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1279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回路验收规范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目 录1、范围12、引用标准13、验收项目及内容23.1、通用检查项目33. 2、500kV线路保护验收项目83.3、断路器保护验收项目153.4、辅助保护验收项目183.5、短引线保护验收项目203.6、220kV线路保护验收项目223.7、110kV线路保护验收项目293.8、变压器保护验收项目333.9、发电机保护验收项目383.10、母差保护验收项目423.11、故障录波器验收项目45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继电保护设备验收时需进行的检查项目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具备投入电网运行的条件,预防设备损坏及接线错误,保证继电保护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本规范适用于在南方电网内从事二次设备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各单位,是继电保护及有关二次设备验收或定检后投入运行前检验的标准。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有可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40091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范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保安规定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DL/T 55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58495 311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 DL/T 55394 220500kV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技术准则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试行) DL/T 5871996 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 DL/T 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即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GT/T 1514594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 47892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 42891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技术规定 DL 49792 电力系统自动低频减负荷工作管理规定 DL/T 52493 继电保护专用电力线载波收发信机技术条件 NDGJ 889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 DL/T 6671999 运动设备及系统 第五部分 传输规约 第103篇 继电保护设备信息接口配套标准 GB 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726187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实验方法GB5017292 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3、验收项目及内容设备安装试验报告要求记录所使用的试验仪器、仪表的型号和编号;所有的设备安装试验报告要求有试验人员、审核人员、负责人及监理工程师签名,并作出试验结论。3.1、通用检查项目表3.1 继电保护设备的通用检查项目和要求序号项目内 容要 求检查结果签名一资料验收设备清单及设备开箱记录检查所有保护及相关设备、备品备件、出厂报告、合格证、图纸资料、技术说明书等,开箱记录应与装箱记录一致,图纸资料及技术说明书要求至少一式四份。全套工程施工图纸资料包括所有施工图及设计单位发出的修改通知单是否齐全、正确,竣工图纸及其电子版文件要求设计单位在工程竣工投产后三个月内移交。调试报告及安装记录是否齐全、正确检查所有调试报告及安装记录是否齐全、正确,时间先后是否符合安装调试顺序。核查提供的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是否齐全检查技术资料、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是否齐全而且与装箱记录单上所记载的一致。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的技术文件检查产品说明书、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的技术文件是否齐全而且与装箱记录单上所记载的一致。二与保护相关资料检查调试、试验记录及报告电压、电流互感器检查电流、电压互感器的铭牌参数是否完整,出厂合格证及试验资料是否齐全。检查从开关本体电流互感器端子到保护装置整个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的配置类型应满足有关规程要求。为防止保护存在动作死区,两个相邻设备保护之间的保护范围应完全交叉;应避免当一套保护停用时,出现被保护区内故障时的保护动作死区。当线路保护或主变保护使用串外电流互感器时,配置的T区保护亦应与相关保护的保护范围完全交叉。断路器失灵保护使用的二次绕组应位于两个相邻设备保护装置使用的二次绕组之间。互感器各绕组间极性关系的测试,核对铭牌上的极性标志是否正确。检查互感器各次绕组的连接方式及其极性关系是否与设计符合,相别标示是否正确。