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6301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Videoconference System Engineering2005-10-08发布 2006-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年1月1日关于发布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05)4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T 5032-2005)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实行。原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 5032-97)同时废止。本规范由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二OO五年十月八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1508号)的要求,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组成、系统组网、设备选型、质量要求等。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合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 。原主编单位:邮电部北京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丁玫、尹凤庆、邵永平目次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4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网4. 1 组网方式4.2 传输信道选择4. 3 主备用切换和加密4. 4 时钟同步5 会议电视系统功能和设备选型要求5.1 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要求5.2 设备选型要求6 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要求6. 1 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6. 2 会议电视效果的质量评定7 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设计7. 1 房屋建筑平面和设备布置7.2 电源和接地7.3 照明和插座7. 4 环境要求7.5 会议电视的建筑要求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录B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参考)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提供异地会议电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设计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基于ITU-T H.320标准和设置专用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系统的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专用会议电视用户进人会议电视网时,应遵守本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1.0.3 本规范主要是根据TZ020-95(64-1920 kbit/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编写的。1.0.4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0.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规定。1.0.6 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准。2 术语和符号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CIF(或FCIF)(Full)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全)公共中间格式CMMSCentral MultipointManagement System中央多点管理系统CODECCode Decoder编码解码器DGDifferential Gain微分增益DPDifferential Phase微分相位MCUMultipoint Common Intermediate多点控制设备QCIF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1/4公共中间格式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3.0.1 会议电视系统主要由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多点控制设备MCU(或音、视频切换矩阵)组成。