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新增知识点.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9138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新增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新增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新增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科目增减说明及新增内容知识点1、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新增)(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 (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 (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2、了解秦朝的中央官制。(新增)(1)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丞相助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2)丞相之下设九卿,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3、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表述改变,原为“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4、了解黄海海战。(新增)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中国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全舰共沉,壮烈殉国。此役北洋水师失利,共损失5艘战舰,日本联合舰队多艘战舰重创,但未沉一舰。黄海战役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5、了解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删除)6、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史实(表述改变,原为“了解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抗战的重大史实;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战的史实。”)7、探讨抗战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新增)抗日战争是近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8、天京变乱(删除)9、理解八七会议(原为“了解” )背景:大革命失败,革命进入低潮。经过: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内容: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的转移到发动工农群众上来,并要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历史意义: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10、理解遵义会议(原为“了解” )背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经过: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历史意义:结束了王明等“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11、理解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原为“了解” )背景:国民经济恢复,从1953年开始,我国进入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人民政权巩固;1952年12月,中共中央就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共同纲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经过:1954年9月,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主要内容:1954年宪法除序言外,分总纲,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旗、国徽、首都共4章106条。(1)它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它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规定了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还确认了单一制的国家结构,确认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制度。(2)它确认了生产资料的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规定了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国家保证优先发展国营经济。(3)它规定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方法、步骤。确认了要“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4)它确认了“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和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基本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宪法所确认的人民民主原则与一切资产阶级民主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即广大人民的民主。宪法确认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社会主义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宪法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2)宪法明确规定了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和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要优先发展;(3)基于当时的认识水平,宪法还规定了国家用计划经济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12、了解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原为“理解”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依据:1949年9月,全国政协一届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的规定。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建立标志: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分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我国的政党制度):形成和发展: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这一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作用: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2)民族区域制度:建立的原因: 中国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客观依据) 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目的: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地位与共同发展。法律依据: 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宪法正式确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含义:是指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3、了解1982年我国宪法修订的情况。(新增)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完善的宪法,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4、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史实(表述改变,原为“了解告台湾同胞书、九二共识以及海基会和海协会的交流情况”)15、认识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新增)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第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16、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新增)(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2)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3)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4)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17、理解美国联邦制及其国家权力结构(原为“了解” )(1)联邦制:背景:美国独立之初曾经在一个短暂时期内实行过邦联制。松散的邦联政府难以应付经济衰退、社会动荡和外部军事威胁等问题。法律保障: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特点: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府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联邦地位高于州(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利弊:优点:从美国联邦制的历史看,联邦制的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弊端:效率不高: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集团分享权力,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不顾人民要求。(2)国家权力机构:(原则: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联邦政府内部的权力分配)立法权属于国会,由参议院、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任期六年;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直接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国会不得增减总统任职期间的报酬,更不能罢免总统(除非定罪);政府的重要行政官员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司法权属于美国联邦法院系统。最高法院 ,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除非犯罪,终身任职。立法权所属机关受制约表现总统的制约法院的制约国会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还有立法倡议权,即建议国会立什么样的法。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联邦宪法。行政权所属机关受制约的表现总统国会的制约法院的制约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会批准,国会还有权监督行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布的规章条例违宪;还能通过案件的判决对宪法作出新解释,扩大或限制总统的权力。司法权所属机关受制约表现法院总统的制约国会的制约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最高法院法官人数和联邦其他法院的设立,均由国会决定,总统亦可施加影响国会可以通过批准对法官的任命或弹劾法官的办法,来改变法院的组成。国会和各州一起,可以用宪法修正案推翻最高法院的裁决。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积极作用:按照这个原则组织国家机构,可以防止少数人专权,使民主制度不致转变为专制制度。这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局限性和消极作用(弊端):由于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权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也就不可能对权力的运用施加影响。所谓权力与制衡,事实上成为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三大权力机关互相扯皮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即使是在美国三权分立原则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18、理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及其表现形式。(新增)资产阶级代议制:(1)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是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2)资产阶级代议制特征:议会形式上是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是普选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议会制是一种间接的民主形式。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3)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代议制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调节、缓和了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进步作用和历史意义。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表现形式民主共和制(总统共和制,典型代表:美国;半总统半议会共和制,典型代表:法国;议会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又称议会君主制,典型代表:英国、日本)19、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删除)20、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原为“理解”)(1)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2)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3)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21、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新增)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克思主义伴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而诞生,科学地指导着国际工人运动,也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22、了解雅尔塔体制。(新增)含义:二战末期、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大国(主要是美苏)根据二战后期召开的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几次国际性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达成的对世界安排的协议,对世界进行了势力范围的划分,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此即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处置战败国;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建立联合国等。雅尔塔体制的实质和作用:实质是美苏划分欧洲和远东的势力范围,表明美苏两国占据国际政治的中心位置,欧洲丧失了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为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打下了基础。23、了解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原为“理解”)苏联解体的过程:(1)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经济领域改革,无法打开局面。从1988年起,转而进行政治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化”,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2)“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在苏联即将要被改成一个松散邦联的情况下,一些党的高级干部为控制局势,发动了“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共产党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发生了根本的质变。(3)“独联体”的成立和苏联正式解体:1991年12月21日,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的协定书(即阿拉木图声明),宣布苏联已不复存在。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也宣告结束。24、了解古代中国的官营手工业。(新增)(1)演变: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继续发展;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直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2)特点:由政府直接经营(垄断性),进行集中(封闭性)的大作坊生产;产品供给皇室和官府使用(非商业性);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征役制(工匠职业世袭)到募役制。25、探讨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增)(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地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26、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删除)27、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删除)28、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五大的主要决定。(原为“理解”)(1)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主要决定: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2)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主要决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3)中共十五大:1997年,主要决定: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29、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删除)30、了解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删除)3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原为“理解”) 过程:1944年7 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核心内容: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取消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前者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借贷,目的为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后者提供中长期信贷来促进成员国经济复苏。 )32、了解汉字的书法艺术。(删除)33、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删除)34、了解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主要论著。(删除)35、了解文艺复兴。(删除)36、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新增)文艺复兴运动是 14 世纪至 16 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是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产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完全提倡复古,而是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肯定和注重人、人性,要求在各个文化领域里把人、人性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局限性:它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历史作用:它通过对古典文化的研究,提出人性论、人道主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推动了欧洲各国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是新兴资产阶级谋取自身经济和政治地位的思想武器,起了进步的历史作用。37、理解宗教改革的影响。(删除)38、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思想。(新增)(1)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 (3)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和反封建的思想 (4)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5)世俗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 (6)建立本民族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39、理解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删除)40、了解赫鲁晓夫改革(新增)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销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2勃列日涅夫改革:(1)内容:政治体制: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扩大党内外民主。 经济体制: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扩大企业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2)结局及成因:结局:取得一定效果,但未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1975年后经济进入停滞阶段。成因:没有突破原来经济体制的束缚;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使自己的经济负担日益沉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