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3821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赵丽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C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D吉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的音色不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核裂变D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3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B敲打时锤子和钢板都变热C海水被太阳晒热D热鸡蛋在冷水中降温4下列关于用电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大建筑物上的针状金属物是避雷针B当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能自动断开C双手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不会触电D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会发生火灾5关于新材料及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导体可用于制作电饭锅B声呐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C手机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半导体可制作发光二极管6关于光的各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岸上景物在水中成的是实像B图乙中筷子实际是在我们看到的像的上方C图丙中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图丁中把花束向平面镜靠近时,花束的像会变大7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如图所示,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木块碰撞,并与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A从a到b,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从b到c,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少C到达c处,小球动能转化为木块的重力势能D到达d处,小球和木块的动能均为零二、填空题8小柔到迪士尼乐园游玩,如图所示,她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到“天旋地转”,这时她选取的参照物是;过山车靠近地面时会掀起地上的落叶,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游客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见过山车是因为光在过山车而发生反射9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10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经过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11味道鲜美的微山湖烧鱼是济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烧鱼满屋飘香属于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在做原子由原子核和组成12如图所示,装满沙的车子总重为400N,在15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N;当推力增大到170N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N,此时车(填“会”或“不会”)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13如图所示,搬运工人利用斜面把瓷砖匀速送到集装厢车的车厢上,已知车厢高1.5m,木板3m,瓷砖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400N,在此过程中,瓷砖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其变化量人对瓷砖做的功(选填“”、“=”、“”),斜面的机械效率是%(计算结果保留小数后一位)14小明家的太阳能集热器中装有40kg、35的水,经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到45,水吸收的热量是J用电热水器对相同的水同样加热到45,用时20min,标有“900r/KWh”字样的电能表铝盘转过了450r(电路中只有电热水器工作),则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是J,功率是Wc水=4.2103J/(Kg)三、作图题15如图所示,工件随传输带同时向上匀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16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中控制卧室照明灯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17如图所示,电磁铁通电后左边小磁针静止在图示的位置,请在图中标出电磁铁的“N”极和电源的“+”极18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F是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的入射光线和这条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光线的大致方向四、实验题19如图1所示是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错误的是;纠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此时水温是,说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如图1中木块的长度是cm;图2中秒表的读数是mins21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在某时刻速度表如图所示,此刻它的速度是,若保持这个速度行驶10Km的路程需要min22小宏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1)在实验前,小宏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2)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出现了清晰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如图蜡烛向右移动(f),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地像,光屏必须向(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在凸透镜前面放一个凹透镜,为了使光屏上再一次的得到清晰地像,光屏必须向(填“左”或“右”)移动(4)在实验中随着蜡烛的损耗,光屏上的像会向移动23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的实物图补充完整(2)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放在最端(3)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数据如表,则表格中第三次实验的电阻值是计算小灯泡的电阻值时(填“可以”或“不可以”)把三次电阻值取平均,因为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12.00.267.722.50.288.933.00.30五、计算题24如图所示的叉车在仓库里搬运货物,叉车自身的质量是3.2t,每个叉面的面积是0.5m2,货物的质量是1t,当货物放在水平叉面上时,叉面有一半的面积与货物接触求:(1)叉车受到的重力;(2)当货物放在水平叉面上时,货物对叉面的压强;(3)当叉车以0.2m/s提升货物时,叉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25如图所示是一个可以在普通灯泡和LED灯之间切换使用的电路图,L1为“6V 3W”的普通白炽灯,L2为“6V 1W”的LED灯,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移动滑片P可以改变灯泡L1的亮度,滑片P从一段滑到另一端时灯泡的电压在3V和6V之间变化,(灯泡电阻的变化可以忽略)求:(1)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当S1、S2、S3都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六、综合能力题26阅读短文 