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维护保养及使用技术要求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4354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维护保养及使用技术要求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模具维护保养及使用技术要求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模具维护保养及使用技术要求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的和范围 为了确保生产顺利 模具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降低生产成本 确保模具在设计寿命内始终处于 最好的工作状态 发挥最好的效能 本标准适用于洗衣机事业部所有产权模具 2 管理职责 2 1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模具管理模块负责对洗衣机事业部产权模具损失进行责任判定 并根据此管理办法 进行责任追溯 2 2 工艺工程 内部单位由无锡工厂和合肥工厂工艺工程进行属地化管理 对内部单位维护保养负责 内部注 塑 钣金单位模具维护保养专员配合工艺工程开展具体保养工作 2 3 外部供方的维护保养由各使用单位负责 设定专职模具维护保养技术员开展具体工作 3 模具设备使用基础要求 3 1 注塑模具设备使用基础规范 序号 项目 1 检查注塑机电热温度 压力 速度 距离 时间的显示或调试是否正常 2 装模前将注塑座后退 3 调整动模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应大于模具厚度 4 模具重心上起吊 将模具整体吊入板之间 使模具吸嘴通过定位圈导入定模固定板定位孔中 再闭合模板使模具紧贴于两板之间 5 压板 螺丝分别固定模具的动 定模在机器的动模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上 6 拆除防开块后 进行开模 合模 试合模力 逐步调整锁模位置 使锁模力逐步升高 并且 使连杆能够伸直 严禁在闭模状态下增调锁模力 以免损坏模具 7 按模具要求调节机器顶针杆的行程 使其能恰当的顶出产品 8 接通模具水路 9 按工艺要求进行调试 试射 以产品不出现或出现少许飞边为限 各种参数应由低到高 10 严禁用任何硬物 特别是金属物清理模腔和型芯杂物 3 2 钣金模具设备使用基础规范 序号 项目 1 冲压设备的吨位应满足冲压工艺的要求 禁止小模具使用大设备 2 模具的外形轮廓尺寸 长 宽 高 长 宽尺寸用来核定工作台及垫板的允许安装空间是否 足够 模具的闭模高度用来核定压力设备的装模高度 另外 应特别注意后侧导柱模架的模具 其后侧宽度值可以核定开式设备的喉深尺寸 最后 有的模具上模长宽尺寸小于下模 还应校 核上模的长宽尺寸是否在滑块下底面的安装尺寸范围内 3 模具的开模行程 核定压力设备的滑块运动行程是否足够 4 模具的模柄尺寸及漏料孔尺寸 核定设备滑块模柄孔尺寸和工作台垫板中心孔尺寸是否匹配 5 模具的其他工艺装置 看是否与所选设备上的辅助装置或附属系统相匹配 例如 设计为液压 顶出制件的模具 设备应配备能完成顶出动作的液压系统 设计为刚性压料装置的拉延模具 就应该在设备上具有能完成压料和拉伸两种动作的双动特点 如果设计为自动送料的模具 设 备也应考虑使用自动压力机等等 也就是说 模具设计类型应该和所选设备的工艺特点相匹配 6 冲压设备上应有铭牌 各种操作指示 安全与警告性指示 7 电源接线应规范 设备的电缆不应有损伤 防止老化 8 冲压设备上的配电箱门锁应带钥匙 开门自动切断电源 9 单次 连续 脚踏冲压等操作的转换应采用带钥匙锁定的转换开关 10 冲压设备单次行程操作时 不得出现连续冲压行程 11 对选用连续行程操作时 应在操作过程中设有预控动作环节 12 冲压设备上必须有紧急停止按钮 并应能自锁 13 脚踏操作与手操作间应具有连锁控制 14 对露于机身外和机身顶部的传动齿轮 皮带轮 飞轮 杠杆等传动零部件 均应装设防护罩 15 脚踏操作装置采用脚踏板式 以脚踏进行电气开关控制 并能自动复位 16 脚踏板的上部及两侧应有防护罩 踏板应防滑 17 