具刻出动物外形,然后逐一去粘贴动物的细部。(3)播放动物各种动态的课件,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要注意小动物的动态处理:如跑、跳、游等。另外,还可以进行大胆想象,粘贴出形态奇怪、色彩鲜艳的小动物,也可为我们的小动物们创造一个漂亮的乐园,在乐园里“种”上花草树木,这样会使整个造型更丰富多彩。(4)教师边示范边解说,同时强调还可以用圆雕和透雕的形式进行制作。 5.作业指导。(1)学生创作时,教师及时巡视指导。(2)学生展示作品。(3)师生互评,为自己的小动物编小故事或诗歌等。6.课外拓展。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做一系列美术作品。6. 船儿出航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知道船的基本结构和用途。2.能用蜡笔(或油画棒)、水彩画等形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航行中的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想象力。3.使学生从小热爱航海事业,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重点:航行中船的特点的表现。难点:描绘航行中的船,体现学生的想象和创意。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船的特点;收集有关船的资料,体会航行中船的魅力;准备油画棒(或蜡笔)、水彩笔、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教师)课件、范画等教学过程1.认识航船。播放课件:航行中的船。思考:航行中的船有什么特点?怎样表现航行中的船(教师强调航行中的船与环境的变化)?2.欣赏范作。(1)播放课件:欣赏美术作品,体会各种各样的船和航行中的船的特点等。思考: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方法(构图、造型、技法、情感、创意)?(2)师生共同讲讲有关航行中的船的故事。(3)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1)创作主题:船儿出航。(2)学生提出创作意向。(3)教师建议:可以以故事单幅的形式画出航行中的船,也可以画触礁或风浪中的船,还可以画各种形态各异的航行中的船。(4)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1)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如作品名称、创作过程、想法等)。(2)采用自评、他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的方法。5.回家作业。回家修改自己的船,下节课用手工的形式创作出来。7. “蘑菇”家园教学目标:1.观察蘑菇的生长特点,了解蘑菇的有关知识。2.能运用绘画或泥塑的形式设计“蘑菇”家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3.通过“蘑菇”家园的设计,表达对自己家园的热爱。重点:设计有自己特色的“蘑菇”家园。难点:综合创作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有关蘑菇的知识(如蘑菇的种类、生长环境、特点、形状、色彩、用途等),准备美术课常规的作画工具等(教师)课件、录像、范作等教学过程1.交流特点。(1)播放录像:蘑菇的生长过程。思考:蘑菇是怎么长大的?(2)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分组交流课外了解到的蘑菇知识(如说说蘑菇的造型特点、写蘑菇的观察日记、讲述有关蘑菇的故事等)。教师小结。2.作品分析。(1)播放课件:蘑菇作品。提问: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2)提供欣赏意见:画面整体的处理,蘑菇的造型、色彩特点,作者的情感。(3)学生当小老师上台尝试分析作品。(4)教师小结。3.学生创作。(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蘑菇”家园。(2) 提出创作建议:用绘画的方法进行创作,可以联想、想象、夸张,融入自己爱家园的情感。(3)学生创作,同桌互相帮助,指出存在的问题。(4)作业讲评:教师评、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4. 回家作业。(1)回家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作品。(2)准备下节课的纸塑工具。8. 各种各样的树教学目标:1.了解树的结构、外形和种类等知识。2.运用绘画、拼贴的形式来表现所观察到的树的特点,并进行添加、想象的训练。3.培养热爱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重点:表现树的特点。难点:表现不同季节中的树所具有的特点。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观察不同的树的特点,准备常规的作画工具(教师)课件、范画等教学过程1.交流认识。(1)师生交流有关树的知识(如树的结构、外形、种类、色彩等)。(2)播放课件:大森林。提问:课件中的哪些树是你认识的或喜欢的?请为大家介绍一下。(3)课件展示树的结构图(抢答激趣)。2.树的变化。(1)播放课件:不同季节中的同一组树。要求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感受。(2)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3.欣赏范作。(1)播放课件:画家眼中的树。思考:这幅画哪里画得最好?(2)教师小结:强调画面中艺术家的情感处理和树的精神品质。4.学生创作。(1)创造主题:各种各样的树。可以画一棵树或一组树在不同季节下的变化,也可以画树的生长过程,还可以画各种各样的树。(2)学生说说创作思路。(3)教师提供创作意见:注意树的形状、特点、色彩、肌理,可以结合速写等形式,加入自己的想象也行。(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5.作业讲评。(1)师生互评作业(从树的特点、形状、色彩、肌理、构图和情感的表达等方面来讲)。(2)课外调查树的作用。9. 卡通宝宝教学目标:1.认识卡通的类型和特点。2.