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称帝和科举制度.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5419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则天称帝和科举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武则天称帝和科举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武则天称帝和科举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 绩评卷人姓 名马思博学 号09123056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课程论文(设计)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学期: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专业:教育系 年级: 09 级学生姓名:马思博 学号:09123056 题目: 论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治国通论 任课教师姓名: 胡祥 2011 年 6 月 6 日论武则天时期科举制度的改革及其影响自从公元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因高宗苦风眩,表奏时令皇后详决”,参与朝政,形成“二圣格局”。690年武后革命”称帝,执掌中枢大权,先后控制大唐政局将半个世纪。武则天的成功来之不易,以一个女人的身份,步履艰难地跨过了男女、士庶、才人、殡妃、垒后、皇太后和皇帝的六大社会台阶君临天下,终于完成了她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的坎坷人生旅程。她审时度势,奋力自强,借助普通地主力量迅猛上升跃登政治舞台,在唐太宗贞观治世之后,开创了经济持续发展、国力比较强大、文化教育相当发达的武周王朝,确为我国中世封建社会中很不寻常的一个时期。武则天以政治家的气魄,临朝称帝,在政治、经挤、军事、文化诸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创新,别开武周政权一派新的景象,赢得了史家“政宏贞观、治启开元”的高度评价,成为我国历史上又传奇又伟大的历史人物。在这些令人瞩目的改革和创新中,对唐一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发生重大影响,对武则天夺权称帝产生极大作用;而且又突出反映了武则天施政治国的卓识才千,品格风貌以至兴趣爱好等诸多特色的,当推她一手倡导和推行的科举制度中的一系列选拔人才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说,最能充分反映武周政治特点的:一是选拔新人,二是提倡改革和创新,三是任用酷吏、推行高压的刑政来改变高祖、太宗以来的统治思想和政治结构。而关联三者因果,保证实行“武周.革命”建立武周政权。并取得实效的,是大力提倡科举、推行科举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王朝笼络士人,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在治理天下,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富双国家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科举萌芽于南北朝,创制于隋,健全于唐,一直延续到明清。唐初科举制度己颇发达,省试的科目就有六科: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高祖武德五年“诸州共贡明经134人,秀才6人,俊士39人,进士30人”。其后地方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唐太宗登上皇帝宝座,励精图治,推行文人政治,大量吸收人才科举制度得到较大发展。唐太宗未即位之前,就广招文人学士进入秦王府,建文学馆、弘文馆,既讲学、又读书,又议论时政。当时十八学士就是他的智囊团,也是贞观宰相政事堂的主耍班底。贞观年间他提出堰革兴文,以文治国,提拔一批“日学识优长,兼识政体”,者为御史大夫、六部大臣及宰相。同时,又在天下精选惴士,“令诣京师者摧以不次”。