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操作理论导读.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97936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理操作理论导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础护理操作理论导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础护理操作理论导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理论导读一、铺床法技术操作【备用床】1、铺备用床的目的是什么?答:保持病室整洁,准备接收新病员。2、铺备用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在病员进餐或做治疗时应暂停铺床。 (2)铺床前要检查床的各部分有无损坏,若有则应修理后再用。 (3)操作中要应用节力的原理。 (4)各层床单应铺平、紧,铺床完毕应整理病床单位及周围环境,保持病室整洁。 3、铺备用床前应做哪些护理评估?答:铺备用床前首先要检查了解病床是否完好无损,符合安全的要求,床单、被褥是否完好、清洁、干燥,符合舒适的要求。同时应观察铺床操作的环境,有无其他病人在休息、进餐或行无菌性治疗,如有应暂延缓操作时间;如别无选择,应向病人作好解释,并在操作中尽量减少动作幅度,以减少灰尘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其他病人造成不适的影响。4、铺备用床时,你可采取哪些节力措施?答:(1)铺床前应将用物备齐,按使用的顺序放置;能升降的床,应将床升起。 (2)铺床时,身体应靠近床边,上身保持直立,两腿根据活动情况、前后、左右分开稍屈膝,有助于扩大支持面、降低重心、增加身体稳定性,既省力,又能适应不同方向操作。 (3)手和臂的动作要协调配合,尽量用连续动作,避免过多的抬起、放下、停止等动作,以节省体力消耗。【麻醉床】1、铺麻醉床的目的是什么?答:(1)便于接收和护理麻醉手术后的病员。 (2)使病员安全、舒适及预防并发症。 (3)保护被褥不被血液或呕吐物所污染。2、铺麻醉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1)铺麻醉床时应将全部被单换为清洁被单。(2)病员所需要的盖被,其厚薄应根据季节及室温加以调节。3、铺麻醉床前应做哪些护理评估?答:麻醉床是为接受手术后的病人而准备的,因此操作前护士要了解病人的病情、手术部位、手术名称、麻醉的方式等,以便准备铺床的物品和急救器械。同时应对周围环境给予关注,如环境病房的温度、设备,同室病友的心理反应,如发现同室病友有紧张、恐惧、无奈等情况,应作好解释,以便同室病人达到良好的适应。4、麻醉床旁应准备哪些物品?答:同备用床,另加橡胶中单和中单各二条,别针二个,弯盘、纱布数块,血压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笔,根据手术情况备麻醉护理盘(或急救车上备麻醉后护理用品)。 麻醉护理盘用物:无菌巾内置开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通气导管、治疗碗、镊子、输氧导管、吸痰导管及纱布数块。必要时备输液架、吸痰器、氧气筒、胃肠减压器。5、某病人下肢大手术,橡胶中单、中单应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答:(1)根据病情下肢手术者,橡胶中单与中单铺在床尾,下端与床尾齐。(2)铺在床尾是为防止手术局部的渗出物污染大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1、为卧床病人更换床单的目的是什么?答:使病人舒适,病床平整清洁,预防压疮,并保持病室整洁美观。2、在更换床单、被套时你如何保护病人?答:(1)关好门窗,动作敏捷轻柔。 (2)勿过多的翻动和暴露病人,对重危病人应两人操作,分左右两侧进行。 (3)换被套时先将原污被套为病人盖好,再将清洁被套铺平,将棉被胎套入,再撤出原污被套,注意防止病人着凉。 (4)更换床单时,如病人不能侧卧,则将大单自床头向床尾更换,污单随即换下,如病人可侧卧,操作时注意防坠床。 (5)操作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和询问病人的感受以调整自己的操作,确保病人安全。3、患者一侧上肢有伤口,穿、脱上衣顺序应怎样做?答:先穿患侧,后穿健侧;先脱健侧,后脱患侧。4、病人身上有多种导管(氧气管、输液管、胸腔引流管、开放留置导尿管等)在更换床单时,应注意什么?答:在更换床单前应检查各种导管有无脱出,是否通畅,给病人翻身换单时应先将各导管放松,安置妥当,翻身后要检查各导管有无受压、扭曲、脱落等,换好床单后先将病人移动至适当体位后再固定各导管于妥当位置。5、更换卧病人床单的方法?答:(1)侧卧换单法:适用于卧床不起,病情允许翻身侧卧的病人。(2)平卧换单法:适用于病情不允许翻身侧卧的病人。二、生命体征评估技术操作【体温的监测】1、影响测量体温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答:(1)进食后或面颊部作冷热敷者影响测量口腔温度的准确性。 (2)坐浴或灌肠后立即测肛温,会影响其准确度。 (3)测腋温时是否擦干腋下,体温计的水银端是否放于腋窝深处并紧贴皮肤,可影响测量的准确性。(4)体温计本身的误差,影响其测温准确性,所以应定期检测体温计。(5)体温的生理变化对体温观察有一定的影响。2、为精神异常、昏迷病人测量体温时应注意什么?答:不可测量口腔温度,测温时护士应在旁边守护并用手扶托,以防体温计失落或折断。3、用物理或药物降温后如何观察其体温变化?对变化后体温如何绘制?答:要密切观察降温情况,须在半小时后测量体温一次,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所测得的温度,绘制在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用红圈表示,以红虚线和降温前的温度相连。