互感器各绕组变比及误差测试,核对铭牌上的变比标示,是否有相关试验记录,是否正确。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各抽头)。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伏安特性、绝缘电阻试验。是否有相关试验记录,是否正确。二与保护相关资料检查调试、试验记录及报告断路器断路器的跳闸线圈及辅助合闸线圈的电气回路接线方式(包括断路器防止跳跃的措施)。断路器操作回路的工作方式(分相操作还是三相连动)。辅助触点的构成方式及触点容量。断路器二次操作回路中的气压、液压、弹簧储能监视回路的工作方式。与保护回路有关的辅助触点的开、闭情况或这些触点的切换时间。与保护回路相连接的回路绝缘电阻。断路器跳闸及辅助合闸线圈的电阻值及在额定电压下的跳、合闸电流。断路器最低跳闸电压及最低合闸电压。断路器的跳闸时间、合闸时间以及合闸时三相触头不同时闭合的最大时间差,不得超过规定值。保护装置试验项目齐全(包括操作箱、保护装置中各继电器的试验),保护动作时间以测量保护出口继电器动作时间为准。调试、试验记录及报告变压器、电抗器资料及说明书检查铭牌及实测参数检查,包括容量、额定电压等级、短路电压比以及各侧的短路阻抗等等,检查套管电流互感器、瓦斯继电器、温度计等试验记录等。发电机资料检查铭牌及实测参数检查,包括容量、额定电压等级、额定输出电流以及短路阻抗等等线路实测参数报告,包括正序、零序阻抗实测值和线路阻抗角。三外部检查二次回路接线的检查装置以及与之相连接的二次回路的接线应该整齐美观、牢固可靠。电缆固定应牢固可靠,接线端子排不受拉扯。电缆牌及回路编号应整齐且标示清晰正确,不褪色。跳(合)闸引出端子应与正、负电源端子应适当隔开且有明显标识。三外部检查二次回路接线的检查交、直流的二次线不得共用电缆;动力线、电热线等强电线路不得与二次弱电回路共用电缆;各相电流和电压线及其中性线应分别置于同一电缆。二次回路电缆不得多次过渡、转接。电流回路电缆芯截面2.5mm2;控制电缆或绝缘导线芯截面:强电回路电缆芯截面1.5mm2,弱电回路电缆芯截面0.5mm2。所有二次电缆都应采用阻燃铠装屏蔽电缆,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严禁采用电缆芯两端接地的方法作为抗干扰措施。控制电缆不宜采用多股软线电缆,多股软线必须经压接线头接入端子。高频同轴电缆屏蔽层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沿高频同轴电缆上方敷设截面不小于100mm2两端接地的铜导体。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侧的接地点应与耦合电容的一次接地点分开;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侧的接地点应离一次接地线的接地点有3-5m的距离,与地网焊接。所有保护屏之间应用不小于100mm2的多股软铜线首尾可靠联接形成闭环,并经一点可靠接地。保护屏与接地铜排的连接铜导线截面积不得小于35mm2。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分别有且只能有一个接地点。有电气直接连接的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其接地点应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经控制室零相小母线(N600)连通的几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须在控制室一点接地,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和接触器。来自电压互感器二次的四根开关场引入线和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回路的2根开关场引入线必须分开,不得共用。对于装有小瓷套的电流互感器,要求一次端子应放置在母线侧(L1要求对着母线)。检查设计图上各保护的二次绕组分配,防止当一套保护停用而线路继续运行时,出现电流互感器内部故障时的保护死区。保护屏上的压板编号以及设备标示的检查保护屏上的所有设备(压板、按钮、把手等)应采用双重编号,内容标示明确规范,并应与图纸标示内容相符,满足运行部门要求。宜将备用压板连片拆除。保护屏上端子排名称运行编号应正确,符合设计要求。三外部检查直流电源配置及接线检查220kV及以上保护电源和控制电源应该分别由独立的空气开关控制(110kV主变保护参照执行,110kV及以下线路保护和35kV及以下变压器保护不作要求)。对于双重化配置的保护装置,每一套保护的直流电源应相互独立,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从不同段直流母线供电。对于由一套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要求每一断路器的操作回路应相互独立,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上、下级熔断器之间的容量配合必须有选择性。其它部分检查检查端子箱的驱潮回路是否完备。端子箱的接地是否正确完好。所有的端子排是否均为铜质端子,接线是否稳固。不同截面的电缆芯,不许接入同一端子,同一端子接线不宜超过两根。屏柜内的照明是否正常。电缆的保护套管是否合适。四交流回路的检查电流回路检查对电流互感器进行一次升流试验,检查电流互感器的变比、电流回路接线的完整性和正确性、电流回路相别标示的正确性(测量三相及N线,包括保护、盘表、计量、录波、母差等)。核对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与定值通知单是否一致。对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线进行检查:可采用一次升流,在电流互感器接线盒处分别短接绕组的方法或在电流互感器接线盒处,分别通入二次电流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接入保护的二次绕组连接组别的正确性。电压回路检查要求对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进行通电压试验,检查电压二次回路的完整性。