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D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1410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D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D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D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中考化学试卷D卷 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刻舟求剑B . 滴水成冰C . 抽鞭断流D . 钻木取火2. (1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冰、干冰、空气B . 白磷、氯酸钾、澄清的石灰水C . 河水、水银、石油D . 液氧、水蒸气、泥水3. (1分)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 .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C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4. (1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 (1分)对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A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增减BCO2与CO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C酸、碱、盐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D通过移走硅原子可以构成“中国”两个字原子是不断运动的A . AB . BC . CD . D6. (1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 . 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D . 长期饮用蒸馏水利于人体健康7. (1分)以下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氢气、甲烷在点燃前均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氮气常用作保护气,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性质不变空气和冰水都是混合物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8. (1分)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两种物质各10g,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后质量/g1.6X0.92.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 X=5.3C . 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84:53D . 丙、丁一定是单质9. (1分)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 A . 加油站张贴“严禁烟火”的图标B . 霉变大米清洗后继续食用C . 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D . 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10. (1分)某含氯的化合物Ca(ClO)x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化学式中的x值为( ) A . 1B . 2C . 3D . 411. (1分)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 . 用稀硫酸除铁锈B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 . 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D . 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12. (1分)粗盐提纯实验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1分)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 . 闻气味B . 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 . 观察颜色D . 将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4. (1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15. (1分)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书中的下篇五金记载着黄金的提炼之术,其记述了金、银、铜、铝等金属的开采,上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 金B . 银C . 铜D . 铝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1分)16. (2分)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铝原子_; (2)3个氢分子_; (3)镁离子_; (4)氧化汞中汞元素显+2价 _。 17. (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方便面是很受欢迎的速食品,关于它的传闻有很多。传闻1:方便面含盐超标 我们知道,常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6g,长期过多摄入可能引发高血压、胃溃疡等疾病。经检测,每包方便面评价含食盐约3g。传闻2:方便面的面饼五分之一以上都是油 专家建议常人每天摄入 油量不宜超过25g,长期高油脂摄入会导致高脂血症等疾病。研究人员将90g油炸型方便面面饼研碎,在加热条件下,用乙醚(C2H5OC2H5)作溶剂浸泡、提取、分离,得到的油约20g。传闻3:吃方便面胃里面会形成一层蜡模 有传闻称碗装方便面的面碗内有一层蜡,会随食物进入人体产生危害。事实上,面碗内的耐热防水材料是聚苯乙烯,不是蜡。泡面时,聚苯乙烯的释放量远低于每天每千克体重0.04mg的安全摄入量。传闻4:吃一包方便面要解毒32天 人们担心面饼中食品添加剂BHT(油脂抗氧化剂)危害健康。BHT每天的最大可摄入量为每千克体重0.3mg。我国相关标准规定,食品中每千克油脂中BHT的添加量不超过0.2g。因此,就算每天吃5包方便面,摄入的BHT也不会超标。传闻5:面饼不会变质 事实上,面饼中的油会发生酸败而变质,产生“哈喇味”。过氧化物是酸败过程的一种中间产物,会加速面饼的变质。图2是不同条件下,某品牌方便面中过氧化值(与过氧化物含量成正比)的测定结果。用不同品牌的方便面进行测定,变化规律类似。看完上面关于传闻的解读,相信你对如何健康食用方便面已有心得。图1 图2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常人每天摄入食盐量不宜超过_ g。 (2)测定面饼中油含量的操作包括_(填序号,下同)。 A . 将面饼研碎B . 用乙醚浸泡C . 加热(3)方便面不开袋时,影响其过氧化值的因素有_。 (4)下列关于方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_。 A . 不能添加食品添加剂B . 食用时,调料包应酌量添加C . 包装袋破损会缩短保质期D . 食用时,尽量搭配蔬菜(5)判断传闻3的真假并说明理由:_。 18. (3分)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图中X和Y处应该依次设置_(填序号); A . 活性炭吸附池和过滤池B . 沉淀池和过滤池C . 活性炭吸附池和沉淀池D . 过滤池和活性炭吸附池(2)若取水口进入的是硬水,经过几步净化之后,到清水池中的水应该是_(填“硬水”或“软水”),同学们可以用加入_(填物质名称)来判断。 (3)若是在实验室里完成过滤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填序号)。 A . 滤纸应该低于漏斗边缘B . 过滤能够除去水中的颜色和气味C . 过滤后仍浑浊,可重新过滤D . 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19. (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元素的质子数为_;相对原子质量为_; (2)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填“阴”或“阳”)离子。 (3)硒元素与第二周期的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20. (4分)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升温到t2后的现象如图所示。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甲烧杯中溶解的物质是_。 (2)t1时,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甲_(填“”“=”或“”)乙。 (3)t2时,乙烧杯中的溶液是_(填“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或“不能确定”)。 (4)若使t1时乙烧杯中未溶的固体继续溶解,除升温外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 21. (3分)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_。 (2)高锰酸钾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 (3)将烧红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时,应_(填“缓慢”或“迅速”)伸入,效果更好。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 (4)下图是收集氧气的过程,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_(用字母表示)。 集满氧气后的操作顺序是_(填写序号)。盖上玻璃片正放在实验台上取出集气瓶三、 推断题 (共1题;共4分)22. (4分)A,B,D,E、F、G,M是初中常见物质,分别由c、H、0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组成,M完全燃烧生成A和D,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G为单质。它们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由某一物质可生成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略去) (1)M定含有的元素是_; (2)F的化学式:_; (3)A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GB的化学方程式:_。 四、 简答题 (共1题;共1分)23. (1分)下面实验设计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铜粉中的少量炭粉灼烧B鉴别黄铜和黄金观察颜色C区分甲烷、一氧化碳、氢气分别点燃后,检验燃烧产物D除去水中的空气_五、 实验题 (共1题;共2分)24. (2分)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协助老师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液体,如图所示。他们对此瓶无色液体是什么,进行了如下探究。 (1)(猜想与假设) 小明同学的猜想是:水;小红同学的猜想是:稀硫酸;小玲同学的猜想是:过氧化氢溶液。学习小组同学对标签进行了仔细观察、分析,他们一致认为小明的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2)(活动与探究) 根据以上讨论,小组同学对合理的猜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猜想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和化学方程式过氧化氢溶液a_。B._。小玲的猜想不成立。稀硫酸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盛有锌粒的试管中,并将一根燃着的木条置于试管口。C._。小红的猜想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D._。(3)(探究质疑) 有同学认为小红同学的猜想除了是硫酸外还有可能是碳酸。碳酸可以通过加热分解的方式进行验证,碳酸分解的方程式为:_。(4)(交流反思) 该实验告诉我们,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掌握好化学反应的原理,仪器的选择,以及药品的_方法,避免标签损伤。六、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25. (1分)2018年6月8日,贵州遵义一锅炉爆炸,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锅炉爆炸的一重要原因是锅炉内有大量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未及时清理。某同学取一定量的水垢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120g的稀盐酸进行反应(水垢中的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稀盐酸),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试计算: (1)碳酸钙中(填符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_: (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写出计算过程)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取整数,写出计算过程)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21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7-5、18-1、18-2、18-3、19-1、19-2、19-3、20-1、20-2、20-3、20-4、21-1、21-2、21-3、21-4、三、 推断题 (共1题;共4分)22-1、22-2、22-3、四、 简答题 (共1题;共1分)23-1、五、 实验题 (共1题;共2分)24-1、24-2、24-3、24-4、六、 计算题 (共1题;共1分)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