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汇编试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4544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汇编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汇编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2011届高考物理复习6年高考4年模拟汇编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更新到2010年高考)之光 学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2010年高考新题2010重庆如题20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的玻璃柱体,其横截而是圆心角为90o,、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o入射角射到OA上,OB不透光,若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上的光,则 上有光透出的部分的弧长为A. 1/6 R B. 1/4RC. .1/3 R D. 5/12 R 【答案】B【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过O的光线垂直入射到AB界面上点C射出,C到B之间没有光线射出;越接近A的光线入射到AB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临界角公式得临界角为45,如果AB界面上的临界点为D,此光线在AO界面上点E入射,在三角形ODE中可求得OD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80-(120+45)=15,所以A到D之间没有光线射出。 由此可得没有光线射出的圆弧对应圆心角为90-(30+15)=45,为1/4R。22010全国卷20某人手持边长为6cm的正方形平面镜测量身后一棵树的高度。测量时保持镜面与地面垂直,镜子与眼睛的距离为0.4m。在某位置时,他在镜中恰好能够看到整棵树的像;然后他向前走了6.0 m,发现用这个镜子长度的5/6就能看到整棵树的像,这棵树的高度约为A5.5m B5.0m C4.5m D4.0m【答案】B眼睛树的像树【解析】如图是恰好看到树时的反射光路,由图中的三角形可得,即。人离树越远,视野越大,看到树所需镜面越小,同理有,以上两式解得L=29.6m,H=4.5m。【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平面镜的反射成像,能够正确转化为三角形求解3. 2010全国卷20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 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42010北京14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B.红光的频率最高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答案】C【解析】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的频率依次增大,光从真空进入介质频率不变,B 错。由色散现象同一介质对频率大的光有大的折射率,A错。频率大的光在真空中和介质中的波长都小,蓝光的波长最短,C正确。频率大,光子能量大,D错。52010江苏物理12(B)(1)激光具有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关于激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光是纵波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B)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相同(C)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能产生干涉现象(D)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2)如图甲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m,屏上P点距双缝和的路程差为7.95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6.30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3)如图乙所示,一束激光从O点由空气射入厚度均匀的介质,经下表面反射后,从上面的A点射出。已知入射角为i ,A与O 相距l,介质的折射率为n,试求介质的厚度d. 答案:6. 2010新课标33(1)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折射率定义有,已知1=4502+3=900,解得:n=72010海南物理18(1)一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射入一厚度为d、折射率为n的平板玻璃,求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很小时)【答案】【解析】如图,设光线以很小的入射角入射到平板玻璃表面上的A点,折射角为,从平板玻璃另一表面上的B点射出。设AC为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由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可知,它与出射光线平行。过B点作,交于D点,则的长度就是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由折射定律得由几何关系得 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距离为当入射角很小时,有由此及式得 2009年高考题1.(09全国卷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右镜8m,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 B )A24m B32m C40m D48m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从右向左在左镜中的第一个像是物体的像距离物体8cm,第二个像是物体在右镜所成像的像,第3个像是第一个像在右镜中的像在左镜中的像距离物体为32cm.2.(09全国卷21)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C边末画出),AB为直角边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BC边的中点。此玻璃的折射率为1.5。P为一贴近玻璃砖放置的、与AB垂直的光屏。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玻璃砖,则 ( BD )A. 从BC边折射出束宽度与BC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B. 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小于AB边的长度C. 屏上有一亮区,其宽度等于AC边的长度D. 当屏向远离玻璃砖的方向平行移动时,屏上亮区先逐渐变小然后逐渐变大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宽为AB的平行光进入到玻璃中直接射到BC面,入射角为45o临界角,所以在BC面上发生全反射仍然以宽度大小为AB长度的竖直向下的平行光射到AC圆弧面上.