他自己也说:肤年十八便带兵,二十定天下,二十九为天子沙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原,行之数年,天下大治尹可见,他把读书习文,繁荣学术文提高到施政治国的高度。太宗在位期间由科举人仕者已有224人。所以李牧说:别国朝自房、梁已降,有大功立节者,卒多科第人也。”宰相褚遂良说:“陛下闻其嘉声,悉用之。并有清廉千用为众所望,大唐得人,于斯为美厂”有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的美誉。武则夭作为唐大宗的文职才人,太宗的治国施政的卓识才干和为人的品格风范,对她的影响自不待言;贞观一代的治国以文和勤政廉洁的吏治风尚,对年轻武则天的思想更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到武则夭当政时,一是出于紧迫的内政形势;二是革过鼎新,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三是武则天要夺权称帝,建立武周王朝。为此必须广收贤才、大开科举之门“引仁智文武之臣,同其心体”。她一方面创设北门禁中学士制度,竭力破格提拔在职的一批下级文吏;另一方面“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一批有卓识才华的文人学士进人宫用。据万绳楠(武则天与进士新阶层一文说:“高祖时进士26人,太宗时205人高宗武后时1297人。”如果从永徽六年武氏立为垒后,高宗委政于武后算起,至武后卒年为止,“录取进士为1157人,此数为高祖进士的44.5倍.太宗进士的5.6倍。更重要的是扩大科举规恨和人仕人数由皇帝亲自出面主持制举和殿试,提高科举取士的声望,吸引士人积极应试。显庆四年(公元659)她和高宗“亲策试举人者,几九百人”这是两圣殷试的开始。当时应试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场面之美轮美灸、试题之丰富多彩、入仕授勋之荣耀光彩,确为我国文化史上“最盛大之节目”。武则天就是通过这些措施,提拔一批批普通地主的士人进人统治机构并使其中一部分和皇帝直接见面,攘为要职,权据要津,参与朝政,议定国是,成为武则天夺权称帝的亲信和心腹,组成武周政权的统治班底,为完成武则天的武周革命,献计献策,竭尽全力。这是武后一生成功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制举和殿试的创立,这是我国科举史上的一件大事。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殿试则是皇帝亲自在殿廷上向贡士发问提策的考试。制举最早见于高宗显庆三年二月史载:“志烈秋箱科,韩思彦及弟”。由武则天亲自主持的殿试,较为确切的记载是天授元年(公元689)十二月:“太后策贡士于洛城殿,(贡士)殿试自此始”。长期来由于封邀史家对武则天的偏见,不少史籍隐晦刊削疏于记述。因此对于武周时期的科举(制举、殿试)的实际情况,史载过于简略。但从唐书、通鉴、朝野金载、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大唐新语、隋唐嘉话、登科录等史志典录中、仍可窥见当时科举的政策、制度、科目、考试内容以及文人学士的着法和武则天殿廷对策议评的诸多情况。综合唐书、唐会要等有关史籍记载,武后时期的科举考试一般是在二月开始,制举、殿试时间是不等的,科目和科第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引唐会要论迭论限为例:“栽初元年二月试贡人于洛城殿前,数日方毕。”“垂拱四年十二月辞标文苑科。”一水昌元年正月蓄文藻之思科护”“长寿三年四月临难不顾殉节宁邦科广。”还有文艺优长科、理选拔萃科等。由皇帝主持的制举、殷试规模宏大,人数极多,使当时文场呈现出旷古未有的盛况。大唐新语称“应制者向万人”。至于制举的试题、殿试的策问,多半涉及政抬、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具明显特色是:取题社会、联系政治,主要还是服务于武周政权。当时文举一般放在洛城殿、武举放在武成殿。制举和殿试的内容,有文有武,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大者涉及国家大政的边故革新,小者有关文藻辞丽的研究。如永隆元年的岳牧举:“上御武成殿,亲问曰:兵书云天阵、地阵、人阵各何谓也?半千对曰:臣观载籍,多谓天阵,谓星辰孤虚也。地阵,谓山川相背也。人阵,谓偏伍弥缝也。以臣愚见,谓不然也。夫师出以义,有若时雨,得天之时,此夭阵也。兵在足食,且耕且战,得地之利,此地阵也。士卒轻利,将帅和睦,此人阵也。若谓兵者使三者去矣,其何以战,上深赏之厂。”再如嗣圣元年的策词标文苑科问:“肤闻北辰端居,贮众彦以经帮。南面居尊,俊群材而纬俗。是知九官分职,薰风之咏载敷;八元匡朝,就日之规方远一泪乎淳风陵替,雅道湮没,仕必因羞,官非材进。