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真题本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8831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论真题本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申论真题本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申论真题本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评析1.概括主题部分答卷一:一、网民诞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将网络融入生活:二、电子商和电子政务应运而生。为商务和政务提供了更快捷有效的途径;三、网络成为基础设施,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工作等成为可能,人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不再受地域所限;四、成为人们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并以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式服务于人民;五、伴随网络出现的网络侵权、网络犯罪成为新的犯罪方式;六、网络经济初露锋芒,网络在人们心目中和生活中的份额增大,网络经济也逐渐成为重要经济来源。评析:试卷要求概括“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实际是对事物后果的概括。后果的概括一般要求,应对正负两方面都进行概括。但这篇文章只侧重反映了资料一个方面的问题,即网络的正面影响,而对网络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精神文明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深入提及,概括得不够全面,这是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答卷二:该资料反映了网络建设的问题。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它的出现和迅速扩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它是把双刃剑。一方向,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它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评析:这份答卷的概括比较清晰、文章抓住了给定资料的关键问题,并通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即:网络早已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但在我国则是近些年才出现的具有双重性的新事物,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是既有正面作用,又有负面影响的一把“双刃剑”。概括有一定高度,兼顾了正反两个方面逻辑也比较清晰,语言也很严谨,应该算一篇比较好的概括文章。2.提出对策部分答卷一:关于加强我国网络建设的问题,提出如下三个方案:(1)建设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鉴于网上是欧美的“信息霸权”,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线趋于模糊,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意识形态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国家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对我意识形态渗透。因此,建设马克思主义的网络阵地就很有必要了。(2)发挥网络的舆论宣传与引导作用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对外宣传自己的意识形态,对内起社会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以加大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提高其识辨能力,抵制西方网络对我国的消极影响。(3)加强网络法规建设我国是后起的网络用户大国,近几年已初步建立了我国的网络法规,但还很不完善。应加大网络立法的力度。一是应加快立法速度,以对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数据实行保护:二是应强调采用法制手段制裁处罚网络犯罪:三是应大力培养网络执法人员,及时发现与打击网络犯罪;四是应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人民群众利用信息的能力,包括技术加密防范措施,信息获取方式技术和抵御信息防御能力等。评析:这份答卷提出了三个加强我国网络建设的方案。其中,第一个方案与第二个方案比较抽象,可操作性差,从而影响了总体得分;第三个方案中提到了四个措施,比较具体,也切实可行。但总体上看,本部分得分不会高。答卷二:针对网络发展所带来的用户信息安全、不良广告及因网络而诱发的社会犯罪等问题,从政府政策制定的角度出发,有如下建议:(1)加快涉及网络安全的法规与规章的制度性建设对可能造成和产生的网络用户信息交流与沟通方面的安全隐患,应该采用立法、建制的手段,从制度与办法上进行积极预防和全面治理。(2)清理不健康和诱发并产生负面的恶劣社会行为的网络信息网络所提供的公共信息应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3)对网上影响恶劣和干扰公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不良商用广告宣传进行限期整治与删除。(4)对网络与网站建设进行监管、约束与控制防止网络乱用、网站滥建现象的发生。对已经建立的网络机构与网站进行信息内容等方面积极、合理、有效的规范与管理,从而降低与扼制因网络使用而导致的社会违法犯罪的发生,保障网络对社会生活的有利影响。(5)不断完善网络建设的程序与体系。评析:显然,本文提出解决问题的五个措施,是针对网络发展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提出来的。对问题考虑得较全面,法规建设、监督管理、技术手段、清理整顿几个方面;都说到了。解决措施较为具体,也有可操作性。基本符合对策要抓主要矛盾,要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要求。3.论述部分答卷一:政府与企业合作建设网络网络建设中的问题不是某个人或某个单位造成的,它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的解决有待整个社会的努力,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一般而论,政府在网络建设和管理中占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离开了政府的参与、组织、管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就网络道德建设而言,政府的作用至少在以下方面明显地显现出来:一是教育功能。教育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网络之所以能造成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道德失范,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的道德自律不够。减少青少年的网络不道德行为应该主要依靠教育。而政府可以动员社会的宣传资源、教育资源,从而在道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法制、规范功能。在目前社会信息化、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网络道德、犯罪问题日益严重,而现行的法律、道德规范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很多新的问题如个人隐私的侵犯、网络诈骗、网上侵权行为、黑客行为等道德和法律问题,都亟待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在网络道德规范的确立、网络立法和执法方面发挥作用。