4、常用体温计消毒液有哪些?答:次氯酸溶液(含有效氯500mg/L)5、如何检查体温计的准确性?答:将所有体温计的水银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好的40以下温水内,3min后取出检视。若体温计之间相差在0.2以上或水银柱有裂隙者,不能再使用,应取出弃除。6、当你测得病人体温突然升高很多时怎么办?答:(1)查明测温时,在体温计附近有无热源,如热水袋等。 (2)查明测温前30分钟内min内是否进食、热水浴或剧烈运动。(3)查明是否有假造体温,如口含热水或摩擦体温表。排除以上可能时,应给病人重新测量体温,如确系是发热,应及时采取措施。7、稽留热见于哪种疾病?答:肺炎球菌肺炎、伤寒。8、弛张热见于哪些疾病?答: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9、间歇热见于哪些疾病?答:疟疾。10、不规则热见于哪些疾病?答:流感、癌性发热。11、常用的物理降温有哪些方法?答: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冰帽。【脉搏的监测】1、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多少次为速脉?低于多少次为缓脉?答:成人超过100次分钟min为速脉;成人低于60次分钟min为缓脉。2、怎样测量短绌脉?为什么?怎样绘制?答:测量时应两人同时分别测心率和脉率,数一分钟由听心率的护士发“起”、“停”口令,因为在某些病理情况下,由于心脏收缩时心排血量过少,以至不能引起周围血管的搏动,而使脉率低于心率,因此引起脉搏间歇形成脉短绌,常见于房颤及早搏,两人同时测量,才能测量准确,以分数式记录:心率/脉率。绘制时脉率以红点表示,心率以红圈,均以红笔绘制,相邻的脉搏或心率符号用红线相连。绌脉时的脉搏和心率之间用红笔划直线。3、什么叫间歇脉?答:间歇脉即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即代偿性间歇)称为间歇脉或期前收缩。4、对异常脉搏观察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脉搏频率、节律、强弱、动脉壁弹性有无改变及改变的程度,以及病人的心理反应。5、影响脉搏测量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可因年龄、性别、劳动和情绪波动而变动,一般女性脉搏比男性快,幼儿比成人快,老人较慢,女性脉搏比男性快,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暂时增快,因此病人如有剧烈活动应先休息20分钟min后再测脉搏。测量时不可用拇指诊脉,以免拇指小动脉与病人脉搏相混淆,影响测脉准确性。【呼吸的监测】1、呼吸增快常见哪些疾病?呼吸减慢常见于哪些疾病?如何观察?答:呼吸增快常见于:发热、心肺疾患、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时。 呼吸减慢常见于:颅内压增高、镇静与麻醉药用量过大、中毒等情况。如何观察:(1)测量脉搏后将手仍按在病员手腕上,以转移病员的注意。 (2)观察病员胸部或腹部的起伏,一吸一呼为1次。 (3)观察呼吸深度和节律及音响。 (4)危重病员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棉花少许置于病员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加以计数并记录1分钟呼吸次数。2、对异常呼吸观察包括哪些内容?答:包括呼吸的速率、节律、深浅度、声音,有无呼吸困难、缺氧的变化及病人异常呼吸时的心理反应。3、呼吸困难分哪几类?常见于哪些疾病?答:(1)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费力,其吸气时间显著长于呼气,辅助呼吸肌收缩增强,出现三凹征。常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等病人。(2)呼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费力,其呼气时间显著长于吸气。多见于哮喘病人。(3)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快而表浅。多见于肺部感染等病人。【血压的监测】1、何谓高血压?测量血压时如发现异常,护士应如何处理?答:18岁以上成年人的理想血压为12080mmHg 成年人的正常血压为 13085 mmHg 偏高的正常血压为 1301398589mmHg 轻度(一期)高血压为 1401599099mmHg 中度(二期)高血压为 160179100109 mmHg 重度(三期)高血压为 180110 mmHg 测量时如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新复测,先将袖带内气体驱尽,使汞柱降至“0”点,稍待片刻,再进行测量,直至听准为止,然后记录准确结果,并报告医师。2、测下肢血压时,袖带有何不同?用普通上臂袖带测量其结果如何? 答:病人须平卧或俯卧,所用的袖带应比测量上肢的宽23cm,将袖带缠于大腿下部,使其下缘在胭窝上35 cm处,如肢体粗胖,袖带缠不到1圈时,可加用宽布带包于袖带外面,缠在肢体上,布带末端要塞牢,将听诊器胸端置于腘动脉上。如用普通测上臂的袖带来测定下肢腘动脉的血压,其结果收缩压比肱动脉血压高2040mmHg,而舒张压无多大差异。记录时应注明为下肢血压,以免发生误会。3、左右上肢血压有何不同?为什么?答:一般右上肢血压高于左上肢血压,因为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能量稍有消耗,故测得压力稍低1020 mmHg。4、袖带的宽窄对测量血压有何影响?答:使用袖带过宽,大段血管受阻增加血流阻力,使搏动在达到袖带的下缘之前即已消失,此时测量的血压数值可偏低。