根据需要还包括其他设备,如:摄像机、图像显示设备、话筒、编辑导演设备、会场扩声设备、调音台等。全国会议电视网还应设置CMMS和监控管理工作站。3.0.2 每一会场应配置一台会议电视终端设备(CODEC),重要会场应备用一台,并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视 频 编解码器宜以全公共中间格式(CIF)或1/4公共中间格式(QCIF)的方式处理图像。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4CIF或其他格式的编解码方式。2. 音 频 编解码器应具备对音频信号进行PCM,ADPCM或LDCELP编解码的能力。3. 视 频 、音频输人、输出设备应满足多路输人和输出,以及分画面和消除回声等功能要求。4. 多 路 复用和信号分离设备,应能将视频、音频、数据、信令等各种数字信号组合到64-1920 kbit/s或更高比特率的数字码流内,或从码流中分离出相应的各种信号,成为与用户和网路接口兼容的信号格式,该格式应符合相关规定。5. 用 户 和网路的接口应符合V.35,G.703,ISD1等接口标准,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6. 会 场 的操作控制和显示应采用菜单式操作界面和汉化显示终端,全部会场的终端设备,MCU和级联端口的状态信息,应在工作站的显示屏幕上一次全部显出,菜单操作界面的会场地址表格中,应只对完好的会场信息做出操作响应,用以保证播送的画面一定是好的。3.0.3 多点控制设备(MCU)的配置数量应根据组网方式确定,并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多点控制设备应能组织多个终端设备的全体或分组会议,对某一终端设备送来的视频、音频、数据、信令等多种数字信号广播或转送至相关的终端设备,且不得劣化信号的质量。2. 多点控制设备与传输信道的接口,应符合本规范3.0.3条第5款的规定。3. 多点控制设备的传输信道端口数量,在20 48k bit/s的速率时,不应少于12个。4. 同一个多点控制设备应能同时召开不同传输速率的电视会议。5. 多点控制设备应能进行2一3级级联组网和控制。6. 多点控制设备支持会议召集和支持主席控制、导演控制、语音控制和支持WEB界面远程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3.0.4 音、视频切换矩阵设备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切换矩阵应能实现对视频的切换,且不得劣化视频信号质量。2. 切换矩阵应能实现对音频的切换,且不得劣化音频信号质量。3. 切换矩阵应保证音、视频信号的同步。4. 输入洲渝出总路数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并考虑适量的预留。3.0.5 摄像机和话筒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会 议 电视的每一会场应配备带云台的受控摄像机。面积较大的会议室,还可按照需要增加辅助摄像机和一台图文摄像机,以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和保证从各个角度摄取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2. 会议电视会场应根据用户要求参与发言的人数确定话筒的配置数量。话筒也不宜设置过多,其数量不要超过10个较好。3.0.6 编辑导演和调音台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编辑导演设备的配置1) 由多个摄像机组成的会场,应采用编辑导演设备对数个画面进行预处理,该设备应能与摄像机操作人员进行电话联系,以便及时调整所摄取的画面。2) 单 一 摄像机的会场可不设编辑导演设备,由会议操作人员直接操作控制摄取所需的画面。2. 调 音 台设备的配置1) 声 音 系统的质量取决于参与电视会议的全部会场的声音质量,每一会场必须按规定的声音电平进行调整,才能保证全系统有较好的声音效果。由多个话筒组成的会场,应采用多路调音台对发言话筒进行音质和音量的控制,以保证话音清晰,并防止回声干扰。2) 单 一 话筒的会场可不设调音台。3.0.7 图像显示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根 据会议室的大小和照度,选择适宜的显示设备和投影机。3.0.8 会场扩声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扬声器的布置应使会议室得到均匀的声场,且能防止声音回授。2. 扩声系统的功率放大器,应采用数个小容量功率放大器集中设置在同一机房的方式,用合理的布线和切换系统,保证会议室在损坏一台功放时不造成会场扩声中断。3. 声音信号输人功率放大器之前,应采用均衡器和扬声器控制器进行处理,以提高声音信号的质量。4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网4.1 组网方式4.1.1 会议电视系统有MCU和音、视频切换矩阵两种组网方式,可由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使用。4.1.2 MCi组网方式是各会场会议电视系统终端设备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MCti,通过MCU实现切换。