三是监督功能。为了防止垃圾文化信息的出现和泛滥,需要政府出面对信息供应商进行监督。总的说来,政府在网络道德建设中是起主导作用的,离开了政府的管理,网络道德建设就无从谈起。网络不仅是技术的产物,也是市场的产物,网络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是企业。因此,企业可以在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著名网站威有关网络道德的建设就是很好的例证。威在建网之初,就参照现实生活设置了“信息海关”,统一管理互联网的进出,禁止有害信息的传播;建立网络清查小组,由专人负责清理“网上论坛”,订出明确的“清理原则”;同时加强保密技术的实施,保护用户的隐私;进行网上教育等。通过努力,威不但克服了初期的困难并迅速发展,而且为我国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范例。评析:这份答卷着重论述了我国在网络道德建设的管理方面,应实行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模式,立意是好的。其中,有关政府管理方面写得比较清楚,而企业管理方面只举了威的例子,而且对该企业的经验也未归纳全,如该企业制定了“网络文明公约”,用以规范用户的网上行为:用户入网时与之签订“责任保证书”,明确规定用户网上行为应承担的责任等都没有阐述和展开,使企业管理方面的论述显得很单薄了。另外,文章的立意是在网络道德管理上实行政府与企业相结合,但在如何结合方面却未深入论述。二者应是怎样的关系,应如何互动,都没有说清楚。因此,这份答卷应评为一般成绩。答卷二:建设稳定安全正常的网络社会计算机与网络在当今已经成为大众并不陌生的字眼与概念。据有关方面的说法,在二十一世纪不懂计算机与网络运用的人就是新型的文盲。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人们纷纷坐在计算机前,点击鼠标,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为我们进入网络社会开启了大门。就目前网络发展给人们带来的社会问题而言,主要是涉及到人们社会生活秩序与安全的一系列问题。网络在给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影响了人们原来无此烦恼的正常生活:网上不良广告、个人隐私泄露,更有因网络犯罪带来的伤害与损失。因此,人们在充分享受网络“甜果”的同时,也明显体会到建设一个稳定、安全、正常有序的网络社会的必要。政府在推进建设稳定、安全而正常的网络社会中负有必须又必然的责任。从扮演决策者与实施者的政府职能上看,要建设安全稳定、有条不紊的网络社会,政府应当首先着眼于网络社会中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规则”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网络社会的正常有序运作,除配套建设自不待言外,仅就网络本身而言,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法规就如拳坛上的围栏一样不可或缺。网络用户上网浏览信息,抑或是进行外向交流,如果有“黑客”挡道,那这种交流是不会成功的。影响和破坏网络社会安全和稳定的另一隐患是网络诱发的社会违法犯罪行为。网络型犯罪具有不同于一般社会犯罪的特点与社会危害性。据调查,网上黄色不健康信息以及暴露的隐蔽资讯为有犯罪动机甚至是原无犯罪动机的人提供了诱因。鉴于此,政府不可忽视对网络信息、网站建设的管理与监督,应当采取法制手段与行政手段从立法到执法,从监督到约束与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规范与管理。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的社会经济效用,不少商家与网站建设者滥发网上广告,或利用网络便利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秩序。这种谋私的做法事件虽不具严重的社会危害,但如果不予制止,那么部分网民的利益必然得不到保障,整个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也就必然不稳定,建设理想的网络社会的责任也就必然存在。评析:这篇文章对自己提出的要建设稳定、安全、正常的网络社会的论点,从网络社会规则的建设、对非法行为的监督管理、建立正常网络秩序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文章对论点的论述比较有力,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文字表达也很清楚顺畅,是一篇较好的议论文章。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评析(一)关于“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建议近几年,各种安全事故问题频频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普遍存在的安全意识差的问题,也有管理落后和欠缺的问题,以及法规不健全对违法违章行为缺乏制约的问题,也有监督查处不力,处理不力的问题。因此,要减少事故,保障安全,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和努力。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责成各地政府安全职能部门在近二月内立即组织专人,对本地安全状况进行一次认真排查,特别是对矿井、违规建筑、大型公共场所要重点排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要限期排除,重大隐患要上报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备案。付在施工或作业中的一些违规违章行为要予以坚决纠正。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一些小煤矿要坚决关闭。以后每年都要搞一次这样的排查活动,争取把事故隐患降到最低点同时要把排查情况逐级上报给上级安全主管部门。(2)进一步完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建议以政府名义制定关于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的规定,对业主应负的法律责任,地方政府及具相关部门的行政责任,及处罚细则都一一做出明确规定。事故一旦发生,对违法、违规责任人要一查到底,严惩不贷。(3)加强对违犯国家法律、法规行为的监督查处工作各市都要在年内,以安全主管部门为主,联合规划、城建、城管、工商等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对违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坚决查处。对城市内严重的违章建筑和有重大事故隐患的建筑要坚决拆除。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无安全保障措施的生产项目、建筑项目坚决停产,限期达到安全标准,限期达不到标准的予以关闭。 4)加强日常安全的管理工作保障安全更重要的是做好日常防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的发生。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把所辖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强对地方安全保障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每季度至少要组织相关部门对重点施工项目、重点企业进行一次安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同时要加强全民的安全防范教育,对重要安全岗位要施行执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上岗前的安全生产教育和训练,所有企业都要努力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评析:关于“减少事故,保障安全”的建议一文,在简要分析了事故原因后,提出四条建议。这四条建议都符合对策的要抓主要问题,并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要求,身份角度也很贴切。建议由近及远,由眼前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到日常管理工作,由微观到宏观,层层递进,并都有实际内容和较强的操作性,应该是一份较好的建议。 