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行为规范成为一种习惯.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76869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行为规范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行为规范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行为规范成为一种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行为规范变成习惯刚开始推行行为规范的时候,我们觉得领带有些束缚。我们觉得天冷的时候还是把手放在兜里暖和;我们还是不自然的习惯与熟悉的同事走在一起上下班。行为规范推行一年多了,我们如果忘记了系领导,就会觉的脖子上空空的,不舒服,缺少些什么;我们再也不会把手放在兜兜里,因为我们已经不习惯手在兜里那种不自然的姿势;上下班时,我们会自觉的走在前面那位同事的身后,因为我们习惯了这种一排排,一行行的整齐的队形。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成立了行为规范督促队,上班查,下班查,厂区查,办公区查,员工查,领导也查。我们制定了违反行为规范处罚条例。我们会通报,会罚款,会进行教育。现在,我们不查了,不罚了,不用天天讲了。因为我们已经将行为规范变成了一种习惯。所谓行为,是指人有意识的活动。一般而言行为的发生要经过感觉、需要、动机、行为等几个环节。外界的刺激引起感觉,一定的感觉引起需要,某种需要构成一定的动机,一定的动机促使人去行动,于是就产生某种行为。行为规范即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是一定的社会组织根据一定社会生活方式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要求。同时,我们也可以说: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合乎一定的标准。它存在于一个群体而且很普遍因为群体的成员倾向于以这种方式来处事,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很高的认同度。在没有接触行为规范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原本行为习惯,就像我们每个人的走路姿势一样,都有自己的习惯。但是行为规范细则就是要我们从一种习惯改变成另一种能够体现企业精神面包,统一的,积极向上的习惯。而这个转变并非易事,规范化之路要靠严厉的制度与强有力的执行团队,使一开始并非自己习惯的艰难行为变成最自然的习惯。实施规范化管理是一项并无多大技术难度但却是相当艰巨、长期甚至痛苦的工作,因为规范行为确实有些枯燥、烦琐,要突破人们一直以来所习惯的“不规范”,费心费时,规范本身也会使人本能地感受到约束和反感。要变成生活中的自然和下意识就要克服重重障碍和阻难。为此首先就要通过某种程度的强制、十分具体明细的制度去强力推行,将规范作为“高压线”。曾经看到网上有这样一则信息:“新加坡在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污垢遍地的小城,当时一个最突出的不洁行为是常有人在电梯间小便,新加坡政府为此采取了一项非常严厉、不尽人情的制度,在电梯间安装摄像机,凡被拍摄到在电梯中小便者均在电视台公开播放并处以巨额罚款,许多人以“侵犯隐私”控告政府,而如今新加坡成为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人养成了不嚼口香糖、爱护环境的习惯。”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开始了一场“禁止随地吐痰”的运动,戴着红袖章的大妈满街巡逻发现违规者即予重罚,当时多少人对此颇有微词,而如今当我们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街道,谁要是还把当时的口号当成要求来提反而会让大家笑话,因为这么“简单”的文明规范早已演练成绝大多数人的文明习惯。没有强有力的执行团队和良好的监督执行系统,再明细的行为规范标准也难以实施,行为规范的执行难度大大超过制订。打铁要靠自身硬。在规范化管理中,所有层面包括政府、企业、各群团组织一把手及基层员工都要把自己当成流水生产线上的一颗螺丝钉,所有人都要由衷地、鲜明地崇尚、尊重乃至热爱规范,要求有一个坚持不懈地始终追求各环节完美的执行团队、具备强烈规范意识并能将规范完整地体现在细节之中的第一线管理队伍。在规范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过去大家都会认为“领导者要抓大事、要事而不要介入繁琐的事务中”。而推行行为规范时,这一观点就可能要受到挑战。因为行为规范本来就是一些繁琐的事情,而在推行行为规范的时候,监督,通报、处罚、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及各个职能部门必须都要投入其中,并且身先力行。如果有任何一个环境、任何一个职能部门、任何一个人把行为规范的推行停留在口号上,在执行环节层层打折扣,缺乏严格的检查、监督、评价体系,那些制作优美、耗时耗力的流程图就只能又一次变成装饰品和摆设。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从孔孟的“仁义礼智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到朱熹理学、宋朝教子歌三字经,都对包括人们最基本的生活礼仪在内的封建社会秩序进行了既相当苛刻又极为细致的规范,虽有极端、保守的一面,但规范的理念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我们具有十分规范的传统和习惯,这也是二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能始终保持“大一统”的根本原因。只是近代以来军阀混战割据破坏了社会基本秩序,“打倒孔家店”将规范的理念也从根拔起,再历经“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对整个中华民族传统价值体系和规范约束来了个全盘否定。我们现在急需做的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精华。 当规范化管理的意识与理念变成所有员工的共识时,规范逐渐变成大家一种永恒和自主的行为,这个企业的职业化团队才算是真正建立,企业的管理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凝聚出盈实的成果。当规范成为习惯时,企业领导的个人魅力将变成程序化、可接受、可操作的流程,企业实施最优化管理不再是习惯于依赖某一个企业领导人或核心人员的个人魅力。当规范成为习惯时,相对稳定、积累了相当长时间经验的流程不断优化,变成企业的核心资源与长期竞争优势而不易被人仿制,因为隐藏在流程管理中的细节、用心、理念、价值观以及整个团队在摸爬滚打中磨练出来的默契和协作精神是绝对难以转移、交换出去的。当规范成为习惯时,一个新员工看懂模板就可依照前人总结的标准化流程来做,不用再耗费过多时间摸索而能尽速职业化。当规范成为习惯时,所有人都十分自觉地用同一个标准约束自己,执行共同认可的规则,使用共同的语言,降低了团队沟通和整体运营成本,每个人就像一把筛子,在各自流程坐标位置上能把各环节的漏洞、风险及时筛选出来,整个团队在十分通畅、愉悦、有序状态中低成本、高效运行。当规范成为习惯时,创新就有了扎实的管理基础,有足够底气应对高速成长和突发危机,并形成规范创新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当规范成为习惯时,规范的习惯与理念将体现到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从而使自己和团队均深受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