学习用水彩笔等作画工具制作卡通形象,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段,把自己喜爱的物品设计成鲜明的卡通形象。3.培养学生对卡通的热爱,为创作富有特色的中国卡通形象而努力。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等拟人手段,把自己喜欢的物品设计成卡通形象。难点:形象的创意性与生动性。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卡通的录像资料、故事等,准备纸、水彩笔等常规作画用品,准备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物品(教师)录像、范作等教学过程1.欣赏作品。(1)播放当前流行的卡通作品。提问:这个故事里,你最喜欢谁,为什么?(2)介绍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3)教师小结,揭题:卡通宝宝。2.分析特点。(1)播放课件:可爱的卡通人物。提问:这些卡通宝宝有什么共同点?你觉得哪个最可爱?为什么? (2)教师根据学生描述板书其中特点,并小结。3.设计形象。(1)教师示范设计一个卡通宝宝,强调将宝宝的头画大,身子画小,宝宝就会显得更可爱。(2)师生共同欣赏其他卡通形象。4.学生创作。(1)学生拿出自己的小物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2)提出创作建议:设计一个或多个卡通形象;可以用连续的故事形式作卡通设计;可以设计一个卡通的多种形象。(3)学生作业,教师指导。5.评价作业。(1)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2)教师小结。6.课外拓展。在班里举办一个卡通形象展览会。10. 信封纸偶教学目标:1.了解信封纸偶的不同形式,体会其艺术魅力。2.学习运用不同手法制作有趣的纸偶,并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表演和设计能力。3.在做做、玩玩中培养学生制作纸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养成变废为宝的良好习惯。重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材料,把信封巧妙地设计成纸偶。难点:综合设计能力的培养。课前准备(学生)废旧信封、各种纸张(或布)、胶水(或两面胶)等(教师)信封纸偶数个、课件等教学过程1.欣赏纸偶。(1)教师出示信封纸偶数个。提问: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2)猜一猜这些纸偶是怎么做成的。(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信封纸偶。(4)思考:各种形状的信封适合做怎样的纸偶?2.设计制作。(1)播放课件:雄狮纸偶。提问:你能说说信封纸偶的制作过程吗?(2)教师总结:先完成纸偶的头部,再把信封口朝下,接着,把头部和信封连接起来,最后完善纸偶,进行细节处理。3.学生创作。(1)提出创作建议:制作一个或一组纸偶,巧妙地利用各种材料(布料、纸张、毛线、橡皮泥等)进行创作。(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3)师生互评。4. 表演活动。(1)分组合作,为所做的信封纸偶创作一个小故事。(2)小组上台配音表演纸偶故事。11. 东南西北教学目标: 1.认识纸材可以折成不同造型。 2.能独立折出一个完整的“东西南北”,利用画、剪、贴等各种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美丽的立体造型的“东西南北”。 3.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用彩纸折一个有趣的“东西南北”,初步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难点:对“东西南北”进行夸张的再创造,使它变得更生动有趣。 课前准备: (学生)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师)课件及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1.作品欣赏。 (1)教师出示“东西南北”的范作供学生欣赏。 (2)提问:其中的制作方法怎样? (3)揭题并板书:“东西南北”。 (4)部分学生玩“东西南北”,其余学生欣赏。 2.讲授新课。 (1)介绍我国折纸的悠久历史。 (2)讲述“东西南北”的生动性和艺术魅力。 (3)播放“东西南北”的制作过程,教师示范,学生欣赏,注意第四步的折法(主要步骤有:一是将正方形的纸沿斜角对折两次后打开;二是分别将四角往内向中心的交叉点折;三是将纸翻过来,再将四角往内折一次;四是再将纸翻过来,把四角拉开;五是插入手指,“东西南北”就会动了;六是发挥想象,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做成头像)。 (4)想象、添画或拼贴:让学生用添画或拼贴的方法制作一个生动有趣的小动物头像或其他形象来装饰,并交代要求形象生动、巧妙、富有情趣,并注意卫生、安全。 (5)播放音乐,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作业讲评。 (1)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 (2)个别玩、同学互玩。 (3)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拿用“东西南北”制作的纸偶表演纸偶剧。 4.课外拓展。 (1)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开展其他折纸活动。 (2)学生回家后和父母一起玩。12. 纸拎袋教学目标:1.学习纸拎袋的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一个实用新颖的纸拎袋。2.通过纸拎袋的设计、制作和装饰美化,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动手能力。3.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学会用自己的巧手美化生活。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学习制作过程的有序性,鼓励他们大胆、细心地表现。难点:制作拎袋的底部及拎带的牢固度,形式及装饰的多样性。