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论文(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班会研究).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3268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硕士论文(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班会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教育硕士论文(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班会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教育硕士论文(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班会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硕 士 学 位 论 文论文题目公民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班会研究研究生学号:100602107培养单位:教育科学学院一级学科:教育学二级学科:德育学完成时间:2013年3月10日摘要开会是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开会有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需要一定的学习,而学会开会的过程正是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会作为会议的性质使得笔者把小学班会和公民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理论上从班会的所属群体和本来性质两方面说明其对公民教育的价值之后,笔者走入现实,选取我国东部地区一所总体条件较好的农村小学考察了现实中的小学班会,主要从班会“说什么”(内容)和“怎么说”(过程)这两点进行分析,发现现实中的小学班会与公民教育的距离比较远:从内容来看,内容的决定权掌握在班主任和学校管理部门手中,内容的性质宏大而空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从过程来看,要么是通过仪式的排演灌输以服从为核心的政治教育,要么表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特征。对上述现状进行简要的原因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以上现实,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给现实的班会提出了一套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前期准备、具体实施和后期追踪,为一线的老师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公民教育,开会,小学班会 Abstract Meet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public life,but the rules of procedure need some learning.Learning meeting is a good way for citizen education,so the nature of class meeting -one kind of meeting makes it possible to connect class meeting of primary school to citizen education.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value of class meeting for citizen education from its nature.After that,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lass meetings of a rural primary school in eastern region of China,and analyzes them from their topics and proces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value of class meeting for citizen education in this school did not play out.Firstly,it is teachers or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hat decide the topics of class meetings,so the topics are far away from the studentslife.Secondly,teachers are the centers of the class meetings in their process.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causes of the condition,the paper put forward a scheme of class meetings according to the Robert rules of procedure.The scheme includes previous preparation、specific process and late tracking,which can give some suggestion for primary school teachers.Key words:citizen education,meeting,class meeting of primary school目录摘要IAbstractII目录I绪 论1一、研究缘起1(一)时代背景1(二)个人经历与研究旨趣1二、 文献综述2 (一)关于班会的研究2(二) 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5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7(一) 研究思路7(二) 研究方法7第一章 班会与小学公民教育9一、小学是公民教育的奠基阶段9(一)儿童的精神成长需要公民教育的滋养9(二)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具有“首因效应”10(三)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是对教育公共性立场的维护10二、 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困难与误区11(一)真正的公民教育在于过公共生活11(二) 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困难13(三) 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误区15三、 班会:一个可能的突破口?16(一)班会的特点及其公民教育潜力16(二)班会发挥公民教育功能的条件:议事规则的确立18第二章 现实中的小学班会:离公民教育有多远22一、X小学概况及资料收集22(一)X小学概况22(二)资料收集23二、X小学班会的现状分析24(一)班会的基本情况24(二)班会“说”什么内容分析26(三)班会怎么“说”过程分析29三、 这样的班会能否进行公民教育?37四、X小学班会现状的成因考察37(一)宏观层面:班级工作传统的惯性38(二)中观层面:考试制度的“压迫”38(三)微观层面:班主任的观念39第三章 建议:基于公民教育的小学班会40一、关于班会宏观方面的建议40(一)更新对于班会的观念40(二)改革关于班会的制度40二、让班会真正变成“会”41(一)前期准备41(二)具体实施42(三)后期追踪43结 语45附录46参考文献47绪 论一、研究缘起(一)时代背景人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动物,必须要和同类生活在一起,才能找到人之为人的根本意义,那么在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怎样使人在群体生活中追求自我、享受幸福,同时又能使整个群体井然有序并向前发展,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文社会学科存在的最根本意义。