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到在屏上的亮区宽度小于AB的长度,B对.D正确。3.(09上海物理6)光电效应的实验结论是:对于某种金属 ( AD )A无论光强多强,只要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就不能产生光电效应B无论光的频率多低,只要光照时间足够长就能产生光电效应C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强度越弱,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小D超过极限频率的入射光频率越高,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解析:每种金属都有它的极限频率,只有入射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且入射光的强度越大则产生的光子数越多,光电流越强;由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入射光子的频率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越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所以AD正确。4.(09上海物理10)如图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可改用长更_(填长、短)的单色光,或是使双缝与光屏间的距离_(填增大、减小)。答案:长,增大。解析:依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规律,可知要使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大,需要改用波长更长的单色光,应将增大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L。5.(09广东物理4)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A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C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解析: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A正确;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依据光电效应方程可见只有当入射光子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B错误,C错误,D错误。6.(09广东物理14)(1)在阳光照射下,充满雾气的瀑布上方常常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彩虹是太阳光射入球形水珠经折射、内反射,再折射后形成的。光的折射发生在两种不同介质的 上,不同的单色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不同。答案:(1)界面,传播速度7.(09上海6)英国科学家瑞利于1871年证明:一束光穿过大气距离后,其强度从下降为的公式为,其中叫做吸收系数,式中为光的频率,为光速,标准状况下,个/厘米,。定义,叫做衰减长度,它表示光经过距离后其强度降低到原来的。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 B )A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红光 B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紫光C可见光中衰减最厉害的是黄绿光 D不同颜色的光衰减程序基本相同8.(09宁夏36)(1)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入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 A )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9.(09天津7)已知某玻璃对蓝光的折射率比对红光的折射率大,则两种光 ( C ) A.在该玻璃中传播时,蓝光的速度较大 B.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该玻璃中,蓝光折射角较大 C.从该玻璃中射入空气发生反射时,红光临界角较大 D.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蓝光的相邻条纹间距较大解析:由可知,蓝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蓝光的速度较小,A错;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蓝光的折射率大,向法线靠拢偏折得多,折射角应较小,B错。从玻璃射入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由公式可知,红光的折射率小,临界角大,C正确;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由公式可知蓝光的波长短,相邻条纹间距小,D错。10.(09四川21)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半径为R,Rr。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t,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 ( AB )A. n可能为 B. n可能为2C. t可能为 D. t可能为解析: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可知第一次入射角为45,反射光路图如右图所示。根据全反射可知临界角C45,再根据n可知n;光在透明柱体中运动路程为L4r,运动时间为tL/V4nr/c,则t4r/c,CD均错。11.(09重庆21)用a、b、c、d表示四种单色光,若 ( A )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用b、d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可能分别是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 B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 D紫光、橙光、红光、蓝光12.(09福建13)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 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 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 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解析: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薄膜干涉现象,A错;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现象,B错;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C错;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D对。 13.