二) 电视专题讲话(关于烟花厂爆炸事故的讲话)万载县黄茅镇攀达公司烟花爆竹厂发生爆炸一事,经媒体报道已传遍大江南北、震惊全国。这次事故造成14人死亡、61人受伤,直接损失万元、间接损失万元。这次事故对万载县黄茅镇攀达公司来说并不是偶然的,该公司自1992年建厂至这次烟花爆炸前,就己先后发生了四次爆炸。对万载县来说近几年也曾发生过多起重大事故。因此,这起事故不仅给万县的200多家生产爆竹的企业敲响了警钟,也给全省的安全工作敲了警钟。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一是查清事故原因,做好善后工作。二是总结教训,举一反三,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消除事故隐患。这次事故的直接起因,经初步调查,是由于在该公司打工的一个女职工在敲装药筒时用力过猛引起的。但事故的原因远远不止如此。通过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有三。一是操作工人违规操作,由于用力过猛出现明火,引起爆炸。但经调查发现这种野蛮作业情况在一线工人中并非该女工一人。许多工人都存在一种侥幸心理。二是作业现场缺乏严格的防范措施,如作业隔离带的设置不够严格,不合规范,缺乏必要的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工具和劳动保护等。三是缺乏紧急处置机制,事故发生后没有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这类事故在万载县屡屡发生,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一是,安全防范意识普遍淡化。万载县有200多家生产爆竹的企业,又有近千年的生产历史,生产销售形势都很好,已成为万载县的支柱产业。但是相当一部分人,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领导者,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安全防范工作。甚至有一些说法,搞爆竹生产的,一年死几个人是很正常的事。因此,对一些事故隐患已到了熟视无睹的状态。一些企业甚至只顾经济,不顾安全,只顾挣钱,不顾民生:这种状态再不能继续下去了。二是企业安全管理不严格,缺乏规范化的管理。虽然爆竹生产在万载县有近千年历史,但是许多企业还未完全摆脱手工生产方式和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基本是经验管理型,还缺乏现代管理手段和规范的管理程序,不能把事故限制在最小程度。从政府的角度看,也缺乏对这类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制约和制裁措施。三是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爆竹这样的高危险品生产的产品品种、生产过程、质量要求等还缺乏严格的规范。上述问题不解决,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爆竹事故的隐患。对黄茅镇攀达公司烟花爆竹厂发生的事故,我们一定会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从根本上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省社会劳动保障厅在接受这次事故教训的基础上,将出台关于加强全省爆竹生产企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经省政府批准后实施。规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每年定期对爆竹生产企业进行一至二次安全大检查,及时排除各种事故隐患:二是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对违法违规企业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责任实行追究。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评析1.答案提示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纵观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风险与机遇并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3. 82亿元,同比增长29. 44%;产品销售收入3598. 88亿元,同比增长31. 05%;利润总额221. 90亿元,同比增长51. 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都比较大,实现了增产增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去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跃升至40个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制造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势头愈来愈大。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载货汽车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对重型货车、多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车货车需求也会有较大增长。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购车政策的出台,预计个人购车比例将逐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为此,国家将积极发展售价8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此外,国家还将大力推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至2005年,中国公路里程将增加至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 5万公里。各地还将加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交通配套设施。所有这些,都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入世”以后,国门完全打开,我国的轿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处于同一个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己的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相对薄弱,汽车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仍十分落后,企业规模还难以与国外大公司抗衡。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面对。打通国际大市场,也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可以有机会在与强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也逼迫我们把自己做大做强。为了应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家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入世”后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期”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放市场,加强对汽车产业的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抓紧清理减少不合理税费,鼓励百姓的汽车消费。预计6年内我国轿车价格与国际初步接轨,10年内可完全接轨。只要我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2.答案提示关于我市交通拥堵情况的通告我市是一个拥有7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全市车辆拥有量为万辆。