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类取得了很多可喜可贺的成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技术的进步给人带来了效率,但随着对效率的狂热追求,人似乎成了技术的附庸,技术反而成了主人;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特别强调个体性的社会,个人自由、独立成了每个现代人的追求目标,他人都是手段,自我才是最终目的,所以鲍曼说这是一个“个体化社会”。如果任由这种趋势自行发展,人类社会必将一步一步痛苦地走向毁灭。公共人的衰落、公共空间的萎缩使得“公民”这一概念重新活跃在现代知识分子的视野,公民教育在近十几年来也成了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公民教育是一个艰巨而宏大的任务,必须要通过多方合力。按照教育学界把教育分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思路,公民教育也可以从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着力思考。虽然现代性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已经渗透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个角落,但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的改造主义教育学派认为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的。无疑,学校教育也应该逆流而上、力挽狂澜,承担起公民教育的责任。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国大多数孩子都至少会在学校呆上十几年,学校教育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而小学作为孩子最初接触学校教育的时期起着铺垫性的作用。一方面,孩子的健全成长需要公民教育的滋养;另一方面,作为小学生,孩子处在从家庭进入学校这个公共领域的初级阶段,受到的灌输相对较少,刚好可以为公民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在学校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单位是班级,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班级的整体氛围对学生的精神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班级生活的独特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处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学校难免不受整个时代的影响,“个体化社会”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个人主义、唯我主义势力渐长,班级生活支离破碎,问题不断。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必须重视班级公共生活的建设。班会作为班级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班集体建设、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独特的价值,也为公民教育提供了一个突破口。小学班会正是在这一理论脉络下进入了笔者的视野。(二)个人经历与研究旨趣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笔者从小就对教师这一职业充满了期待和向往,而且一定要当班主任,觉得看着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在自己的教导下一点一滴地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笔者一直对班主任工作比较关注。在我国,班会便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还记得初中时候每到班会,班上的同学都会很高兴,因为老师会开展有趣的各种活动,如辩论赛、趣味知识竞赛等;那么,时至今日,班会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中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问题,可以如何改进?脑海中盘旋的这些问题促使笔者把关注的焦点定在班会上。同时,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教育理论只有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才能保持其生机和活力。缺乏实践,理论只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走向空洞和干枯;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只能是乱打乱撞,走向琐碎和无序。而作为德育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笔者也一直很想去作为教育一线的学校看看、走走,以便对当代学校实践有一些丰富的感性认识,并且对这些感性经验分析、解释和总结,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笔者把研究小学班会作为学术训练的一个契机,希望在研究过程中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力和解释力有所提升。2、 文献综述(一)关于班会的研究 1.国内关于班会的研究 关于“班会”的概念,由林崇德和李春秋主编的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品德卷中做出了较为全面的阐释。“班会是指班集体全体成员的会议,是学生民主生活的一种形式,也是班主任向全体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班会有班务会、民主生活会和主题班会三种。班务会是讨论班集体常规事务的班会,民主生活会主要用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题班会是班会中很重要的一种,它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计划或根据客观需要为解决本班某一重要问题而进行的班会。开好班会一般有以下程序:事先召开班委会,在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下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确定班会主要讨论的问题和重点发言,拟定班会决议初稿等,班会一般由学生(班主席或班委)主持。发扬民主,充分调动每个班集体成员的积极性,使其以主人翁的姿态讨论解决班集体生活中提出的问题,并作出切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决议,成为班集体成员的共同行动指南。班会结束前,班主席一般要请班主任讲话,对班会给予指导、鼓励和支持,对不同的意见给以分析、引导,提高学生的认识。班会结束时,主持人要做简要的总结。”李春秋主编.中国小学教学百科全书品德卷C.沈阳:沈阳出版社.1993:104.在班会的这三种形式中,有关主题班会的研究是最多的。丁如许一直倾力于班级活动的研究,他的班级活动研究成果在全国也广有影响。他认为“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而班级活动是班会课的主要形式。