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0658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基础理论研究w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基础w 刘珣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引论(2000)中所言:“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文化学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w 在诸多相关学科中,文化学则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理论基石。第一章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基础理论研究w 一、文化的定义及其演变w 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语,是动词colere的派生词,原意指人在改造外部自然界使之适应于满足食住等需要的过程中,对土壤、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w 后来,这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变化,其内容变为指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素质的过程。一、文化的定义及其演变w “文化”这个词古已有之,指与“武力”相对的文德教化。后来“文化”一词被日语借入,到近代又被日语用来作为英语culture的对译词。在后来“文化”作为日语借词又被现代汉语吸收。w 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w “文化”一词有各种用法,在社会科学尤其是人类学方面,“文化”的定义是在人的生活方式中,通过学习从社会获得的那一部分总称为文化。一、文化的定义及其演变w 西班牙世界大百科全书:w 文化就是在某一社会里,人们共有的由后天获得的各种观念、价值的有机整体,也就是非先天遗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总和。一、文化的定义及其演变w 英国学者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一、文化的定义及其演变w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语用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从广义方面理解,“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即指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w 文化的特性:w 1、文化是人类在进化过程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创造出来的。文化是社会遗产,而不是生理的遗产。w 对每个具体的人来说,有关文化的知识和能力是后天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学习获得的。人们在享受文化的同时,也参与文化的创造。w 2、文化具有民族性,是以民族的形式体现出来的。w 统一民族总的说来有共同的文化,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虽然也有共同之处,但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更多地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了民族间的文化差异。w 3、文化(包括亚文化)具有社会性,为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共同遵守并共同享有,体现该社会群体的共性。w 4、文化具有系统性,是一个由上述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从表层到深层组成的复杂的体系。w 文化系统各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当人们接触到某一层次具体的文化现象时,往往可以体现出这一文化系统的特征。w 5、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符号系统之上的。w 文化必须通过一定的符号系统的记录,才能得以表达、保存和传递。语言是记录文化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此外还有非语言的符号系统,如体态语、各种信号和标记以及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w 6、文化是在发展变化的。w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历史的积淀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中的优秀部分,将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文化又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借鉴别的民族的文化并创造新的文化。这种发展变化不仅表现在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方面,也表现在价值观念、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文化的各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变化最快,制度文化次之,习俗文化较为稳定,而观念文化变化最慢。二、文化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w 1、文化学w 文化学最初诞生于德国。w 1838年,德国学者列维皮革亨首次提出“文化科学”一词,主张进行文化研究。w 此后,德国另一位学者C.E.克莱姆在其普通文化史(1843)和普通文化学(1854)中,首先使用了“文化学”一词。二、文化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w 在中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文化学似乎都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w 20世纪80年代,受苏联及西方文化学热的影响,中国学术界也开始重视文化问题,经过20余年的耕耘,中国语言学界在语言与文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果,有人说:“文化语言学”是在中国诞生的。二、文化学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w 文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探讨各种文化现象的起源、演变、传播、结构、功能、本质、文化的个性与共性、特殊规律与一般规律等。w 而文化学的发展,也会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新的学科,如文化心理学,文化语言学等等。w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w 1、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二者不可分割。