(09浙江18)如图所示,有一束平行于等边三棱镜截面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点,并偏折到F点,已知入射方向与边的夹角为,、分别为边、的中点,则( AC )A该棱镜的折射率为B光在点发生全反射C光从空气进入棱镜,波长变小D从点出射的光束与入射到点的光束平行解析:在E点作出法结线可知入射角为60o,折射角为30o,折射率为;由光路的可逆性可知,在BC边上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会发生全反射,B错;由公式,可知C对;三棱镜两次折射使得光线都向底边偏折,不会与入射到点的光束平行,故D错。二、非选择题14.(09山东37) (物理物理3-)(2)一束单色光由左侧时的清水的薄壁圆柱比,图2为过轴线的截面图,调整入射角,光线拾好在不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全反射,已知水的折射角为,的值。图2解析: (2)当光线在水面发生全放射时有,当光线从左侧射入时,由折射定律有,联立这两式代入数据可得。考点:光的折射和全放射15.(09江苏物理12.B)(1)如图甲所示,强强乘电梯速度为0.9(为光速)的宇宙飞船追赶正前方的壮壮,壮壮的飞行速度为0.5,强强向壮壮发出一束光进行联络,则壮壮观测到该光束的传播速度为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0.4c (B)0.5c (C)0.9c (D)1.0c(3)图丙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安置在游泳池底部的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镜头竖直向上。照片中,水利方运动馆的景象呈现在半径的圆型范围内,水面上的运动员手到脚的长度,若已知水的折射率为,请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身高估算该游泳池的水深,(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D;(3)设照片圆形区域的实际半径为,运动员的实际长为折射定律几何关系 得取,解得(都算对)解析:(1)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在任何参考系中,光速不变。D项正确。 (3)根据题意能画出光路图,正确使用物象比解决本题的关键。设照片圆形区域的实际半径为,运动员的实际长为,光路如图:折射定律 几何关系 得取,解得(本题为估算题,在取运动员实际长度时可以有一个范围,但要符合实际,故求得h值可以不同均可)16.(09江苏物理12.C)(3)试通过分析比较,具有相同动能的中子和电子的物质波波长的大小。 答案:(3)粒子的动量 ,物质波的波长,由,知,则。解析:(3)物质波的的波长为,要比较波长需要将中子和电子的动量用动能表示出来即,因为,所以,故。17.(09海南物理18.(1)如图,一透明半圆柱体折射率为,半径为R、长为L。一平行光束从半圆柱体的矩形表面垂直射入,从部分柱面有光线射出。球该部分柱面的面积S。解析:半圆柱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为半径。设从A点入射的光线在B点处恰好满足全反射条件,由折射定律有 式中,为全反射临界角。由几何关系得 代入题所给条件得 18.(09海南物理19)(I)已知:功率为100W灯泡消耗的电能的5%转化为所发出的可见光的能量,光速,普朗克常量,假定所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都是560nm,计算灯泡每秒内发出的光子数。解析:(I)一波长为光子能量为 设灯泡每秒内发出的光子数为,灯泡电功率为,则 式中,是灯泡的发光效率。联立式得 代入题给数据得 19.(09宁夏35.(2)一棱镜的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o,斜边ABa。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n=。在此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一条光线以45o的入射角从AC边的中点M射入棱镜射出的点的位置(不考虑光线沿原来路返回的情况)。解析: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得 由已知条件及式得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右侧,光路图如图1所示。设出射点为F,由几何关系可得 即出射点在AB边上离A点的位置。 如果入射光线在法线的左侧,光路图如图2所示。设折射光线与AB的交点为D。由几何关系可知,在D点的入射角 设全发射的临界角为,则 由和已知条件得 因此,光在D点全反射。 设此光线的出射点为E,由几何关系得DEB= 联立式得 即出射点在BC边上离B点的位置。20082005年高考题题组一一、选择题1.(08全国21)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在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 B )A.t1始终大于t2 B.t1始终小于t2C.t1先大于后小于t2 D.t1先小于后大于t2解析:设折射角为,玻璃砖的厚度为h,由折射定律n= ,且n= ,在玻璃砖中的时间为t= ,联立解得t2,红光频率较小,为零时,t1t2,为90时,趋近渐近线,初步判定该函数为单调函数,通过带入为其它特殊值,仍然有t1t2,故B对。2.(08全国15)一束单色光斜射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出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列情况下,出射光线侧移距离最大的是 ( D )A.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B.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C.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D.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解析:因为同种介质对紫光的折射率较大,故入射角相同时,紫光侧移距离较大,A、B项错;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则侧移距离,可见对于同一种色光,入射角越大,侧移距离越大,D项正确。3.(08北京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用分光镜观测光谱是利用光折射时的色散现象B.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光电效应C.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D.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解析:用X光机透视人体是利用X光的穿透性;光导纤维传输信号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门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4.(08天津1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B.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紫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红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有电子向外发射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解析: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的公式x=可知,由于紫光的波长比红光的波长短,所以改为红光后条纹间距一定增大,A正确;紫光的临界角比红光的临界角小,所以紫光发生全反射后红光不一定发生全反射,B错误;由于紫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紫光的能量比红光的能量大,紫光发生光电效应红光不一定发生光电效应,C错误,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镜是为了防止玻璃的反光,所以D错误。