城市交通流量每天万辆。城市交通拥堵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老大难问题。造成我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道路狭窄,布局不合理;二是城市交通管理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三是公共交通满足不了城市大众的乘车需要;四是市民自觉维护城市交通的法制意识差,违规占道、违规穿行现象较为普遍。因此,要解决我市交通拥堵现状,必须动员全市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奏效。为尽快改进我市交通拥堵状况,提出以下建议:(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搞好城市交通工作提到重要日程我市是北方一个大城市,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南方沿海城市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不仅经济落后,观念也落后。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这种观念还未在全市完全形成。因此,建议市政府通过交通工作会议等形式,向全市党政干部讲清我市的交通状况及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彻底转变一些部门和单位认为交通发展和交通管理与己无关或无足轻重的观念,树立全市人民关心交通、重视交通、支持交通的新风尚,为全面加强我市交通建设,改善我市交通管理,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配合这一活动,市交通管理部门拟举办一次城市交通展览会。展览会的主要内容是:展示我市改革开放以来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方面的巨大成就;揭示我市交通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介绍国外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先进城市交通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展览会拟在五月份举办。(2)修路架桥,彻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目前,我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内在原因是历史遗留下的城市道路狭窄、布局不合理。因此,建议市政府增加城市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同时也可通过引进外资共建共享的办法,进行城市主干道的改建、扩建、新建。计划在三环路的基础上再建一条四环路,减缓城区车辆的压力。同时在、区两个城市中心区的路、路等10条主干道建造5座高架桥。积极筹建高架轻轨,力争在35年建成,从而彻底缓解我市道路拥堵状况。(3)引进先进管理模式,科学管理城市交通目前,我市交通管理十分落后,建议市政府增加投入,扩建市交通指挥中心,配备现代化的交通监控系统,对全市交通实行微机监控。同时引进国外先进城市的交通管理办法,对市内的街路按功能划分为高速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生活区路,进行分级管理,限定不同的时速。为解决市内乱停车问题,建议在年内制定出台“市车辆停放管理条例”。同时建议市政府对全市新建、扩建的大型广场、商厦的停车场建设规模、功能等做出限制性规定,增加地下停车空间,缓解地面压力。(4)强化市民素质教育,动员全市人民维护城市交通秩序城市交通与全市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不仅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全市人民的事情。为解决目前市民交通意识薄弱、行人和自行车违章穿道等问题。建议由市政府办公厅牵头,组织全市有关部门开展一次全市人民关心交通、维护交通的宣传教育月。充分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宣传板等媒体及专题讲座、交通知识竞赛、“当一天交通警察”(协勤)等活动,对全市人民进行一次深入的城市交通管理教育。同时,加大对交通违章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在主要路段增加交通协勤人员,强化交通秩序管理力度。(5)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我国的国情与国外发达国家不同。城市人口密集、国民收入低,城市交通应该以公共交通为主。鉴于我市公共交通还很落后,企业长期亏损,在财政暂时拿不出更多资金的情况下,建议采取与外资合作经营城市公共交通的办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可先选择部分线路试点,成功后再全面铺开。另一个方案是改变目前的乘车管理办法,取消月票,采用IC卡计费的方法,缓解公共汽车公司的经营压力,使其扭亏为盈,增加再生能力。预计采取该办法后,每年可增加收入万元,3年左右可将市内现存陈旧车辆全部更新。但这个办法,可能要增加部分市民的生活支出,有可能引起社会反响。因此,应再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在取得共识的情况下实施。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评析1.答案提示A、D项错误。A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的问题,扶贫资金的投入虽然能暂时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眼前困难,但是解决基层财政问题应该靠当地经济发展,而不应该靠国家财政投入,通过增加县乡财政不仅解决不了这一问题,相反会导致当地政府的“等、靠、要”思想,甚至会加重当地政府对扶贫资金的占用。关键是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力度,转变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提升他们的办事能力,使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效益。D项不正确。各级纪检部门的主要职权和职责是,对各级党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因此,各级纪检部门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仅限于事后监督。而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显然,要杜绝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重点在于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所以,以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权,不能归属于各级纪检部门。2.答案提示(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统筹城乡发展,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国家支持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扶持特色农业,因地制宜搞好造血式扶贫;加强、加大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2)加大农村的科技投入、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3)从政治上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修改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给农民说话,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加强农民对政府的监督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3.答案提示(1)根据给定材料可以看出我国解决农村扶贫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即一手抓经济扶持,一手抓政治保障。