用磁悬浮点燃二极管 四川周老师向同学展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线圈连接几个发光二极管,把它们置于一块轻质铝盘上,再把这个装置放在电磁炉上,电磁炉通电后铝盘突然悬浮起来,二极管同时发光(如图),看到同学们迷惑不解的样子,周老师解释说:“第一,电磁炉通电后能在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磁感线穿过铝盘在铝盘上产生漩涡电流,涡旋电流反过来又产生磁场,所以装置能悬浮第二,磁感线穿过连接二极管的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使二极管发光” 其实除了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外,导体所处得磁场强弱发生变化同样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周老师的实验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短文中的空白位置填,这是现象(2)铝盘能悬浮在电磁炉上,说明铝盘产生的磁场与电磁炉产生的磁场相互;(3)同学们观察发现,二极管在发光时一闪一灭,而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由此可以判断线圈上产生的是(填“交流电”或“直流电”)(4)当装置悬浮在电磁炉上时,它受到的力和力是一对平衡力27小明用压岁钱为妈妈买了一只银手镯作为生日礼物(如图1),他想通过测量密度实验判断手镯是不是纯银制成的(1)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中线的左侧,他应该把平衡螺母往调;(2)小明设计出测手镯密度所需的步骤:A、用天平测量银手镯的质量mB、用量筒接住溢出来的水,待水不再溢出时读出水的体积为VC、把手镯放入溢水杯D、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正确的测量顺序为:,手镯密度的表达式=(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由于手镯的体积不大,溢水杯溢出的水太少而造成实验误差较大,于是,他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用天平测出手镯的质量为31.5g在烧杯内放适量的水,持天平平衡后如图2所示,则其总质量为g;用细绳拴住手镯,把它悬挂浸没烧杯水中(不碰杯壁和杯底),调节天平重新平衡,读数为69.6g,此时天平读数增加是因为杯底受到力的反作用力,从而可以算出手镯的体积是cm3;计算出这只手镯的密度为g/cm3,将此数据与纯银的密度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28如图所示,日本研发的二进制地热发电是利用热调进行二次发电,调轮机1是被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后帮助发电机1发电;调轮机2是利用沸点较低的介质戊烷或异丁烷之类的有机物质、氨与水的混合液等进行加热,产生低温、高压蒸汽推动发电机2发电,这样,高温和低温蒸汽都能被充分利用据推算日本到2020年时开发12万瓦德低温(53120)热源进行发电(1)地热发电是把地下热能转换为能,然后再转换为能的生产过程(2)这些推动滑轮机的高压气体是水或低温介质产生的;若回灌井中水的深度为h,井的上端水所受蒸汽压强为P,则回灌井中水产生的最大压强是(3)若煤的燃烧值约为3.0107J/Kg,到2020年日本利用二进制发电每小时可节约吨标准煤(假设利用煤发电的效率为30%)2016年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西区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赵丽同学根据声音的物理知识总结吉他的四个特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弹奏时按压琴弦的目的是改变响度C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D吉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的音色不同【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则吉他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控制琴弦长度,从而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也就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琴弦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声调越高,故C正确;D、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吉他和钢琴弹同一曲子时,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正确故选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核能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B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能源C原子弹和氢弹都是利用核裂变D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聚变【考点】核能;核裂变;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分析】核能分为核裂变和核聚变两种,都是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前者主要应用于原子弹和核能发电,后者主要应用是氢弹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解答】解:A、核能是由于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的能量,符合题意;B、煤炭、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C、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氢弹是利用核聚变,不符合题意;D、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3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B敲打时锤子和钢板都变热C海水被太阳晒热D热鸡蛋在冷水中降温【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内能减小【解答】解:A、冬天,暖气使房间变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A错误;B、敲打时锤子和钢板都变热,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故B正确;C、海水被太阳晒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C错误;D、热鸡蛋在冷水中降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故D错误;故选B4下列关于用电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高大建筑物上的针状金属物是避雷针B当电流过大时空气开关能自动断开C双手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不会触电D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会发生火灾【考点】安全用电原则【分析】(1)大建筑物的里里外外都有金属,如不加避雷针,闪电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可能会击中建筑物顶端的金属物体,从而放电,这样会损坏建筑物(2)空气开关:空气开关是一种只要有短路、过流现象,就会跳闸的开关,为什么叫做空气开关,是由于它的灭弧原理决定的;(3)如雷雨时,特别要小心的是,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等)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电袭击;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等),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要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4)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发生了短路【解答】解:A、高大建筑屋顶要装避雷针,目的是防止雷击,故A正确;B、空气开关在电路短路和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时切断电路,故B正确;C、人站在地面上,双手同时分别接触