w 语言与文化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都是人们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的。文化所具有的民族性、社会性、系统性以及不断发展的特点,语言也同样具备。一种文化不可能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抽去文化内容,语言也不能独立存在。w 2、语言是用于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主要载体。w 语言是文化中的特殊组成部分,其特点在于语言不仅本身是文化的一种形态,而且还是记录其他部分文化的符号,成为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之所以能发挥文化载体的功能,是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交际的主要工具;而文化的创造和发展离不开人的思维活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交际活动。文化的形成需要由语言来表达,文化的保存需要语言、特别是书面语的记载,而文化跨越时空的传播更需要借助于语言这一重要工具。w 3、语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进和制约。w 文化是由于有了语言而得以表达、保持和发展,语言的丰富多彩由文化内容的丰富多彩而决定。文化的发展必然带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与语言也在互相制约。不能很好地掌握一种语言,就无法理解、体会该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各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又形成了语言结构、语言运用规律的差异,从而制约了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理解和表达。w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个整体。要真正理解或研究一种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符号的语言;而要习得和运用一种目的语,必须同时学习该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对目的语的文化了解越多,越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第二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定性w 研究对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w 研究目的:揭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以便指导教学实践w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涵盖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第二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定性w 除了首先界定所指“文化”的内涵以外,还要分清是文化专业的文化教学,还是汉语言专业的文化课的教学。第二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定性w 进行文化教学至少有以下三条途径:w 一是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w 另一条是专门的文化课教学;w 再一条是汉语言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教学,尤其是人文学科各专业的教学。第三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定位w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定位,是指学科的文化定位,而不是指文化在学校或院系中的位置。第三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定位w 大体上说来,随着外国留学生人数的增多和生源结构的调整,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在不断提高,认识上经历了四个阶段:w 1、50年代至60年代前叶:w 中国历史、地理、民俗知识、各地名胜古迹、当代建设成就,作家作品扩大政治影响;第三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定位w 2、60年代至70年代后半叶:从二年级起开设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等文化是构成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w 3、80年代:加强了对文化与语言,与语言教学的关系的理论研究;文化性的内容在语言教材中除作为注释外,还以短文形式或课后阅读材料出现;第三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定位w 4、90年代初期:w 对外汉语本科教学要不要在高年级拓宽专业倾向商贸汉语、翻译专业;w 要不要拓宽学科范围,改变学科名称更名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w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涵主要是语言还是文化红学。第三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定位w 原则:既不过窄,又不过宽,正确定位。w 中国文化学:又名汉学、国学,是外国研究中国文化的总称。凡是中国的文、史、哲、经、社、政等均为研究的对象。第三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定位w 汉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的区别:w 对象不同;w 地区不同;w 要求不同;w 队伍不同。第四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定量w 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定量w 不同的教学阶段,语言和文化的比重不同,这就需要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给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确定一个合理的“量”。w 对外汉语教学的比重在整个教育阶段是个“变量”,它的规律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第四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定量w 具体来说,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比重,在初级约为5:1,中级阶段约为4:1,高级阶段则要上升到3:1。第四节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定量w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方式和手段w 初级阶段:口语课所出现的文化语言要多于汉语教程课;w 中级阶段:口语课和汉语课的文化内容都有增加,但教学方式仍然不同;w 高级阶段:开设各类可供选择的专题文化或综合文化课。