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13).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4023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13)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研制新药物 使环境变得更美好 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研制印染工业的新型染料A . B . C . D . 2.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香水挥发B . 牛奶变酸C . 车胎爆炸D . 石油分馏3. (2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二氧化硫B . 铝合金C . 五氧化二磷D . 氮气4. (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B .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 . 空气中氧气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21%D .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是空气污染物5. (2分)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 稀盐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C . 白醋由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D . 苏打水用于缓解胃酸过多6. (2分)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B . 闻气体气味C . 液体加热D . 量取9.5ml液体7. (2分)下列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 . 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前,检验其纯度C . 10.0mL酒精与10.0mL蒸馏水混合,溶液的体积为20.0mLD . 用高锰酸钾制取O2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再从水中取出导气管8. (2分)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D . 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白烟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爆炸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 . 油库、面粉厂里都应该标有“严禁烟火”图标C . 缓慢氧化不放出热量,所以不易被察觉D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10. (2分)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 . 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C . 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D . 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11. (2分)下列行为对改善空气质量没有积极作用的是( ) A . 植树造林B . 将大量垃圾露天焚烧C . 开发太阳能D . 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12. (2分)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有无集满的方法是( ) A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B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C .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D . 将鼻子伸到瓶口闻一下气味13. (2分)天津港化学危险品的爆炸使许多人谈化学色变,但通过学习使我们对化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化学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对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 .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C . 化学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应该限制其发展D . 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14. (2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葡萄“变”美酒B . 水果“变”果汁C . 树根“变”根雕D . 玉石“变”印章15. (2分)某学生用量筒量取10mL的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则该学生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 A . 大于10mLB . 等于10mLC . 小于10mLD . 无法确定16. (2分)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工业制取氧气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 ) A . 都是化学变化B . 都是分解反应C . 所用原料不同D . 都能制得很纯净的氧气17. (2分)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 . 分子很小B . 分子之间有间隙C . 分子在不断运动D . 分子是可分的18. (2分)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185mg,是常见天然食品中最高的,这里的“铁”指的是( ) A . 元素B . 原子C . 分子D . 离子19. (2分)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B . 铜丝在空气中加热C .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 . 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20. (2分)液晶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化学式是C18H21NO从这个化学式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该材料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 . 该材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 该材料中一共有41个原子D . C18H21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7二、 填空题 (共2题;共2分)21. (1分)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和图2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表格和结构示意图可以推断:B元素的元素符号是_,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常见化合价是_。A、C、D中与B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不同微粒的是_。 (2)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填字母序号)_。 A . Na、ClB . Li、NaC . F、ClD . O、Ar(3)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22. (1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指出是分解反应还是化合反应 (1)加热催化氯酸钾 _(_) (2)加热碳酸 _(_) (3)铁在氧气中燃烧 _(_) 三、 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2分)23. (2分)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符号:氖气_;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2个氢原子_;构成氯化钠的微粒_。 (2)下列各图中“O”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_) 四、 推断题 (共1题;共1分)24. (1分)下图为从含有 和 的废液中回收 和 溶液的流程,据图回答问题。 中操作的名称是_。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反应。不考虑过程中铁元素的损耗,最终得到的 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_(填“”、“=”或“”)废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制备硫酸铜溶液可将铜粉与稀硫酸混合并通入氧气,其反应原理为:2Cu+O2+2H2SO4=2CuSO4+2H2O。现将3.2g铜粉与76g硫酸溶液混合并通入适量氧气,反应恰好完成,则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精确到0.1%)。五、 实验题 (共2题;共6分)25. (1分)水和空气都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下图为电解水的装置简图。 通电一段时间后,A中的气体怎样检验_;这个实验说明水是由_组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认识正确的是_ A .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B . 该实验可说明 难溶于水C . 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D .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 26. (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家用普通干电池中含有的物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剥开电池时闻到氨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氨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能闻到氨味说明含有铵盐(如NH4Cl);黑色固体可能有铁粉、氧化铜或二氧化锰。(1)【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I甲同学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强烈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观察到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实验乙同学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溶解,静置后_,取不溶物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适量黑色滤渣于试管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溶液不变色_取适量黑色滤渣于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_溶液,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_黑色粉末中含有二氧化锰(2)【交流讨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2分)27. (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归纳酸、碱、盐化学性质时,发现有些实验无法观察到明显现象,需要进行改进或继续实验验证。 (1).兴趣小组小觐同学提出,酸、碱中和没有明显现象,并设计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向NaOH溶液中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_色变为无色,说明酸与碱能发生反应。往上述试管中再逐滴滴入过量NaOH溶液,不断振荡,如果观察到_,证明了滴加的稀硫酸过量。(2)按照“证明反应后NaOH消失了“这个角度,该同学又设计了实验二,将足量的稀硫酸滴入NaOH溶液后,再滴入甲溶液,同样证明了酸和碱能发生反应,甲溶液可以是_(指示剂除外)。 (3)其他同学对他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不是所有酸、碱中和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例如稀硫酸与_反应就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4).兴趣小组小琪同学提出:CO2通入NaOH溶液中也无明显现象,并设计如下实验三继续探究。 (装置已连接好,气密性良好,止水夹a和b已关闭,部分仪器已略去)查阅资料CO2与乙醇不反应,本实验条件下CO2在乙醇中的溶解忽略不计。常温下NaOH易溶于乙醇,Na2CO3微溶于乙醇。把注射器中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注入充满CO2的三口烧瓶中,轻轻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把导管d移出石灰水,打开止水夹a、b,再从导管c端往三口烧瓶中鼓入N2 , 目的是_。过了一段时间后,先把导管d放入澄清石灰水中,接着关闭止水夹a,再把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注入三口烧瓶内,观察到三口烧瓶中产生气泡,_。从生成物角度验证了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6).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兴趣小组的其他同学继续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制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 查阅资料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7)反思感悟 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小组同学一致认为可以通过反应物的减少或生成物的生成以及_变化等角度验证反应的发生;还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2分)21-1、21-2、21-3、22-1、22-2、22-3、三、 科普阅读题 (共1题;共2分)23-1、23-2、四、 推断题 (共1题;共1分)24-1、五、 实验题 (共2题;共6分)25-1、25-2、26-1、26-2、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2分)27-1、27-2、27-3、27-4、27-5、27-6、2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