经济扶持主要体现在对扶贫资金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就是给农民进行“输血”;而政治保障则体现在通过各种政策、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是要提升农民的“造血”功能。 2)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发展和稳定。近年来,我国制定了许多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方针政策,总体来看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路:经济扶持和政治保障。这两种思路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足。经济扶持是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最直接,而且短期内最容易见效的方法。近年来,有许多的贫困农村和地区得到国家的扶贫资金,解决了农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国家投资加强农村和基础设施、基本农田、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设,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平台。国家还对农村开展了扶贫贷款项目,这无疑为农村一些有才而无财的人提供了致富的机会。总之,经济扶持的确带给贫困农村农民许多福音。但也要看到其不足:其一,我国的经济扶持是划地区的扶持,对一些非贫困地区的贫困农民没有照顾到(并且容易出现扶贫资金被占用现象);其二,经济扶持正像医生给病人输血,不能彻底改善病情一样,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贫困。相反,过度的扶持会造成贫困地区对国家的依赖,同时也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 政治保障相对于经济扶持来说其效果比较间接、长远。我国农民在市场经济中基本上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其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就会处于更加贫困的境地。我国现在开始注重农民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为农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许多制度和法律保障。这不仅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而且调动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加顺利地脱贫致富。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现在对农民的政治保障范围狭窄、深度不够、针对性也不强,对妨碍农民获得合法权益的行为惩罚力度不够,而且对农民维权的宣传教育不够。综观以上两种思路,我认为,面对我国现在的农村问题,必须将这两种思路融会贯通,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思路。对一些特困户,如老、病、残户,由于他们基本丧失了劳动力,应该加大对他们的直接经济扶助;对有劳动能力的要给予科技、政策的支持,还可以给予他们贷款支持,让他们主要靠自己的能力致富;对有能力吸收外部投资的农村,帮助他们吸引外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同时要保障他们合法的社会和政治权益;对未被划定为贫困地区的贫困户,也应该给予同样的支持。总之,解决农村农民问题的这两种思路,尽管都存在一些问题,但只要运用得当,就会让国家有限的支持取得最大的效益,尽快让更多的贫困农村农民脱贫致富。200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评析1、作答要求 一、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30分)要求:概括全面、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参考答案:D部长作客新华网,就突发公共事件问题与主持人、网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分)第一,突发公共事件不是一般的突发事故,是指因为缺乏必要的防治机制而危机社会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2分)第二,突发公共事件的根源一是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二是社会矛盾。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缺乏相关的预防机制和应对机制。(6分)第三,要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公共事件,就必须引导公众树立危机意识;确保政府一定的财力储备;建立完善的应急动员机制;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责任界限,把政府责任和民间自救相结合。(8分)第四,社会矛盾引发的突发公共事件也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其根源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机制不够完善。要有效应对社会根源引发的突发事件就必须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妥善处理和解决就业问题;突出政府责任,处理好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8分)总之,要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就必须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制定国家总体应急预案;要保证党政统一领导体制的有效性;进行适当的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峰期,虽然我国快速反应机制先进,但相关体制问题仍需要改进。(4分)赋分说明:按点赋分。总起句,只要点出“突发公共事件问题”给4分;指出突发公共事件与突发事故不同给2分;突发公共事件的根源与直接原因,每点2分;应对两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对策,每条2分;总结句4分,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上对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的帖子具体说明为什么不一致,说明的字数应在400字的篇幅内。对观点一致的帖子请勿作答,否则扣分。(30分)参考答案:甲和D部长的观点不一致。(2分)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根源无法消除,只能通过建立国家的总体应急预案、危机处理机制,使危机损失降低到最低点。故甲和D部长的观点不一致。(8分)丙和D部长的观点不一致。(2分)由资料中“同样类似级别的飓风,在加勒比经常发生,有一些人说古巴的体制不好,但古巴的每次飓风都没有造成大的影响,因为国家采取动员机制,很容易让大家迅速疏散”可看出安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制度无关,关键是应急的动员机制是否到位,故丙和D部长的观点不一致。(8分)己和D部长的观点不一致。(2分)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是及时建立危机处理机制,要明确各个政府常设机构之间的分工、责任和工作程序,而不是建立专门机构,故己和D部长的观点不一致。(8分)赋分说明:按点给分。只找出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的给2分,能准确说明不一致之处的给8分。3、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篇文章,说出自己的看法。(40分) 要求:自拟标题,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1200之间。