第五节 文化教学的地位、内容与原则w 1、文化教学的地位w 文化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但又往往是不自觉的;w 文化既有统一性和延续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和变异性的一面;w 文化有“先入为主”的特点,甚至会出现“文化休克”。1、文化教学的地位w 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必不可少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但是根本上说文化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是属于第二位的,是为语言教学服务的。2、文化教学的内容w 作为第二语言和外语教学必不可少的文化教学内容,是指语言教学本身所不应和不能脱离的文化因素的教学。w 第二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和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与语言本身和语言交际相关的所谓的交际文化,而与语言本身及语言交际不直接相关的所谓知识文化则不是第二语言教学和研究所不可或缺的。3、文化教学的原则w 根本原则: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教授的是所谓的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教学原则则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和具体的培养目标来决定。3、文化教学的原则w 交际文化因素的教学也还要考虑到:w 与语言教学的阶段性相适应,即文化因素教学的适时性;w 与文化教学服务性相适应,即文化因素教学的适度性;w 与学习者的真正需要相适应,即文化因素教学的针对性;w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文化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习者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第二章 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 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v 从跨文化交际的现实情况来看,影响交际的制约因素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v 一是价值观念,这是文化特质的深层结构;v 二是民族性格,这是文化特质的外化表现;v 三是自然环境,这是文化特质的历史缘由。一 价值观念v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系统,而价值观是它的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底层,不理解价值观的差异就不能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一 价值观念v 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v 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 价值观念v (一)群体取向与个人取向v 1、中国社会的群体取向v 所谓群体取向,就是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时可以忽略,可以牺牲。v 群体取向的伸延表现为他人取向,中国人的所作所为较多地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力求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群体的意志。v 2、西方社会的个人取向v 与西方文化相反,在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崇拜个人主义。(二)求稳与求变v 1、中国文化的“求稳”心态v 2、西方文化的“求变”心态(三)“性本善”与“性本恶”v 1、儒家文化的“性善说”v 2、西方宗教的“原罪说”二 民族性格v 民族性格就是指一个民族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里特点,是一种总体的价值取向。(一)态度取向v 态度可以理解为对人、对事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决定人们是积极地、肯定地还是消极地、否定地对待某人、某事或某种行为。v 态度包括了认知、情感和意动。(一)态度取向v “认知”成分指人们对某种对象所持的思想、信念及知识。v “情感”成分指人们对某种对象在评价方面的反应,是带有主观爱好的情绪表现。v “意动”成分指人们对某种对象的行为意志,意动成分受认知和情感成分影响。(一)态度取向v 态度具有四种功能:v 一是功利实现功能;v 二是自我防御功能;v 三是价值表现功能;v 四是客体认知功能。(二)性格特征v 中国的民族性格体现了以人生为核心的人文特质,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v 而西方人偏重于追求世界的本体,关注的是怎样认识自然或客观世界,而不是怎样为人处事。三 自然环境v (一)地理环境v 文化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进而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社会规范。v 1、亚洲大陆文化的特征v 经济小农化,国家家庭化,社会等级化,礼仪规范化v 2、欧洲岛国文化的特征v 商业经济,民主,平等,求变(二)建筑风格v 1、建筑风格与空间界限v 中国的地理环境是封闭的,中国的建筑风格也是封闭的。v 与崇尚围墙的中国文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美国人对空间的极端崇尚和高度敏感。(二)建筑风格v 2、建筑风格与文化内涵v 四合院v 纽约的大街以坐标和数字编码组成第二节 心理因素与跨文化交际v 一 思维方式v (一)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v 1、整体思维的特征v 思维的整体性是指整体地去认识自然并改造自然,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v 直觉的整体性v 和谐的辨证性v 2、分析思维的特征v 分析思维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加以分门别类,把复杂的现象和事物分解为具体的细节或简单的要素,然后深入考虑各部分、各细节、各要素在整体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联系,从而了解其特殊本质。v 归纳法v 实证主义v 3、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v 中医 西医 v 国画 油画v 中餐 西餐v 时间v 空间v 1944年12 月24 日上午10时v 10am,Dec.24,1994v 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西九街,63号v 63W 9thAve.,Columbus,Ohio,USA(二)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v 1、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特征v 具象思维即人们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进而达到协同效应。