使用袖带太窄,要用较高的充气压力,才能阻止动脉血流,此时测得血压数值偏高。5、测血压时,袖带过紧、过松测得血压如何?答:测血压时,袖带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过紧可使血管在未注气前已受压,使测得的血压值偏低;过松可使气袋呈气球状,而使有效的测量面积变窄,使测得的血压值偏高。6、目前在测量血压时采用mmHg和KPakPa两种计量单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换算?答:mmHg作为读数单位,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汞的重量而言;而kPa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力的大小即压强,两者换算的方法:1 kPa7.5= 1 mmHg 1 mmHg0. 13=1 kPa7、测血压时应尽量做到哪“四定”?为什么?答: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不同的时间、部位、体位和血压计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测量血压时作到四定,这样测量才能相对地准确,有利于病情的监护。8、某病人右上肢瘫痪,你如何测量其血压?为什么?答:应在健侧手臂上测量,因患侧肢体肌张力减低和血液循环有障碍,不能反映机体血压的真实情况。9、哪些因素可影响测量血压的准确性?答:(1)病人的情绪、运动影响血压的准确性,因此测血压前应休息20分钟。(2)袖带的宽、窄,松、紧影响血压准确性。(3)血液重力作用影响血压准确性,因此测量时应作到肱动脉搏动处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坐位时肱动脉平第四肋软骨,卧位时和腋中线平。(4)肢体的血循环有无障碍,影响血压准确性,所以偏瘫病人应在健侧测量血压。(5)血压计本身的误差影响测量血压的准确性,因此应定时检测血压计。(6)开放充气球活门的速度影响测量准确性,因此开放气门不可过快,放气速度水银每秒下降4mmHg。(7)听诊器胸端不可压在袖带下,否则能影响血压值的准确性,可致血压值偏低。三、帮助病人清洁身体,促进舒适技术操作【口腔护理】1、为什么要做口腔护理?答:(1)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使病员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2)防止口臭、口垢,促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3)观察口腔粘膜和舌苔的变化及特殊的口腔气味,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例如肝昏迷的病员,出现口腔异味,常是肝昏迷的先兆等。2、进行口腔护理前对病人应评估哪些内容?答:应评估病人的年龄、病情、有无凝血功能障碍,神志是否清楚,能否合作,生活方式、卫生习惯、自理能力及口腔护理的知识水平,口腔内有无假牙及口腔疾患,病人对口腔护理的心理反应等情况,以便针对病人具体情况作好护理。3、口腔护理适用于什么样的病人?答:禁食、高热、昏迷、鼻饲、口腔疾患、术后、生活不能自理者。 4、为病人做口腔护理时,应注意什么?答:(1)擦洗时动作要轻,特别是对凝血功能差的,要防止碰伤粘膜及牙龈。 (2)昏迷病人禁忌漱口,需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人(牙关紧闭者不可用暴力助其张口)。擦洗时须用血管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棉球蘸漱口水不可过湿,以防病员将溶液吸入呼吸道;发现痰多时要及时吸出。 (3)对应用抗生素时间较长者,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霉菌感染。 (4)如有活动假牙,应用冷水冲洗刷净,浸人清水中保存,每日晨间护理后更换清水。 (5)传染病病员的用物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5、病人有活动假牙时怎样护理?答:每次饭后或睡前取下,用冷水冲洗刷净,待病员漱口后戴上。不用时假牙可放在清水中浸泡备用,不可泡在酒精或热水中,以免变色、变形和老化。6、高热病人为什么需做口腔护理?答:正常人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高热时病人的唾液分泌减少,舌、口腔粘膜干燥,同时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发酵均有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舌炎、牙龈炎,口腔感染可致口臭,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因此高热病人需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并发症的发生。7、对口腔有感染的病人做口腔护理时测定口腔的pH值有何意义?答:口腔内pH值的变化与口腔感染的病原菌有一定关系,所以做口腔护理前如能测得pH值,对口腔护理时药液的选用有指导意义,可提高口腔护理的效果。((1))pH值增高时易发生细菌感染:选用23硼酸溶液漱口擦洗,可改变口腔环境的酸碱度起抑菌作用。((2))pH值降低易发生真菌感染:选用1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擦洗,对适宜在酸性环境生长的真菌有抑菌作用。((3))PH值为中性:选用0.2呋喃西林等广谱抗菌的药液。((4))霉菌感染:选用制霉菌素外涂或1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5))绿脓杆菌感染:选用0. l醋酸溶液。【床上擦浴】1、床上擦浴的目的是什么?答:(1)使病人清洁、舒适,以利有助于血液循环。