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是220V,加在人体的电压是220V,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C错误;D、家庭电路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导线会剧烈发热,容易引发火灾,故D正确故选C5关于新材料及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导体可用于制作电饭锅B声呐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C手机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D半导体可制作发光二极管【考点】超导体的特点;半导体的特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电磁波的传播【分析】(1)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电热器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内能,超导体没有电阻不能制成电热器;(2)超声波的方向性好,遇到障碍物易反射;(3)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电磁波应用在生活科技中的哪些方面;(4)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这两种半导体相互接触时,其交接区域称为PN结,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解答】解:A、当电阻为零时,不会产生电热,所以不能利用超导体用于电热器,故A错误;B、声呐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故B错误C、移动电话、无线电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光纤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D、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D6关于光的各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岸上景物在水中成的是实像B图乙中筷子实际是在我们看到的像的上方C图丙中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图丁中把花束向平面镜靠近时,花束的像会变大【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而在水面上映出岸上的景物,属于光的反射现象(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4)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解答】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岸上景物的光被水面发生反射形成了虚像,故A错误;B、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所以图乙中筷子实际是在我们看到的像的下方,故B错误;C、太阳光在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D、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可知,把花束向平面镜靠近时,花束的像与花束大小相等,不会变大,故D错误故选C7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如图所示,小球从a处滚下,在c处与木块碰撞,并与木块共同运动到d处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断正确的是()A从a到b,小球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从b到c,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少C到达c处,小球动能转化为木块的重力势能D到达d处,小球和木块的动能均为零【考点】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从abc,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从cd,小球质量不变,小球撞击木块后,速度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减小,到d点停止,速度为零,动能为零(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从abc,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从cd,小球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解答】解:A、从a到b,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B、从b到c,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错误;C、到达c处,小球到达平面,小球的势能最小,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最大,动能最大,小球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故C错误;D、到达d处时,小球和木块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0,所以小球和木块的动能均为零,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8小柔到迪士尼乐园游玩,如图所示,她乘坐过山车在环形跑道上高速行驶时感觉到“天旋地转”,这时她选取的参照物是过山车;过山车靠近地面时会掀起地上的落叶,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游客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见过山车是因为光在过山车而发生漫反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漫反射【分析】(1)“天旋地转”说明小芳感觉到天、地是运动的,因此看它们相对于哪些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即可;(2)要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知道流体的流动速度越快,则压强越小;(3)光照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物体照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同一方向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解答】解:“天”和“地”相对于过山车、小芳或其他乘客,位置都在发生改变,因此,这些都可被选作参照物;过山车靠近地面时,使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所以压强减小,小于其它地方的压强,所以会掀起地上的落叶;游客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过山车,是因为过山车的反射光线是向着四面八方的,是漫反射故答案为:过山车;小;漫9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霜冻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比热容较大气温降低时,水能放出(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热量(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分析】水的比热容是比较大,根据Q放=Cm(tt0)得出水降低温度时放热的多少【解答】解:水的比热容是常见物体中最大的;根据Q放=Cm(tt0),气温降低时,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质量一定时,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答案为:比热容;放出;热量10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这层霜是由水蒸气经过凝华 这种物态变化形成的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放热 (选择:“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内侧 (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液化放热【解答】解:固态干冰变成气态二氧化碳是升华过程,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粒形成霜,是凝华冬季,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答案为: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11味道鲜美的微山湖烧鱼是济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烧鱼满屋飘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考点】扩散现象;原子的核式模型【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扩散现象;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解答】解:烧鱼满屋飘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运动;核外电子12如图所示,装满沙的车子总重为400N,在15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在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150N;当推力增大到170N时,车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150N,此时车不会(填“会”或“不会”)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摩擦力的大小【分析】(1)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进行判断;(2)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3)物体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时,物体进行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时,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小于摩擦力时,物体进行减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重400N的车子,在150N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大小是150N;(2)当推力增大到170N时,车子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仍未150N;车子受到的推力大于滑动摩擦力,车子进行加速运动故答案为:150;150;不会13如图所示,搬运工人利用斜面把瓷砖匀速送到集装厢车的车厢上,已知车厢高1.5m,木板3m,瓷砖重500N,沿斜面所用拉力400N,在此过程中,瓷砖的机械能增大(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其变化量人对瓷砖做的功(选填“”、“=”、“”),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计算结果保留小数后一位)【考点】斜面的机械效率【分析】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与高度和质量有关,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根据W有=Gh和W总=Fs分别求出有用功和总功;根据=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解答】解:利用斜面把瓷砖匀速送到集装厢上的过程中,瓷砖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增加,因此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增加的机械能为克服重力做的功,即有用功:W有=Gh=500N1.5m=750J;人对瓷砖做的功:W总=Fs=400N3m=1200J;因此机械能的变化量小于人对瓷砖做的功;斜面的机械效率:=100%=100%=62.5%故答案为:增大;62.5%14小明家的太阳能集热器中装有40kg、35的水,经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到45,水吸收的热量是1.68106J用电热水器对相同的水同样加热到45,用时20min,标有“900r/KWh”字样的电能表铝盘转过了450r(电路中只有电热水器工作),则电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是1.8106J,功率是1500Wc水=4.2103J/(Kg)【考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2)标有“900 r/kWh”字样的电能表,是指每消耗1kWh的电能铝盘转过900转(r),现在知道转过450r,说明消耗了0.5kWh的电能,再进行单位换算得答案,利用P=求出功率【解答】解:(1)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40kg(4535)=1.68106J;(2)消耗的电能:W=0.5kWh=0.53.6106J=1.8106J;电热水器的功率:P=1500W故答案为:1.68106;1.8106;1500三、作图题15如图所示,工件随传输带同时向上匀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工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考点】力的示意图【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重心上;传输带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传输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方向是相反的;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支持力就是垂直于传输带向上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解答】解: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支持力从重心向上画,垂直于传输带,标出符号F,如图所示:16如图所示是家庭电路中控制卧室照明灯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分析】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解答】解: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如图所示17如图所示,电磁铁通电后左边小磁针静止在图示的位置,请在图中标出电磁铁的“N”极和电源的“+”极【考点】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析】知道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流的方向,确定电源的正负极【解答】解:由图可知,小磁针静止时的左端为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则通电螺线管的左端S极、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大拇指指示螺线管的右端N极,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则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如图所示:18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F是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的入射光线和这条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光线的大致方向【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1)根据经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2)折射与入射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故画图如下(2)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四、实验题19如图1所示是探究水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明显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杯底;纠正错误后进行实验,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此时水温是98,说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分析】(1)要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规则,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2)明确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读出示数;液体沸腾的条件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加热