5.(08四川21)如图,一束单色光射入一玻璃球体,入射角为60。己知光线在玻璃球内经一次反射后,再次折射回到空气中时与入射光线平行。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 C )O60ABCDA. B.1.5 C. D.2解析:如图,为光线在玻璃球内的光路图.A、C为折射点,B为反射点,作OD平行于入射光线,故,所以,玻璃的折射率 .6.(08重庆19)如图是一个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EE1、FF1、 GG1、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射率n=,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 ( B )A.不能从圆孤射出 B.只能从圆孤射出C.能从圆孤射出 D.能从圆孤射出 解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有关的知识,本题为中等难度题目。由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可知其临界角C满足:,可求出GG1右边的入射光线没有发生全反射,其左边的光线全部发生全反射。所以光线只能从圆弧NG1射出。7.(08上海理综9)红外遥感卫星通过接收地面物体发出的红外 辐射来探测地面物体的状况。地球大气中的水气(H2O)、二氧化碳(CO2)能强烈吸收某些波长范围的红外辐射,即地面物体发出的某些波长的电磁波,只有一部分能够通过大气层被遥感卫星接收。右图为水和二氧化碳对某一波段不同波长电磁波的吸收情况,由图可知,在该波段红外遥感大致能够接收到的波长范围为(D) A.2.53.5um B.44.5um C. 57um D. 813um 解析:由图可知,813um的波段被水和二氧化碳吸收的较少,能够接收到,选项D正确。 8.(08上海物理12)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 ( BD )(A)用白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黑白相间的条纹(B)用红光作为光源,屏上将呈现红黑相间的条纹(C)用红光照射一条狭缝,用紫光照射另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D)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不等的条纹解析:白光作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屏上将呈现彩色条纹,A错;用红光作光源,屏上将呈现红色两条纹来源:高&考%资(源#网与暗条纹(即黑条纹)相间,B对;红光和紫光频率不同,不能产生干涉条纹,C错;紫光作光源,遮住一条狭缝,屏上出现单缝衍射条纹,即间距不等的条纹,D对。9.(08广东物理6)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 BC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谱B.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D.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无关10.(08上海物理1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光的薄膜干涉现象。图(a) 是点燃酒精灯(在灯芯上洒些盐),图(b)是竖立的附着一层肥皂液薄膜的金属丝圈。将金属丝圈在其所在的竖直平面内缓慢旋转,观察到的现象 是 ( D )(A)当金属丝圈旋转3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B)当金属丝圈旋转45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90(C)当金属丝圈旋转60时干涉条纹同方向旋转30(D)干涉条纹保持原来状态不变解析:金属丝圈的转动,改变不了肥皂液膜的上薄下厚的形状,由干涉原理可知干涉条纹与金属丝圈在该竖直平面内的转动无关,仍然是水平的干涉条纹,D对。二、非选择题11.(08宁夏32)一半径为R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求出射角。解析:设入射光线与1/4球体的交点为C,连接OC,OC即为入射点的法线。因此,图中的角为入射角。过C点作球体水平表面的垂线,垂足为B。依题意,COB=。又由OBC知sin= 设光线在C点的折射角为,由折射定律得 由式得 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球体的竖直表面上的入射角(见图)为30。由折射定律得 因此,解得.本题考查几何光学知识,通过画光路图,根据折射定律,由几何关系列式求解。12.(08山东37)麦克斯韦在1865年发表的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揭示了电、磁现象与光的内在联系及统一性,即光是电磁波。(1)一单色光波在折射率为1.5的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电场横波图象如图1所示.求该光波的频率。(2)图2表示两面平行玻璃砖的截面图,一束平行于CD边的单色光入射到AC界面上,a、b是其中的两条平行光线。光线a在玻璃砖中的光路已给出。画出光线b从玻璃砖中首次出射的光路图.并标出出射光线与界面法线夹角的度数。答案 见解析解析:(l)设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波长为.频率为f,则f= v= 联立式得f 从波形图上读出波长=410-7m,代人数据解得f =51014Hz (2)光路如图所示13.(08 广东物理14)(1)大海中航行的轮船,受到大风大浪冲击时,为了防止倾覆,应当改变航行方向和 ,使风浪冲击力的频率远离轮船摇摆的 。(2)光纤通信中,光导纤维递光信号的物理原理是利用光的 现象,要发生这种现象,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 ,且入射角等于或大于 。答案 (1)速度 频率 (2)全反射 光疏介质 临界角14.(08上海理综44)生活中经常用“呼啸而来”形容正在驶近的车辆,这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对接收者而言频率发生变化的表现,无线电波也 具有这种效应。图中的测速雷达正在向一辆接近的车辆发出无线电波,并接收被车辆反射的无线电波。由于车辆的运动,接收的无线电波频率与发出时不同。利用频率差就能计算出车辆的速度。已知发出和接收的频率间关系为,式中c为真空中的光速,若,可知被测车辆的速度大小为_30_m/s。解析:根据题意有,解得v30m/s。题组二一、选择题1.(07北京理综13)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所示,其内芯和外套材料不同,光在内芯中传播。以下关于光导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外套内芯A.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大,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全反射B.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 发生全反射C.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小,光传播时在内芯与外套的界面发生折射r桌面D.内芯的折射率与外套的相同,外套的材料有韧性,可以起保护作2.