(2)促进皮肤代谢,预防皮肤并发症,如感染、压疮等。2、擦浴中应采取哪些保暖措施?答:(1)关闭门窗,调节室温在2425以上,用屏风遮挡病人。 (2)尽量少暴露病人的身体,在擦洗部位下面铺大毛巾或浴巾,擦洗过程中随时为病人擦干盖好,防止着凉。 (3)及时更换热水,保持水温4245。3、擦浴中应注意观察什么?答:(1)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皮肤有无异常。(2)要注意观察骨隆突部,必要时可按压疮预防处理。(3)观察病人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帮助。4、擦浴后骨隆突部位怎样护理?答:骨突部位用50酒精给予按摩。【床上洗头】1、为病人作床上洗头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给病人作床上洗头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病人舒适,预防并发症。因此在操作前要作好护理评估,对病人病情、卫生习惯、躯体活动程度、病人的耐受力、自理能力以及心理反应等应认真的了解,以便采取更为适合病人具体情况的措施。(2)洗发的过程中要随时询问和观察病人的感受(生理、心理、社会方面),以便随时调整护理操作行为,使病人舒适、满意。(3)操作中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面色、脉搏、呼吸等,如有异常,应停止操作。(4)注意室温和水温的调节,室温应达到24左右,水温在4045,以防病人受凉。(5)操作中注意病人的舒适与安全,危重病人不宜洗发,待病情好转后再执行。四、帮助病人移动,维护安全技术操作【帮助病人更换卧位】1、如何帮助病人取正确的侧卧姿势?其原理是什么?答:助病人侧卧,两臂屈肘,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枕旁,胸腹前放置软枕,有利于呼吸和舒适。下腿稍伸直,上腿弯曲可降低身体重心,扩大支撑面有利于病人体位的稳定。必要时,两膝之间、背后放置软枕,以扶托病人的身体,维持舒适位置。2、如何运用人体力学原理帮助半自理病人移向床头?答:移动前先向病人解释移动的目的和方法及病人在移动中配合的意义,使病人理解,并能积极配合;尔后放平床头,床尾支架,使身体平直,防止移动对关节结构造成不适当的压力。移动时,护士靠近床边两脚适当分开,以扩大支撑面,增加其身体的稳定性;嘱病人两手上举,双手用力拉住床头栏杆,双脚蹬床面、挺身上移,这样借助病人两臂的拉力与脚蹬的反作用力帮助其向前移动;同时护士两手分别伸入病人肩下和臀下提供上抬的助力,可减小病人身体和床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组织损伤。3、帮助病人翻身时如何防止皮肤损伤?答:一人翻身时不可拖拉,应将病人身体稍抬起再行翻转,翻转时注意将病人衣服整理平整,以防擦伤皮肤。两人协助翻身时注意动作协调轻稳。翻身前后需观察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4、若病人身上带有多种导管,应如何协助翻身?答:翻身时若病人身上带有多种导管,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再检查各导管是否扭曲,注意保持导管畅通。5、为手术后、骨牵引、石膏固定的病人翻身时需注意什么?答:为手术病人翻身时,先检查敷料是否脱落或有无分泌物,如分泌物浸湿敷料应先更换后,再行翻身。颅脑手术后,头部翻动过剧可引起脑移位形成脑疝,压迫脑干,而致突然死亡,故头部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颈椎和颅骨牵引的病人在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石膏固定或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后应注意将该伤处放于适当位置,防止受压。【轮椅运送法】1、如何检查轮椅性能?答:应仔细检查轮椅的车轮、椅座,椅背,脚踏板及刹车等部件性能。2、病人坐轮椅时如有下肢水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应如何处理?答:应将脚踏板抬起,垫以软枕,双脚踏于软枕上。3、应用轮椅帮助病人移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应先检查轮椅,保证完好无损方可使用。 (2)推轮椅下坡时速度要慢,病人的头及背应向后靠并抓紧扶手,以免发生意外。 (3)病人如有下肢浮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将脚踏板抬起,垫以软枕。 (4)随时注意病人的面色和脉搏,有无疲劳、头晕等不适。【平车运送法】1、用平车助病人移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移动时需注意病人的安全及舒适,动作要轻稳,不可触及患处,并注意观察病情;对烦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必须有护士在车旁守护,以防意外。 (2)多人搬运时,动作要协调一致,使病人躺卧在平车中间,推车时不可走得太快,上下坡病人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不适;骨折病人移动时应在车上垫木板,并先做好骨折部位的固定。 (3)输液病人移动时要注意安置好穿刺部位针头,防止凝血或脱出。 (4)推车注意平稳,不可用车撞门或墙,以防振动病人或损坏建筑物。 (5)隔离病人移动时,应按隔离消毒原则处理。【保护具的应用】 1、为病人使用保护具约束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1)保护病人自尊、严格掌握保护具的使用指征。使用前要作好解释,取得病人及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以便配合,在可用可不用的情况下尽量不用。