官虽备职,位非得人。遂使七辅之材,销声于岩穴,六佐之国,思欲迫逸轨于上皇,拯群生于季俗,澄原正本,式启维新。伴用材委能,靡失共序,以事效力,多得所长。至于考课之方,犹迷于去取之义,尚惑于古今。未知何帝之法制可遵,何代之沿革可衷?此虽戈束帛,每责于邱园;翅翅错薪,未获于英楚;并何方启塞,以致于兹?仁尔深谋,联将亲览”长安二年,武则天还开创了武举制度。唐大典毅:“武举以七等阅其人。”其内容为:“射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才貌、言语与举重。”可见武周时期武举要求严格,即使武臣,也要真有一定的文略。武则天通过文举、武举,选拔了大批人才,不仅为共临朝称帝培植了文武大巨也为其成功地治国施政,作出了政治和组织的保证。 从上述三例的科问对策中,无论是文举还是武举,涉及的大多是国家大事,社会要事和当前急事,所谓“澄原正本,正启维新”,“体国经野,拯群生于季俗”。对策期向,可以力抒已见,各取其长。不少史家都以为武则天专权好杀,其实不然。她对付她的政敌确实是残忍的,至于对她的贡士大臣,看来还是比较宽容、比较自由的。我们在员半千的陈情表中,不仅可以看出君臣可各抒己见,自谋自炫,而且还可口出狂言。员半千说:“陛下何惜玉阶前方寸土,不使臣披路肝胆,抑扬辞翰?请陛下召天下才子三五千人与臣同试策判表论,勒字数,定一人在臣先者,陛下斩臣头,粉臣骨,悬于都市,以谢天下才子!”员半千是个才子,又是狂生,武则天不仅没有杀他,而且还说:“久闻卿名,谓是古人,不意用在朝列一即日使人供奉。”不少史家认为武则天称帝,得之一大批御用文人,如李娇、崔融、宋之问,薛授等。他们依附新朝,媚附权悻,能写趋时应制的文章。但武周一代,还出现了许多不甘御用,敢盲直谏的很有才华、很有气节的文人,如陈子昂,员半千、张鹭、刘知几、张说、狄仁杰等。张琴,“凡八举,皆登甲科”时称“天下无双”,他的文章在武周时驰名中外,史称“新罗、日本使臣,必出金宝购其文”。但他“语多讥刺时弊.,广蝙躁不持士行”。直言直谏的文人陈子昂可为代表人物,他一生短暂.主要仕于武周一朝,他的文章“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号称“海内文宗”影响巨大。他曾冒死献书绷下,“臣闻明主不恶切直之言而以纳忠,烈士不惮死亡之涉以直谏。故有非常之策者,必待非常之时;得非常之时者,必待非常之主。然后危言正色.抗义直辞,赴汤而不回,至诛臾而无悔他曾写过招谏科、谏刑书,还有上蜀川安危事等,指斥当时吏治败坏,百姓蒙冤,生活穷困,言辞极其激烈。他一生虽没有被宠用,为官亦不过麟台正字,右卫胄曹参军,右抬遗。最后因得罪了武彼宜,但武则夭仍“以父老解官归侍,诏以官供养”,得以善终。唐代科举,重帖经,更重策论、辞赋诗,这和武则天一生爱好不谋而合。而策论,辞赋更为武则天谋政治国繁荣文化的有力武器。由于武则天爱好文史、诗赋,故能倡导演化,推进文治。她把普通地主阶级的子弟引进中央地方各级学校读书习文,通过科举制的制举、特举、殿试等多种制度,提高他们参政议政水平,然后提拔他们人仕,参与朝政。这样国内出现了广开庠序,大敦学校,服膺训典,尊尚师儒四海之内,靡然成风”的文治局面。她又从根本上改变额贞观以来三省六部的班底,逐步形成了武周王朝新的统治格局。武则天一生成功,在于知人善任,广收人才。从广义上说,一是从贞观之治步向开元盛世的历史转折时期,时代需要孕育出更多人才,特别是治国施政的人才;二是普通地主登上历史舞台,人数多,力量大,参政的愿望也更强烈,这是武则天实现夺权称帝的最好的力量。三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作下,也只有通过科举的特举、制举和殿试,才能更多地发现人才,引进人才,比较公平地选拔人才。武则夭就是通过改革和创新科举制度,赢得了一大批名臣良将,才开辟出“政弘贞观、治启开元”的武周王朝,她自己也成为我国历史上出色的女皇帝。 这是一个大气磅礴的王朝,这是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她颠覆了大唐,却又亲手缔造了大唐的强盛;她改写了天命,最终却又不得不向命运妥协。一千三百多年来,她是历史,也是传奇。武则天,我最崇拜的人之一。正如她为自己取得名字:武瞾,日月当空,曰“照”。这种君临天下的霸气,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女人可以出其右。有太多人相当第二个武则天,却都失败了,那个最想当武则天的慈禧,最终还是输在历史的悲剧上。武则天,这个女人,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在她的治国策略中,打破门阀,破格举才,奖励农桑,轻徭薄赋,广听劝谏,赏罚并举。都是她对于历史最有力的贡献,所以她的时代才称之为“贞观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