4.1.3 音、视频切换矩阵组网方式是各会场会议电视系统终端设备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音、视频切换矩阵,通过音、视频切换矩阵进行切换。4.1.4 点对点组网方式可不经过MCU或音、视频切换矩阵。4.1.,5 基于MCU组网方式可采用级联方式。MCU级联达3级以上时,可采用模拟转接方式。4.1.6 采用MCU组网方式时,根据需要可设置中央多点管理系统(CMMS)和监控管理工作站。CMMS的管理功能应符合5.1.2条的要求。4.2 传输信道选择4.2.1 会议电视传输信道包括专线式传输信道和交换式传输信道。4.2.2 音、视频切换矩阵组网方式应采用专线式传输信道。对于MCU组网方式,既可采用专线式传输信道,也可采用交换式传输信道。4.2.3 专线式传输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专 线式 传输信道宜采用数字信道,DDN以及FR等。2. 传 输 信道应便于组织视频、音频信号的传输,还应便于组织会议电视管理监控信息的传输。3. 专 线式 传输信道应采用G.703接口。4.2.4 交换式传输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交换机提供ISDN 2B +D 接口时,传输信道采用经由网路终端设备的市话对绞电缆。2. 在 交换 机提供ISDN 30B+D或6B+D等px 6 4k bit/s接口时,传输信道采用光缆数字复用信道或电缆PCM复用信道。3. 每一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和MCti的端口均应分别给定电话号码,用以呼叫建立会议电视传输信道之用。4. 会议电视所需的px 6 4k bit/s传输信道,应根据需要在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与交换机的ISDN用户接口之间接人反向复用器,将多个B信道组成会议电视所需的传输信道。4.3 主备用切换和加密4.3.1 会议电视系统可根据需要考虑主备用信道和终端设备的倒换。4.3.2 可通过设置不同物理路由或采用光缆、数字微波、卫星等不同传输媒介组成备用信道,保证信道畅通。4.3.3 会议电视系统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密。专线式组网方式应采用信道加密的方式,交换式组网方式应采用终端加密的方式。4.3.4 对于专线式组网方式,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速率接人,应便于进行信道加密。4.3.5 对于音、视频切换矩阵组网方式,宜配合设置CODEC和保密机的监测管理系统,便于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4.3.6 对于MCI 组网方式,采用专线式传输信道时,可设置CODEC和保密机的监测管理系统与专用网共享同一套硬件,在软件上应设置专用网的优先等级高于公用网。4.4 时钟同步4.4.1 采用MCU组网时,全网应在较高等级的时钟上进行网同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主MCI可外接时钟源(BITS),并具备内部时钟功能。也可采用传输链路时钟,从传输线路提取。首选应为BITS时钟。2. 外接时钟接口可采用20 48k Hz模拟接口或20 48k bit/s数字接口。3. 全网采用主从同步方式,以主MCU为基准,全部从MCI和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均从上一个码流中提取时钟同步信号。5 会议电视系统功能和设备选型要求5.1 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要求5.1.1 会议电视的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网内任意节点都可设置为主会场,便于用户召开现场会议。2. 全部会场应可以显示同一画面,亦可显示本地画面。3. 主会场可遥控操作参加会议的全部受控摄像机的动作,调整画面的内容和清晰度。应保证摄像机摆动、倾斜、变焦、聚焦等动作要求。4. 全部会场的画面可依次显示或任选其一,由主会场进行操作,主会场应能任意选择以下四种切换方式。1) 主席控制方式。会议主席在指定时间内可以选择广播任一会场的画面。2) 导演控制方式。导演可以通过CMMS监控管理工作站,选择广播任一会场的画面。3) 声音控制方式。MCU组网情况下,可根据与会者发言的声音强度和持续时间,选择其中最符合条件的发言者,将其画面广播给其他会场。4) 演讲人控制方式。适用于教育或作报告,各个远离教育中心或报告厅的会场可以看到教师或演讲人,教师或演讲人可以选择观看任意一个会场的画面。5. 除主会场与发言会场可以进行对话外,还允许12个会场进行插话。6. 任何会场均有权请求发言,申请发言的信号应在主会场的特设显示屏上显示,该显示屏应放在会议主席容易观察的位置。7. 主会场应能实现对全部会场音量调节和静音功能。8. 根据需要,系统能实现字幕功能,并能并能实时修改、叠加混合。9. M CU 组网方式中,还应能实现如下功能:1) 当某一会场需要长时间发言时,主会场应能任意切换其他会场的画面进行轮换广播,而不中断发言会场的声音。2) 会议进行中,应能实现某一会场的实时加人。3) 应能支持T.120数据会议。5.1.2 会议电视系统应进行统一管理和计费,CMMS和监测管理工作站应能保证完成下列工作:1. 电视会议预约登记用户申请召开电视会议必须预约登记,系统应能实现会议预约,其内容为:召开电视会议的日期、地点、会期、参加人数、租用会议室的大小、采用何种传输信道的速率等。