(2)使用保护具约束是属于保护性的制动措施,所以只能在短时间内使用,并要使病人肢体处于功能位置,使病人体位舒适、安全,预防并发症。(3)使用约束带时应放衬垫,松紧适宜。经常观察约束部位皮肤颜色,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2、哪些病人需要使用保护具?答:(1)高热、谵妄、昏迷、躁动及危重病人因意识不清有发生坠床、撞伤及抓伤的危险,为防止发生意外,确保病人安全,需要使用保护具。(2)对一些特殊的诊断、治疗,操作中病人有可能出现不自主的活动而影响治疗,可采取适当的约束,以确保治疗、护理的顺利进行。五、预防交叉感染技术操作【无菌技术】1、何谓无菌技术、无菌物品、无菌区域、有菌区域、污染?答: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无菌物品是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无菌区域是指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有菌区域是指未经灭菌处理或经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又称非无菌区。污染是指直接或间接的与有致病微生物的物品相接触。2、已铺好的无菌盘,可保持多长时间有效?答:铺好的无菌盘,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持4h有效。3、未打开的无菌包可保持多长时间有效?答: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保持7天内有效。4、使用中的无菌持物钳多长时间更换?答:48小时5、开启后的无菌溶液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使用多长时间?答:24小时。6、打开无菌包前应检查什么?答:打开前先看包布外的标记(品名及灭菌日期或失效日期),再查看有无潮湿、破损或包裹不严密的情况。7、无菌溶液应检查哪些内容?答:药名,剂量,浓度,有效期,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痕,溶液有无沉淀浑浊变色。8、戴无菌手套后,手套上如有血液或污染严重时应怎样处理?答:先在消毒液中清洗,再浸泡消毒。9、手术过程中急需某种无菌器械,是否可以从另一台进行中的手术台上取用?为什么?答:不得从另一手术台上取用器械,因为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10、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包括哪些?答:(1)无菌技术操作的环境要清洁、宽阔。(2)工作人员在操作前戴好口罩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3)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分别放置。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包外要注明物品名称、无菌日期,物品按有效期或失效期先后顺序放置。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为一周,过期或包布受潮均应重新灭菌。(4)取用无菌物品时要面向无菌区,用无菌钳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注意不可跨越无菌区域。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5)操作时为保持无菌状态,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6)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止交叉感染。【消毒、灭菌方法】1、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化学消毒剂的原则是什么?答:(1)根据物品的性能和病原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时间和方法。(3)被消毒物品预先洗净、擦干。用浸泡法消毒时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并将物品全部浸没于消毒剂中。(4)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挥发性消毒剂应加盖,并定期测浓度,及时调整或更换。(5)浸泡过的物品,使用前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免药液刺激组织。2、影响化学方法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答:(1)消毒剂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浓度越高,时间越长,微生物遭杀灭的机率也越大,浓度与时间之间是有关联的,浓度降低,可用延长作用时间来补偿,但当浓度减到一定限度后,即使再延长作用时间,也无杀灭作用。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保证各种消毒剂,均在杀灭微生物的有效浓度和时间内,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2)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微生物污染的程度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因为微生物彼此重叠,加强了机械保护作用。所以在处理污染严重的物品时,必须加大消毒剂浓度或延长消毒时间。