精心设计的班级活动是德育的最佳途径,积极实施的班级活动是最有魅力的德育。”丁如许著.魅力班会课(小学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59.由他主编的魅力班会课(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系列图书,是一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针对性和有效性强的图书。其中小学卷一共收纳了25个主题班会的范例,对小学班主任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启发性和借鉴性。张亚男在中小学主题班会研究综述一文中对主题班会的研究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综述,他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提出自己对于主题班会的概念界定,即“所谓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策划的班级教育活动。”张亚男.中小学主题班会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09(9):20. 接着,从班级建设层面、师生关系层面和学生发展层面三个方面总结了主题班会的功能;然后,从主题班会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描述了主题班会的实施现状;再次,对以往研究中关于主题班会实施应该把握的原则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他对主题班会的一些思考和展望,他认为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主题班会进行研究:加深人们对主题班会教育功能的认识、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对主题班会的影响、主题班会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研究、创建开展主题班会的指标体系。以上关于班会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班会实例,拓展了笔者在班会现状方面的感性认识。但从张亚男的综述中,可以看出这部分关于班会的研究倾向于把开班会看成是班主任的一项日常教育活动,通常与班级管理和德育方面相结合,尚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叶澜在“新基础教育”论一书中总结了我国班会的一些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题班会一般都是围绕国家重大节日,而且由于应试教育制度,班会活动经常被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侵占作为补课、传达相关文件、处理班务或批评训话的时间。20世纪70年代以后,班会活动较之以前更贴近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兴趣和爱好的满足,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情感体验与表达。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呼声下“学生发展为本”理念得到推行,班会的时间逐步得到还原,尤其是主题班会受到中小学校的重视,并在传统班会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改革。其中主要是两点:一是班级生活以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为核心主题。二是关注班级生活的纵向年级系列和横向的年度系列。但笔者对这些变化究竟是多大程度上的持怀疑态度,有待实证调查研究。2.国外关于班会的研究托马斯里克纳在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一书中把班会作为爱心与责任心教育的课堂策略,他列举并分析了几个成功班会的案例,认为班会能营造一种民主的课堂氛围。“班会让孩子们身体力行地学习民主。通过班会,他们能够参与进一种与课堂的集体生活相匹配的民主进程之中。尽管教师们仍然处在支配地位,对学生们的安全、成长和学习负有最终责任,但通过班会,他们可以给学生们一种重要的教育经历,以体验德威谈的广泛意义上的民主通过众人智慧之池来解决问题。”美托马斯里克纳著,刘冰、徐水平译.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130. 加拿大的堂娜史泰尔斯通过实践和反思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班会模式,其研究成果体现在班级活动自主性学习一书中,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讨论班会给学生、教师和班风带来的具体影响;第二章概括班会模式,并解释各个组成部分;第三章举例说明班会准备工作的必要步骤;第四章提供详细信息以帮助教师解决与班会有关的具体问题;第五章阐明了在班级中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对于班会的重要性;第六章讨论能提供与班会效用有关的反馈信息的评价工具和途径。她认为班会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多次在书中提到对班会产生的神奇力量感到不可思议。“所有来到学校的学生都想取得成功,都想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想与他人和睦相处,想结交一些朋友。班会将成功地帮助学生们获得这些,而且它是为任何教师所提供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班会将有助于使一个好的班级变得更好。班会的这种真实力量源于它能授权予学生,能激励他们去学习并能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最佳状态。再也没有任何对班会表示认可的评论能比一名学生所说的更好了。他说:在班会中,整个班级鼓励我说话。我的意思是,这些班会将班级的全部精神带入这个圈子中。我认为班会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它使你达到最佳状态。”加堂娜史泰尔斯著,罗建河译.班级活动自主性学习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国外这些成功班会的案例给了本研究很多启发,尤其对我国小学班会的具体实施策略方面有借鉴作用。3.班会研究的新趋势 随着公民教育成为热点话题,逐渐有学者注意到班会作为学生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是公民教育的重要资源。卜玉华在班级生活和公共精神的养成一书中把班会看成是中国班级生活的特色传统并提出其在培养公共精神方面的潜在价值,“班会之所以一直在我国中小学班级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原因在于通过它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民主意识和学习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通过它可以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表彰好人好事,促使集体的正确舆论的形成;运用它可以丰富和活跃学生的集体生活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对于班主任而言,它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的重要的途径和手段。”卜玉华.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46. 张敏在班会:现代合格公民养成之场所一文中提出班会是公民培养的重要途径。