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青浦区届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4532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届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届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届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初三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测试 九年级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00分钟) 2016.4物 理 部 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的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2考生务必按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填涂所选的选号;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成语“震耳欲聋”形容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调高C音色好D频率高2依据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核子3若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则反射角为A0B30C45D904一本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 A0.02千克 B0.2千克 C2千克 D20千克5在掌心中滴一滴水珠,水珠下会有手纹的“清晰”像,这个“清晰”像是手纹的A倒立放大的像B倒立缩小的像C正立等大的像D正立放大的像 61234500.661.21.82.4t/秒甲车1224681000.91.82.73.6t/秒乙车s/米s/米(a) 图1 (b) 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1(a)和(b)所示。两小车的速度关系及运动6秒时两小车之间的距离s为61234500.661.21.82.4t/秒甲车1224681000.91.82.73.6t/秒乙车s/米s/米Av甲v乙;s可能为1.2米61234500.661.21.82.4t/秒甲车1224681000.91.82.73.6t/秒乙车s/米s/米61234500.661.21.82.4t/秒甲车1224681000.91.82.73.6t/秒乙车s/米s/米Bv甲v乙;s可能为0.6米Cv甲v乙;s可能为1.2米61234500.661.21.82.4t/秒甲车1224681000.91.82.73.6t/秒乙车s/米s/米Dv甲v乙;s可能为4.2米(a) 图1 (b) 图2图2乙甲7如图2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Ap甲p乙;F甲 F乙Bp甲p乙;F甲 F乙Dp甲=p乙;F甲v乙;当甲车与乙车同向行驶时,6 秒时两车之间的距离s=2.4 米1.8 米=0.6 米,当甲车与乙车背向行驶时,6 秒时两车之间的距离s=2.4 米+1.8 米=4.2 米。故选B。7.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压强。由题可知,在抽出之前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gh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乙=,由于p甲=p乙,h甲h乙,所以;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高度h的液体,则两容器中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量为:p甲=甲gh,p乙=乙gh,所以,p甲p乙;由于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p0p,所以,p甲p乙。由压强公式可知: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F=pS,所以,F甲F乙。故选A。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电路故障的分析。若灯L发光,即正常工作时,电键S闭合后,电压表V1测得是灯L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得是电源两端的电压,则电压表V1的示数小于电压表V2的示数,电路一定完好,故正确;若灯L不发光,则灯L可能短路或断路,或者灯L短路且电阻R断路,此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0,电压表V2测得是电源两端的电压,满足条件,故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9.(3分) (1)220 (2)并联 (3)电能 【解析】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中的电压、家庭电路中电器的连接以及电能的计量。我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220V,电热水器是家用电器,额定电压是220V,也就是正常工作的电压是220V;电热水器和空调都是家用电器,家庭电路中为了使各用电器正常工作,并且互不影响,各用电器之间应该是并联的;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的仪表,家庭电路中,测量消耗电能的多少需要用到电能表。10.(3分) (4)形变 (5)相互 (6)变大 【解析】 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特点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跳水运动员起跳时,运动员对跳板施加向下的力把跳板压弯,即跳板发生形变,所以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运动员对跳板施加向下的力的同时,跳板也对运动员有一个向上的力,使得运动员向上跃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跃起,在上升过程中,运动员质量不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变大。11.(3分) (7)滚动 (8)做功 (9)12 【解析】 本题考查了摩擦力的区分、做功与能量转化以及杠杆平衡条件。在前进过程中,底部的小轮在地面上滚动,所以小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凡是由于摩擦使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的,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都属于以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设阻力臂L,则动力臂为5L,书包的重力为阻力,则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拉力牛=12牛。12.(3分) (10)0.3 (11)9 (12)10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电流的物理意义、电功的计算以及欧姆定律。通过该导体的电流安=0.3安;电流做功W=UIt=30.310安=9焦;由欧姆定律可得,欧=10欧,电阻是导体的性质,不会随着导体通过的电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通过改导体的电流变为0.6安,导体的电阻依然是10欧。13.(3分) (13)3.6 (14)3 (15)6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做功的计算以及功率的计算。苹果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以及与运动方向相反的阻力的作用,所以在上升过程中的苹果所受合力大小3牛+0.6牛=3.6牛;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得,重力做功3牛1米=3焦;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可得,重力做功的功率瓦=6瓦。14.