(3)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同,细菌繁殖体及亲脂性病毒较易杀死,而结核杆菌及亲水性病毒则较难消除,细菌的芽孢更难杀灭。所以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4)有机物的影响。有机物如血液、脓液、痰液、食物残渣和粪便、尿液等,均可降低消毒剂杀菌作用。有机物在微生物的表面可形成保护层,妨碍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或与化学消毒剂发生化学反应,降低化学消毒剂作用,从而降低消毒效果。 (5)温度与湿度。消毒速度一般可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所以温度升高可以增强杀菌能力。但应注意消毒剂本身沸点和分解温度,以免发生蒸发或分解。湿度对气体消毒剂的作用有显著的影响,每种气体消毒剂都有其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 (6)酸碱度。不同的化学消毒剂对酸碱度(pH值)有不同的要求。在其适宜的酸碱度范围内,杀菌力最强。 (7)化学拮抗物质可中和或降低消毒剂作用。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拮抗作用,合用可降低杀菌效果。3、临床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哪些属于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答:属于高效消毒剂的有戊二醛、甲醛、环氧乙烷、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碘酊等;属于中效的消毒剂有乙醇、碘伏、含氯消毒剂等;属于低效的消毒剂有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洗必泰、石炭酸、乳酸、煤酚皂溶液等。4、哪些因素会影响紫外线消毒效果?消毒时应注意什么?答:紫外线灯消毒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时间。时间长,杀菌率高,所以照射的时间根据所消毒的物品的情况不少于30120min,消毒时间从灯亮57 min后开始计算。(2)室内温、湿度。紫外线消毒适宜温度为25左右,相对湿度为4060,湿度超过60、温度低于4杀菌效果明显下降。消毒时要注意调节室温,温度低应设法提高室温,湿度过大需延长时间。 (3)消毒距离应控制在有效距离之内,距离过远会影响消毒效果。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消毒物品时在2560cm距离之内为宜。 (4)灯管的清洁度和室内尘埃。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不能透过玻璃、固体物品、尘埃、纸张和液体。因此消毒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空气中不要有灰尘和水雾。灯管表面应经常用酒精棉擦拭,除去上面灰尘和油垢,以减少对紫外线穿透力的影响。同时被消毒的物品不可有任何遮蔽,应挂起或摊开,常翻动,以保证紫外线能直接照射在被消毒物品的表面。 (5)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的寿命。灯管放出的蓝紫色光线不代表紫外线强度,所以应定期用紫外线强度仪或化学指示卡测定灯管实际输出的强度,强度不得低于70Wcm2。紫外线对人体皮肤和一眼睛有一定损害,消毒时要注意保护。【隔离技术】1、何谓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答:((1))清洁区。凡未和病人直接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区是清洁区。如医护办公室、治疗室、配餐室、值班室等工作人员使用的场所。((2))半污染区。凡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为半污染区,如病区的走廊、化验室等。((3))污染区。凡和病人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地方是污染区。如病室、厕所、浴室等。2、实施隔离技术的目的是什么?答:实施隔离技术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3、甲型肝炎、严重烧伤、乙型脑炎、肺结核、破伤风、鼠疫病人应采取哪类隔离措施?答:甲型肝炎消化道隔离;严重烧伤保护性隔离;乙型脑炎昆虫隔离;肺结核呼吸道隔离;破伤风接触隔离;鼠疫病人严密隔离。4、患者王某诊断为伤寒,应如何为其准备病房隔离条件?答:有条件者应给王某单间隔离或伤寒病房隔离,如条件不允许可行床边隔离,床边隔离的措施:((1))病床置病室的一角,并用屏风隔开,病床上端挂床边隔离的明显标记。床旁放置泡手的消毒液及擦手毛巾、衣钩、隔离衣、污物筒、避污纸等。((2))常用的医疗器械,如体温计、压舌板、听诊器、血压计等,应固定专用。(3)向病人讲解床边隔离的目的和限制病人在隔离区域内活动的意义,以便于病人能自觉的执行隔离的要求。(4)对病人的食具、便器实行专用,并定时进行消毒处理。5、隔离衣哪面为清洁面?答:衣领及隔离衣内面为清洁面。6、 穿脱隔离衣按什么顺序刷手?答:用刷子蘸洗手液,按前臂,碗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顺序彻底刷洗。7、在不同区域如何挂隔离衣?答: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8、隔离衣多长时间更换?答: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六、满足病人营养需要技术操作【鼻饲法】1、鼻饲法适用于哪些病人,哪些病人不宜应用?答:适宜应用的病人为:(1)对不能由口进食、昏迷、口腔疾患及口腔手术或不能张口者。