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 第五章{成本论} 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6741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 - 第五章{成本论} 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微观经济学 - 第五章{成本论} 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微观经济学 - 第五章{成本论} 参考答案 (上海商学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3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4正常利润: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5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6短期成本(short-run cost)是指短期内由厂商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构成的总成本。 7长期成本(long-run cost)是指厂商在长期中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生产规模所能达到的最低总成本。 8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9规模不经济(dis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下降。 10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ies)是指企业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改善而使经济效益提高。 11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ies)是指企业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使经济效益下降。 12成本函数(cost function)是指厂商的成本函数所表示的是厂商的成本与其所生产的产品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由厂商的生产函数和他为各种投入支付的价格所决定的。厂商 的成本函数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 13短期成本函数(short-run cost function)是指由于在短期内企业根据其所要达到的产量,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数量而不能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所以,短期成本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此时的成本函数即为短期成本函数。 14长期成本函数(long-run cost function)是指由于长期厂商的厂房和设备等都可以改变,厂商可以根据其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因此,在长期内所有要素的成本都是可变的,长期成本没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此时的成本函数为长期成本函数。 15平均总成本(average total cost,ATC)是指简称平均成本(AC),为总成本(TC)与产量(Q)之商,即AC = TCQ,平均成本通常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 16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AFC)是指为总固定成本(TFC)与产量之商,即AFC = TFCQ。因总固定成本永远不变,故平均固定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 17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AVC)是指为总变动成本(TVC)与产量(Q)之商,即AVC = TVCQ。平均变动成本通常随产量的增加而先降后升。18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MC)是指为生产最后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净成本,即MCTCQ 1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量的连续增加,它所带来的边际产量先是递增的,达到最大值以后再递减。二、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BBB BC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 A DCBDBDACA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DCCDCADBB题号31323334 353637 383940答案BCBDDDCCCA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答案DCDBCBCABC题号51525354555657585960答案BCCDBAACAA题号61626364656667686970答案CBCDAACDAD题号71727374答案ACDC三、判断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题号41424344答案四、简答题 1(1) 所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是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把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数量之后,总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将会出现递减现象。边际报酬递减,既可以指边际产量递减,也可以指平均产量递减,有时还指总产量递减,后者又称为绝对的边际报酬递减。 (2) 边际报酬递减只发生在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而在此之前,产量收益是递增的,也可能不变。如果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就会发生作用。这是因为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变生产要素与不变生产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少于最佳组合比例所需要的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可变要素和不变要素的配合比例越来越接近最佳比例,所以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递增的趋势。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就呈递减趋势了。 2他的选择无道理。企业在进行经济决策时,必须重视隐性成本的计算。所谓隐性成本指的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自己所拥有的资源的价值,这个价值必须按照它可能的最好用途来计算。本题中,如果企业将自己的利润不投入到自己的企业,而贷给其他人或企业经营,届时,他有可能得到l0或超过10的利息收入,这样,他用本企业的利润作为投资来扩大生产所支付的成本(利息)比向银行贷款支付的成本(利息)还多,因此说,他的选择无道理。 3(1) 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研究生产一定数量某种产品所必须支付的代价的。这意味着必须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研究厂商的生产成本。经济学上生产成本的概念与会计成本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不是从机会成本而是从直接各项费用的支出来统计成本的。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生产A的真正成本,不仅应该包括生产A的各种费用支出,而且应该包括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生产B)可能获得的收入。经济学上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上成本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表示: 会计成本显性成本 生产成本机会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2)厂商在计算利润时,用总收益减去显性成本,剩下的部分就是一般会计上的利润,但是,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与会计成本既然不一样,那么,经济学上的利润概念也就与会计利润不一样。因此,在西方经济学中,隐性成本又被称为正常利润。如果将会计利润再减去隐性成本,就是经济学中的利润概念,这种利润称为经济利润。经济学关于利润的概念与会计利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说明:会计利润总收益一显性成本 正常利润隐性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一机会成本总收益一(显性成本+正常利润) 4如图51所示,设长期中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分别由图中的三条STC曲线表示。 (1) 从图中看,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依次为STC1,、STC2、STC3。现在假定生产Q2的产量。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可以调整,因此厂商可以通过对要素的调整选择最优生产规模,以最低的总成本生产每一产量水平。在d、b、e三点中,点b代表的成本水平最低,所以长期中厂商在STC2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生 产Q2产量,所以点b在LTC曲线上。这里点乃是LTC曲线与STC曲线的切点,代表着生产Q2产量的最优规模和最低成本。通过对每一产量水平进行相同的分析,可以找出长期中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的最优生产规模和最低长期总成本,也就是可以找出无数个类似的点b(如点a、c),连接这些点即可得到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总成本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2) 长期总成本曲线的经济含义:LTC曲线表示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产量水平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带来的最小的生产总成本。 5如图52、53所示:假设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只有三种:SAC1、SAC2、SAC3,规模大小依次为SAC3、SAC2、SAC1。现在来分析长期中厂商如何根据产量选择最优生产规模。(1) 假定厂商生产Q1的产量水平,厂商选择SACl进行生产。因此此时的成本OCl是生产Q1产量的最低成本。如果生产Q2产量,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是SAC1和SAC2,因为SAC2的成本较低,所以厂商会选择SAC2曲线进行生产,其成本为OC2。如果生产Q3,则厂商会选择SAC3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有时某一种产出水平可以用两种生产规模中的任一种进行生产,而产生相同的平均成本。例如生产的产量水平,即可选用SACl曲线所代表的较小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也可选用SAC2曲线所代表的中等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两种生产规模产生相同的生产成本。厂商究竟选哪一种生产规模进行生产,要看长期中产品的销售量是扩张还是收缩。如果产品销售量可能扩张,则应选用SAC2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如果产品销售量收缩,则应选用SACl所代表的生产规模。由此可以得出只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生产规模时的LAC曲线,即图中SAC曲线的实线部分。(2) 在理论分析中,常假定存在无数个可供厂商选择的生产规模,从而有无数条 SAC曲线,于是便得到如图53所示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曲线是无数条SAC曲线的包络线。(3) LAC曲线经济含义:它表示厂商在长期内在每一产量水平上,通过选择最优生产规模所实现的最小的平均成本。 6长期平均成本等于总成本除以产出水平。通过长期成本除以产出水平或者是作短期成本的包络线,可以得到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般来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先下降,达到最低点后再上升,呈U形。影响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学习效应等。(1) 规模经济问题。在长期中,厂商面临着生产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问题。具体而言,就是以规模经济来解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下降的部分,而用规模不经济来解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升的部分。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将会达到最低点,在这一点规模的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将会抵消,过了这一点生产将会进入规模不经济区域。规模不经济是指企业由于规模扩大使得管理无效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增加的情况。例如,如果厂商在增加各种要素投入之后,产量却没有按比例(或更高)增加,这时就出现了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出现的可能原因在于,由于规模的扩大,造成管理人员信息沟通缓慢,内部官僚主义、决策失误等现象的发生,所有这些均会造成长期平均成本的上升。(2) 学习效应。所谓学习效应,是指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企业的工作、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积累有关商品的生产、技术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从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的下降。这种效应表现为每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的逐渐拉长。这种效率的提高来自技巧和技术的成熟,是实践经验所产生的结果。(3) 范围经济是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又一重要因素。范围经济产生于多种产品情况,而不是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况。许多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而非一种产品。例如,机动车辆生产厂既生产卡车也生产客车,炼油厂生产出汽油、柴油等各种油。企业同时进行多产品的生产称为联合生产。企业采取联合生产的方式可以通过使多种产品共同分享设备或其他投入物而获得产出或成本方面的好处,也可以通过统一的营销计划或统一的经营管理而获得成本方面的好处。 7短期总成本曲线和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总成本曲线的两种形式。(1) 主要区别。长期总成本和短期总成本的区别并不在于单纯时间上的长短,而主要是依据在考察成本变动时期内,随着产量的变化,是否所有的投入要素都可以变化。如果只有一部分投入可变化,而另一部分是固定的,那么便是短期成本。如果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便是长期成本。由于长期成本曲线是指随着产量变动,企业所用的各种投入都可以及时调整变动而使之达到相互协调的最佳状态,因而曲线的每一点都表示厂商所生产的产量使用了最低的总成本,从而也使用了最低的平均成本。但就短期成本来说,在产量变动的过程中,由于有一部分,如厂房、设备等是固定不变的,在短期内有浪费设备或对设备利用不当的情况,各种投入只有在生产最佳产量的场合才是最协调的,因而在短期成本曲线上只有某一点才表示其对相应的产量使用厂最低总成本,从而也使用厂最低平均成本。于是,短期平均成本在这种场合才与长期成本相等。在其他场合,短期成本必定都高于K期成本,即短期总成本曲线只有一点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重合,其余各点都在长期总成本曲线的上方。(2) 主要联系。短期总成本曲线叫可以有无数条,但每一条都有一点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重合。这样,长期总成本曲线实际上是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各自所表示的最低成本的点相连接而形成的曲线,即长期总成本曲线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8这句话是正确的。因为,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入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总可以营业。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就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了,因此,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高固定成本不能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9(1) 机会成本是经济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人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可以被推广到任何有关人类行为的决策过程中去。它是以放弃用同样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或将同样资源投入另外一种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收入来衡量的。