冲压设备必须具有防止手进入模具闭合区的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单位应根据冲压设备种类 生 产产品工件形状等不同情况 采取自动进出料 加装安全防护装置 安全模具及使用取送料专 用工具等冲压作业安全措施 4 维护保养要求 4 1 模具日常维护 4 1 1 模具调出 4 1 1 1 新模和量产模具调拨 模具供应商必须按照在收到供应链发出的 调模通知单 并通过 美的 CPC 系统手机端 MMP 软件对模具进行扫码后执行调模动作 新制作模具第一次调模由模具 管理负责通知 量产模具由供应链配套负责通知 4 1 1 2 模具更改维修调拨 模具更改维修需收到我司正式书面通知后调出 并登记好改模负责人 改模内容 并在模具修改返回后第一时间通知到负责改模项目工程师 配套主管 采购采购主管 模具管理 4 1 1 3 所有模具调出应明确调出零部件明细并拍照备案 4 1 2 模具接收 接收模具时 需验证模具标识是否完备 包括 模具铭牌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产品型号 型腔数量 制造厂家 模具厂编号 小天鹅编号 制造日期 方向标识 敬示标志 水道进出水对应编号是否齐备 通过美的 CPC 系统手机端 MMP 软件对模具进行扫码 完成调拨 动作 4 1 3 模具保管 4 1 3 1 应有专放模具的模具仓库 设立模具保管员 可兼职 4 1 3 2 模具放置 模具仓库应通风 干燥 防雨 无漏水的地方 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 必须 有架空层 防止模具受 生锈 同时应做好防尘 生产职能凭 模具领用单 向模具保管员领取模 具 生产完成后应对模具进行清洁 保持模具外观清洁 无明显油污 然后归还模具仓库 由模具 保管员进行验收并填写 生产数量统计表 生产完成后应对模具进行清洁 保持模具外观清洁 无明显油污 然后归还模具仓库模具摆放必须整齐 4 1 4 模具使用中维护 4 1 4 1 如使用冻水冷却模具 在停模前 20 模次 应将冻水关闭 转用普通冷却水 停模后应清 除模具分型面 进入运动部位的胶料 喷较好的防锈油 下模后应将水道中的冷却水放掉 用压缩 空气吹干水道 防止模具生锈 4 1 4 2 模具在上机使用前 须检查模具的保险装置的螺钉是否拧紧 检查模具的滑块的压紧块的 螺钉与销轴是否正常 检查模具的滑块复位弹簧是否紧固良好 先进行空模运转 观察其各部位运 行动作是否灵活 是否有不正常现象 活动部位如导柱 顶杆 行位是否磨损 润滑是否良好 顶 出行程 开启行程是否到位 合模时分型面是否吻合严密等 4 1 4 3 模具合模前 须采用软棉布和清洗剂对模具的分型面进行清洁 以避免因分型面不洁有杂 质压塌分型面 导致制品出模拉花等外观不良 清理模具分型面和排气槽的异物胶丝 异物 油物等 每日清扫并使用醇类或酮类制剂擦洗分模面 流道面两次 擦洗后要及时吹干 4 1 4 4 模具生产中要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 不可忽冷忽热 合模必须设定低压保护 防止模具 中有异物导致模具挤压损坏 4 1 4 5 模具生产结束后 须在型腔处喷上防锈剂 防止模具型腔生锈 模具如果不需要立即下模 闲置超过 24 小时以上必须用压缩空气对模具内部的冷却水通道吹干 防止模具水路因生锈导致冷 却效果下降 待模具完全冷却后将模具型芯 型腔喷好防锈剂合模放置 4 1 4 6 下模后应立即用压缩空气将冷却水道内的水清除 用少量机油放入咀口部 再用压缩空气 吹 使所有冷却管道有一层防锈油层 注意冷却水不得吹溅到模具内部防止模具生锈 4 1 4 7 模具生产调试时 须注意控制进胶量的大小 禁止第一次合模时 过度充满模具型腔 合 模速度与开模速度合理 防止拉坏模具 4 1 4 8 模具工作中应认真检查各控制部件的工作状态 特别是加热 控制系统的保养 在生产周 期结束后 都应对加热器 热电偶用欧母表进行测量 并与模具的技术说明资料相比较 以保证其 功能的完好 抽芯用的液压缸中的油尽可能排空 油嘴密封 以免在储运过程中液压油外泄或污染 周围的环境 4 1 4 9 在生产中听到模具发出异声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 应立即停机检查 模具维修人员对车间 内正常运行的模具要进行巡回检查 发现有异常现象时 应及时处理 1 公模面是否有凹陷 杂 物 2 母模面是否有凹陷 杂物 3 滑块是否滑动 4 导柱是否拉毛 5 导套是否拉毛 6 小拉杆是否拉毛 7 开闭器是否跳动 4 1 4 10 操作工在交接班时 