参考答案:参考文章框架: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开“方”抓“药”(加强我国各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建设)1、提出问题和分析原因突发公共事件是指因为缺乏必要的预防和应急机制而危及社会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根源一是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二是社会矛盾。突发公共事件的频繁发生会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严重影响,我国各级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从多个方面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2、解决问题(1)突发公共事件之前,政府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识别能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识别突发公共事件存在的潜在危害,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根源和应对措施的研究,努力搜寻已知的危机因素并努力减少潜在危害。引导公众树立危机意识,关键是提高政府的危机意识。(2)突发公共事件之前,政府要加强缩减潜在危害的能力。针对自然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安全保障型社会。针对社会根源的突发公共事件,要克服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的速度过快,相应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建立社会保障和实行国家福利政策。(3)突发公共事件之前,政府还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能力。尽快健全和完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尽快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做好预测和预警,应急处置,恢复和重建等工作。对应急管理给予资源支持和保障。做好人力、物力、财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及通讯等方面的保障工作。(4)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时,政府要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和应急能力。加大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危机教育和应急训练。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介绍相关知识,通过图片展览或专题讲座等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人们的防范意识、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完善组织体系,建立统一指挥、反应敏捷、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应急机制。(专门机构、专家组)对突发公共事件应及时进行信息发布,给予公众充分的知情权,不得延迟、谎报、瞒报和漏报。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责任界限,强调政府责任,防止过度市场化,政府责任与民间自救相结合。(5)突发公共事件过后,政府要提高恢复工作和灾后重建的能力。建立健全关于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对直接责任人要严厉惩处,负有相关责任的领导干部,轻则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法律责任。总结经验教训,组织好危机过后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万能结尾句式)总之,政府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特点,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即危机处理的综合能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范文 勿让天灾变人祸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与环境关系的急速恶化,自然环境灾害多次发生,如果政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措施不当,都可能使自然灾害演变成为突发公共事件,危及公共安全,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断。政府在防范和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处在关键位置,发挥着主导作用。我国政府已经成功地遏止了一些突发公共事件的蔓延,但是在灾难面前政府还应该继续加强应急体系建设,运用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避免天灾变成人祸。 近年来,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制止,由此引发了一些突发性灾害,例如非典,还有近年来的洪涝灾害、泥石流等,国家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全民一心,才没有引发社会矛盾,使自然灾害成为公共事件。因此,在建立应对突发事件长效机制的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使人类和自然环境科学协调发展。政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危机发生前的预防是危机管理的重点,预防是危机管理中最简便、成本最低的方法。各监测部门应健全监测、预测工作,及时收集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辨别,有效觉察潜伏的危机,对危机的后果事先加以估计和准备,预先制定科学而周密的危机应变计划,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管理预警体系,明确各政府部门的责任,对危机果断采取措施,为危机处理赢得主动,从而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各部门加强协调,对突发公共事件迅速做出反应。政府应该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反应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将部门协调行动制度化,以保障各部门和领导能在第一时间对危机做出判断,迅速反应,政令畅通,各部门协调配合,临事不乱。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仅要加强本地区本部门的应急管理,落实好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专项预案,还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由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在采取措施时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款来支撑,可能对应急管理形成障碍,使形势不能得到及时遏止,因此,要把应急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使法律跟上突发事件的发展要求。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国家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加强对医药的研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灾难来临时使人民的生命安全财产降到最低。