他首先分析了班会在公民培养中的独特价值,主要从班会的关涉领域、运作机制和性质三方面进行阐述;然后提出优质班会建设需要从班会理念及其指导下的主题选择、过程安排、形式选择、班主任角色的合理定位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高德胜在班会随想一文中从班会的性质、班会的目的和教师在班会中的角色三个方面谈了一些想法,也提到班会是公民教育的有效方式。马兰霞在让学生学会“开会”一文中把班会分为“教育性班会”和“事务性班会”,并重点分析了“事务性班会”,提出“事务性班会”的议事规则和会议程序,阐释了“事务性班会”的教育价值。其议事规则主要是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制定的,而笔者对班会的建议也将以罗伯特议事规则为依据,所以,有必要在此对其进行简要介绍。西方对议事规则的探索已经历了几个世纪,至今在西方社会已经建立起一套通行的会议机制,罗伯特议事规则正是这一领域的优秀文明成果之一。罗伯特议事规则是由亨利马丁罗伯特将军从事多年的会议实践之后,在以前的议事规则基础之上编撰而成,于1876年发行了第1版。之后100余年里,以罗伯特家族为核心的一批人员对其进行不断地改进和修订,到2000年,罗伯特议事规则第10版发行。罗伯特议事规则已成为今天在美国最有影响的议事规则,各种组织、团体、机构和会议都以它为基础制定自己的议事规范。而最早将罗伯特议事规则引入中国的是孙中山,1917年,他在民权初步里写到“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始。而欲固结人心、纠合群力,又非从集会不为功。是集会者,实为民权发达之第一步”,并在书中大量引用了罗伯特议事规则。1995年,王宏昌根据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第3班翻译成了议事规则,影响不大。2007年,由袁天鹏和孙涤合作翻译的罗伯特议事规则出版,他们不仅将此议事规则翻译成中文,还按照其理念进行大量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把班会和公民教育相结合是班会研究的最新动向,他们倾向于把班会看成班级会议,而不是一门课或班主任的一项日常教育工作,从而让学生在参加班会的过程中发展公民素养,笔者在本研究中将沿用关于班会的这一看法。虽然这些研究有了一定的思路,但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本研究将沿着这一思路,以公民教育为视角,结合实际对班会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关于班会实施的具体对策,以便给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2) 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 鉴于研究选取的是公民教育这一视角,则对公民教育的研究进行综述也是十分必要的。从目前来看,学界对于实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如何实行却还众说纷纭。很多人主张以编写公民教育读本、开设公民教育课的方式来开展公民教育,但也有学者反对这一主张,认为如果仅仅以公民教育课的形式来开展公民教育是不够的,甚至是反公民教育的,这部分学者认为通过过公民生活进行公民教育才是真正有效的。这些争议其实源自于对公民和公民教育这些基本概念的不同理解。钟芸在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论析一文中提到“公民指的是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他认为“公民这一概念在严格意义上乃是一个政治概念。”而“狭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一种协调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旨在培养良好公民的教育。”但很多人把这狭义的公民教育视为公民教育的全部内涵,主要强调公民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方面。这一观点是对公民、公民教育的片面理解。因为“公民”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古希腊到现代,其内涵极其丰富复杂。德里克.希特在何谓公民身份一书中对“公民”这一概念进行了简明而清晰的梳理,从公民的共和主义传统和自由主义传统出发,分别论述了它们从古至今的发展,到现代社会多元主义公民身份的转变,以及公民与教育的关系。这是对“公民”内涵的一个纵向梳理,高德胜、李松梅在公民与公民教育辨析一文中对“公民”内涵进行了一个横向梳理,他们认为对公民起码可作民主公民、国民、公共人三种理解,相应的就有民主公民教育、国民教育、公共人培养等三种公民教育形态。既然如此,就不能笼统地倡导公民教育,而应有一个清醒的选择,并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独特道路。檀传宝在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和普世性兼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文中也提出:“公民”和“公民教育”概念均非一成不变的固定范畴,其内涵的演变可以从历史变迁和社会文化差异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公民概念具有历史特殊性和文化特殊性,同时公民身份、公民教育内涵的普适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公民教育只能是造就积极的现代公民的教育。各国公民教育固然应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设计,但是以公民行动能力培育为核心目标的现代公民教育设计应该成为公民教育的共识。政治哲学家凯姆利卡对公民教育的阐述如下:“学校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为每一代新人履行其作为公民的职责做准备,这一观点已被普遍接受。确实,我们需要早就有见地、有责任感的公民,这是建立公立学校体系和强制实施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公民教育包含着,但也远远超越了公民课程。它不只是学习有关政治生活的制度和程序的基本事实;还包括获得一系列与公民民主实践密切相联的倾向、美德与忠诚。孩子们在全部的教育体系中接受熏陶。教育公民的目标影响着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在什么样的教室中教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公民教育不是课程中的孤立子集,而是形成完整课程体系的既定目标或原则之一。” 英W凯姆利卡.论公民教育.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76-277.笔者赞同凯姆利卡的这一界说。从这一界说出发,公民教育的开展不应仅限于开公民教育课,更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应是通过让学生学会过公共生活进行公民教育。对思维发展水平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那现阶段我国小学公民教育实施现状如何,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一些学校已开始开展公民教育活动,以下是一些一线老师对于公民教育的看法。吉林省延吉市梨花小学校的王凯松认为现代小学生公民教育应涵盖自由意识的启蒙教育、平等意识的教育、民主意识的启蒙教育、法律信仰教育和环境教育,小学公民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实现教学理念上的突破和创新,要善于挖掘、整理公民教育素材,要在校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去实践公民教育。小学生公民教育要杜绝空话、套话和死记硬背,要把重点放在促进学生理解、思考和实践上。王凯松.浅议现代小学生公民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江苏省南京市上元小学的方峥嵘认为:要提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让孩子们在多元丰富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主体,经历体验,建构道德经验,享受生命价值体现的快乐。