2. 系统终端设备维护管理与工作状态监测会议电视系统应能实现对所有系统终端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参数设定,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3. 计费会议电视系统可根据规模、时长、质量等进行计费。5.1.3 会议电视系统各会场之间应提供业务联络手段,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业务联络系统,该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 可以是专用的电话调度系统,主机设在主会场,各分会场和相关机房设置电话机,专用于业务联络。2. 全部调度电话用户宜设置热线功能,用户摘机可接人话务台或主会场的数字话机,也可进行拨号呼叫。3. 每个用户点还应设置一部国内长途直拨电话机作为备用手段。5.1.4 采用MCI组网时,应将MCI和终端设备进行编号,以便实现主会场对各地分会场的受控摄像机进行遥控操作,编号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1. 编号可以M,T 表示。M 代表MCI,编号范围应为1一191;T代表会议电视终端(CODEC),编号范围应为1一191。2. 编号应以8位二进制码在BAS位置中传送。3. 呼叫只涉及1个MCU时,M值可任意设置;若涉及2个及2个以上的MCU时,M 值应在1一191中选择。5.2 设备选型要求5.2.1 会议电视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TU-TH .320标准。2. 符合TZ-20-95(64一1920k bit/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的规定。3. 符合YD/T 847-1996视听电信业务中64-1920k bit/s信道的帧结构(等效ITU-T H.221:1993)的规定。4. 符合YD /T 846-1996视听系统中帧同步的控制与指示信号(等效ITU-T H.230:1993)的规定。5. 符合YD/T 848-1996使用2M bit/s以内的数字信道在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系统(等效ITU-T H.242:1993)的规定。6. 符合 2M bit/s以上更高速率码流传送的相关规定。5.2.2 会议电视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1. 满足会议电视的功能要求和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见附录B)。2. 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3. 有利于今后系统扩容及设备扩展的能力。4. 视频设备必须满足PAL-D制式。5. 满足2Mbit/s以上更高速率的码流传送要求。6 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要求6. 1 会 议电视终端设备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6.1.1 会议电视网内任意两个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1.1的规定。6.1.2 会议电视设备适应传输信道差错的能力,在传输性能符合表6.1.1的情况下,会议电视设备应能正常工作。表 6 .1 .1 会议电视系统传输性能指标要求表6. 2 会议电视效果的质量评定6.2.1视频质量定性评定1.图像质量:近似VCD图像质量。2.图像清晰度:送至本端的固定物体的图像应清晰可辨。3.图像连续性:送至本端的运动图像连续性应良好,无严重拖尾现象。4.图像色调及色饱和度:本端观察到的图像与被摄实体对照,色调及色饱和度应良好。6.2.2 音频质量定性评定1. 回声抑制:主观评定由本地和对方传输造成的回声量值,系统应无明显回声。2. 唇音同步:动作和声音无明显时间间隔。3. 声音质量:卞观评定系统音质.应清晰可辨、自然圆润。7 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设计7.1 房屋建筑平面和设备布置7.1.1 会议电视可由下列房间组成:1. 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根据参加会议的总人数确定,可按每人平均2.2m2计算。2. 控制室:一般应设置不小于30m3的单独房间。如果设备较多,还可按实际需要增加面积。3. 机房:必要时可设置不小于20m3的单独房间。如果设备较多,还可按实际需要增加面积。7.1.2 房屋建筑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平面布置应以会议室为中心,机房或辅助房间应尽量与会议室相邻。2. 除上述用房外,还应统一考虑设置与会人员会前休息饮水场所和厕所等公共用房,以及室外停车场地。3. 较大型的电视会议室,应考虑与会者的集散方便和防火安全措施。如与其他用房合建,还应考虑集散时,不影响其他用房的正常工作。4. 电视会议室位置的选择,应符合防止泄密、便于使用和尽量减少外来噪声干扰的要求。7.1.3 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话筒和扬声器的布置,应尽量使话筒置于各扬声器的辐射角之外,扬声器宜分散布置。