v 具象思维由类比、比喻和象征等思维方式组成。v 抽象思维,通常也叫作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作为思维的形式,再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分类等途径加以系统化、精确化,并形成相关体系。v 2、两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表现v 汉语重语义,英语重结构v 汉语形象化、隐喻性较强,英语抽象化,逻辑性较强比较荀况的劝学与培根(Bacon)的论求知:v 学习的重要性:v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v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论学习应持的态度:v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v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v 秋思v 枯腾老树昏鸦,v 小桥流水人家,v 古道西风瘦马。v The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v Neat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v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use goes.v 3、两种思维方式在文字上的表现v 西方文字属于表音文字系统,拼音字母与语言中的声音单位(音素或音节)相联系,以形标音,是线性文字。西方文字的这种特点是西方人中抽象思维的必然结果。v 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字形与语言中的意义单位(语素)相联系,以形写意,而且形、音、义三位一体,是平面型文字。汉字的这种特点也是中国人重具象思维的必然结果。二 民族中心主义v (一)民族中心主义与定势偏见v 1、定势与偏见v 定势是一种思维定势,是过于一般化的、过于简单的、过于忽略细节的,过于夸大某种信念的认知方式。v 定势有偏差就会导致偏见。v 偏见是对事实调查之前就已形成了的判断或不成熟的评价。一般来讲,它是一种对某一群体的否定的态度,因为它是一种以错误的或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一种反感心态。v 偏见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1 )根据自身群体的标准评价其他群体,并认为其他群体是低下的;(2 )对不同群体成员持有敌意,因为对方的存在威胁着本群体利益;(3 )对不同群体持有反感,但通常自己不承认有偏见;(4 )与不同群体人相处时产生“ 不自在” 的感觉,因而回避或不愿与其接触。 2、民族中心主义v 民族中心主义是民族自尊、民族优越感的极端心态所产生的一种定势与偏见。v 民族中心主义的心态往往是无意识的产物。(二)民族中心主义与交际距离v 1、“民族中心主义”的消极影响v 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v 第一,民族中心主义者关于自己文化的一些信条形成了某种社会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狭隘的、排外的;v 第二,民族中心主义者一般都把有其他文化背景的人归入某种特定的文化定势;(二)民族中心主义与交际距离v 第三,民族中心主义的动力在于首先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正常的、自然的,再将其他文化与自己的文化进行比较,结果是抬高自己的文化,贬低别人的文化。(二)民族中心主义与交际距离v 民族中心主义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是很大的,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交际距离。v 交际距离实际上是交际中产生障碍的心理距离,通常有:v (1)漠不关心的距离v (2)回避交往的距离v (3)蔑视反感的距离v (4)心理补偿的距离v 2、“文化相对主义”的积极态度v 文化相对主义:任何文化都是一种历史形成的客观事实,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却没有优劣之分。三 心理环境v 心理环境是指人这主体对客体环境的认知、态度以及如何利用环境等心理状态。v 从跨文化交际来说,集中体现在“隐私”这一概念上。隐私与客观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涉及人们如何对待和利用环境因素,如何控制和调节与他人的交往。v 西方学者一般把隐私分为四种情况:一是隐居(solitude),即与外界隔绝;二是匿名(anonymity),即不期望被他人识别;三是亲密度(intimacy),即只向亲密朋友或知己泄漏隐私;四是自我保护(self-reserve),即指一种心理自我保护以防止不必要的骚扰。(一)群体领域和个人领域v 不同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调节或控制民族或本人的领域,以保护本民族或本人的利益。v 领域是为了调节交际而对某一区域的群体化或私有化的结果,与其相关的行为称之为“领域行为”。(一)群体领域和个人领域v 1、中国文化的群体隐私观v 2、西方文化的个体隐私观(二)社会关心和隐私侵犯v 1、中西方隐私观的差异v 涉及个人隐私,中西方的差异特别明显,并产生了关于“社会关心”和“隐私侵犯”的冲突。v 在中国,所谓个人的隐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公共性”,他们往往受到社会、他人的关心。人们不经允许可以涉足他人的生活领域,不仅不会受到非议,反而被认为是关系亲密、相互关心的表示,乃至已成为道德范畴的评价标准。v 在美国文化中,年龄、工资、日记、私人信件、宗教信仰、家庭关系、夫妻生活、私人友谊、个人嗜好、财产收入等无不被看成隐私。隐私权在个人取向的社会中被当作合法的、合理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也是人们的安全需求。2、中西方隐私调节的方式v 中国人常把感情,如喜怒哀乐、爱憎好恶以及个人态度等当作隐私,而对隐私的处理是采用自我节制的心理压缩的方式。v 美国人则常使用物理环境来调节隐私。第三章 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w 有效的交际不仅依赖于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也依赖于对社会环境的认识,而社会环境对交际来说实际上就是广义的“交际情景”。w 社会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语言把我们周围和内心世界的无限纷繁复杂的现象、事件和行为,我们各自的意识过程等压缩成可控制的不同的范畴。”w 语言的社会功能还在于表达我们作为人对言语情景的参与,表达我们自己所承担或强加给他们的角色,表达我们的希望、情感、态度和评价等等。w 通常认为,交际情景主要包括三个要素:w 一是交际者;w 二是交际目的;w 三是交际场景。w 交际者:指某一交际行为的参与者,参与者包括说话人(信息发出者)和听话人(信息接受者)。w 涉及的社会背景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教育、宗教信仰、经济地位、政治身份、家族背景等。