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使各利益集团在突发事件面前以大局为重,共同制止天灾扩大化。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结果如何,虽然取决于危机环境的压力情况,但危机管理主体的状况和能力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强化法治,运用科技手段,充分调动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号召广大民众,这样,突发公共事件对民众和社会的影响就将会降到最低,才能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评析1、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材料。(30分) 要求:概述全面,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参考答案:现将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整理如下,供领导参阅。(2分)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2分)河北北焦村和西营村土地征用情况比较有代表性。(2分)河北北焦村土地征用基本情况为:1.几乎所有耕地都已被占用,目前仅余30多亩耕地。2.农民获得补偿费用过低,无法满足农民的损失。(2分) 西营村土地征用基本情况为:1.补偿费用低。2.目前为止职业技术学校只付给西营村补偿费用总额的1/3。3.村委会违反农村委员会组织法,贱卖土地。4.上访。(4分)有专家认为造成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补偿不足以农民创业、政府没有为他们建立合理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4分)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无地无业农民增多,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稳定,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发展。(5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或即将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应对。我国政府已下发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规范审批权,并对补偿作了新的承诺;(3分)补偿已达到法定上限仍不足以使用权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政府可以用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予以补贴。(3分)也有专家认为将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面大类进行交易,可以使农民得到应有补偿。(3分)赋分说明:按以上要点给分。2、“给定资料7”提出了“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请结合“给定材料37”,谈谈对“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应从哪些方面评价。(15分) 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1.有效利用方面。(1)农村土地资源消耗量;(2)土地复垦成效;(3)商品住房建设用地是否做到“控制大户型、低密度住房,坚决停止别墅建设”;(4)土地的再利用和再调整;(5)土地闲置情况;(6)量化建设用地的规模。2.保护土地资源方面。(1)防止土地资源退化;(2)不断提高土地质量;(3)保持土地利用的连续性,这一点主要可以从土地利用方式、企业生产措施来评价;(4)有限开发土地;(5)施肥、灌溉和其他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赋分说明:共11点,每点1分;概括出有效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两个方面的,每条2分。3、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材料中谈到了排土场、尾矿库的绿化,“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的整治,请概括说明这些做法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10分) 参考答案:目的和意义在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可用土地数量;保护土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的可持续的开发利用。赋分说明:每点2.5分,按点给分。4、根据“给定资料5”,试分别解释“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义。(15分)参考答案:存量用地:现有建设用地的数量,如旧城旧村,老工业区和老企业改造的土地。(5分)地荒,是指建设用地土地供应量不足的问题。(3分)(但实际上是一种假象。闲置问题是产生“地荒”的根本原因。(4分)大量的土地闲置,主要是因为一些地方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面积占用土地。同时土地管理措施不力,为一些地方非法批地、盲目征地或出让土地带来了可乘之机。当然,城乡规划之中的粗放用地也“消耗了”大量建设用地指标。(3分)赋分说明:请按照参考答案的得分要点给分。5、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资料2”提到“把土地转让市场区分为两大类进行交易”,请进一步说明这两大类市场怎样区分,并谈谈在这两大类市场中怎样解决“农民没有权利为自己的土地定价”的问题。不超过200字。(10分)参考答案:土地转让市场根据土地使用性质分为两大类:一是商业性质的土地转让市场(2分);二是公益性质的土地转让市场(2分)。在商业性质土地转让市场中,农民直接面对土地使用者,而政府在这个市场中是裁判员,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3分);在公益性质的土地转让市场中,农民直接面对政府,通过建立公开听证制度来保证农民的定价权。建立由被征地农民、政府和土地价值的评估机构参与的听证制度保障农民权益(3分)。赋分说明:按点给分6、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假如中央有关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请列出此项检查所查的主要内容。(15分)参考答案:对地方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土地面积。(2)征地价格。(3)被征地农民近三年平均产值。(4)土地的出售价格。(5)兴建项目。(6)农民补助是否到位。赋分说明:每点3分,答对其中5点即可。7、请以“命脉”为题,写一篇关于土地问题的文章。(30分)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全文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参考例文提纲:一、论点1.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命脉; 2.农民失地是对农民生存状况的威胁;3.失地危害。二、论据1、为什么:(1)涉及农民生存状况,社会稳定;(2)土地的可持续,涉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3)涉及不同利益群体关系、社会的和谐。2、怎么样:(1)政府;(2)商家;(3)村基组织;(4)农民。三、答案提示命脉自古以来土地就是人民的命脉,汉书中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句话便是很好的印证。而到了现代社会,土地仍然是农民的命脉。它既是农民的生产资料,更是他们的生存依托。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集体用地被国家征用,农民利益得不到满足,引发了农民上访,甚至对抗事件。与此同时,大量的农村土地没有得到可持续利用,出现了地荒的假象。