课前准备(学生)旧挂历纸(或旧画报纸)、剪刀、胶水、绘画常规用具、粗毛线(或绳子)(教师)教学课件、旧挂历纸、剪刀、胶水、范作(包括礼品、鞋服的拎袋)等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1)检查学具,调查:你们的美术学习用品是用什么东西装来的?(2)出示拎袋范作,教师从袋子里拿出剪刀、胶水、绘画用具等物品,展示袋子:“漂亮吗?”“这是老师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的吗?”(3)揭题。2.引导欣赏,分析讨论。(1)你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它们有什么用途?(2)出示课件:作品欣赏(服装、酒、保健品等纸拎袋)。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说说最喜欢的袋子。(3)分析纸拎袋的特点及基本形的制作方法。3.选材识图,激发创意。(1)自主探究:你认为制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2)小组讨论,交流表达。(3)你认为纸拎袋的外形可以有哪些变化?怎样变?袋子里面如何设计与制作?(如各种几何形、仿生设计的水果形、卡通形象形等)(4)怎样装饰?用什么材料?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5)拎带的制作:确定形式;选料、制作绳子;对称式打孔或取点;串、粘带子(注意带子的牢固度,可在内侧绑一根小棒)。4.独立制作,装饰美化。(1)提出作业要求:用不同的纸制作一只漂亮的小拎袋,并选择合适的方法美化。(2)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并使设计的纸拎袋实用、新颖。(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业,学习评价。(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评,教师小结。6.整理打扫,保存作业。(1)保存学生作业,整理打扫。(2)布置下节课的学具准备。(3)在拎袋内放一些小礼物或花草作为礼品赠送给好朋友。13. 热带鱼乐园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热带鱼的知识,认识热带鱼的特点。2.运用夸张等手法表现自己心中美丽的热带鱼。3.培养学生喜爱热带鱼,热爱海洋的情感。重点:运用夸张的手法绘画或拼贴出美丽的富有情趣的热带鱼形象。难点:创造性地表现热带鱼的形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水彩笔、蜡笔等常规作画工具(教师)录像、范画等教学过程1.播放录像。(1)播放录像海底总动员。提问:热带鱼有什么特点?(2)播放课件:热带鱼与普通鱼。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3)师生共同小结热带鱼的特点。2.欣赏范画。(1)播放课件:热带鱼的作品。提示:热带鱼整体造型独特,线条流畅,身体表面图案自然和谐,色彩鲜明。(2)教师小结并指出作画要点。3.学生创作。(1)提供创作主题:美丽的热带鱼。(2)提出创作建议:创作一条或几条热带鱼,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3)学生尝试创作,教师巡回指导。(4)评价作业,并进行热爱海洋的教育。4.课外拓展。(1)收集有关热带鱼的分类、特点和生活习性等资料。(2)准备好下节课的拼贴材料。14. 神气的大公鸡教学目标:1.能抓住鸡的神态,画出一只神气的大公鸡。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物体的习惯和分析物体特征的能力。3.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鼓励学生画出自己的感受,提高绘画技能。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抓住公鸡各部位的特征,表现出公鸡神气的样子。课前准备(学生)绘画的常规用具、有关鸡的图片、玩具(教师)课件、范作及绘画工具教学过程1.猜谜揭题。(1)听听(鸡叫的)声音,猜猜是什么动物。请两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形象。(2)揭题:神气的大公鸡。2.欣赏提问。(1)出示课件,欣赏、评述各种公鸡的图片。(2)提问:从外形上看公鸡可以分为几个部分?3.小组分类研究。(1)每组自主选择鸡的一部分,研究鸡神气在哪里(但每个部分至少有一个组研究)。(2)提示:头顶上有锯齿状的大红肉冠,眼睛圆圆的,嘴又尖又利,嘴下有肉髯,特别威武。颈长又圆,长满了美丽的羽毛。身子胖又肥,背上有短短的翅翼,满身披着美丽的羽毛。尾巴特别美丽,尾巴上的羽毛特别长,颜色丰富多彩。脚金黄的色彩,粗短有力,脚上生爪。(3)每组选代表交流,组员补充。4.听听图画里的声音。(1)首先让学生观看徐悲鸿的风雨鸡鸣和陈大羽的雄鸡图,提问:“这两幅画中有什么景物?”“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谁能模仿这种声音?”(2)请学生表演。(3)老师讲述两位画家画公鸡的历史背景及画面表达的意境。5.欣赏比较。欣赏课件中古今中外艺术品中的公鸡形象,并同真实的公鸡进行比较,体会艺术品之美。6.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进行作业赏评。7.课后研究、拓展。收集鸡的有关素材,如鸡吉吉祥,属十二生肖之一。15. 剪拉花教学目标:1.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体验纸材的特性并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2.通过欣赏和实践活动,能用制作的拉花、彩练设计出多种用途并进行环境美化。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联想、自主学习、与他人友好合作的能力。重点:运用多种纸材和剪制手段表现不同的拉花,并能用拉花美化环境。难点:剪刀的使用与控制,以及在剪制彩练时对于纸张及色彩的选择与排列。课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及各种彩纸(教师)各种拉花范作、剪刀、胶水、订书机、橡皮筋及各色彩纸等教学过程1.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出示一根橡皮筋和一条纸带。演示:拉一拉橡皮筋。(1)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用剪的方法使一张纸变得可以像橡皮筋一样有弹性或者像橡皮筋一样能变长呢?