对于电压、电流互感器,所有新接的二次回路,均必须经带负荷测试,检查回路是否正确和完整五绝缘检查交流、直流回路绝缘检查在保护屏的端子排处将所有外部引入的回路及电缆全部断开,分别将电流、电压、直流控制信号回路的所有端子各自连接在一起,用1000V摇表测量下列绝缘电阻,其阻值均应大于10M。(可采用抽查的方法,要求具备试验数据):各回路对地,各回路相互间。五绝缘检查交流、直流回路绝缘检查检查跳、合闸回路间及对地绝缘检查跳、合闸回路对所有正电源之间的绝缘在保护屏的端子排处将所有电流、电压、直流回路的端子连接在一起,并将电流回路的接地点拆开,用1000V摇表测量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大于1M。对信号回路,用1000V摇表测量电缆每芯对地及对其它各芯间的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六公共回路检查公共信号回路检查对于常规变电站:检查中央信号系统信号、直流系统信号、录波装置信号、低压系统信号等声光信号的正确性;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检查电压并列柜、公用测控柜所接入的所有遥信量在监控后台数据库定义的正确性。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检查检查各绕组接线极性是否正确,接线是否符合反措要求(如开口三角绕组的N线与星形绕组的N线是否分开,击穿保险的额定值是否满足要求等),是否配置三相快速联动空气开关,电缆截面是否满足误差要求,是否按要求把保护用电缆与计量用电缆分开。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使用的重动、并列、切换继电器接线是否正确,是否具有防止电压反送的措施。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核相检查分别对各保护屏、计量、母差、录波、中央信号屏或电压并列柜和公用测控柜的电压回路进行核相、测量。各间隔电气闭锁回路检查检查闭锁逻辑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变电站“五防”闭锁技术要求,回路接线是否正确。同期系统回路检查检查同期系统公共回路接线是否正确,各间隔模拟手动同期合闸,即差回路的正确性。3. 2、500kV线路保护验收项目表3.2 500kV线路保护验收检查项目和要求序号项目内 容要求结果签名一电流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电流回路的接地情况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 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回路,宜在配电装置端子箱接地。专用接地线截面不小于2.5mm2。电流互感器伏安特性利用饱和电压、励磁电流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近似校验,是否满足10%误差要求。电流互感器极性、变比电流互感器极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变比应与定值单要求一致电流回路的接线当采用不同的主接线方式时,电流二次回路接线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是否满足反措要求。电流互感器配置原则检查保护采用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级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存在保护死区的情况,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线路保护电压回路的正确性,是否满足反措要求。二二次回路双跳操作电源配置情况,保护电源配置情况断路器操作电源与保护电源分开且独立:第一路操作电源与第二路操作电源分别引自不同直流小母线,第一套主保护与第二套主保护直流电源分别取自不同直流小母线,其它辅助保护电源、不同断路器的操作电源应有专用直流电源空开供电。检查操作电源之间、操作电源与保护电源之间寄生回路检查试验前所有保护、操作电源均投入,断开某路电源,分别测试其直流端子对地电压,其结果均为0V,且不含交流成分。直流空开、熔丝配置原则及梯极配合情况应保证逐级配合,按照设计要求验收。断路器防跳跃检查检查防跳回路正确。断路器处合闸状态,短接合闸控制回路,手动分闸断路器,此时开关不应出现合闸情况。二二次回路操作回路闭锁情况检查 应具有断路器SF6压力、空气压力(或油压)降低和弹簧未储能禁止重合闸、禁止合闸及禁止分闸等功能,其中闭锁重合闸回路可与保护装置开入量验收同步进行。由开关专业人员配合,实际模拟空气压力(或油压)降低,当压力降低至闭锁重合闸时,保护显示“禁止重合闸开入量”变位;当压力降低至闭锁合闸时,实际模拟断路器合闸(此前开关处分闸状态),此时无法操作;当压力降低至闭锁分闸时,实际模拟断路器分闸(此前开关处合闸状态),此时无法操作。上述几种情况信号系统应发相应声光信号。断路器双操双跳检查断路器机构内及操作箱内需配置两套完整的操作回路,且由不同的直流电源供电。该项目可与整组传动试验同步进行三保护电源的检查检查电源的自启动性能拉合空开应正常自启动,电源电压缓慢上升至80%额定值应正常自启动。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输出电压幅值应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检查输出电源是否有接地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是否有电压。四装置的数模转换电压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电流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相位角度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五开关量的输入检查软压板和硬压板的逻辑关系应与装置技术规范及逻辑要求一致。保护压板投退的开入按厂家调试大纲及设计要求调试。