2. 摄像机的布置,应使被摄人物都收人视角范围之内,并宜从几个方位摄取画面,方便地获得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3. 监视器或大屏幕背投影机的布置,应尽量使与会者处在较好的视距和视角范围之内。4 机房设备布置应保证适当的维护间距,机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00 mm;当设备按列布置时,列间净距不应小于1000 mm;若列间有坐席时,列间净距不应小于1 500 mm。5. 会议室桌椅布置,应保证每个与会者有适当的空间,一般不应小于1500 mm700 mm,主席台还应适当加宽至1500mm400 mm。7. 2 电源和接地7.2.1 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电压波动超过交流用电设备正常工作范围时,应采用交流稳压或调压设备。重要会场的MCU、会议终端、保密机应采用不间断电源。7.2.2 摄像机、监视器、编辑导演设备等视频设备,应采用同相电源。在电视会议室、控制室、机房应设置专用分路配电盘,每路容量宜为15-25 A。在摄像机、监视器、内投式大屏幕投影电视机等设施附近,均应设置220 V三芯电源插座,每个插座的容量不小于2 kW。7.2.3 交流电源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100 mV。7.2.4 保护地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与交流电源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防止零线不平衡电流对会议电视产生严重的干扰影响。2. 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宜大于1。3. 保护地线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25mV。7.2.5 接地系统应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信号地、机壳地、电源告警地、防静电地等均应分别用导线经接地排,一点接至接地体。接地系统应满足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接地规范的要求。7.3 照明和插座7.3.1 电视会议室不应采用自然光,室内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源应采用色温为32 00l x的三基色灯。2.主席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800 lx;一般区域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 lx。水平工作面计算距地高度为0.8 m。投影电视屏幕区照度不应高于80 lx。3. 各种照度应均匀可调,保证会议室按各种功能要求调节灯光。7.3.2 控制室、机房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光源宜采用日光灯。2. 机架设备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00 lx。垂直工作面计算距地高度为1.2 m。3. 座席设备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00 lx。水平工作面计算距地高度为0.8 m.7.3.3 电视会议室、控制室、机房等房间的周围墙上或地面上,应每隔35 m,安装一个220 V三芯电源插座。7.4 环境要求7.4.1 电视会议室的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1. 温度18一251C;相对湿度60%一80%.2. 室内新鲜空气换气量每人每时不应小于18时。3. 室内空调气体流速不宜大于1.5m /s.7.4.2 控制室、机房的环境应符合:温度18 一25;相对湿度60%一80%。7.4.3 电视会议室、控制室、机房的消防应采用通信设备适用的灭火器.并满足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的要求。7.5 会议电视的建筑要求7.5.1 会议电视的建筑要求,应符合表7.5.1的规定。表 7 .5 .1 会议电视建筑要求表7.5.2 电视会议室的总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视会议室的总体设计,要求“庄重、朴素、大方”。2. 除保证电视会议要求外,平时可兼作报告厅、学术交流厅和一般会议厅,以提高其利用率。3. 电视会议室应具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适当的混响时间,室内声场达到最大扩散等条件。其体形宜为长方体,混响时间可用式(7.5.2)进行计算:T60 = K V/ S2. 3lg(1a)4mV (7 .5.2)式中,K 房间形状的参变数,一般取0.161;V一 房间容积(m3);S 房间内吸声物总表面面积(m2);a 室内平均吸声系数;m 空气衰减系数;T60 混响时间(s).4. 电视会议室应有安静的环境,应尽量减少、控制和隔绝外界的噪声源,加强护围结构的隔音强度,消除和减少室内噪声。例如:通风、空调设备开动和运行产生的噪声;通风管道产生的噪声;街道车辆和行人产生的噪声等。电视会议室允许的噪声级不应大于40d B(A)。