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10774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粤教版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粤教版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B卷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D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2.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取用固体药品 C . 溶解固体 D . 测溶液的pH 3. (2分)实验室将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a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b向试管中加入药品;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收集气体;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 c b a d e fB . c b a d f eC . b a d c f eD . d a c f b e4. (2分)豆腐是营养丰富的食物,每100 g豆腐中平均含磷119 mg。这里的“磷”指的是( ) A . 磷元素B . 磷单质C . 磷原子D . 磷的化合物5. (2分)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的是( ) A . 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B . 发展“低碳经济”,减小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C . 严禁焚烧桔杆,降低空气中PM2.5的浓度D . 用化工厂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6. (2分)鉴别下列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 氮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B . 白酒和白醋(闻气味)C . 碳粉和二氧化锰(在空气中加热)D . 黄金和黄铜(观察颜色)7. (2分)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雾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8. (2分)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2Cu中的“2”表示2个铜元素B . Fe2+中的“2”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C . H2S中的“2”表示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D . Al2( )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元素为2价9. (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氮元素和磷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 . 氧原子有8个中子C . 硫原子比磷原子多一个核外电子D . 代表氮原子10. (2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 .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C .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D . 因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C元素和H元素11.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 . 稀有气体用来制霓虹灯利用了-利用了其化学性质C . 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 . 氧气可用于炼钢和金属焊接- 利用了其化学性质12. (2分)吸烟有害健康,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C10H14N2)。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尼古丁由26个原子构成B . 尼古丁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 . 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D . 尼古丁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5:713. (2分)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 . FeB . HC . OD . N214. (2分)馒头中添加柠檬黄铬酸铅(PbCrO4)会使人体致癌,已被明文禁用。已知铅元素(Pb)化合价为+2,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 . +6B . +4C . +3D . +215.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 . 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 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 .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 . 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定是有机物16. (2分)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氮元素的化合价: B . 使用合金年代: C . 物质的溶解性: D . 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17. (2分)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二氧化碳+水 碳酸B .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C . 氧化汞 汞+氧气D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18. (2分)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 ) A . 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 . 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 . 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 . 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19. (2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 . 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水B .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里的液体C . 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D . 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20.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将红磷替换成细铁丝C . 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 . 红热的木炭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二、 填空题 (共2题;共5分)21. (2分)“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Fe2O3、CO2和P2O5都含有_(填名称),且只含有两种元素,均属于氧化物。 (2)向装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_ _ _。下列物质能与氧化铁反应,产生相似实验现象的是_(填选项)A 硫酸钠 B. 稀盐酸 C.食醋 D. 氢氧化钠22. (3分) (1)硫元素的质子数是_,它属于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填序号); A . 质子数不同B . 中子数不同C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 (4)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元素过渡到_元素,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 (5)纵列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共同之处是_ (6)研究表明,第二周期从3号-9号元素的原子随着核电荷数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因此原子半径逐渐减小,从而可以推断出第三周期11号-17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_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3. (2分)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 回答: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紫黑色固体A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四、 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24. (5分)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结合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用字母序号填空:可用于存放液体药品的仪器是_,若要给少量液体加热,应选择_。 (2)若用G收集某难溶于水的气体,则气体从_(填“左”或“右”)端进入。 (3)过滤时要用到_和E,其中E的作用是_。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KCl溶液,量水时仰视,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5. (5分)课后查阅资料后,小丽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1)分析图2,氯酸钾熔点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分解温度; (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当物质配比为1:2时,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丽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I检查气密性。方法:_II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不填III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氨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木条较长时间才能复燃。IV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加热后可观察到现象是_请回答:步骤I中检查气密性方法是:_。完善步骤III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步骤IV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加热后可观察到现象是_。小丽认为根据步骤IV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和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丽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26. (3分)根据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的化学式求: (1)NH4HCO3中氮、氢、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2)NH4HC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保留到0.1%); (3)200g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5分)21-1、21-2、22-1、22-2、22-3、22-4、22-5、22-6、三、 推断题 (共1题;共2分)23-1、四、 实验题 (共2题;共10分)24-1、24-2、24-3、24-4、25-1、25-2、25-3、25-4、五、 计算题 (共1题;共3分)26-1、26-2、2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