开关位置的开入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其它开入量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六定值校验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装置动作行为应正确。操作输入和固化定值应能正常输入和固化。六定值校验定值组的切换应校验切换前后运行定值区的定值正确无误。七保护功能检验(带模拟开关)纵联保护正、反向故障和区内、外故障。 工频变化量阻抗保护正、反向故障和区内、外故障。各种相间距离I、II、III段保护正、反向故障以及动作时间,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距离保护各种接地距离I、II、III段保护正、反向故障以及动作时间,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距离保护零序I、II、III、IV段保护、零序反时限正、反向故障以及动作时间电压互感器断线过流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弱馈功能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功能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重合闸后加速功能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振荡闭锁功能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八重点回路失灵启动及出口回路要求用导通法按相检验失灵回路中每个接点、压板接线的正确性。检查保护启动失灵回路是否正确检查保护出口跳闸回路是否正确重合闸启动回路检查保护启动重合闸回路是否正确闭锁重合闸回路检查保护闭锁重合闸回路是否正确保护和收发信机、载波机联系回路按施工设计具体回路接线进行检查,检查保护发信、收信回路是否正确。两套保护联系的回路按施工设计具体回路接线进行检查九告警信号开关本体告警信号包括气体压力、液压、弹簧未储能、三相不一致、电机运转、就地操作电源消失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九告警信号保护异常告警信号包括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保护装置告警信号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回路异常告警信号包括控制回路断线、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切换同时动、直流电源消失和操作电源消失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跳、合闸监视回路检查回路是否正确,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是否正确。通道告警信号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其它信号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十录波信号TWJa、TWJb、TWJc不要求作为启动量跳A、跳B、跳C、三相跳闸、永跳作为启动录波量。重合闸作为启动录波量。收信输入允许式要求发信也录波,不要求作为启动量。其它回路高频信号录波等十 一通道调试专用载波通道检查阻波器、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接地铜排的情况高频同轴电缆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沿高频同轴电缆上方敷设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两端接地的铜导线。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侧的接地点应与耦合电容的一次接地点分开;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侧的接地点应离耦合电容的一次接地点有3-5M的距离。通频带特性的检测。包括输入阻抗、输出阻抗、传输衰耗、工作衰耗、回波损耗测试。收发信机调试绝缘电阻测定。附属仪表和其它指示信号的校验。检验回路中各规定测试点的工作参数。检验机内各调谐回路调谐频率的正确性。测试发信振荡频率。十 一通道调试专用载波通道收发信机调试发信输出功率及输出波形的检测。收发信机的输出阻抗及输入阻抗的测定。检验通道监测回路工作应正常。收信机收信灵敏度的检测,可与高频通道的检测同时进行。检验发信、收信回路应不存在寄生振荡和拍频现象。检验发信输出在不发信时的残压应符合规定。通道联调测量通道的传输衰耗、工作衰耗、回波衰耗和输入、输出阻抗3dB告警检查检查收信电平,设置衰耗值,检查收信裕度,10-16dB复用载波通道回路检查确保两侧保护命令要一一对应收发信展宽时间检查检查传输延时T15ms,保护装置应能正常运行和正确动作,要求允许信号传输延时T14ms,闭锁信号传输延时T10ms,要求检查解除闭锁逻辑正确。要求取消保护接口的收发信展宽时间。光纤通道通道的完好性对于光纤通道可以采用自环的方式检查光纤通道是否完好。附属设备对于与复用PCM相连的保护用附属接口设备应对其继电器输出接点和其逆变电源进行检查。传输时间及误码率应对光纤通道的误码率和传输时间进行检查,误码率小于10-6,传输时间小于12ms。传输设备发信光功率、收信灵敏度及通道裕度对于利用专用光纤通道传输保护信息的远方传输设备还应对其发信电平、收信灵敏电平进行测试并保证通道的裕度满足厂家要求。纵联保护联调对高频保护的整组试验,应与高频通道和线路对侧的高频保护配合一起进行模拟区内、区外故障的保护动作行为的检验(要求对侧高频保护投入,断路器在断开位置)。十 一通道调试纵联保护联调模拟区内故障时,对于闭锁式,高频保护短时发信(发8ms)后停信,高频保护动作;对于允许式,高频保护发允许跳闸信号,对侧高频保护在收到允许跳闸信号后向本侧回馈一个允许跳闸信号,本侧高频保护在收到允许跳闸信号后动作跳闸。模拟区外故障时,对于闭锁式,高频保护短时发信(发8ms)后不停信,高频保护不应动作;对于允许式,高频保护不向对侧发允许跳闸信号,本侧高频保护不应收到允许跳闸信号,保护不应动作跳闸。