社会身份是决定交际的情景因素,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涉及社会的角色关系和人际关系。w 尽管语言能被用来为各种不同的交际目的服务,然而交际目的不同,其语言的使用也会不同。从社会交际的目的来分析,可以分为文化型、职业型、专业型、普通型等等。w 交际场景中最重要的是物理场景,物理场景又可分为空间场景和时间场景。w 在交际过程中场景这一因素的作用非常重要,即使是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相同,交际场景对交际行为的要求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所用的语调、音量、非言语行为乃至词汇和句法等都会受场景因素的制约。第一节 角色关系与跨文化交际w 一、角色概念w (一)角色的社会学含义w 社会角色就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身份的行为的期望,人们社会交往从方式到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角色关系。w 社会是人际关系组成的,这些关系规定了社会角色,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得不承担某种社会角色。人们通过语言和行为来扮演和完成各自的社会角色,同时又通过角色来预测别人的行为。w 判断角色在交际中是否达到某一社会期望的标准:w 第一,你的行为是否符合被赋予的社会角色,即你是否选择了准确的角色;w 第二,角色表现是否恰当,即你的行为是否已达到有关文化评价的规范或标准;w 第三,行为是否令人信服,即是否使人毫无疑问地认为你已合情合理地进入了角色。w (二)角色规范的文化差异w 东西方“主人”和“客人”的角色:w 中国:客气、谨慎和敏感的友好态度w 西方:坦诚、直率、平等、非正式w 尽可能了解对方的文化,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对方的文化二 角色关系w (一)角色关系的社会类型w 影响交际的社会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交际者的社会地位。w 社会语言学家把形形色色的关系概括为普遍存在的“权势”和“一致性”关系。w “权势”通常指上下关系、尊卑关系,也可能以年龄长幼、职业差别、受教育程度高低等情况来确定;“一致性”则指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系,通常指社会特征(性别、年龄、种族、家乡、职业、宗教、志趣等)的共同性,也可能彼此经验共享,关系亲密等。w “权势”关系是不平等的关系,是不能互换的;“一致性”关系是平等的关系,是可以互换的。w 语言就是“权势”和“一致性”关系的标志。通常较正式的语体标志着交际双方社会地位不平等,而比较随便的语体则标志着双方可能比较亲密或者志趣相投等。w (二)角色关系的文化差异w 相对而言,东方文化似乎更青睐于“权势”关系,西方文化则偏爱“一致性”关系。w 称呼语w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三、角色关系的变量w (一)交际的正式程度w 所谓交际的正式程度,指社会群体对角色规范的重视程度。w 角色关系因文化而异,有些文化之间的差异甚至会很悬殊。也就是说有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在交往时出于角色的规范,交际行为较为正式,有的则较为随便。相对地讲,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东方国家比较重视交际的正式程度,这和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对照。w 角色关系的正式与否在跨文化交际中是一个重要因素。角色关系在正式和非正式方面的差异在日常交际中经常造成误解,导致心理距离。w (二)个性化的表现程度w 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社会中人们在角色关系处理中的个性化表现可能很强,也可能很弱。角色关系中个性化程度的差异取决于当事人是处在“强交际环境”还是处在“弱交际环境”之中。w 相对而言,处在“强交际环境”的人们,由于对环境因素较为敏感,他们习惯于把个人和环境因素当作一个整体,对自己和对别人总是做整体式估价。w 而处于“弱交际环境”的人们则不然,他们对环境因素不敏感,往往把个人和其处所的环境分开,把个人的角色行为和其所具有的感情分别对待,他们习惯以自己或有关人的社会角色以及对其的社会期望为依据,很少考虑感情因素,因此他们对客观事物或人的行为态度倾向于非个性化,或个性化程度较低。w (三)偏离角色行为的允许程度w 通常认为,对具有较“宽松”的社会结构的社会来讲,人们交往中的社会角色行为与理想角色行为之间允许有较大程度的偏离;而具有较“严格”的社会结构的社会,人们交往中的社会角色行为与理想角色行为之间不允许有较大程度的偏离。w “严格”和“宽松”社会结构概念可能与“强交际环境”和“弱交际环境”概念相对应。w 较为“宽松”的社会结构往往属于“弱交际环境”范畴,而较为“严格”的社会结构往往属于“弱交际环境”范畴,其角色交际行为则因之而异。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w 一、人际关系及其制约因素w (一)人际关系w 1、人际关系的属性w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对研究与人际关系极为密切的跨文化交际来讲,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w 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是指人们通过交际活动所产生的心理接触,即心理距离。w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建立起各种不同的关系,有亲密关系、疏远关系甚至敌对关系,这些关系都是心理距离,统称为人际关系。w 人际关系不同于角色关系。w 人际关系是心理学的概念,体现的是人际间心理距离的疏密程度;而角色关系是社会学的概念,体现的是人际间社会距离的“权势”和“一致性”关系。当然,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w 2、人际关系的类型w 总体上看,存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政治关系。w 血缘关系亲属w 地缘关系邻里w 业缘关系同事、同学、朋友w 政治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w (二)制约人际关系的因素w 1、文化因素w 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以及一系列的角色规范。w 2、社会因素w 社会因素指特定地区、特定时代的群体心理取向。w 3、心理因素w 心理因素指交际个体的性格、态度、能力等因素。w 4、地理因素w 地理因素指一个国家、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二 人际关系的文化对比研究w (一)中国社会传统的差序格局及人际关系w 宗法社会结构是中国社会最典型的传统结构。w 1、服从权威和长辈w 2、严格的等级身份制w 3、根深蒂固的关系取向w (二)西方社会崇尚的平等格局及人际关系w 1、服从权威被民主政治所代替w 2、等级身份制被平等意识所代替三 人际关系取向及其类型w (一)人际关系取向的文化类型w 可选择型和不可选择型w 长期型和短期型w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看,中西方学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人际关系取向分为工具型、情感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w 1、情感型人际关系取向w 这是在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基础上延伸、发展起来的关系。