(2)学生相互研究,寻找方法,得出结果,交流演示。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出示不同造型的拉花,提问:这是什么?有什么用?(2)展示拉花,分送给各小组,引导观察:教师的拉花是如何剪制的?并请学生将教师的范作装饰到教室的一角。(3)拉花可以美化我们的教室和居室。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拉花的方法。揭示课题:剪拉花。(教学建议: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导入: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屏幕上出现欢庆的场面,庆典会场上方的十字形长拉花显得十分醒目,同时“剪拉花”三个字连续不断地从左向右移动,非常显眼地提示了本节课的内容。这时的学生好像沉浸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教师简要地介绍了拉花的用途,并与以前学的窗花进行比较,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感受到窗花是平面的装饰品,拉花是立体的装饰品;立体的装饰品装饰起来显得豪华,立体感强。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使学生大大增强学习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激活思维,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1)提问:怎样表现拉花?用什么工具和材料? (2)学生思考教材中拉花的剪制方法,尝试用各种纸张剪制。提示: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尝试比较用折一折、折二折、折三折后的纸剪制的拉花有什么不同。(3)寻找拉花制作的规律,探求新的剪制方法。提问: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4)学生上台表演,教师讲述并补充。4.剪制拉花,巡视指导。提示:对于个别不善于用剪刀和不善于观察思考的学生,应多加鼓励,同时请同组能力较强的同学帮助。5.展示作品,美化教室。16. 彩旗飘飘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形的变化。2.能用绘画或者剪贴的形式制作一面小彩旗,并能用制作的彩旗美化环境。3.在了解彩旗作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提高对形的联想能力和基本的设计制作能力。重点:彩旗形状的变化、美化及设计制作。难点:各种形的认识及组合、表现。课前准备(学生)剪刀、胶水、旧画报纸、旧挂历纸(或各色彩纸)、筷子(或小木棒)、常规画具(教师)课件、各式彩旗的范作、剪刀、胶水、彩纸等,在教室的上方拉好线(挂彩旗用)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说说在生活中、电视电影里、画报图书资料上见到过的古今中外的各式各样的彩旗。(2)说说你见过的旗子有哪些形状和颜色。(3)说说这些彩旗的用途。2.观察比较,欣赏评述。(1)播放课件,展示古今中外的各式彩旗。(2)展示教师范作,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3)教师小结。3.分析特点,学做彩旗。提问(供学生自主学习或小组讨论):(1)彩旗由哪些部分组成?(一般由旗面、旗穗、旗套等部分组成。)(2)旗面的形状特点是什么?(3)形状与用途有什么联系?(4)旗面图案设计与用途有什么关系?4.交流讨论,创作表现。(1)提问:彩旗的形状还可以有哪些变化?(2)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绘画或拼贴)制作一面小彩旗。(3)小组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创作一组或一面彩旗。提示:一组彩旗可以是一个活动主题的内容,如2008北京奥运会、国际服装节等;一面彩旗指可以四人创作一面旗帜,如小队旗、小组旗、童话王国旗等,旗帜可稍大些。(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作业展示,点评布置。6.课外拓展,探求新知。(1)收集、观察生活中的小彩旗。(2)了解中国国旗的含义及其他国家的国旗图案等。(3)考证一下古代旗子的种类和作用。17. 面具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多种不同风格面具的艺术特色,参与美术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交流。2.学习用纸质材料设计制作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体验设计制作纸面具的乐趣,在做做、玩玩中提高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拓展美术视野。课前准备(学生)剪刀、双面胶(或胶水)、彩色卡纸(或各种挂历纸、广告纸、彩色纸等)、松紧带等(教师)课件、自制面具范作教学过程1.欣赏导入。(1)用课件播放藏戏或傩戏录像,提问:他们头上戴了什么样的道具表演?它叫什么?看到它你有什么感受?(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面具。2.感受体验。(1)讨论: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播放面具课件。课件演示不同地域的面具,重点指出夸张、特点突出的部分。(2)引导学生欣赏书中范例。四人小组内交流:在这些面具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自主探究。(1)出示教师范作,请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假如让你做一个面具,你会考虑哪些问题?(2)借助图示了解制作步骤,小组交流:如何找准面具上眼睛的位置?(3)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拓展制作方法。4.设计制作。(1)提出作业要求:小组或两位同学合作,做有特色的纸面具。(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巡回辅导。