对于利用收发信机构成的闭锁式保护,还应带高频通道进行收信启动发信功能检查:(要求对侧高频保护投入,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模拟区内故障时,本侧高频保护短时发信(发8ms)后停信,但由于本侧收到对侧闭锁信号,本侧高频保护不动作十二整组传动试验保护出口动作保持时间利用80%的电压来做保护整组带开关传动试验;当为两套保护时应采用电流回路串联的方法进行。单相瞬时接地故障、重合分别模拟A、B、C单相故障,检查跳闸回路和重合闸回路的正确性,要求保护与开关动作一致。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模拟一次单相故障,检查保护后加速功能正确。两相接地瞬时故障两套保护分别模拟一次两相故障,检查保护三跳回路正确。三相不一致保护检查实际模拟开关三相不一致,检查保护开入和动作出口回路的正确性。十三投运前检查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满足规定的误差范围恢复所有试验接线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拆、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CRC码和软件版本检查与定值单要求一致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要求精确为毫秒级以上。十四带负荷测试(要求测试电流、电压大于精工电流、电压)测量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关系。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要求与当时系统潮流大小及方向核对。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差流的检查检查其大小,是否正常,并记录存档。零序保护方向的检查通过系统潮流方向核对。高频通道的参数测试收信和发信电平3.3、断路器保护验收项目表3.3 断路器保护验收检查项目和要求序号项目内 容要求结果签名一电流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电流回路的接地情况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 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回路,宜在配电装置端子箱接地。专用接地线截面不小于2.5 mm2。电流互感器配置原则检查采用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级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存在保护死区的情况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电压回路的正确性。二保护电源的检查检查电源的自启动性能拉合空开应正常自启动,电源电压缓慢上升至80%额定值应正常自启动。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输出电压幅值应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检查输出电源是否有接地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三装置的数模转换电压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电流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相位角度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 四开关量的输入检查软压板和硬压板的逻辑关系应与装置技术规范及逻辑要求一致。保护投退的开入按厂家调试大纲及设计要求调试。开关位置的开入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其它开入量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五定值校验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装置动作行为应正确。操作输入和固化定值应能正常输入和固化。定值组的切换应校验切换前后运行定值区的定值正确无误。六保护功能检验充电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三相不一致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重合闸同期、无压功能检查先合、后合逻辑检查重合闸方式功能检查断路器失灵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死区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过流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七重点回路失灵启动及出口回路检查保护启动失灵回路、失灵出口回路,要求检验失灵回路中每个接点、压板接线的正确性。三相不一致启动回路检验TWJ与HWJ的组合启动回路,防止在控制回路断线时误启动。 检查开关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是否按定值单要求整定。重合闸启动回路检查不对应启动、保护启动回路是否正确闭锁重合闸回路手分、手合、永跳和单重方式时三跳闭锁重合闸等回路的正确性先合、后合相互闭锁回路与设计图纸一致,并满足运行要求。八投运前检查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满足厂家规定的误差范围恢复所有试验接线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拆、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CRC码和软件版本检查与定值单要求一致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要求精确为毫秒级以上。九带负荷测试(要求测试电流、电压大于精工电流、电压)测量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关系。