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体育运动场景的创设.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8665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外体育运动场景的创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户外体育运动场景的创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户外体育运动场景的创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户外体育运动场景的创设1、 运动与运动场景的界定:运动是一个促进运动能力发展的过程,是孩子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孩子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自信、勇敢、自我保护等发展打下基础。组织运动时,我们要了解幼儿在运动过程中生理机能的变化,从而更好的支持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孩子在运动中身体经历上升、平稳、下降三个阶段,上升阶段包括两个过程一个是在未进行身体锻炼活动前,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的选择性反应;另一个是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克服各器官、组织的惰性,使身体的活动能力较快地达到较高水平。平稳阶段是身体各器官活动能力已达较高水平,且能保持一段时间。下降阶段是身体锻炼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由于体内能量、物质的消耗和恢复不足,身体出现疲劳,活动能力下降,这时应停止激烈的活动,进行一些放松活动。运动场景就是围绕具体运动内容、幼儿运动水平,运用运动器械和辅助材料营造一个有趣的情景,创设若干条不同难易层次的运动路线或区域,场景创设要求一目了然,让孩子一看就知道该怎么活动,从而诱发幼儿运动,支持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二、关于区域体育运动的目标定位首先,在营造幼儿喜欢、并能积极参与,达到运动目的的体育运动场景之前,我们先要明确幼儿园开展区域体育运动总目标:幼儿在区域体育运动中,能自由选择运动区域,体验自主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提高对运动的兴趣,发展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在此目标下,不同年龄阶段目标分别为:小班1、在教师鼓励下,愿意不断尝试学习自由选择运动区域活动,初步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2、 喜欢爬、跳等大肌肉运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3、 愿意与老师、同伴一起玩。中班1、 初步学会自由选择区域,愉快探索身体运动,初步积累运动经验;2、 喜欢攀登、平衡、球类等运动,敢于尝试和模仿,提高动作的协调性;3、 愿意尝试使用运动玩具,进行创新,并与同伴分享运动的快乐。大班1、 能自由选择运动区域,丰富运动经验,提高运动能力;2、 逐步养成运动习惯,发展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3、 喜欢合作运动与竞赛运动,能带领弟弟妹妹共同运动,大手牵小手,有初步责任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三、运动场景创设的原则我们在设置运动场景时,应围绕目标、聚焦目标,体现情景性、选择性、层次性等,具体可依据以下原则进行:1、情景性原则 首先,运动场景体现会说话,所创设的场景孩子能一下子看懂,知道自己该如何参与活动,通过此场景诱发幼儿参与运动。其次,运动场景围绕目标体现适宜情境,如发展爬的能力可以运用小乌龟角色设计“运粮”的情景等。2、 选择性原则应遵循幼儿的兴趣需要、运动水平,让幼儿自由选择运动内容指向下的情景,即运动场景具体体现自我选择的特性,幼儿在不同的活动场景中可以主动的进行尝试、活动。3、层次性原则 孩子间的动作发展、运动能力水平、个性等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运动场景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又要兼顾不同层面。层次性的活动场景主要体现在设置中,如高低长短不一的长凳、宽窄不一的布袋设置在不同的地方,投掷标的物的大小、距离远近,橡皮筋跳跃的高低变化等。这些大小、高低、动静不同功能的场景,提供了不同难易活动尝试的机会,隐含着对幼儿运动能力不同难度的挑战,为不同动作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支持和帮助。四、运动场景创设的操作要点第一,围绕目标,创设三种发展水平的场景,体现运动能力的由低到高的挑战难度。第二,为了更好的达成目标,除了学校提供的运动器械外,必须利用一种以上的生活中材料更好地创设情景。第三,在运动场景中,创设休息站,让有需要的孩子们轮流的进行休息,调控孩子们的运动量。第四,运动组织中场景的运用&“一物多玩”的器械运动的流程:1、 场景设置,诱发幼儿的运动行为,运用器械开展活动,发展特定的目标;幼儿自主选择场景进行运动(个别化活动)。2、 教师启发、引导,适当解决幼儿困难。(个别化)3、 组织幼儿分组(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场景)或集体尝试(不同发展水平的场景),开展运动,挑战自我。4、 分享提升幼儿的不同玩法,并引导幼儿尝试。5、 整理&其他运动流程:创设场景(可师生共同进行,教师调控)自由选择、自主运动、随机指导重点分享、引导组织游戏身体放松、整理材料。1、托小班幼儿在老师的提醒下帮助摆放个别内容,熟悉了解运动器械的名称、玩法;中大班幼儿全程参加运动场景的摆放。2、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在三种水平的场景中都能勇敢尝试、挑战自我。3、教师观察幼儿在具体的运动场景中的行为表现出来的动作发展水平,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指导。4、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到运动场景、材料的收拾与整理中,关注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实例分享 (一)、器械运动场景的创设 实例一:区域性体育活动小蜗牛旅行记 运动目标:在游戏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爬”这一大肌肉运动,提高各种水平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场景创设解读与分析:在整个场景的创设中都是围绕“爬”的动作开展的游戏活动,主要的情景是“我是小小解放军”,孩子要通过不同的行军路线到达目的地,主要有三条不同的路线(结合照片解读),一是在海绵垫子上加设拱形山洞的小路,二是垫子与长纸箱组合的小路,三是垫子与带铃铛的橡皮筋组合的小路,孩子们需要运用不同的爬行动作与方法通过。