(07全国理综17)从桌面上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 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 ( C )A.r B.1.5rC.2r D.2.5r3.(07天津理综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发出紫外线脉冲信号来变换频道的4.(07全国理综.17)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 ( ABD )光束PA.太阳光 B.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5.(07上海物理8)光通过各种不同的障碍物后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衍射条纹,衍射条纹的图样与障碍物的形状相对应,这一现象说明 ( BC )A.光是电磁波 B.光具有波动性C.光可以携带信息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6.(07.江苏.3)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 ( D )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当反射光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振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7.(07.广东物理.11)关于光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B.双缝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C.光在同种介质种沿直线传播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8.(07.江苏.7)现代物理学认为,光和实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波动性的是 ( BD )A.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锌板上,光的强度越大,单位时间内锌板上发射的光电子就越多B.肥皂液是无色的,吹出的肥皂泡却是彩色的C.质量为103 kg、速度为102 m/s的小球,其德布罗意波长约为1023 m,不过我们能清晰地观测到小球运动的轨迹D.人们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大致相同9.(06.全国.19)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 ,则 ( A B ) A.当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当用频率为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 时,若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D.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 时,若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10.(06.全国.15)红光和紫光相比 ( B )A.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B.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大C.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大;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D.红光光子的能量较小;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红光的速度较小11.(06.四川.15)现有a、b、c三束单色光,其波长关系为.用b光束照射某种金属时,恰能发生光电效应.若分别用a光束和c光束照射该金属,则可以断定 ( A )A.a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c光束照射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C.a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数目最多D.c光束照射时,释放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12.(05江苏物理6)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1027kg,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1.8210-10m的热中子动能的数量级为 ( C )A.1017J B.1019J C.1021J D.1024 J13.(05.辽宁.33)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成两束单色光a、b。已知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下列哪个光路图可能是正确的? ( B )bcao14.(05.全国.17)图示为一直角棱镜的横截面,。一平行细光束从O点沿垂直于bc面的方向射入棱镜。已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n=,若不考虑原入射光在bc面上的反射光,则有光线 ( B D )A.从ab面射出 来源:高&考%资(源#网B.从ac面射出C.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斜交D.从bc面射出,且与bc面垂直ab空气玻璃15.(05.全国.15)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和nb,a、 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 (A D)A.nanb B.navb D.vav2 C. nln2、v1v2 D. nln2、v1v2 17.(05.春季)在下列各组的两个现象中都表现出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 C )A.光的折射现象、色散现象 B.光的反射现象、干涉现象C.光的衍射现象、偏振现象 D.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电效应现象18. (05.春季)有关红、蓝两束单色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 )A.在空气中的波长B.在水中的光速C.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n红n蓝D.蓝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红光光子的能量19.(05.广东物理.5) 如图2所示,一束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图2.红光的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红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玻璃中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20.(05.广东物理.7)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通信手段,它可以提供大容量、高速度、高质量的通信服务。