对模具使用状况也要有详细的交待 4 1 4 11 当模具完成制品生产数量 要下机更换其它模具时 应将模具型腔内涂上防锈剂 将模 具其送模具库 并附最后一件生产合格的确认单一起送交模具管理员 此外 还应送交一份模具使 用清单 详细填写该模具在什么机床上 从某年某月某日开始至某年某月某日结束 共生产多少数 量制品 现在模具是否良好 若模具有问题 要在使用单上填写该模具存在什么问题 提出修改和 完善的具体要求 并交一件未处理的样品给模具管理员 留给模具工修模时参考 4 1 4 12 停机后须检查模具的表面是否有残留的胶丝 异物等将其清理干净后均匀喷上防锈剂 准 确填写相关记录 4 1 4 13 钣金模具在使用之前应将模具打开把模腔内清理干津 空合几次几次后使用 放料时注 意定位方向 4 1 4 14 钣金模具在使用时 导柱 导套 斜块 耐磨块等活动部位需经常加注润滑油 4 1 4 15 模具使用机台必须严格按照模具合同中要求吨位执行 严禁使用高于或低于设计要求吨 位 10 15 的机台生产 4 1 4 16 模具使用完毕后 表面必须做一次防锈处理后再进行存放 4 1 4 17 模具生产结束后 模具工必须对模具各关健部位进行点检 并填写好 模具生产数量记 录表 4 1 4 18 模具完成生产后 应对模具进行清洁 保持模具外观清洁 无明显油污 每半年对模具 标志进行维护 喷漆 4 2 模具保养 4 2 1 一级保养 各单位在日常使用中每班必须在模具运动部位加注润滑油至少一次 每两小时至 少要清除分型面及模具外观上的胶屑及杂物一次 检查和清洁分型面和排气槽 清洁和润滑滑动部 件 去除遗留在模架和动模内的赃物或塑料 如 顶出空间的 记录和报告遗失或损坏的模具零件 并填写 模具维修纪录表 存档 填写 模具日点检表 存档 4 2 2 二级保养 各单位使用中的模具每月至少下模保养一次 要检查并清理水道 顶出机构 浇 注系统 要完全拆开整套模具 对每个零件进行细致的除锈等动作 对运动部位要检查有无异常 无异常的上油装配 有异常的解决问题再装填写 模具维修纪录表 拆开动定模 清洗内部 按照 不同型腔标注出可能有异常情况的位置或零件 所有型芯 型腔 滑轮 顶针等 按照它们的特殊 需求适当的进行清洁 使它们能达到最佳状态 检查模具是否磨损 损坏 更换易于磨损的零件 对 滑动部分加上干净的润滑油 完成模具一级保养中的所有项目 检查顶针板是否存在凹陷及起毛 必要时进行磨平或更换 更对顶针板进行热处理 以增加其硬度及耐磨度 检查模具 以保证所有 部件良好 插位 靠破 处合模良好 更换所有的密封圈 测试模具是否有漏水 油 检测型芯的插 穿面是否存在伤痕 磨损 烧损 必要时进行堆焊或重作配件 检测型芯前端面是否存在变形凹陷 必要时进行整平修理 检测镜面抛光部分的伤痕 腐蚀 必要时须提交维修申请 发外进行专业性 的抛光处理 检测潜浇口 点浇口是否磨损变形 必要时重新修整 检查分型面和插位面 靠破面 是否有脏污或损坏 对于凹陷的分型面须重新修整 检测推管孔是否磨损 卡伤 必要时进行整平 处理 在正常生产前 安排试模 并填写好试模报告 填写 模具月维护保养表 存档 4 2 3 三级保养 对于未生产的模具要求至少每年一次保养一次 要清除内铁锈 使水道通畅 检 察顶出机构 清除顶针孔及行水道位槽内的锈迹 使之顺畅 必要时更换弹簧 导柱 导套 检查 浇注系统 对吸嘴和流道要进行抛光处理 使之光滑如新 一定要完全拆开整套模具 对每个零件 进行细致的除锈等动作 对运动部位要检查有无异常 无异常的上油装配 有异常的解决问题再装 填写 模具维修纪录表 完成上述步骤后 于模具表面涂上防锈剂 然后放入仓库 以免生锈 完 成模具二级保养中的所有项目 填写 模具年度维护保养表 存档 4 2 4 钣金模具如冲次达到 10 万次 30 万次 50 万次 必须各进行一次模具工位进行检查保养 序号 项目 1 检查冲载刃口的冲子和滑块 对折弯的冲子和滑块进行改换 修补及抛光 2 全面清冼干净各工位的型腔 检查弹簧及紧固件是否有损坏疲乏 螺丝是否松掉 断掉等 现象 并及时进行修补和更换 3 上下垫板磨损测量和研磨 特别是滑块处的位置缺刻处的测量 若有磨损必须研磨 4 严格按照模具加工工序和规程操作 做好日常清洁和润滑保养 4 2 5 各制件生产厂须建立以下台账 模具总台账 模具领用登记表 附件 4 模具生 产数量记录表 附件 5 模具日点检表 附件 1 模具月维护保养表 附件 2 模具年 维护保养表 附件 3 模具维修纪录表 附件 6 模具保养计划 模具管理将每月对所有 制件厂家的模具保养及使用情况进行稽查 并由稽查人员在各制件厂家的保养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5 