护围结构的隔音量不应低于50 dB.5. 电视会议室的护围装饰、桌椅布置、地毯等应有统一的色调要求,宜简洁明亮、浅色为主、双色搭配。严禁采用黑色或白色作为背景色。6. 控制室与会议室之间的墙上宜设置观察窗,便于操作人员了解会场的情况,及时配合会议主席的要求进行操作。窗高宜为800mm,窗宽宜大于12 00mm,窗底距地面宜为900 mm。7. 会议电视相关房间应采用暗敷的方式布放缆线。在建造或改建房屋时,应事先埋设管子、安置桥架、预留地槽和孔洞、安装防静电地板等,以便穿线。7.5.3 单独建设会议电视系统用房时,应按电信局房的标准进行建设,参照YD/ T5003-2005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执行。附录A 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A.0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同采用“严禁”。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同采用“应,;反面司采用“不应”或“不得”。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调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附录B 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参考)B.0.1 多点控制设备(MCi)和编解码器(CODEC)应分别满足下列技术要求:1. MCU应具备下列功能:1) 所有输入信号流应在一个统一的控制时钟上同步。2) 具备由H.221建议中定义的帧定位信号(FAS),并输出由H.221,H.230建议中所定义的比特率分配信号怕AS),加密控制信号(ECS)。3) 接受一个复帧全同步信号,以便数据定位。4) 应能处理由H.24 2建议的会议电视终端间互通的通信规程。5) 所有的切换应以数字流传导。6) 应能对选出的视频通路、开放型声音通路及工作的数据通路进行复接使用。7) 应具备主席控制、语音控制、强制控制等切换模式。8) 应具备加密的必备接口G.703,RS-449.9) 应能配合和支持以下标准; 在 px 6 4k bit/s速率上,视听业务视、音频编解码器(H .2 61 ); 用于直到2 Mbit/s数字信道的视听系统多点控制设备(H .2 31 ); 利用2M bit/s数字信道,在2一3个以上的视听终端之间 ,建 立 通 信的 方 法 (H.243); 视听系统中帧同步的控制与指示信号(H.230); 使用2M bit/s以内的数字信道,在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系 统 ( H. 24 2) ; 视听电信业务中64一19 20 kbit/s信道的帧结构(H .2 21 ); 64 k bit/s中7k Hz音频编码的性能、技术指标、控制与互通方式等规范(G .7 22); 利用H.221L SD/HSD/MLP信道的单工应用的实时控制协议( H. 22 4) ; 采用H.224的电视会议远端摄像机遥控(H.281)010)具有诊断功能。2. MCU和(OODEC必须分别符合ITU-T建议的下列标准:1) 框架性标准:H.320;2) 通信标准:H.221,H.230,H.242;3) 视频标准:H.261;4) 音频标准:G.711,G.722,G.728;5) 多点控制标准:H.231,H.243,H.224,H.281;6) 加密标准:H.233;3. MCU和CODEC的视频特性应符合下列要求:1) 视频输入/输出模拟复合信号。模拟复合信号格式应为PAL-D全电视信号,625行,50场每秒(25帧隔行扫描)。复合视频信号电平应为1V P-P; R,G,B信号电平应为700m VP-P;输入/输出阻抗应为75不平衡。反射损耗:在0-6 MHz的黑白电视信号应大于等于26 dB;彩色电视信号应大于等于30 dB。2) 视频编码。图像格式(指亮度信号):活动图像应为全公共中间格式(FCIF)288(行)352(像素);1/4公共中间格式(QCIF)144(行)176(像素)。静止图像应为FCIF 576(行)704(像素);QCIF 288(行)352(像素)。图像帧频:最大30 Hz。信源编码算法:帧差(FD)+运动补偿(MC)+离散余弦变换(DCT)+可变字长编码(VLC)。运动矢量: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最大位移不超过15个像素。差错处理:在传输信道差错率劣于10-6时,CODEC对传送的比特流采取BCH(511,493)前向纠错编码。3) 信道码型。HDB3(El 2048k bit/s)4) 数据率。数据率应为641920k bit/s(p64 k bit/s)。5) p值要求。优先使用p= 1,2,6,12,30。4. MCU和CODEC的音频特性应符合下列要求:1) 音频编码:符合G.728要求。48k bit/s,56 k bit/s,64 k bit/s,50 Hz-7 kHz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符合G.722要求。48k bit/s,56 k bit/s,64 k bit/s,50 H z-3.5 k Hz脉冲编码调制 (PCM)。符合G.711要求。2) 电平:电平应为0 dBm/600平衡;+9 dBm过载。3) 唇音同步:自动、图像延迟语音、相对延迟应小于40ms。4) 数字音频接口:64 kbit/s专线接口宜为X.21租用线路,15针插入式接口。音频插头宜为小型AXR型连接器。