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角谈班主任管理的点滴体会.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6903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视角谈班主任管理的点滴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视角谈班主任管理的点滴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视角谈班主任管理的点滴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视角谈班主任管理的点滴体会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细胞,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关键要看班主任对学生意识的培养能力。在实践中发现对学生意识的培养,重点在培养学生的三个核心意识,即学生习惯意识的培养、竞争意识的培养、自主纪律意识的培养,通过这三个核心意识的培养,全面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形成了优良的学风,使班级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现简述如下:1、习惯意识的培养教育家孔子曰:”少年居性,习惯之为常”。 就中学生而言,我们必须从高一新生入学那天开始,从头抓起,从小事抓起。通过班会和专题课外活动,让学生无时不感到你对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视和培养。习惯的培养重点在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这三个习惯的培养是班级管理的基础,是形成良好学风、班风基石。2、竞争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课前演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自从担任班主任以来,一直非常重视课前演讲的开展,在课前演讲精心安排竞争、励志等名家名篇或者让学生自己写文章,学生轮流演讲,让全体学生感悟其中的哲理,潜移默化的形成竞争意识。强调,竞争是”互相”、”友好”的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班级由此呈现出一派争先进、学先进、当先进的景象。形成公平竞争、创先争优、蓬勃向上的优良班风。3、自主纪律意识不定期的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纪律意识。班会上组织学生开展自主纪律意识培养大讨论,评论学校和班内出现的各种现象,特别注重典型的违纪事件,并刨析其中的危害,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他们以后的纪律意识,让学生感受到自主纪律意识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上面的意识培养,班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在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文明班”,本人也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班主任”和”优秀班主任”。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爱心为前提的条件下,要以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为基础,结合具体实践,以培养学生的三个核心意识为重点,借助各种有效途径,科学地管理班级,就能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优良班风,当然要把一个班级管理好,班主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上面几点仅是我做班主任以来的点滴体会。(接上页)法自身的局限性和单一综合结果适用的局限性。对评价体系的修订,关系到学生的培养与成才,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好的评价体系一要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二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三要有利于学生就业。为此我们的基本构想是,在学校层面上取消非学业因素测评,根据评价对象、评价目标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评价方法、形成一套能全方位评价学生的有效评价体系,不断拓展学生评价的内容,在做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发展平台,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特长,促进个性发展。三、重构学生评价体系的建议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贴上鉴定标签,更不是为了选拔学生,而是为了更好的促进、激励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在评价时要注意个体差异,让更多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1、设立各类奖学金及荣誉称号的基本条件为引导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特长,体现”合格”特长”的理念,我们在评价体系中设立了评选的基本条件,即”合格”的内涵: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学习勤奋,功课达标;诚实守信,尊敬师长,遵纪守法,团结同学,关心集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2、扩大奖励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奖励项目。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设置各类奖学金:包括学习类、学科竞赛类、科研创新类、文体类、社会服务类等五类奖学金。学生个人荣誉称号设:优秀学生、优秀社团、学生干部、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优秀毕业生;学生集体荣誉称号设:标兵班级、文明寝室。另外对于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重大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或在社会工作等方面表现卓越的同学可视情况设专门荣誉称号和奖金。分层次设奖。我们在评价体系中对荣誉称号中优秀毕业生分省级、校级和院级三个层次,其他荣誉称号都分为校级和院级二个层次。增加了院级这一层次,各二级学院可结合本院实际制订评价方案。3、评价方法和推优方法相互渗透合理安排评选时间。学习类奖学金评选在每学期开学一个月内进行;文明寝室评选在每年年底进行;优秀毕业生评选在毕业前一个学期末进行;其他奖学金及荣誉称号评选在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一个月内进行。合理设置评选条件。改变原来评价体系中以非学业因素测评成绩和学习成绩为主要条件的评价方法,学习类奖学金评选的主要条件是学习成绩,学科竞赛类奖学金评选的条件是各类学科竞赛中的成绩,科研创新类奖学金评选的条件是在学术研究、科技活动等方面的成绩,文体类奖学金评选的条件是参加体育、文化艺术比赛的成绩,社会服务类奖学金评选的条件是在教学计划以外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成绩。严格评选程序。要使各类奖励的评定工作成为学生总结经验和教训,接受教育的过程,从而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参考文献1 谢文静,吴慧.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职院校多元入学标准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8(20):50-54.2 白波,张应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1):152-154.3 宋娟.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0):44-44.4 黄华,黄斌. 期望理论在高职学生个性化评优方案中的运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43-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