方峥嵘.让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走向实效初探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有感J.科学大众,2011(1)范云良在推进公民教育 丰盈德育内涵力学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回望一文中总结了力学小学从2005年至今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的成果,总体看来,成果丰富。“近年来,学校在小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探究公民素质教育的成效,力求培养和造就一代品德良好、有责任感的小公民。我们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亲近自然,融入生活,关注社会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从小就融入鲜活的生活,带着自己主动发现的生活问题、社会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范云良.推进公民教育 丰盈德育内涵力学小学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回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0(4)总体来看,公民教育在实践中也逐渐得到重视,但对其开展形式的探索尚处于初步阶段。本论文是在以上综述的基础上,以班会为主题对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进行探索。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 研究思路 本研究从现有公民教育实践所存在的困难和误区出发,为公民教育寻找到一条可能的出路班会,但是班会发挥其公民教育的潜力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走入教育现场,观察现实中的班会,倾听老师和学生对于班会的理解和看法,通过进一步分析而呈现出现实中的班会与公民教育的距离;最后,循着“真正的公民教育是过公民生活”这一思路,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为现实的班会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2) 研究方法 1观察法本研究以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为研究载体,那么,学校现实必然要成为研究所要关注的重点和思考对象。因此,笔者选取我国东部地区一所小学为研究样本,对其班会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这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也是论文最重要部分的论据的主要来源。 2访谈法由于本研究涉及教师和学生对于班会的理解和看法,属于个人的态度和观念问题,为了获取更加详实的信息,笔者采用了个别访谈法,借以了解现场观察所不能了解到的教师对班会的设计意图、效果期望等,以便对此校的班会开展状况有更全面的把握,这是本研究所需实证材料的重要补充。 3文献法 本论文虽然属于道德教育实践问题方面的研究,但实践研究需要理论的指导。通过查阅国内外公民教育困境和班会的相关资料,笔者了解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及趋势,从而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对繁琐、冗长的一手材料整理、分析也需要理论的指导,这与查阅文献息息相关。所以,这一方法对于本研究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1章 班会与小学公民教育一、小学是公民教育的奠基阶段小学是人生历程中的初始阶段,也是公民意识萌芽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有效的公民教育能够促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公民素养,获得过公共生活所需的能力,从而推动我国整体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社会形成。(一)儿童的精神成长需要公民教育的滋养个体在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历程中,不仅意味着身体方面的逐渐成熟,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逐渐丰满,对于一个完整的人来说,这二者缺一不可,“物质形态的身体与精神和思想相互作用而使我们拥有一个完美的自我”美内尔诺丁斯著,于天龙译.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98.。从精神方面来看,人是群体性动物,正如弗洛姆所说,“人从天堂被赶出来后失去了同自然的和谐状态”美艾弗洛姆著,李建鸣译.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7.,“人只能继续前进,不断发展人的理智,用一种新的、充满人性的和谐去取代永不复返的类人猿时代的和谐”同上。,但是人的理智也带来了问题,“人对他的单一存在的觉悟,对他短暂生命的觉悟,人意识到身不由己,死的必然,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这一切都使他的特殊和孤寂的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同上:7-8.,“因此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同上:9.。由此可见,在人的精神成长中最本质的问题即是如何与他人相联系而又不丧失自我的独立性,个体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算得上是完成了其作为人的使命,这也是儿童在精神成长中需要面临的最根本问题。如果说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话,教育则把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公民教育正好是引导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儿童的精神成长需要公民教育的关照。以上内容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精神成长来阐述的,而不同时代里儿童的生存环境又不尽相同,那么当代儿童的生存境域有何特殊性呢?从社会环境看,快速前进的城市化大潮使大量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城市高楼林立、热闹繁华,但是在人口的物理密度增大之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密度却越来越稀薄:住在楼上楼下的人家却相互不熟悉,城市的广场更多是作为人们的快速通道而非驻足交流的场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多是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手段而非为了关系本身。家长考虑到儿童的安全更倾向于让他们呆在家里,这使得儿童从小就对邻居有一种陌生感和距离感,不利于儿童基本人际信任感的发展。从家庭环境看,当代的儿童大多是独身子女,物质生活条件逐渐变好,容易使长辈对儿童溺爱,出现“小公主”、“小皇帝”和六个人围着一个人转的情况,不利于儿童走出自我中心;同时很多家长还会对儿童力所能及的事情包办代替,不利于儿童基本自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从学校环境看,在应试教育机制下,竞争之风盛行,而且这一风气已深入到了小学,同学之间在恶性竞争中产生互不帮助以免别人超过自己的行为,甚至还会为了不让别人进步而做出破坏性的行为,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下,同学之间的关系往往很紧张,不利于同学友好、合作以及欣赏他人态度的发展。