w 2、工具型人际关系取向w 这是人们在交往时为达到某一目的或获取某种利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w 3、混合型人际关系取向w 这是一种既有情感性又有工具性的混合式人际关系模式。w (二)人际关系取向的比较分析w 1、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取向w 相对而言,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情感型”关系和“混合型”关系。其中“情感型”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底层,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满足情感的基本需求;“混合型”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上层,对中国人来说,这是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w 2、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取向w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以“工具型”为主要取向。美国人这种“工具型”关系加以延伸,可以说是一种实用型的关系,表现在交往中常常是理智的、超感情的。第四章 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第一节 非言语行为的类型与功能 一、非言语交际与语言交际的区别 1、语言交际遵循语法规则,具有严谨的结构,而非言语交际却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因此要正确地理解非言语交际行为往往需要综合分析周围的情况才能确定。 2、语言交际使用特定的符号,而非言语交际却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 3、语言交际在讲话的时候进行,在停止讲话的时候中断。讲话一般总是时断时停的,因此,语言交际是非连续性的。非言语交际与此不同,它是连续不断的。 4、语言是后天习得的,而不是生而知之。非言语交际的手段一部分是人类的本能,有些手段则是后天习得的。 二、非言语行为的类型 非言语行为包括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交际者和交际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交际参与者都具有潜在的信息价值或意义,一旦这些刺激被对方感知就产生了交际意义。 非言语行为包括说话时的语调、语气、语速、音量、手势、表情、服饰、体距(交谈时的身体距离)等。这些非言语行为可用来作为交流信息、传递思想、表达感情的手段,在交际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有效地辅助了言语行为的实施。 非言语行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民族对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区别很大,甚至表示的意义正好相反。因此,非言语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就特别显著,对对方的文化习俗不熟悉或不了解,就会导致交际障碍,甚至引起国家或民族之间的冲突。 通常把非言语行为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体态行为 体态行为指人的身体各部分的行为动作,表现为说话时的身势、手势、表情等。 在言语交际中,无声的体态行为和有声的言语行为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礼记)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论语季氏) 有研究表明,有时候人体语言会很大程度上与文字表意(主要指口头表达)相矛盾。 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来看,体态行为中最敏感的是身势语、手势语和表情语。 (二)时空行为 时空行为指交际者在交际中如何运用空间和时间的范畴,包括体距行为(交际时的空间处理)和时间行为(交际中的时间处理)。 1、体距行为 体距行为是交际者利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的行为,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 根据人对空间的需求,把空间区域分为四种类型:密切空间、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 (1)密切空间:20厘米至60厘米之间 (2)个人空间: 近距离个人空间:60厘米至90厘米之间 远距离个人空间:1米至1.5米之间 (3)社交空间: 近距离社交空间:1.5米至2米之间 远距离社交空间:2米至4米之间 (4)公共空间: 近距离公共空间:4米至8米 远距离公共空间:8米以上 2、时间行为 时间行为就是人们在交往接触中处理时间的行为。 人类的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时间的单一性和时间的多样性。 欧美国家属于单一性时间模式;而亚洲和拉美地区一些国家属于多样性时间模式。 (三)外表行为 外表行为包括体型、服装、头发、气味、化妆、饰品等各种要素。 1、容貌 2、仪表(气质) 3、服饰(社会地位、职业身份、价值观念) (四)类语言行为 类语言行为包括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声音的音量、音调、重音、语调等因素,以轻重缓急、抑扬顿挫、高低强弱来表达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也包括表达不同意义的诸如叹息、呻吟、咳嗽等声音。 类语言行为属于有声的非言语行为。 这类现象大致分为三类:作为言语基础的声调,作为言语伴随的音质,浊音化现象。 声调: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长短、声音的响度和力度。 音质:指音调、节奏、语速等语音特征。 浊音化:指非表意自然声音,诸如哭声、笑声。 类语言所表达的感情与面部表情和动作有密切联系。二 非言语行为的功能 (一)非言语行为是社会关系的标志 同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也是人类交往时双方社会关系的标志。 (二)非言语行为是话语功能的标志 我们在交际时常使用非言语行为来标志话语功能,如问候、道别、致谢、恭维、答谢、同意等。我们在实施这些言语行为的时候,往往伴随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非言语行为,以增强话语功能的信息量。 (三)非言语行为时感情流露的标志 人们交际是为了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实施交际功能,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感。 冷眼旁观 望眼欲穿 眉开眼笑 目不转睛 目瞪口呆 瞠目结舌 慈眉善目 横眉怒目 贼眉鼠眼 第二节 非言语行为的文化差异 一、身姿语的文化差异 身姿语主要指人体的姿势和动作。 (一)姿势动作的文化差异 坐立 姿势、动作的幅度和速度 (二)人体接触的文化差异 握手 拥抱与亲吻 其他部位 二、手势语的文化差异 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和形态来代替语言交流和表达思想,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际手段。 (一)手势语的同异解释 (二)手势语的文化冲突 三、表情语的文化差异 表情语指脸部活动所流露出来的情绪、态度的倾向性,是最具表现力的人体语言之一,一切脸部活动的表征都属于表情的范畴。 (一)表情语的表达方式 表情的展示具有共性,只不过不同文化的表现程度有差异。 目光 (二)表情语的交际误解 眼睛的定位 四、体距语的文化差异 (一)不同民族的人际距离观 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文化观念。 (二)体距语差异的文化冲突第五章 语言与跨文化交际一、跨文化交际的特点w 1、文化的差异与交际障碍w 同文化交流,由于双方享有同一文化,不会因文化问题而产生交际障碍。而跨文化交际发生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容易由于差异的存在而造成交际的障碍。w 障碍之一:认识上的误区w 把自己的文化规范误认为是他人也接受的文化规范是跨文化交际的主要障碍。w 例1:w 留学生李英初次出国,到达美国不久被朋友请去参加一个聚会,他准时到达,但却发现许多人都姗姗来迟,穿的也很随便。在聚会上,有几种饮料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菜。聚会上熟人很少,好不容易见到了马克,于是与他攀谈起来, 谈了大约十来分钟, 马克说他要和另一个朋友去谈谈, 就走开了, 李英十非常失望。 聚会的主人把他介绍给一两个人, 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了。 两个钟头以后, 他借故离开了聚会。 回到家, 他还很饿, 不得不煮些面条吃。 他决心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类聚会了。w 例2:w 萨拉是位英国教师,从曼切斯特来到西安教书。她在讲课时学生不断地记笔记,但是,没有人提问题。虽然她一再鼓励他们提问,但是收效不大。她认为学生对她的讲课缺乏兴趣。但是,她又发现学生常常在课后或者课间问她问题。她指定学生课后读参考书,但是,她发现他们大部分没有读。她把学生邀请到她的房间,与他们聊天。但是,他们都比较拘谨。有的学生把她书桌上的东西拿起来看,事先也不征求她的同意。面对这一切,她感到沮丧。她觉得她可能在教学上不会成功。w 期望对方和自己一样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实与预期差距很大引起文化冲突感到愤怒、恐惧决定退缩回去w 障碍之二:刻板印象w 刻板印象是对于某些个人或群体的属性的一套信念。这些属性可能是正面的,但大部分是负面的。w 我们在认识事物时,通常都是从个别到一般,即首先认识个别事物,在认识了许多个别事物以后,将共同的特点集中起来,抽象成为一个总的概念。在总的概念中,个别特点已经被忽略,存在的只是共同的特点。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w 2、交际原则与价值观念w 3、母语文化的思维定势和对异文化的成见w 4、交际过程中的相互接近和求同趋同w 5、交际的结果:文化的相互影响二、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的冲突和适应w 在跨文化交际中,或是进入非本民族文化的生活环境中,以及学习目的语文化的过程中,文化差异都会引起人们的心理反应,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经历从文化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w 这一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w 1、蜜月阶段w 刚刚接触到第二文化或进入第二文化的环境,对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惊讶、有趣,处于兴奋、激动、满足的状态,一切都觉得美好。w 2、挫折阶段w 这段时期,有的采取回避的态度,不接触当地人和当地文化;有的对当地文化产生歧义,甚至发泄不满,采取不理智的行动;有的因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而离开这一文化环境,回到自己的国家。w 这些表现叫“文化震荡症”,也叫“文化休克”(cultural shock)。w 文化休克是指在非本民族文化环境中生活或学习的人,由于文化的冲突和不适应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的精神症状。w “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一词系Oberg于1960年在他的一篇学术论文中首次使用,概括种种跨文化不适应症,之后广泛流传,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词汇。据Oberg的看法,文化休克有6个方面的表现:w 由于不断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整而引起的疲惫;w 由于失去朋友,地位,职业,和财产而引起的失落感;w 不能接受属于新文化的成员或者(以及)被这些成员拒之门外;w 在角色、对于角色的期望,价值观念,感情和自我认同方面感受到混乱;w 在觉察到文化差异后感到的惊奇,焦虑,甚至厌恶和气氛;w 由于不能对付新环境而产生的无能为力的感觉.w 文化休克是人们对于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环境的心理反应.通俗地说,一个人从一地迁移到另一地,原来自己熟悉的一套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等被另一套新的自己不熟悉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所替代,因而在心理上产生焦虑,在情绪上不安定,甚至沮丧.在严重的情况下,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疾病.最严重的甚至会患精神病或者自杀.这就是文化休克.w 自然,并不是所有进入异文化环境的人都会发生文化休克.进入异文化的人的情况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w 1)旅游者:w 这类人通常在异国停留的时间短,而且有各种保护,例如,呆在旅馆里,与当地人很少接触,或只有很肤浅的接触;如果是旅游团,一般有向导为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不需要他们自己出面;除了旅游,他们本身没有其他任务,不需要他们与当局或当地人有业务上的联系,因此,他们通常不感到生活上的不便或工作上的挫折.一般来说,他们情绪高涨,而不是沮丧.他们对于不熟悉的种种文化现象一般抱着好奇的态度,并不因为投身其中而情绪低落.w 2)短期出访的商人,政府官员,外交官等:w 他们在异文化环境中停留的时间从几天到几个星期,一般来说,他们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居住在饭店或使馆里,与当地人只有业务上的往来.他们的困难大致是工作方面的.他们对于异文化可能有不适应的地方,但是,通常不会感到很大的冲击.w 3)留学生和长期在外工作的人员,例如使馆工作人员,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员,我国劳务输出的劳工,美国派出的和平队员等:w 他们在异文化环境中至少停留一两年,有的甚至更长.