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要求与当时系统潮流大小及方向核对。3.4、辅助保护验收项目表3.4辅助保护验收检查项目和要求序号项目内 容要求结果签名一电流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电流回路的接地情况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 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回路,宜在配电装置端子箱接地。专用接地线截面不小于2.5 mm2。电流互感器配置原则检查采用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级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存在保护死区的情况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电压回路的正确性。二保护电源的检查检查电源的自启动性能拉合空开应正常自启动,电源电压缓慢上升至80%额定值应正常自启动。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输出电压幅值应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检查输出电源是否有接地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三装置的数模转换电压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电流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相位角度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 四开关量的输入检查软压板和硬压板的逻辑关系应与装置技术规范及逻辑要求一致。保护投退的开入按厂家调试大纲及设计要求调试。开关位置的开入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其它开入量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五定值校验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装置动作行为应正确。操作输入和固化定植应能正常输入和固化。定值组的切换应校验切换前后运行定值区的定值正确无误。六保护功能检验过电压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低功率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过流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收信直跳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七重点回路失灵保护动作发信、过电压保护动作回路与设计图纸一致。辅助保护收信回路与设计图纸一致。辅助保护出口跳闸回路与设计图纸一致。八投运前检查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满足厂家规定的误差范围恢复所有试验接线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拆、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CRC码和软件版本检查与定值单要求一致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要求精确为毫秒级以上。九带负荷测试(要求测试电流、电压大于精工电流、电压)测量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关系。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要求与当时系统潮流大小及方向核对。3.5、短引线保护验收项目表3.5 短引线保护验收检查项目和要求序号项目内 容要求结果签名一电流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电流回路的接地情况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 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回路,宜在配电装置端子箱接地。专用接地线截面不小于2.5mm2。电流互感器配置原则检查采用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级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存在保护死区的情况,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电压回路的正确性,是否满足反措要求。二保护电源的检查检查电源的自启动性能拉合空开应正常自启动,电源电压缓慢上升至80%额定值应正常自启动。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输出电压幅值应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检查输出电源是否有接地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是否有电压。三装置的数模转换电压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电流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相位角度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 四开关量的输入检查软压板和硬压板的逻辑关系应与装置技术规范及逻辑要求一致。保护投退的开入按厂家调试大纲及设计要求调试。