1) 在这一场景的创设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孩子们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爬的运动,体现了会说话的原则,小解放军在行军路线中要通过“山洞、隧道、铁丝网”。其次紧紧地围绕本次活动中目标“在游戏中通过不同方式的“爬”这一大肌肉运动,提高各种水平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的落实。2) 从不同场景路线的创设中可以充分感受到层次性原则的落实,就如照片所示,通过垫子与拱形门结合的“山洞”,孩子只需爬行时低头含胸,挑战相对较小;通过垫子与不同大小的纸箱组合的“隧道”时,需要孩子运用不同的爬行方法,而且纸箱口越小难度越大,孩子需要调动身体的各个部分来通过,挑战性加强,需要的爬行的动作水平更高;通过橡皮筋与小铃铛拉着的“铁丝网”时,一是铁丝网的高度比起隧道更低,二是孩子还要避让铁丝网上的“炸弹”,这时孩子就需要降低身体的高度或者缩紧身体爬,或者匍匐爬的动作来完成,体现了孩子更高的爬的动作水平。同时,这一场景诱发孩子运动时,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运动水平,选择从任何一条路线开始运动,在尝试与体验中发展爬的动作水平。3)我们还可以发现在这一场景的创设中还体现了教师保育意识的落实情境中设立了休息站,便于幼儿按需自主休息,调整运动量与运动频率。实例二:区域性体育活动蜘蛛侠 运动目标:利用生活中材料(竹梯、轮胎)与攀岩设施结合,通过不同的情景发展幼儿“走和平衡”的动作。场景创设解读与分析:在这个场景中,依托山坡的坡度铺设了一条由不同轮胎组成的小路,一条由竹梯与轮胎结合的小路。我们可以发现,孩子们通过轮胎小路时,与轮胎的接触面大,在走的过程中相对较稳,在协调身体平衡时较为容易;通过竹梯小路时,由于它在轮胎的辅助下既离开地面有一定的高度,而且孩子在行走时与竹梯的接触面小,需要更多的努力在走动时保持身体的平衡通过竹梯小路,进一步发展孩子走与平衡的动作水平。同时,孩子们以蜘蛛侠的角色参与到帮助别人的情境中,在通过不同难易的路线时(比如:悬空的竹梯路)充分发展孩子勇敢、不怕困难的运动品质,并且轮胎小路与竹梯小路也体现了层次性原则,(二)自然野趣场景的创设实例一:自然野趣运动中的场景创设 运动目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运用多种方法玩轮胎,发展孩子抬、拖拉、推等动作,使孩子能动作协调的运动。场景创设解读与分析:从这一场景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借助自然场景草地、小山坡、树林、小桥等,创设了运动场景,其间设置了不同宽窄的距离的小树障碍,然后将小桥和树林进行了衔接。使幼儿在运动中积极开动脑筋,以最佳的运动方式完成游戏,发展运动能力。如:同样是“过小桥”、“穿越树林障碍”、“上下山坡”,就有不同的“过”法、“穿”法和“走”法。如:“过小桥”场景中,可以“一人滚着轮胎过”,可以“两人抬着轮胎过”,可以“拖着轮胎过”,还可以“一人推一人拉着轮胎过”,在这一活动中发展孩子抬、推、拖拉等动作;上下山坡情境中,上的过程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运用不同的方法将轮胎运上山,而下来时孩子可以选择将轮胎滚下坡自己跟着轮胎走,并在下坡后使轮胎停住,也可以将轮胎平放,自己坐在轮胎上慢慢滑下来等;穿越树林障碍情景中,树林障碍的设置间距较少而距离紧时,孩子会考虑在不碰到障碍又没有时间限定的情况下选择单人行进滚动;间距较大距离宽而限定时间的过程中,孩子会选择一人推一人拉的方法,一是可以加快速度,二是在这样的场景中相互和作不碰到障碍,即发展了孩子的推、拉动作,又鼓励幼儿尝试合作、互相配合。而且在场景中,小桥与树林衔接的距离、方位也可以使不同孩子得到发展如桥下马上有树林,孩子下桥时的动作要求就较高,要控制速度并避让,如转弯后再有树林,则难度相对小一点,孩子可以把轮胎运下来再穿过树林。六、运动中教师的作用1、幼儿运动中的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有了良好的运动场景,教师应做到“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相结合,就是教师要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运动量、运动能力,以及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运动水平,自主选择不同难易程度活动场景的情况;尽可能地观察幼儿的动作、脸色、后背是否有汗等,并快速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并且注意重点观察个别幼儿运动中的行为表现:体弱幼儿在运动中的循序渐进运动、运动能力强的幼儿运动中是否最大限度的挑战了自我、胆小的孩子如何成功的进行不同水平路线的活动等。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最少指导”,教师尽力将教育意图融合在场景中,在孩子碰到困难解决不了,面临放弃的关键时刻接介入引导或建议。2、 幼儿现场运动情况的组织、调控与调整在对幼儿现场运动情况的观察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幼儿的运动能力以及幼儿在与运动场景的互动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要将预定场景与即时性的情况整合起来,根据幼儿的需要适当的调整场景安排(如活动中孩子的运动表现为还有进一步活动能力的,那么场景可能缺乏难度,需要调整;或者孩子在活动时总是不能获得成功,那么场景可能难度太大,也需要调整),提供适时地帮助、指导,充分发挥场景、幼儿与教师的互动作用,使幼儿最大程度得到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明确,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调整场景,我们提倡的是在运动活动的组织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预想和准备。 在运动场景的创设方面,我们还需要不断的思考着,探索着,希望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勇于解决困惑,探索新方法,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在创设运动场景指导幼儿开展运动活动方面也将随之有进一步的提高。2008年12月16日 王伟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