这些人与当地人有较多的接触,遇到的困难比较多,在文化方面不适应的情况经常出现,对于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求比较高.文化休克的表现在多数人身上会反映出来.w 4)移民和政治避难者:w 他们中有的是出于自愿,有的则是被迫离开自己的国家.他们在文化适应方面遇到的问题最多,对于他们来说,文化适应是他们必须过的关.他们必须重新学习一套新的符号,习俗,行为模式,社会关系,价值观念.他们原来的文化与新的文化不断冲突,因此,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特别大.w 文化休克集中反映在后两种人身上.至于为什么一个人进入异文化环境会产生种种不良反应,在心理学上有各种解释.w 一种传统的解释是把文化休克和人们失去亲人朋友后感到的悲痛联系起来,认为其原因都是由于失去了某种东西.人们感到家庭,朋友,地位或者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东西,例如自己常吃的食物,自己习惯的气候,自己喜欢的娱乐方式等等.正是因为失去了这些最亲近的东西,人们在异文化环境中感到不适应,甚至痛苦.w 3、调整阶段w 经历了挫折期之后,人们开始调整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寻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方法。w 4、适应阶段w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对生活环境渐渐感到习惯,对第二文化也逐步适应,能基本上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甚至对其中的一部分已能接受。不能接受的部分也能要求自己理智地对待。w 以上是适应第二文化的过程,一般说来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这一过程的时间长短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三、跨文化交际中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w 1、尊重不同的文化w 2、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w 3、求同存异对待文化冲突w 4、外为我用,发展本国文化w 5、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出发,选择文化依附w 所谓文化依附,是指人们言行所代表和体现的是哪一种文化。四、交际文化w 知识文化:跨文化交际中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w 交际文化:跨文化交际中直接影响信息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第二节 w 一、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w 对外汉语教学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同时紧密结合相关的文化教学。w 确定文化教学内容应体现语言的、交际的、对外的三条原则:即与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紧密相关且体现汉语文化特点的、为培养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所必需的、针对外国学习者实际需要的那部分文化。w 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文化教学应是三个层次:即对外汉语教学学科范围那语言的文化因素、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和虽不属于本学科但为本学科所设专业(如汉语言专业、中国语言文化专业等)所需要的专门性文化知识。w 1、语言的文化因素w 主要指语言系统各层次的文化内涵和语言使用的社会规约。这些文化因素又可详细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w 语言文化因素主要隐含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语用系统之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制约着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甚至可能造成一定的误解和障碍。w 语言文化因素又分为语构文化、语义文化和语用文化。这部分文化内容常常与语法、词汇、语用教学结合在一起。w 2、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w 指目的语国家的基本国情知识。w 国情文化知识可以看作是从文化本位出发提炼出的最基本的“知识文化”,它可以弥补上述语言文化要素比较零散、不够系统的缺点,也可为文化知识系统学习打下初步基础。w 3、专门性文化知识w 这是在掌握最基本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比较系统的专门性文化知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为高年级开设的文化课中,如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历史、中国经济等等。w 这类课的性质已不是语言教学,所以不属于对外汉语学科的范畴,是与语言教学平行而又相关的文化课。w 对外性w 基础性w 常识性w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要素w 1、语构文化w 语构文化指词、词组、句子和话语篇章的构造所体现的文化特点,反应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w 重意合而不重形式w 语言结构的灵活性和简约性w 动静w 动物w 动手w 动人w 动心w 苹果多少钱一斤?w 苹果一斤多少钱?w 一斤苹果多少钱?w 多少钱一斤苹果?w 明天下雨,不出去了。w 2、语义文化w 语义文化指语言的语义系统,主要是词汇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涵义,它反映了民族的心理模式和思维模式。w 这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最基本、最大量的表现形式,也是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教学的重点之一。语义文化常常和词汇教学结合在一起。w 词义主要包括了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w 词的概念意义指语言交际中表达的最基本的意义。没有概念意义就无法进行语言交际。w 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w 内涵意义可以因不同的文化而不同,因此往往是不稳定的,在分析内涵意义时应注意有褒贬之分。w 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中,不仅要注意词的概念意义,更重要的是要随时随地关注词的内涵意义。w 在不同语言之间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两种语言分别用A、B代替):w 1) A、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相同或大致相同;w Fox狡猾狐狸w Pig肮脏猪w 松坚毅高洁w 莲纯洁清雅w 蝠吉祥w 四死w 八兴旺w 2) A、B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