线路刀闸位置的开入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其它开入量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五定值校验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装置动作行为应正确。操作输入和固化定植应能正常输入和固化。定值组的切换应校验切换前后运行定值区的定值正确无误。六保护功能检验充电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差动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过流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七重点回路失灵启动回路检查保护启动失灵回路,要求检验失灵回路中每个接点、压板接线的正确性。保护出口跳闸回路八投运前检查打印定值与定值单核对满足厂家规定的误差范围恢复所有试验接线电流回路应进行紧固,所有临时拆、接线恢复到运行状态CRC码和软件版本检查与定值单要求一致检查GPS对时是否正确要求精确为毫秒级以上。九带负荷测试(要求测试电流、电压大于精工电流、电压)测量电压、电流的幅值及相位关系。对于电流回路的中性线也应进行幅值测量(测量流过中性线的不平衡电流)。要求与当时系统潮流大小及方向核对。3.6、220kV线路保护验收项目表3.6 220kV线路保护验收检查项目和要求序号项目内 容说 明结果签名一电流电压回路检查检查电流回路的接地情况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应有且只有一个接地点。 对于有几组电流互感器连接在一起的保护,应在保护屏上经端子排接地。独立的、与其它电流互感器没有电的联系的电流回路,宜在配电装置端子箱接地。专用接地线截面不小于2.5mm2。电流互感器的伏安特性利用饱和电压、励磁电流、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阻抗近似校验,是否满足10%误差要求。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变比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变比应与定值单要求一致电流回路的接法当采用不同的主接线方式时,电流二次回路接线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是否满足反措要求。电流互感器配置原则检查保护采用的电流互感器绕组级别是否符合有关要求,是否存在保护死区的情况,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电压切换检查。实际模拟1G、2G合断,观察操作箱切换继电器动作情况及指示灯指示情况,其中电压切换继电器属具备自保持功能的双位置继电器。二二次回路双跳操作电源配置情况,保护电源配置情况断路器操作电源与保护电源分开且独立:第一路操作电源与第二路操作电源分别引自不同直流小母线,第一套主保护与第二套主保护直流电源分别取自不同直流小母线。检查操作电源之间、操作电源与保护电源之间寄生回路检查试验前所有保护、操作电源均投入,断开某路电源,分别测试其直流端子对地电压,其结果均为0V,且不含交流成分。直流空开、熔丝配置原则及梯极配合情况应保证逐级配合,按照设计要求验收。断路器防跳跃检查检查防跳回路正确。断路器处合闸状态,短接合闸控制回路,手动分闸断路器,此时开关不应出现合闸情况。二二次回路操作回路闭锁情况检查 应具有断路器SF6压力、空气压力(或油压)降低和弹簧未储能禁止重合闸、禁止合闸及禁止分闸等功能,其中闭锁重合闸回路可与保护装置开入量验收同步进行。由开关专业人员配合,实际模拟空气压力(或油压)降低,当压力降低至闭锁重合闸时,保护显示“禁止重合闸开入量”变位;当压力降低至闭锁合闸时,实际模拟断路器合闸(此前开关处分闸状态),此时无法操作;当压力降低至闭锁分闸时,实际模拟断路器分闸(此前开关处合闸状态),此时无法操作。上述几种情况信号系统应发相应声光信号。断路器双操双跳检查断路器机构内及操作箱内需配置两套完整的操作回路,且由不同的直流电源供电。该项目可与整组传动试验同步进行三保护电源的检查检查电源的自启动性能拉合空开应正常自启动,电源电压缓慢上升至80%额定值应正常自启动。检查输出电压及其稳定性输出电压幅值应在装置技术参数正常范围以内。检查输出电源是否有接地检查正、负对地是否有电压。检查工作地与保安地是否相连(要求不连),检查逆变输出电源对地是否有电压。四装置的数模转换电压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电流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相位角度测量采样误差应在装置技术参数允许范围以内。五开关量的输入检查软压板和硬压板的逻辑关系应与装置技术规范及逻辑要求一致。保护投退的开入按厂家调试大纲及设计要求调试。重合闸方式切换的开入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闭锁重合闸的开入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开关位置的开入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其它开入量变位情况应与装置及设计要求一致。六定值校验1.05倍及.095倍定值校验装置动作行为应正确。操作输入和固化定植应能正常输入和固化。定值组的切换应校验切换前后运行定值区的定值正确无误。七保护功能检验(带模拟开关)纵联保护正、反向故障和区内、外故障。 工频变化量阻抗保护正、反向故障和区内、外故障。各种相间距离I、II、III段保护正、反向故障以及动作时间,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距离保护各种接地距离I、II、III段保护正、反向故障以及动作时间,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距离保护零序后备I、II、III、IV段保护正、反向故障以及动作时间三相不一致保护及开关本体不一致保护动作时间是否按照要求整定电压互感器断线过流保护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弱馈保护功能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电压互感器断线闭锁功能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重合闸及重合闸后加速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振荡闭锁功能动作逻辑应与装置技术说明书提供的原理及逻辑框图一致。