(2)拒绝进食者。(3)早产婴儿和病情危重的婴幼儿。不宜应用的病人为:(1)鼻腔有异物者。(2)呼吸功能不良者。(3)食道静脉曲张者。2、鼻饲前护士对病人应作哪些护理评估?答:(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2)病人鼻腔状况,有无鼻中隔偏曲,鼻腔炎症、阻塞等。(3)对插胃管耐受与合作的程度,是否有以往插胃管的经验及病人对鼻饲操作方法理解水平。(4)病人的心理承受的能力和反应,以便有针对性的作好解释工作及操作中的配合指导。3、鼻饲给药时应注意什么?答: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调匀灌入,再注入少量温开水。4、插胃管过程中如出现恶心呕吐、插入不畅、呛咳紫绀时怎么办?答:出现恶心呕吐应暂停片刻,嘱病人作深呼吸,待病人平稳后再插,插至咽喉部位要及时指导病人作吞咽动作,随后迅速将管插入,以减轻不适。插入不畅时应检查胃管是否盘在口中,如果管盘曲在口内需拔出重插。插管过程中发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情况表明可能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后再重插。5、怎样提高为昏迷病人插胃管的成功率?答:昏迷病人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在插管时应先将病人头向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左右(会厌部)时,以左手将病员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滑行,徐徐插入预定长度。6、证明胃管是否在胃内的方法?答:(1)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被抽出,可确定胃管在胃内。 (2)用注射器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同时置听诊器胸端放在胃部,能听到气过水声,可确定胃管在胃内。((3))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7、长期鼻饲的病人多少天更换一次胃管?更换时应注意什么?答:应每周更换一次胃管。更换时一般晚上拔出,翌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8、胃管插入的深度?答:成人4555cm(自前额发际至剑突的距离)。9、鼻饲液的温度?每次鼻饲量为多少?间隔时间?答:3840度;每次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10、插胃管应取什么体位?答:坐位或半坐卧位,不能坐起者可取右侧卧位。七、满足病人排泄需要技术操作【不保留灌肠】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是什么?答:(1)刺激肠蠕动,软化和清除粪便,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和分娩作准备。(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为高热病员降温。2、为病人进行灌肠时应作哪些护理评估?答:评估(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状态、肛门部位皮肤、粘膜状况,有无肛裂、痔疮等。(2)灌肠目的。(3)病人的自理能力、合作的程度、耐受力及排便习惯,有无特殊不适。(4)环境的隐蔽程度。(5)病人心理安全的需要。3、灌肠时的压力多大为宜?如何调节?答: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压力以灌肠筒内液面与病人肛门的高度差为4060cm为宜;可以以提高或降低灌肠筒的高度来调节压力。小量不保留灌肠压力应使灌肠筒内液面与病人肛门的高度差60或雾化罐内液体过少应怎么办?答:(1) 超声波雾化吸入时水槽内水温60应先关闭机器再换水,在连续工作时应间隔休息,水槽内水温不得超过60。(2)雾化罐内液体过少时,应及时增加药量,不必关闭机器,从盖上小孔内注入即可。6、超声波雾化吸入器的哪两个部位易损坏?答:超声波雾化吸入器水槽底部的电晶片和雾化罐底部的透声膜薄且质脆易碎,应轻按,不能用力过猛。7、对病人进行超声雾化吸入的操作前应评估什么?答:操作前应对病人评估的内容包括: (1)年龄、病情、意识状态、体位、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及痰液粘稠情况)及治疗目的。 (2)病人自理能力、合作程度。 (3)对超声雾化吸人治疗的知识水平及有无吸烟嗜好。(4)病人对该治疗的心理反应。【皮下注射法】1、皮下注射的部位?进针角度,深度?答:上臂三角肌下缘,大腿前侧,外侧或两侧腹壁;进针时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度角,深度为针梗的1/2-2/3。2、对极其消瘦的病人如何进行皮下注射?答:可捏起皮肤,减少进针角度刺入。【皮内注射】1、临床常用的哪些药物需做过敏试验?若病人诉有青霉素过敏史时怎么办?答: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碘制剂时,需做过敏试验。已知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止作过敏试验,并在医嘱本、病历牌、病人姓名一览表及床头牌上注明,做好交班。2、青霉素、链霉素、破伤风抗毒素、细胞色素c、普鲁卡因皮试液的浓度是多少?答:青霉素皮试液为200500Uml 链霉素皮试液为2500Uml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为150IUml 细胞色素c皮试液为0.75mgrnl 普鲁卡因皮试液为2.5mgml(取0.25普鲁卡因液0.1ml作皮内注射)。