如果说环境对人的影响更多地是无目的、无意识的话,教育则是主动地对人产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当代儿童的生存环境不利于公民的培养,所以需要公民教育来力挽狂澜,将环境的消极影响尽量减小,以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二)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具有“首因效应”小学生处于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生活的初始阶段,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保持开放的态度,有着无穷的潜力和极大的可塑性,其人格、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而且“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年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日黑柳彻子著,赵玉皎译.窗边的小豆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261.。在这没有被打下太多烙印的年龄阶段进行公民教育,不仅可以使儿童的“优良品质”得到保护,也能够使公民精神更早、更完整、更深刻地被儿童接受从而保证了公民教育的成效。同时,在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研究中,公正观念是其研究中的一项主要课题,通过研究,他指出7岁、10岁、13岁是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这三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公正判断分别以服从、平等和公道为特征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第2版)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3-347. ,而公正也是公民德性中的重要元素,7岁、10岁的儿童正处于小学阶段,在此阶段对儿童进行公民教育将为儿童公正观念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活是一个连续性的整体,是有“惯性”的,前一阶段的生活体验会延续到下一个阶段,前面的生活经历都会在人的心灵和性格上打下烙印并一直延续。对于公民教育来说,亦是如此。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有利于儿童公民意识的发展,并促进儿童对如何过公共生活的学习,从而为成长为真正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在小学阶段,儿童没有过公共生活的经历,公民意识得不到启蒙和发展,长大之后他们会不自觉地延续之前的生活,再想培养公民意识难度将大大增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具有“首因效应”。(三)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是对教育公共性立场的维护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文明”金生鈜.保卫教育的公共性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203.,是一项与公共福祉息息相关的公共事务,应该坚持自己的公共立场和承担相应的公共责任。这意味着教育是超越任何狭隘的特殊利益立场的实践活动,其存在必须体现对正义、平等及尊重多元文化等价值的追求。然而,在现实中教育作为公共领域组成部分的特性是缺失的,“我们要么把教育完全看作是隶属于狭隘政治的斗争工具,要么看作是市场化的公共产品,或者看作是受教育者个人实现某种成功的手段”同上:194.,在这两种观点的指导下,教育变成了政治或经济的附庸,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不能正常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甚至会扩大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公民教育不仅是在教育内容方面增加有关公民的知识,更意味着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整体变革,从而摆正教育的位置,维护教育的尊严。而小学是正规教育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正如波伊尔所说,“每一个学习阶段与其他阶段都关联着,而教育改革最具希望的前景在于小学,在于正规教育的头几年”美厄内斯特波伊尔(E.L.Boyer)著,王晓平等译.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8.。公民意识得到启蒙和发展的小学生升到初中、高中之后,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不公正的教育,从而触发教育的改革。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更具可行性,对教育公共性立场的维护有着重大意义。综上,无论是从儿童的成长来看,还是从对教育自身尊严的维护来看,小学阶段的公民教育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实行公民教育势在必行。2、 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困难与误区 对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做了一个简要澄清之后,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如何进行公民教育的问题。真正的公民教育在于过公共生活,而由于我国现阶段特定的社会环境,在小学进行公民教育有其自身的困境;但在教育实践中,一些教育实践者对这些困境有所忽视,使得公民教育的实践走入了一些误区。(一)真正的公民教育在于过公共生活亚里士多德说:“对于要学习才能会做的事情,我们是通过学会应当做的事来学的。比如,我们通过造房子而成为建筑师,通过弹奏竖琴而成为竖琴手。同样,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6-37. 转引自张晓东.论特殊公共生活学校生活的整体建构J.教育探索.2010(12):18. 那么,要想成长为公民,则需要在公共生活里做公民应该做的事情。公共生活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必须对其进行进一步阐释。阿伦特对公共生活有过一个很经典的描述,“在世界上一起生活,根本上意味着一个事物世界存在于共同拥有它们的人们中间,仿佛一张桌子置于围桌而坐的人们之间。这个世界,就像每一个介于之间的东西一样,让人们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分开。”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寅丽译.人的境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4. 由此可以总结出公共生活的四大特性:公开性,进入公共生活的人和事都是公开的,所有的人和事都可以被看到并能对其进行讨论,而且这正是公共生活的卓越性所在,“每一个公开展示的活动都能获得它在私人场合下无法企及的一种卓越;因为按照定义,一个人的卓越总是需要他人的在场,而他人的在场又需要形成一个由他的同侪所组成的公共领域,而不能是一些他的同等者或地位低下者的偶然或随便到场。”同上:31.