,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解答】解:(1)细心读图可看出,温度计的液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这是不允许的;(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示数是98;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又因为此时水的沸点是98,所以此时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杯底;98;小于20如图1中木块的长度是3.80cm;图2中秒表的读数是1min39.6s【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1)图1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8cm刻度对齐,估读为9.80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9.80cm6.00cm=3.80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1”和“2”之间,偏向“2”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9.6s处,由于时间更接近2min,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9.6s,即秒表的读数为1min39.6s故答案为:3.80;1;39.6s21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在某时刻速度表如图所示,此刻它的速度是60km/h,若保持这个速度行驶10Km的路程需要10min【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由图直接读出汽车行驶的速度,根据速度的变形公式求出以这样的速度行驶10km需要的时间【解答】解:由速度表可知汽车的车速:v=60km/h,由v=可得行驶10km需要的时间:t=h=10min故答案为:60km/h;1022小宏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1)在实验前,小宏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落在光屏的中央(2)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出现了清晰地像,这个像的特点是缩小(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如图蜡烛向右移动(f),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地像,光屏必须向右(填“左”或“右”)移动此时在凸透镜前面放一个凹透镜,为了使光屏上再一次的得到清晰地像,光屏必须向右(填“左”或“右”)移动(4)在实验中随着蜡烛的损耗,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物距是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当uv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摄像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同时知道凸透镜成实像时,遵循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可做出判断(4)根据蜡烛烛焰位置的变化判定像的位置的变化【解答】解:(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已知透镜的焦距f=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照相机(3)蜡烛向右移动,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光屏应向右移动;此时在凸透镜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应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4)随着蜡烛的燃烧,火焰中心的高度降低,则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故答案为:(1)使像落在光屏的中央;(2)缩小; 倒立; 照相机;(3)右;右;(4)上23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的实物图补充完整(2)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放在最左端(3)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数据如表,则表格中第三次实验的电阻值是10计算小灯泡的电阻值时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把三次电阻值取平均,因为小灯泡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12.00.267.722.50.288.933.00.30【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分析】(1)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按实验电路图连接实物图(2)为保证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最大阻值,由电路图可判断滑片应置于何处(3)根据电压值U、电流值I,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电阻R;可从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分析其原因不能求电阻三次测量值的平均值【解答】解:(1)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并联;实物图如图所示(2)为保护电路,实验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左端(3)由表知,第三次小灯泡电压值U=3.0V,电流值I=0.30A,此时电阻R=10因为灯丝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是定值,故不可以求平均电阻故答案为:(1)见上图;(2)左;(3)10;不可以;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五、计算题24如图所示的叉车在仓库里搬运货物,叉车自身的质量是3.2t,每个叉面的面积是0.5m2,货物的质量是1t,当货物放在水平叉面上时,叉面有一半的面积与货物接触求:(1)叉车受到的重力;(2)当货物放在水平叉面上时,货物对叉面的压强;(3)当叉车以0.2m/s提升货物时,叉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分析】(1)根据G=mg求出叉车的重力;(2)先求出受力面积,然后根据G=mg求出货物的重力,最后根据p=求出货物对叉面的压强;(3)根据P=Fv求出叉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解答】解:(1)叉车受到的重力:G车=m车g=3.2103kg10N/kg=3.2104N;(2)因为有两个叉面,而叉面有一半的面积和货物接触,所以受力面积:S=0.5m22=0.5m2货物的重力:G货=m货g=1103kg10N/kg=1104N,货物对叉面的压强:P=2104Pa; (3)叉车克服货物重力做功的功率:P=Fv=G货v=1104N0.2m/s=2103W答:(1)叉车受到的重力为3.2104N;(2)当货物放在水平叉面上时,货物对叉面的压强为2104Pa;(3)当叉车以0.2m/s提升货物时,叉车对货物做功的功率为2103W25如图所示是一个可以在普通灯泡和LED灯之间切换使用的电路图,L1为“6V 3W”的普通白炽灯,L2为“6V 1W”的LED灯,当S1、S2断开S3闭合时,移动滑片P可以改变灯泡L1的亮度,滑片P从一段滑到另一端时灯泡的电压在3V和6V之间变化,(灯泡电阻的变化可以忽略)求:(1)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3)当S1、S2、S3都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分析】(1)由P=计算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当S1、S2断开S3闭合时,L1与R串联,由滑片P在两端时的灯泡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计算变阻器的最大值和电源电压;(3)由P=计算L2的电阻,当S1、S2、S3都闭合时,L2与R并联,计算电路中最大值,由P=计算电路的最小总功率【解答】解:(1)由P=可得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1=12;(2)当S1、S2断开S3闭合时,L1与R串联,P在左端时,只有L1连入电路,此时灯泡电压UL=U=6V,P在右端时,L1与R的最大值串联,此时灯泡电压UL1=3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UR=UUL1=6V3V=3V,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R=R1=12;(3)由P=可得L2的电阻:R2=36,当S1、S2、S3都闭合时,L2与R并联,当R的阻值最大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大,由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得:=+,即: =+,解得总电阻的最大值:R总=9,所以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P总=4W答:(1)灯泡L1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12;(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3)当S1、S2、S3都闭合时,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总功率为4W六、综合能力题26阅读短文 用磁悬浮点燃二极管 四川周老师向同学展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线圈连接几个发光二极管,把它们置于一块轻质铝盘上,再把这个装置放在电磁炉上,电磁炉通电后铝盘突然悬浮起来,二极管同时发光(如图),看到同学们迷惑不解的样子,周老师解释说:“第一,电磁炉通电后能在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磁感线穿过铝盘在铝盘上产生漩涡电流,涡旋电流反过来又产生磁场,所以装置能悬浮第二,磁感线穿过连接二极管的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使二极管发光” 其实除了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外,导体所处得磁场强弱发生变化同样可以产生感应电流,周老师的实验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短文中的空白位置填切割,这是电磁感应现象(2)铝盘能悬浮在电磁炉上,说明铝盘产生的磁场与电磁炉产生的磁场相互排斥;(3)同学们观察发现,二极管在发光时一闪一灭,而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由此可以判断线圈上产生的是交流电(填“交流电”或“直流电”)(4)当装置悬浮在电磁炉上时,它受到的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考点】电磁感应;半导体的特点;平衡力的辨别;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分析】(1)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就有感应电流;(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根据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进行判断;(4)悬浮在电磁炉上的装置受到磁场间的磁力和重力作用【解答】解:(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而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2)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因此铝盘能悬浮在电磁炉上,说明铝盘产生的磁场与电磁炉产生的磁场相互排斥;(3)因为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而二极管在发光时一闪一灭,说明二极管所在的电路时为通路时为断路,因此断线圈上产生的是交流电;(4)当装置悬浮在电磁炉上时,它受到的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答案为:切割;(1)切割;电磁感应;(2)排斥;(3)交流电;(4)磁;重27小明用压岁钱为妈妈买了一只银手镯作为生日礼物(如图1),他想通过测量密度实验判断手镯是不是纯银制成的(1)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中线的左侧,他应该把平衡螺母往右调;(2)小明设计出测手镯密度所需的步骤:A、用天平测量银手镯的质量mB、用量筒接住溢出来的水,待水不再溢出时读出水的体积为VC、把手镯放入溢水杯D、在溢水杯中装满水 正确的测量顺序为:ADCB,手镯密度的表达式=(3)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由于手镯的体积不大,溢水杯溢出的水太少而造成实验误差较大,于是,他采用另外一种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用天平测出手镯的质量为31.5g在烧杯内放适量的水,持天平平衡后如图2所示,则其总质量为66.6g;用细绳拴住手镯,把它悬挂浸没烧杯水中(不碰杯壁和杯底),调节天平重新平衡,读数为69.6g,此时天平读数增加是因为杯底受到浮力的反作用力,从而可以算出手镯的体积是3cm3;计算出这只手镯的密度为10.5g/cm3,将此数据与纯银的密度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考点】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分析】(1)天平使用前调节平衡时,要调节平衡螺母,规则是“右偏左调,左偏右调”,即指针向右偏就向左调平衡螺母,指针向左偏就向右调平衡螺母,调左侧的还是右侧的平衡螺母都一样(2)要测量手镯的密度,需测量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步骤要尽量减小测量误差,所以先测质量后测体积;(3)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排开水的质量为69.6g66.6g,利用排开水的体积即为手镯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求出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表达石块的密度【解答】解:(1)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中线的左侧,根据“右偏左调,左偏右调”的规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2)小明设计出测手镯密度所需的正确步骤:A、用天平测量银手镯的质量mD、在溢水杯中装满水C、把手镯放入溢水杯B、用量筒接住溢出来的水,待水不再溢出时读出水的体积为V,此时即为手镯的体积,则手镯密度的表达式=,(3)由图知,总质量为:m总=50g+10g+1.6g=66.6g,由于手镯受到浮力作用,就要向下施加大小等于浮力的反作用力,排开水的质量m排=69.6g66.6g=3g,由=可得,V排=3cm3,手镯的密度=10.5g/cm3故答案为:(1)右;(2)ADCB;(3)66.6;浮;3;10.528如图所示,日本研发的二进制地热发电是利用热调进行二次发电,调轮机1是被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后帮助发电机1发电;调轮机2是利用沸点较低的介质戊烷或异丁烷之类的有机物质、氨与水的混合液等进行加热,产生低温、高压蒸汽推动发电机2发电,这样,高温和低温蒸汽都能被充分利用据推算日本到2020年时开发12万瓦德低温(53120)热源进行发电(1)地热发电是把地下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转换为电能的生产过程(2)这些推动滑轮机的高压气体是水或低温介质汽化产生的;若回灌井中水的深度为h,井的上端水所受蒸汽压强为P,则回灌井中水产生的最大压强是水gh+p(3)若煤的燃烧值约为3.0107J/Kg,到2020年日本利用二进制发电每小时可节约48吨标准煤(假设利用煤发电的效率为30%)【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热机的效率【分析】(1)根据“调轮机1是被高温、高压水蒸汽推动后带动发电机1发电”可知,热能先转化为涡轮机的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2)分析水或低温介质前后的状态,可判断是哪种物态变化;回灌井中水产生的最大压强等于上方水产生的压强和上方蒸汽压强之和,据此求解;(3)根据低温热源发电的功率和时间计算出产生的电能;用标准煤发电产生的电能与它相等,再根据用煤发电的效率=可计算节约标准煤的质量【解答】解:(1)涡轮机1是被高温、高压水蒸汽推动后带动发电机1发电的,地下热能先转换为涡轮机1的机械能,调轮机1带动发电机1发电,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2)水或低温介质是液态的,水或低温介质由液态变为高压气体的过程是汽化现象;回灌井底部受到上方水产生的压强和上方蒸汽压强,所以回灌井中水产生的最大压强:p最大=水gh+p;(3)根据题意可知,低温热源发电功率P=12104kW,工作时间t=1h,所以低温热源产生的电能:W电=Pt=12104103W3600s=4.321011J,用标准煤发电产生的电能与它相等,又因为用煤发电的效率=,即=,30%=,解得:m=4.8104kg=48t故答案为:(1)机械;电;(2)汽化;水gh+p;(3)482016年10月2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