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1)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价值难以有效发挥。(2)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不合理,单纯从短期来考虑农民以后的生活保障问题。(3)农地征用程序不规范,置农民的利益于不顾。可见,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农业稳定。各级政府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规范政府行为,注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真正开发好、利用好和保护好我们的命脉土地资源。(1)地方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好广大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切身利益。政府除了在征地时给予农民经济补偿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农民在失地后的“谋生问题”,要“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积极探索解决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长远生计的有效办法,建议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等等。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机制,通过职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劳动技能和谋生能力,还可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完善相关的土地征用和管理的制度,建立健全土地征用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农地征用用途,以市场为导向完善农地征用补偿政策,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建立一套完备的农地征用体系是眼前的当务之急。(3)坚持可持续利用土地的方针,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高创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促进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总之,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采取多种措施切实保护好土地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命脉,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社会和谐之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参考答案及评析1. 在怒江开发水电资源问题上有重大争议。请根据给定资料18,指出争议的焦点是什么,并对主张怒江水电开发和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分别加以概述。(20分) 要求:指明“焦点”,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500字。参考答案:A争论的焦点:水资源与生态、环保的问题(1)概括为“生态环保(问题)”或“生态(问题)”或“环保问题” 3分(2)仅答水资源(水电)、可持续发展、移民、自然文化遗产等,均不得分。赋分参考:总分5分。B主张开发怒江的理由:1、我国水资源开发程度低(或低于世界水平,利用率低)2、我国应大力发展水电(或:势在必行)3、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答对一点即可)4、能使怒江地区百姓脱贫(解决百姓生活问题)5、投资少,回报大(答对一点即可)6、有利于地区(或者怒江地区)的生态保护(或有利于环境保护)7、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8、具有战略意义(或者战略意义重大)赋分参考:总共8分,答对1点得1分。C反对意见1、移民(或者移民问题)很难解决2、不能解决百姓生活贫困问题。(不能使百姓致富)3、保护自然文化遗产4、生态问题(或生态危机、生态安全、生态破坏、生态系统破坏)赋分参考:总共7分,前三点答对1点得1分,最后一点4分。答案提示总的来说,争议的焦点就是国家要不要开发怒江水电资源,建怒江水电站。具体来说,争论的焦点是怒江水电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等问题。(或者回答:怒江水电资源开发是不是发展经济的唯一出路;能不能缓解怒江贫困;会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能不能妥善处理移民问题;会不会切断民族文化传统。)主张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主要有: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水是再生资源,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怒江水电开发投资少,回报大,将使电力成为地方新兴的支柱产业,由此带来的二、三产业的发展、就业和财政增收等方面的社会经济效益将远远超过电力行业本身;是解决当地群众贫困问题和发展经济的重要出路;符合怒江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利于筹集资金进行生态移民,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从国际形势看,有其战略意义。反对怒江水电开发的理由:可以通过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当地经济;建水电站不能真正发展怒江经济;移民问题不容易解决;容易产生污染;不能真正改变怒江老百姓的贫困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容易遭到破坏;不利于为国家进行环境影响战略评价提供依据;地质情况不允许,不能解决能源问题;容易破坏自然遗产和生态平衡。2. 请根据给定资料9、10,分析这两个资料对搞好水电开发提供了哪些重要启示。(15分)参考答案:A加强统筹(或:成立统一管理机构),协调电力、环保、移民等方面的工作B做好前期工作(做好准备工作、方案论证)C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或: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确保工程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有序推进开发工作,确保流域水电的有序开发。D以水电开发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各行业全面发展)E取得综合效益(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或解决好当地移民生活发展问题(或者:就业、收入、安置、民生等均可)赋分说明:总共15分,答对1点得3分。答案提示(1)妥善处理好移民问题,切实保证移民利益。要增加移民经费;妥善安置移民搬迁后的就业和生活等问题;拓宽移民表达渠道,保证移民利益诉求的有效性。(2)处理好水电开发后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合理规划,科学移民。(3)立法保证。确保水电开发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4)成立专门机构。确保水电开发的规划和原则能够得到有效的协调和实施。(5)加强对水电开发以后的自然资源的综合和合理的后期管理,保证可持续发展。3. 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给定资料7”引用了上海某研究所G所长的话,“美国人民把搁浅的鲸鱼推入大海,这值得赞扬;鲸鱼被非洲难民捕食,这也应赞扬,因为它救活了一群人。”请说明,这表达了G所长怎样的观点。(10分)要求:简明、准确地阐释该观点,不超过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