参与性,每个人都是公共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都必须参与公共生活,而通常都是以协商、讨论的方式来说服别人或被别人说服;平等性,每个参与公共生活的个体都是独立、平等的,他们各自都代表不同的立场,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在这里,他们能畅所欲言;共同性,虽然参与公共生活的每个个体都不同,但他们关注的却是同一个事物,并且他们的追求也是相同的,即通过公共生活达到一种“公共善”,这是让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本。总之,公共生活就是不同立场的个体在“公共善”的指导下为了同一事物走到一起进行协商、讨论达成共识的生活形式,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通过过公共生活来培养真正的公民是建立在想要儿童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让他过什么样的生活基础之上的,“儿童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品格。如果我们希望儿童养成诸如正义、宽容、尊重、关爱、参与、协商这样一些公共德性,就应当营造具有公共精神的学校公共生活。”张睿.略论学校公共生活的几个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11(4):12.那么,这种教育方式有什么特点呢?第一,自动、自觉性。在生活中,人们大部分时候都是处于一种“不假思索”的状态,即自然而然地就去做了很多事情而不会去想太多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生活体验与我们自己是直接统一的,与我们没有距离或者说是“零距离”,使反思失去了发挥作用的条件。”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53.同样,在公共生活里讨论事情的时候,个体会“不假思索”地选择自由而平等的交流方式,然而正是在此过程中个体的公民素养也就自然形成了,这是一个“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第二,整体性。一方面,公民素养是包括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在内的整体,这四者只有在公共生活里才能得到统一。另一方面,通过过公共生活来进行公民教育不仅强调它的教育性,它的生活性也同样重要,“民主政治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态,也是一种联合的生活方式,一种经验交换的结合方式。”美杜威著,林宝山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8(5):81.过公共生活符合人有与他人交流欲望的本性,在这种生活里,儿童的本性能得到自由地生长,这种教育方式与那种为了未来而牺牲儿童当下生活的教育方式有着本质区别。同时,儿童在长大离开学校之后,仍然需要过公共生活,仍然在公共生活里接受着公民教育。所以,“公民身份教育是(而且应当是)一种成人的、终生的过程。”英德里克希特著,郭忠华译.何谓公民身份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178. 第三,开放性。一方面,在公共生活里对不同意见所持的是包容、欢迎的态度,正是因为不同意见的存在才有走到一起来进行协商、讨论的必要,通过协商、讨论达成共识之后再付诸实践,但这并不是关于这一问题的最终结局。如果在付诸实践之后又发现了问题还可以对上次讨论所达成的共识进行修正,正是在讨论、实践、再讨论、修正的过程中,个体的公民素养得到了培育。另一方面,公共生活具有一定的群体属性,如果说前者是其公共生活内部的开放性的话,那么公共生活对外也是开放的。正如杜威所说,“如果有一个社会,能使社会里的利益,为全体成员平等地参与分享,又能与其他不同群体生活方式充分交流,借以改善自己的制度,以求灵活的再适应。这种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的社会。”美杜威著,林宝山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8(5):93. 这种类型的社会生活会给人如下的教育:每个人都会关心社会的关系和管理,都会为达成共识而努力,他们共同改进社会而又不因此扰乱社会秩序。(2) 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困难如上所述,真正的公民教育在于过公共生活,那么当前儿童过的生活具有公开性、参与性、平等性和共同性的特征吗?无论从社会环境来看,还是从学校生活来看,其答案都是否定的。这正是我国公民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之处。1、社会环境不利于公民教育的发展我国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在封建专制体制下,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君主的手中,整个天下都隶属于一个人。与封建君主这一统治者相对应的是受其统治的臣民,臣民没有主体性,只能被动地服从于统治,遭受着强权压榨、备受欺凌的命运,表现出的是柔弱无助和任人宰割的形象。在这一体制之下,整个社会被划分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两个阶层,而且被统治阶级占人口的大部分,统治阶级的统治主要依靠暴力和严格的思想控制来维持,人们根本不可能对政治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公共的讨论和协商。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中国人的公共精神没能得到发展,公共生活领域也是一片空白。所以,我国的公民教育缺乏文化传统的支撑,公民和公民教育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舶来品”,要使它们在中国生根发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随着社会的发展,封建专制体制逐步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借着改革开放的契机,市场经济开始在我国兴起,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促进公共生活领域发展的良好契机。因为市场在个人和国家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有利于个人合理利益和社会团体合理利益的实现,从而有可能促进个体自治意识和团体合作意识的发展。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没有这么理想,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导致整个社会走向消费主义。人们的物质欲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甚至物质欲望的满足能力成为衡量现代人成功与否的准则,日常生活的核心即是欲望和消费,一切价值都用金钱来衡量,人的精神、感情等珍贵的价值也成为可以算计和可以交换的东西,这使得人成为金钱和消费的奴隶。而物质欲望的关注和满足是指向个人的,是与人的动物性密切联系的,与人的政治性本质相关的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却没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交往越来越趋向利益化,公共生活的建构成为空中楼阁。我国本来就缺乏公共生活的文化传统,而当前商业化的大潮又疯狂席卷着才刚刚萌芽的公共生活领域,这无疑使得我国现阶段公民教育的难度大大增加。2、 学校生活与公民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面对社会环境对公共生活领域的遗忘和破坏,学校教育扮演着什么角色呢?是作为社会环境的“同谋”在加速这种破坏,还是坚定起教育自身应有的公共性立场抵制着这种破坏呢?从现实来看,学校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学校不是真空,它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存在于一定社会环境下的,无法避免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意义上,学校生活与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同构性,它与公民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具体表现如下:学校组织的私利化。