3、什么叫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在哪种情况下采用“脱敏注射法”?答: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前将破伤风抗毒素稀释后,分小量多次注射到体内,避免了因大量变应原与肥大细胞上IgE抗体结合而引起剧烈反应。这种小量分次注入变应原,耗竭体内IgE,使机体脱敏的方法称脱敏注射。凡皮内过敏试验为阳性反应,而又必须注射者可采用脱敏注射。4、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注射的方法如何作?答:分四次肌肉注射,第一次取0.1mlTAT液+NS0.9ml,第二次取0.2mlTAT液+NS0.8ml,第三次取0.3ml TAT液+NS 0.7ml,第四次取余量+NS稀释液至1ml,每次间隔20分钟,每次注射后均需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5、如何做碘过敏试验?答:碘过敏试验一般应在造影前12天作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作碘造影检查。其常用的方法: (1)皮内试验法。取碘造影剂0.1 ml作皮内注射,20min观察结果,局部有红肿、硬结、直径大于lcm为阳性。 (2)静脉注射试验法。取碘造影剂l ml缓慢行静脉注射,注射后510min观察结果,有血压、脉搏、呼吸和面色等改变者为阳性。 少数病人过敏试验阴性,但在造影时使用碘造影剂,仍会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必须先作皮内试验,阴性者再做静脉试验,如仍为阴性者方可使用,但仍需备好急救药品。6、青霉素皮试液如何配制?答:((1))含有80万单位的PN密封瓶内注入生理盐水4ml,稀释后每1ml含PN20万单位;((2))用 1ml注射器吸取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PN 2万单位;((3))弃去0.9ml,余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内含PN2000单位;((4))再弃去0.9ml,余0.1ml(或弃去0.75ml余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PN200单位(或500单位),即配成皮试溶液。7、链霉素皮试液如何配制?答: ((1))用生理盐水3.5毫升ml溶解链霉素100万U(即1克),溶解之后为4毫升ml,即每毫升内含链霉素25万U。((2))用1毫升ml注射器抽取上液0.1毫升ml,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ml,则1毫升ml内含链霉素2.5万U。((3))弃去0.9毫升ml,余0.1毫升ml,加生理盐水至1毫升ml,则1毫升ml内含链霉素2500U,即可供皮内试验用。8、TAT皮试液如何配制?答:取每支1毫升含1500IU TAT溶液,用注射器抽取0.1ml,加NS稀释至1毫升(即1毫升内含TAT 150IU),即可供皮试使用。9、皮内注射进针角度?注射部位?答:5度进针,部位:前臂中段内侧。10、如何进行皮试的对照试验?答:酒精消毒局部皮肤后用一无菌的l ml注射器、针头,抽吸无菌等渗盐水,在另一前臂相同部位,注入皮内0.1 ml等渗盐水,20min观察反应,与皮试的药液反应相对照。11、青霉素皮试结果判断标准?答: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厘米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肌肉注射】 1、臀部肌内注射时,你怎样协助病人使臀部肌肉放松?答:病人侧卧位时使上腿伸直,下腿稍屈曲;俯卧位时使足尖相对足跟分开,可使臀部肌肉放松;仰卧位时嘱病人自然平卧,身体放松,勿紧张;坐位时,嘱病人坐位稍高坐正,注射一侧大腿稍伸直可放松肌肉。2、怎样选择股外侧肌的注射部位?答: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约7.5cm宽,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左右。3、怎样做到安全,准确无误地注射?答:(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2)认真执行查对制度。(3)根据药液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防止损伤血管和神经。((5))注射药物应按规定的时间临时抽取,立即注射。((6))注射前注射器内空气要排尽;进针后,注射药液前应抽动活塞,检查有无回血。( (7)熟练掌握无痛注射,注意分散病人注意力并使病人情绪稳定。 (8)切勿将针栓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衔接处折断。 (9)需作长期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10))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后臀注射,因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为佳。(11)需要两种药液同时注射时要注意配伍禁忌。4、肌内注射为什么会发生硬结?如何避免注射后出现硬结?答:常见硬结发生的原因有: (1)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2)药物相互作用及配伍禁忌而产生沉淀结晶等刺激组织发生炎症或增生。(3)药量过大,局部压力增高致组织缺血、缺氧。 (4)拉长了注射点,使药液注入皮下,难以吸收。 因此在注射时要注意: (1)准备药液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