(4分) (16)A1、V (17)变大 【解析】 本题考查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动态分析。观察分析图示电路可得,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A1、A2分别测的是通过电阻R1、R2的电流,电压表测的是电阻R1、R2两端的电压,也即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V示数始终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有中点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大,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互不影响,两端电压不变,阻值不变,通过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电压表的示数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A2的示数是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的大小,所以两者的比值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所以两者的比值是变大的。15.(4分) (18) (19)计算不可测的质量或体积 (20)比热容,反映的是物质吸放热的本领 【解析】本题考查了密度的相关概念。测量密度的实验包括测固体的密度和测液体的密度,它们的原理都是相同的,都要依据密度公式;根据密度公式,若某一物体的质量或体积不可测,就可以利用物质的密度,再测量质量或体积其中的一个物理量,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出该物质的体积或质量;物质的特性指的是这种物质特有的,可以用于区别其它物质的性质。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所以密度、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的特性的物理量。三、作图题16.(3分)如图所示JAF01【解析】本题考查力的图示法。作用点在物体A的几何中心,标度为2牛,重力的的长度为4格,方向竖直向下。(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正确3分)17.(2分)如图所示JAF02【解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位于镜面两侧,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连线垂直于镜面,故首先作关于平面镜对称的的对称点A、B,连接AB。(图像对称1分、虚像1分,共2分)18.(2分)如图所示JAF0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的正确连接。电压表测的是滑动变阻器上的电压,向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阻R上的电压增大,则电压表示数减小,正确连接如图。(串联正确1分,电压表正确1分)四、计算题19.(4分)3.9104焦 【解析】Q吸=cmt=0.39103焦(千克)5千克20=3.9104焦 4分20.(4分)2.94牛 【解析】F浮=液g V排 =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310-4米3 =2.94牛 4分21. (9分)810-3米3 980帕 3920帕 【解析】V水=m水/水=8千克/(1.0103千克/米3) =810-3米3 3分p水=水gh=1103千克/米3 9.8牛/千克0.1米=980帕 3分 p乙F乙/SG/Smg/S(8+4+8)千克 9.8牛/千克/510-2米23920帕 3分22.(9分)0.6安 (a)2.4安 (b)1.7安 【解析】 I1=U/R1=6伏/10欧=0.6安 3分 (a)选择变阻器AI2=II1=3安0.6安=2.4安 3分(b) 选择变阻器BI2max=2安I2min=U/ R2max=6伏/20欧=0.3安I=I2=2安0.3安=1.7安 3分五、实验题23.(4分)(1)串 (2)0-3安 (3)左 (4)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电流表和天平的使用。电流表在电路中可以看作通路,是串联在待测电路中,因为待测电流约为1.0安,所以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0-3安;根据托盘天平的分度盘显示,天平的右边偏重,所以为了使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游码向左移动。24.(4分)(5)竖直 (6)3.2 (7)两个力 (8)静止 【解析】本题考查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及其“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本实验是测铁块重力的实验,所以测力计应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根据图示,测力计的示数为3.2牛。根据“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原理,物体应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并且分别处于匀速直线状态或静止状态。25.(4分)(9)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u减小,像距v变大,像变大 (10)像距v与物距u的比值等于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11)同意,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大于2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成放大的像,那么就有可能在2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像 (12)B 【解析】本题考查“验证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实验。分析实验16的数据,物距不断减小,像距不断增大,像的高度不断增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u减小,像距v变大,像变大 根据表中的数据,虽然像距不断增大、物距不断减小、像高不断增大,但是像距与物距的比值都是等于像高与物高的比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与物距u的比值等于像高与物高的比值。 (a)同意,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大于2倍焦距成缩小的像,小于2倍焦距(大于焦距)成放大的像,那么就有可能在2倍焦距处成等大的像(b)为了验证实验结论的有效性,需要若干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来进行实验,而高度不同的发光体、大小不同的光屏、长度不同的光具座都不能验证实验结论的有效性。故选B。26(4分)(13)0.28安 (14)9.0伏 (15)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当电压表数为2.7伏时小灯正常发光 1.764瓦 【解析】本题考查“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得,电流为0.28安或1.4安。若电流为1.4安,根据P=I2R,U=IR,得到此时小灯泡的电压为1.5伏,远小于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题目中“小灯泡两端的电源略高于其额定电压”不符,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28安。因为电流I=0.28安,根据的方法,计算得出当滑片移到中点附近时,灯泡的电压为7.5伏,所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3伏。U=U额+U变若变阻器为“5 3 A” ,U=6.3伏+0.28安2.5欧=7.0伏(舍去)若变阻器为“20 2 A” ,U=6.3伏+0.28安10欧=9.1伏电源电压为9.0伏。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当电压表示数为2.7伏时,小灯泡正常发光。P额=U额I额=6.3伏0.28安=1.764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