越来越多的学校把扩大办学规模、占有市场份额、获取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教育产业”、“教育工程”等词的流行便是这一现象非常明显的说明。这些学校往往大量地占有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而成为著名的学校,再以此为资本收取巨额择校费、借读费,公共资源成为了获取个人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的工具。在此之下,学校更倾向于青睐那些能够考高分、能够为学校带来名誉的学生,把学生分等级、分层次对待,本应该追求公平、正义的教育却制造着学生身份的不平等,学生不是被当做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而是学校谋利的工具。同时,学校成为一个消费场所,家长送孩子来上学成为一种投资,是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职业前景和较高的社会地位,是为了满足特定的消费欲望,那么,在单维度地迎合“消费者”欲望的过程中,教育也就没什么公共性可言了。由此,教育成为经济的附庸,丧失了其作为文化领域的独立性,抛弃了其应该承担的公共责任。学校生活的个体化。在学校组织私利化的运作机制之下,学校教育的结构和制度鼓励的是个人化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现代学校里,竞争无处不在,“求学的过程犹如障碍赛跑的过程,同伴之间的生命关系被扭曲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他人都是自己跑道上需要跨越的障碍”。高德胜.“解放”的剥夺论教育如何面对个体人的膨胀与公共人的衰落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1):17.在这一体制之下,学校教育培养出一些只关注个人利益的成功者,他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只与自己相连,他们不会为了自身所获得的成就而感谢社会和他人,而是认为自己的成就是因为自己努力的结果,是自己应得的,更不会为了追求公正而做公正的事情。但成功者往往是少数,剩下更多的是失败者,他们收获的是无助感,在社会中受到排挤而只能缩进自己的私人领域,表现出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和无所谓的态度,从而不利于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建构。(3) 小学阶段公民教育的误区在我国现阶段的公民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即以专门的课程或专门的活动的形式进行公民教育,这不仅不能达到公民教育的效果,甚至会阻碍儿童公民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危害极大,本文将对其危害进行剖析。用专门的课程进行公民教育的方式之所以能得到提倡,是因为在专门的课程中,可以方便地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地、全方位地传授,但是采取这一方式对公民教育来说弊大于利。首先,这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不相符,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公民的权利、义务等抽象概念不能理解,向他们传授这些知识只会事倍功半。其次,就算儿童通过专门的课程获得了关于公民的知识,但公民的素养是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意识、公民技能在内的整体,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能人为地将其割裂开来,“开课的目的是讲解民主,而不是实践民主,且学生们学到的东西,与他们的社会研究这门课所教的关于行使民主权利的东西,迥然不同”加乔治H理查森、大卫W布莱兹主编,郭洋生、邓海译.质疑公民教育的准则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13.。最后,课程的实施必然伴随着相关教材的出版和发行,在我国这将为相关部门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那么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的提倡到底是为了培养真正的公民,还是另有目的呢?作为对枯燥、无效的公民教育课程的补充,另一种得到广泛推行的方式便是专门活动的运用,如模拟法庭、调查社区生活的各种问题等。在开展专门的活动时,往往会有活动口号,学生也会统一着装,类似于过一个什么重大的节日,还会用摄影器材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展示。活动的表演效果大于欲追求的公民教育效果,使得活动容易流于形式,活动的完毕也就意味着公民行动的终止。总体看来,用专门的课程或专门的活动进行公民教育是破碎的、狭隘的,属于孤立隔离的做法,有工具主义的倾向,不能培养出真正的公民。“杜威说:公立学校的目的不是为了民主而施教,而是去创造一个讲民主的公众,以此支持并维护民主社会。”加乔治H理查森、大卫W布莱兹主编,郭洋生、邓海译.质疑公民教育的准则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19.这就要求公民教育必须日常化、全员化、行动化,让学生在日常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养成公民素养,而不是专门开辟一个领域来实施。我国现阶段公民教育的实践出现这些误区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公民教育的困难,而又急于见到公民教育的效果。但是,公民素养的培养和公民社会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公民教育的实践必须要正视当前的困难,避开上述误区。有学者说,教育和医学有类似之处,给人看病开药方一定要谨慎仔细,否则一个小小的错误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其实教育也一样,只是医学针对的是人的身体,而教育针对的是人的精神。所以,实施公民教育也必须慎重,而不能盲目行动。3、 班会: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在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表上,存在着一个重要的项目班会,一般是一星期一次。具体来说,这是从1998 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规章的形式明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班会即班级会议的简称,是中小学生自己的会议,其精髓在于班级同学和老师针对班级问题讨论、协商,作为平等的会议参与者自由地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达成某种共识。这一民主生活过程包涵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在此生活过程中,学生的公民素养能得到提高。本文以为,班会是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让中小学生学会开班会便是进行公民教育一个可能的突破口。 (一)班会的特点及其公民教育潜力1.班会是“班级”的会议从所属的主体来看,班会是属于班级的,那么,班级的特性及其对公民教育的价值也就成为接下来要阐述的内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班级是在夸美纽斯提倡的班级授课制下形成的教与学的基本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