(2) 经济学要从机会成本的概念来分析厂商的生产成本,是因为,经济学是从稀缺资源配置的代价而不是会计学的意义上来考察成本的概念。当一定量的经济资源投入产品A的生产中时,生产产品A的代价不仅包括这一定量的经济资源的耗费,而且必须包括没有用这些经济资源生产产品B可能获得的收益。因为如果用一定量经济资源所生产A获得的利益抵不上生产B获得的收益,资源就要从A转移到B。因此,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生产A的真正成本,不仅应该包括生产A的各种费用支出,而且应该包括放弃的另一种用途(生产B)可能获得的收入。 10(1)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是因为先受边际收益递增,而后又受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2)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也会呈U形,是因为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没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越来越增加,再增加产量长期平均成本将最终转入递增。 11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比例超过厂要素投入量增加比例。例如,生产要素增加一倍,产量增加大于一倍。西方经济学把这种情况又称为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者采用定生产规模而获得的经济利益。生产规模扩大后,厂商可以提高机器设备的利用率,可以提高劳动的专业化和分工的程度,可以相对地减少一般管理人员的比重和生产、购销的一般性费用的支出等等,从而降低了单位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产量增长曲线陡峭地向左上方倾斜。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一般而言随着企业的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初往往规模报酬递增,然后可能有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如果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在长期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生产规模的调整,尽可能使长期平均成本降低,享受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而避免由规模不经济遭受的损失。 12(1) 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对19世纪资本主义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的古典式企业制度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伴随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经历了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的“企业主企业”到两权分离的“经理控制型”企业的演化。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把大公司的控制权从企业的所有者股东手中转移到经理手中的现象,称之为“经理革命”。在“经理革命”的背景下,对现代公司制企业目标模式的分析,导致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企图推翻古典经济学利润最大化的假说。这些假说被称之为“经理型厂商理论”,其共同点是强调经理为了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目标,而有可能背离最大利润原则。(2) 但是,在另一方面,如果过分估计经理在企业决策方面的作用,或者过分低估了利润在企业目标函数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都是不正确的。无论是所有权和控制权如何分离,只要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经理只不过是资本家所雇用的高级劳动者,他必须为资本家赚得令人满意的利润。如果他做不到这一点,他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了,因为资本家可以用两种方法控制经理:用手投票(在董事会举手表决)和用脚投票(指股东因不满意企业经营而在股票市场上卖出该企业的股票)。而这个社会之所以被称之为“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因为决定生产和分配决策权的主要权力基础,既不是劳动者,也不是企业家才能,而是资本。而只要资本说了算,用利润目标分析企业的行为就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现实基础。因此,利润最大化假说对企业行为分析仍有现实意义。 13(1)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当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时,如增加一倍生产要素投入导致产量的增加多于一倍,这种情形被称为规模报酬递增,它表明此时厂商每单位投入要素的报酬(产量)在逐渐增加。(2) 要素报酬递减是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而规模报酬递减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一定比率时,产出增加出现递减的情况。(3) 规模报酬递增的工人也有可能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事实上,要素报酬递减的规律是任何厂商都会面临的规律。在规模报酬递增时,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固定要素的使用效益逐渐最大化。当达到极值时,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会出现递减的现象。五、计算题1、证明:由,有可知是否大于0取决于是否大于0(1), ,即AVC呈递增状。(2), ,即AVC呈递减状。(3)要使AVC最小,则需使,即使,亦即MC通过AVC的最低点。2、(1)可变成本: 不变成本:66(2)相应函数:3、由 令 又因为 ,故当时,AVC有最小值6。4、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由一阶条件,得 进而有 所以,是成本最小的产量组合为 ,。5、(1)因为,所以,进而有 和 因为 ,且 所以有 ,即因此有 。(2)、 根据(1)的结论,有(3)、 6、(1)当时,有,则 因为 , 所以 因为 ,而 因此有 ,整理后得 。将 代入,得 (2)进而有 (3)由(1)知,且已知,进而。将其代入 ,得,又由于利润 故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和利润分别为,。7、(1)由,得 进而有 又由 得 因此,利润 欲求得利润的最大值,只需令 即令 解方程得 将代入,得将代入,得 (2)、若对单位商品征10元税收,则总成本 因而 同理,有 解得 将 代入相应关系式,得 ,8、(1)因为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为800,而A企业拥有30%的市场占有率,B企业拥有50%的市场占有率,因而有 进而有 因此, 所以B企业比A企业更有成本优势(2)由成本函数 得平均成本函数为 由平均成本函数可知,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还会越来越低,所以企业的生产规模处于“规模经济”的状态中。9、根据题意,有 欲求MC的最小值,需令 ,亦即令解得 ,即当时,有最小值。亦即,在Q刚达到边际报酬递减的那一点时,与边际产量相对应的边际成本达到最小值。因而,从这一点起,遵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10、根据题意,有 运用拉格朗日函数法,将问题转化为 min st 由一阶条件,得进而,得 所以,当产量一定时,成本最小化的资本与劳动的组合比例为。11、(1)当市场需求量为8个单位产量时,方案A和方案B的平均成本分别为所以,厂商应选择A方案。厂商若选择B方案,则其平均成本应小于或等于A方案的成本水平,即解不等式,得 或 (舍去) 换言之,若厂商选择方案B,市场需求量至少应有10个单位。(2)若厂商两个方案都选,由题意设分配给方案A的产量为,而分配给方案B的产量为 。要想使总成本最低,需令 因为 因而有 解得 ,此时的总成本达到最低,即 12、(1)因为,则 因而求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实际上是求: min s.t 通过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求得上述模型的最优解为:,因此,长期总成本函数为 长期平均成本函数为 长期边际成本函数 (2)在短期中,C为固定要素,A和B为可变要素,则,因而求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实际上是求: min s.t 通过构造拉格朗日函数求得上述模型的最优解为:, 因此,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 短期平均成本函数为 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函数为 短期边际成本函数为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