八重点回路失灵启动回路要求用导通法按相检验失灵回路中每个接点(包括电流节点和保护出口接点)、压板接线的正确性。保护启动失灵接点、失灵电流判别元件接点及TJR启动失灵接点(含单跳、三跳启动失灵)保护出口跳闸回路三相不一致启动回路检验TWJ与HWJ的组合启动回路,防止在控制回路断线时误启动。 检查开关本体三相不一致保护是否按定值单整定。八重点回路重合闸启动回路检查不对应启动、保护启动回路是否正确闭锁重合闸回路手分、手合、永跳和单重方式时三跳闭锁重合闸等回路保护和收发信机、载波机联系回路按施工设计具体回路接线进行检查两套保护联系的回路按施工设计具体回路接线进行检查母差跳闸回路应闭锁重合闸,开放对侧纵联保护高频切换(本线、旁路、停用)回路检查对启讯、停讯、收讯回路及装置电源切换回路进行检查,对于涉及运行设备的如旁路保护等,由运行部门配合施工单位进行试验检查。九告警信号开关本体告警信号包括气体压力、液压、弹簧未储能、三相不一致、电机运转、就地操作电源消失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保护异常告警信号包括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保护装置告警信号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回路异常告警信号包括控制回路断线、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回路断线、切换同时动、直流电源消失和操作电源消失等,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跳、合闸监视回路检查回路是否正确,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是否正确。通道告警信号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其它信号要求检查声光信号正确。如是综自站,检查监控后台机遥信定义是否正确。十录波信号高频信号模拟量不要求作为启动量TWJa、TWJb、TWJc不要求作为启动量跳A、跳B、跳C、三相跳闸、永跳要求作为启动量重合闸要求作为启动量收信输入允许式要求发信也录波,不要求作为启动量。十录波信号其它回路不要求作为启动量十一重合闸功能综合重合闸方式校验单相故障保护单跳单重。分别按检同期和检无压方式,相间故障保护三跳三重。三相重合闸方式校验分别按检同期和检无压方式,单相故障、相间故障保护均三跳三重单相重合闸方式校验单相故障保护单跳单重,相间故障保护三跳不重停用重合闸方式校验单相故障、相间故障保护均三跳不重重合闸后加速手合后加速,保护重合于故障线路后加速重合闸相互闭锁对于一个半开关接线,要求对先重闭锁后重功能进行检查。十二通道调试专用载波通道检查阻波器、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接地铜排的情况高频同轴电缆应在两端分别接地,并沿高频同轴电缆上方敷设截面不小于100平方毫米两端接地的铜导线。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侧的接地点应与耦合电容的一次接地点分开;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侧的接地点应离耦合电容的一次接地点有3-5M的距离。检查阻波器、结合滤波器、高频电缆、接地铜排的情况通频带特性的检测。包括输入阻抗、输出阻抗、传输衰耗、工作衰耗、回波损耗测试。收发信机调试绝缘电阻测定。附属仪表和其它指示信号的校验。检验回路中各规定测试点的工作参数。检验机内各调谐回路调谐频率的正确性。测试发信振荡频率。发信输出功率及输出波形的检测。收发信机的输出阻抗及输入阻抗的测定。检验通道监测回路工作应正常。收信机收信灵敏度的检测,可与高频通道的检测同时进行。检验发信、收信回路应不存在寄生振荡和拍频现象。十二通道调试通道专用载波通道收发信机调试检验发信输出在不发信时的残压应符合规定。通道联调测量通道的传输衰耗、工作衰耗、回波衰耗和输入、输出阻抗3dB告警检查检查收信电平,设置衰耗值检查收信裕度,10-16dB复用载波通道回路检查确保两侧保护命令要一一对应收发信展宽时间检查检查传输延时T15ms,保护装置应能正常运行和正确动作,要求允许信号传输延时T14ms,闭锁信号传输延时T10ms,要求检查解除闭锁逻辑正确。要求取消保护接口的收发信展宽时间。光纤通道通道的完好性对于光纤通道可以采用自环的方式检查光纤通道是否完好。附属设备对于与复用PCM相连的保护用附属接口设备应对其继电器输出接点和其逆变电源进行检查。传输时间及误码率应对光纤通道的误码率和传输时间进行检查,误码率小于10-6,传输时间小于12ms。传输设备发信电平、收信灵敏电平及通道裕度对于利用专用光纤通道传输保护信息的远方传输设备还对其发信电平、收信灵敏电平进行测试并保证通道的裕度满足厂家要求。纵联保护联调对高频保护的整组试验,应与高频通道和线路对侧的高频保护配合一起进行模拟区内、区外故障的保护动作行为的检验(要求对侧高频保护投入,断路器在断开位置)。模拟区内故障时,对于闭锁式,高频保护短时发信(发8ms)后停信,高频保护动作;对于允许式,高频保护发允许跳闸信号,对侧高频保护在收到允许跳闸信号后向本侧回馈一个允许跳闸信号,本侧高频保护在收到允许跳闸信号后动作跳闸。模拟区外故障时,对于闭锁式,高频保护短时发信(发8ms)后不停信,高频保护不应动作;对于允许式,高频保护不向对侧发允许跳闸信号,本侧高频保护不应收到允许跳闸信号,保护不应动作跳闸。十二纵联保护联调对于利用收发信机构成的闭锁式保护,还应带高频通道进行收信启动发信功能检查:(要求对侧高频保护投入,断路器在合闸位置)模拟区内故障时,本侧高频保护短时发信(发8ms)后停信,但由于本侧收到对侧闭锁信号,本侧高频保护不动作十三整组传动试验保护出口动作保持时间利用80%的电压来做保护整组带开关传动试验;当为两套保护时应采用电流回路串联的方法进行。单相瞬时接地故障、重合两套保护分别模拟A、B、C单相故障,检查跳闸回路和重合闸回路的正确性,要求保护与开关动作一致。单相永久性接地故障模拟一次单相故障,检查保护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