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建设高质量的宽带光纤通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光纤通信利用光作为载体来传播信息 .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是利用光的色散原理.目前广泛应用的光导纤维是一种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21.(05.广东大综合.29)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光辐射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若有N个频率为的光子打在光电池极板上,这些光子的总能量为(h为普朗克常数 ) ( C )A.hB.NhvC.NhD.2 Nh22.(05.江苏理综.24)光线以某一入射角从空气射人折射率为的玻璃中,已知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等于 ( C )A.30 B.45 C.60 D.75 23.(05江苏物理2)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B D )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24.(05天津17)某光电管的阴极是用金属钾制成的,它的逸出功为2.21eV,用波长为2.510-7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已知真空中光速为3.0108m/s,元电荷为1.610-19C,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求得钾的极限频率和该光电管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应分别是 ( B )A.5.31014HZ,2.2J B.5.31014HZ,4.410-19JC.3.31033HZ,2.2J D.3.31033HZ,4.410-19J25.(05天津20)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d/n,其中n1。已知普朗克常量h、电子质量m和电子电荷量e,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 D )A. B. C. D.二、非选择题26.(07江苏14)如图所示,巡查员站立于一空的贮液池边,检查池角处出液口的安全情况。已知池宽为L,照明灯到池底的距离为H。若保持照明光束方向不变,向贮液池中注入某种液体,当液面高为时, 池底的光斑距离出液口。试求当液面高为时,池底的光斑到出液口的距离x。控制出液口缓慢地排出液体,使液面以v0的速率匀速下降,试求池底的光斑移动的速率vx。答案:解法一:由几何关系知: 由折射定律得: 代入,得: 解法二:由几何关系知:液面高度变化,折射角不变,由,得:解得: 27.(06江苏1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和所示,其中甲、丙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 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则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答案 偏小不变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28.(06全国22)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折射率,给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和,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表示另一表面,如图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位置如图).用、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 .试在题图中标出、的位置.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题图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玻璃中的入射角 与折射角.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写出用、表示的折射率公式 .答案 .在一侧观察、 (经折射,反射,再经折射后)的像,在适当的位置插上,使得 与、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挡住、的像;再插上,让它挡住(或)的像和.、的位置如图.过、作直线与交于;过、作直线与交于; 利用刻度尺找到的中点; 过点作的垂线,过点作的垂线与相交与,如图所示,连接; ,. 29.(06全国22)(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换一个两缝之间距离较大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E.去掉滤光片后,干涉现象消失其中正确的是ABD。30.(05广东物理11)如图6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光具座上放置的光学元件依次为光源、_ 滤光片_、_单缝_、_双缝_、遮光筒、光屏。对于某种单色光,为增加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可采取_减小双缝间距离_或_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_的方法。31.(05上海物理14)部分电磁波的大致波长范围如图所示.若要利用 缝宽与手指宽度相当的缝获得明显的衍射现象,可选用_波段的电磁 波,其原因是。答案 微波 要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波长应与缝的尺寸相近高&考%资(源#网遮光筒图132.(05天津22)现有毛玻璃屏A、双缝B、白光光源C、单缝D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图1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将白光光源C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至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_、A。本实验的步骤有: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直接沿遮光筒轴线把屏照亮;按合理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用米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时还应注意_和_。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如图2所示。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记下此时图3中手轮上的示数_m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x为_mm。已知双缝间距d为2.010-4m,测得双缝到屏的距离l为0.700m,由计算式=_,求得所测红光波长为_nm。答案 E D B 单缝和双缝间距5cm10cm,使单缝与双缝相互平行 13.870 2.310 ,6.61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