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II )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4297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五四学制)(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边是李华同学复习运动和力知识时的笔记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B .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由于受到惯性C . 用桨向后划船,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速度越大,所受到的力就越大2. (2分)甲、乙两人都从跑道的一端前往另一端,甲在前一半时间内跑,在后一半时间内走;乙在前一半路程上跑,在后一半路程上走若他们跑或走的速度相同,则他们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 )A . 甲B . 乙C . 甲、乙同时到达D .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 (2分)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的移动情况是( ) A . 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B . 沿0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C . 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D . 沿Fl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4. (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 小孔成像B . 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 . 奇妙的光纤D . 近视的同学戴上眼镜后能看清物体了5. (2分)一束光线以和平面镜成30夹角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A . 100B . 120C . 140D . 1606. (2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海宝为吉祥物,高度重视节能环保,被称为“绿色世博”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 . 阳光下海宝气球呈蓝色是因为它仅反射太阳光中的蓝光B . 海宝气球中充入氢气,主要是利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大C . 世博园内的电动机的机械效率为100D . 世博园内的电动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工作的7. (2分)对下列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B . 用遥控器控制空调,是由于遥控器可发出不同的紫外线C . 同学们能从不同位置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D . 潜水员在水中看到岸上的人变矮了,是由于人反射的光线斜射入水中发生了折射8. (2分)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9. (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 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B . 手影的形成C . 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D .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10. (2分)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在屏上成一倒立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A . 15cmf30cmB . f15cmC . f15cmD . f30cm11. (2分)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其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是( )A . 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B . 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差C . 任意距离都可以D . 以上都有可能12. (2分)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设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该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u10cmD . 该透镜作照相机的镜头使用时,u20cm13. (2分)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B . 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C .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D . 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14. (2分)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 . 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 . 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 . 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15. (2分)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实像B . 使用投影仪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实像C . 放电影时,屏幕上所成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D . 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物体的正立、缩小的实像二、 填空题 (共12题;共38分)16. (2分)_叫光源,A正在播放的电视荧屏,B织女星,C火焰,D正在放映的银幕其中是光源的是_ 17. (2分)在学校运动会中,小明参加50m短跑的竞赛成绩是8.0s,他的平均速度是_m/s;在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_。18. (8分)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_,这个现象说明_;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如果将甲、乙实验装置搬上月球,则实验甲_(能/不能)成功实验乙_成功,这是因为_在这个实验中,小球起的作用是_ 19. (2分)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_,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0. (3分)在“a小孔成像、b手影游戏、c照镜子、d放大镜成像”的这些现象中,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是_;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的是_; 属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是_(填字母代表) 21. (5分)如图甲,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_点图乙是小磊同学看远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_(近视/远视)眼,如需矫正视力,他应选用的镜片是_(凹/凸)透镜如图丙所示,志刚同学透过装水的杯子观察铅笔手中铅笔的笔尖本是朝左的,可他看到的像却是笔尖朝右,志刚同学看到的是铅笔的_(实/虚)像,若将铅笔继续_(靠近/远离)烧杯,他所看到的像将会变成笔尖朝左22. (4分)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相当于_-镜,一般都是_(选填“竖直”或“倾斜”)安装的,这是为了使车内景物所成_(选填“实像”或“虚像”)的位置在轿车前面的_(“正前方”或“正上方”)。23. (3分)光电鼠标在电脑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所示),并被反射回鼠标的光学感应器,用以记录移动动作,以此来捕捉移动位置的不同画面。当鼠标移动时,感应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来比较各个影像,以决定移动的距离和方向。产生的结果会传回计算机,而屏幕上的光标会根据这些结果来移动,图中光学感应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光学感应器上所成的像是_(填“实像”或“虚像”)。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_。 24. (2分)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部分近视同学为看到黑板上的字,他们戴的是近视眼镜,该近视眼镜是_(选填“凸”或“凹”)透镜25. (3分)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在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像,小红应将凸透镜向_移动(选填“左”或“右”),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若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间距离小于10cm,小红应该在_(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26. (2分)远视眼俗称老花眼,如图中属于老花眼成像图的是_,可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有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27. (2分)中英两国为了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2016年9月28日,汤显祖的故里抚州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如图是仪式上花车巡演过程的图片,若以_为参照物,花车是运动的;花车巡演经过的总路程为6km,总耗时90min,则花车的平均速度为_km/h 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8. (5分)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射入某液体中,入射角为45,折射角为30。请画出光线射到液体某处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又反射回来,最后光线又回到空气中。29. (5分)如图,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30. (5分)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5分)31. (5分)完成下面作图:(1)如图甲,路灯下站着小芳、小刚两人,请根据小芳和小刚的身影,标出图中路灯灯泡S的位置(2)如图乙所示,根据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3)如图丙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4)如图丁所示,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32. (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使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表中(透镜焦距f=10cm)实验序号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质13015倒立、缩小、实像22020倒立、等大、实像31823倒立、放大、实像415倒立、放大、实像56/正立、放大、虚像根据上表信息,试判断:当物距u=25cm时,成倒立、_的实像;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得出第4次实验的像距v=_cm;第5次实验,要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眼睛应与蜡烛在凸透镜的_(选填“同”或“异”)侧;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_倍焦距处是放大与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33. (4分)小芳在家中照镜子时发现镜中的她“远小近大”。于是她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是否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她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选择_蜡烛,选_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实验中保持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远离镜面时,它的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发现蜡烛通过镜子成两个像,原因是_。 五、 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34. (5分)如图所示,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测量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的如果倒车雷达发出声信号后经过0.1s返回到接收器,求车尾到障碍物的距离(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35. (5分)下图是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运行时刻表,列车夕发朝至,全程运行1288km。由表中数据可知:(1)K18次列车全程运行时间是多少?(2)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列车在途中车站停留的时间共为多少?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12题;共38分)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3-2、23-3、24-1、25-1、26-1、27-1、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8-1、29-1、30-1、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5分)31-1、32-1、32-2、33-1、33-2、33-3、五、 计算题 (共2题;共10分)34-1、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