责任追溯 5 1 模具日常管理责任追溯 5 1 1 所有制件厂家都需保持模具的清洁 模具编码模糊不清 模具生锈的 处 1000 5000 元索 赔 5 1 2 所有模具在正常生产中损坏或人为损坏需要维修的 必须第一时间告知供应链模具管理 由 模具管理判定责任后进行维修 供方联系人必须为指定 唯一的人员 对不按照规程序执行 自行 维修对模具质量造成影响的制件生产厂家 每发现一次将按情节轻重处以 3000 10000 元索赔 5 1 3 所有模具的正常生产中的改动必须由供应链模具管理以邮件形式通知 不按照规程执行的制 件生产厂家 每发现一次将按情节轻重处以 3000 5000 元索赔 5 1 4 非正常使用损坏的模具 供应链模具管理按具体损坏的程度进行索赔 5 1 5 无模具台账处 5000 元索赔 台账不全处 1000 5000 元索赔 5 1 6 闲置 1 年以上模具可由供应链配套提出申请 经配套经理 模具管理经理 生产管理 研发 工艺工程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实施封存 封存所在单位必须需做好台账 做到帐物存放数量 质量 存放地点 封存日期清晰 无封存台账处 5000 元索赔 台账不全处 1000 5000 元索赔 5 1 7 所封存模具需专区 专人保管 不得与其他模具一起存放 未经模具启封批准不得私自使用 改动 发现一次按照情节轻重处以 3000 10000 元索赔 5 2 模具维护保养及使用不当的责任追溯 5 2 1 对外部单位追溯 5 2 1 1 因使用单位对模具未进行保养维护或使用不当造成模具损坏 处 1000 元 付模具 同时将 按具体损坏的程度进行索赔 运行中的模具要求至少安装 8 个夹码 少一个夹码每机台处罚 1000 元 模具在运行中未接限位开关线源每机台处罚 1000 元 5 2 1 2 针对模具维护保养不到位的供应商 按不低于 3000 元处罚 且供应商必须在规定进间内 进行完成整改 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改善的 处以 1000 元以上处罚 对于连续三个月稽查发现 问题的 供应链降低供货比例和新模调入 5 2 1 3 生产中 模具出现异常 有异常声音 卸料不顺 打不开模时 应立即停机 查明原因 如出现模具爆裂 应保存完好现场 包括模具所排废料 及最后一件工件 第一时间通知我公司模具 管理员 必要时模具管理再通知相关模具厂 一起到现场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案 若生产厂自行卸下 模具 拿不出最后工件 将事故现场破坏 视为全部责任方 一切修模费用及延误生产全部费用由 生产厂承担 5 2 1 4 如因模具装夹不牢造成的模具损坏 一切修模费用由生产厂家全部承担 5 2 1 5 冲裁模具如因未及时排出废料造成模具损坏 一切修模费用由生产厂家全部承担 5 2 2 对内部单位的责任追溯 5 2 2 1 内外部单位统一保养要求 对未按要求的进行维护保养的 对使用单位负责人进行 200 元 条 可累计执行 5 2 2 2 造成模具实际损失在 5000 元以上的 则对使用单位负责人进行 1000 元 次的负激励 5 2 2 3 造成模具实际损失在 5000 元以内的 则对使用单位负责人进行 500 元 次的负激励 6 附件 6 1 附件一 模具日点检表 6 2 附件二 模具月度维护保养表 6 3 附件三 模具年度维护保养表 6 4 附件四 模具领用登记表 6 5 附件五 模具生产数量记录表 6 6 附件六 模具维修记录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洗衣机事业部供应链管理提出 起草 修订 本标准由洗衣机事业部供应链管理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修订人 呼玉伟 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 QMY GC13 032 2013 模具维护保养及使用设备技术要求的规定 QMY GC13 033 2013 模具损失责任追溯管理办法 QMY GDWY14 006 2013 无锡工厂注塑分厂磨具日常 管理维护保养工作指引 QMY GDHM14 013 2013 合肥工厂模塑分厂模具维修保养工作指引 作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