(3)提示:做好后想想用什么办法把面具戴在头上?建议参考教师范作的制作方法。5.展示表演。戴着自己做的面具与好朋友一起玩,说说自己喜欢的同学作品。6.课后拓展。用课件展示其他表现形式的面具作品,鼓励学生课后可以试一试、画一画。18. 画画亲近的人教学目标:1.初步进行人物的绘画练习。2.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人物的特征和表情,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3.通过欣赏和表现最亲近的人,增进对最亲近的人的感情,从中认识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重点: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亲近的动作和表情。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形象感受,力求生动。难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很难要求他们像成人或高年级学生那样边看,边分析,边表现。虽然有照片作为参照,但他们创作时仍以记忆为主。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这一阶段学生观察物象及表现人物的特点,便于正确引导。课前准备(学生)最亲近的人的照片、常规画具等(教师)课件、人物作品、常规画具等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帮助回忆。提问:你最喜欢、最亲近的人是谁?他(她)长什么样?喜欢做什么事?2.引导欣赏,观察评述。(1)出示课件:作品欣赏父亲。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提问:画面表现的是谁?画中的人在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它表现了亲密无间的关系?悄悄话中的小女孩在讲什么呢?(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感受,教师小结。(3)欣赏课本中小朋友的画,说说最喜欢哪一幅及原因。(4)提问:你能用别的方式表达你对亲近的人的思念或爱吗?(如:唱歌,跳舞等。)让学生通过欣赏,认识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要珍惜这份爱,同样用真心去回报他们、对待他们。3.捕捉特征,激发创意。(1)明确学习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最亲近的人。(2)传授方法。观察和回忆亲近的人的形象特征。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脸形、发式、五官和服饰等。每个人性格不同,他们在外貌上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如憨厚、精明、温和、严厉等。启发造型。从脸形开始,再到发型,根据五官在脸上的位置逐一表现。思考如何从动作和表情上表现出亲近的感觉。(3)引导学生尝试色彩也能表达人物的情感。(4)要求学生把自己画进去。思考:自己在画中干什么?安排在什么位置? 要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视觉符号表现,教师不要示范五官的具体画法。4.选择形式,表现“亲人”。(1)学生用线描或色彩的形式表现想要表现的人(可以参考带来的照片)。(2)提问:怎样表现你对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心呢?(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19. 夏日教学目标:1.学习色彩的一般知识,认识冷暖色调的基本特征。2.通过引导学生对夏日的观察、回忆、思考、想象、讨论与创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情感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夏日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丽大自然的热爱。重点:能够运用色调表现夏日的特点。难点:抓住对夏日景色的感觉,创造性地表现夏日。课前准备(学生)课前体验夏日,分组表演以夏日为主题的节目,准备油画棒、水粉颜料、水彩笔、画纸等常规作画用具(教师)范画、录像、课件等教学过程1.感受夏日。(1)让学生听夏日的各种录音(或观看录像)。(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提问:你眼中的夏日是什么样子的(注意气候、植物、动物等变化)?(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夏日。2.欣赏范画。(1)出示范画的课件,并提问: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受?这幅画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日的主题?(2)出示教材中的学生作业,说说这些画是怎样表现夏日的。(3)欣赏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作品,师生互评。3.表演夏日。分组表演对夏日的感受,师生小结。4.学生创作。(1)提供主题:我心目中的夏日。(2)提出创作建议:在现实基础上可以适当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夏日的感受;在作品的恰当位置或反面写上自己的创作思路。(3)学生边听轻音乐,边创作,教师指导。5.作业讲评。(1)出示一段本地夏日的录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夏日的感受。(2)讲评作业,提出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夏日的特点;色调是否和谐、统一;是否表达了一定的感受和心情;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3)教师小结。6.课外拓展。(1)记录夏日的天气温度变化。(2)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画几幅有关夏日的速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