5) 混合:应符合H.231要求的数字线性混合。6) 噪声抑制:应具备噪声抑制功能。5. MCI和CODEC的接口应符合下列要求:1) 传输信道接口:MCU端口数宜大于等于12(641920k bit/s)/MCU,CODEC端口数宜大于等于3。接口宜为G.703,G.704,G.732(E1)接口,64-20 48k bit/s,同轴电缆BNC接口;单RS449专线式接口,56- 19 20 kbit/s,37针插入式接口;单V.35交换式接口,56k bit/s,64k bit/s平衡双流接口;双V.35交换式接口,112k bit/x,128k bit/s平衡双流接口。2) 数据接口:MCC端口数宜为16个/MM OODEC端口数宜为5个/CODEC。接口宜为RS232C300 bit/s192.2 kbit/s,25针插入式接口。6. MCU和CODEC的定时同步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 视频部分:锁定于视频信号的行频。2) 传输编解码和多点汇接部分应具备:内部时钟源提供;外部时钟源提供(MC1应设置外时钟专用接口);从传输数据流中提取。3) 时钟标称频率和接口:可选用20 48k Hz模拟口或20 48k bit/s数字口。B.0.2 摄像机的选用应符合下列主要技术要求:1. 每一会场最少应配置一台带云台的受控摄像机,一台辅助摄像机,一台图文摄像机。2. 选用三片CCD 彩色摄像机,受光面积不劣于6.4 mm4.8 mm(相当于1/2英寸摄像管),功能像素不劣于582(行)752像素);重要场合受光面积不劣于8.8mm6.6 mm(相当于2/3英寸摄像管),功能像素不劣于581(行)786(像素)。3. 信噪比应优于60dB.4. PAL制式,2:1隔行扫描,625行,50场,行频15.625k Hz,场频50 Hz。5. 水平分辨率应优于700T V线。6. 视频输出:VBS应为1.0VP-P,75,负同步(BNC接口或26针接口)。RGB应为VP-P,75;重要场合RGB应为1.4 VP-P,75(26针接口)。Y/C:Y 应为1.0VP-P,75,负同步(26针接口);C应为0.3 VP-P,75(负载波电平)(26针接口)。7. 灵敏度:F8.0宜为2000 lx(3200k,89.9 %) ,最低照度宜为Fl.4 ,7.5 lx,+ 18 dB。8. 同步方式:内部或外部同步应采用VBS或BS信号。9. 摄像机附加器应具备:多针接口、话筒、直流、同步锁钮、监听耳机、对讲机等各种接口。10 .寻像器清晰度不应低于550 T线。11. 图文摄像机可选用单片CCD,像素不低于582(行)752(像素),水平分辨率应优于460TV线。B.0.3 编辑导菠设备的选用应符台下列技术要求:1. 选用的编辑导演设备应具备混合、划变、外部划变、外键、下游键、背景色等多种特技效果的操作功能。2. 应具备内装同步发生器。3. 应具备下列输人信号端口:1) 视频锁定输入信号应为VBS1 VP-P,75,BNC接口8个。2) 同步锁定输入信号应为BB0 .3,0.3 VP-P或VBS1 VP-P , 75,BNC接口1个。3) 外键输入信号应为VBS 1VP-P或VS1VP-P,75,BNC接口1个。4) 下游键输入信号应为VBS1VP-P或VS1VP-P,75,BNC接口1个。5) 下游键插入输入信号应为VBS1VP-P或BS1VP-P,75,BNC接口1个。4. 应具备下列输出信号端口:1) 节目(PGM)输出信号应为VBS1 VP-P ,75,BNC接口3个。2) 预置(PST)输出信号应为VBS 1VP-P,75,BNC接口2个。3) 显示( DSP)输出信号应为VBS1 VP-P,75,BNC接口1个。4) 黑色同步输出信号应为BB0.3,0.3VP-P,75,BNC接口4个。5) 同步锁定输出信号应为BB0 .3,0 .3V P-P,或VBS1 VP-P ,75,BNC接口1个。5. 应具备提示/内通话端口,144针插人式接口4个;5-810针插入式接口1个。6. 应具备RS-232C终端接口,速率96 00 bit/s,信号电平应为9V。7. 应具备文字插人的功能。8. 应具备下列性能:1) DG应为1%以下。2) DP应为1以下(APL10% -90% )。3) 交叉干扰应为一50 dB以上(4.43M Hz)。4) 频率响应应为8M Hz0.5dB。5) 信噪比应为一60 dB以上。6) 电源应为交流220-224V10%,50Hz10%。B.0.4 编辑导演设备与辅助摄像机之间,应插入摄像机控制设备,该设备应符合下列主要技术要求:1. 输入接口:同步锁定输入接口的电平应为VBS1 V P-P或BB0 .45 V P-P,环回通路,BNC接口。回程视频输人接口的电平应为VBS1 V P-P,环回通路,BNC接口。摄像机接口应为14针或26针接口。2. 输出接口:VBS输出接口的电平应为1V P-P,1V P-P负同步,75,BNC接口。R, G, B输出接口的电平应为0.7V P-P,75,BNC接口。Y/R Y/B -Y输出接口的Y电平应为1VP-P,负同步,75, BNC接口;R-Y/B-Y电平应为0.525V P-P,(75%彩条)BNC接口。Y/C 输出接口的Y电平应为1V P-P,负同步,75,Y/ C连接器;C电平应为03VP-P,75n,Y/D连接器。同步输出接口的电平应为4VP-P,负同步,75,BNC接口。提示/内通话接口应为4针接口或螺纹接口。3. 选择设备的技术指标,均应与摄像机的各项技术要求相配合。B.0.5 话音处理设备的选用应符合下列主要技术要求;1. 调音台主要性能参数1) 频率响应频宽20 Hz- 2 0 kHz时,任何输入到输出的频率响应应为+0.00.5 dB。2) 总的谐波分量畸变(全部在士20d Bu测定)线路输入到群或混合输出,总的谐波分量畸变,1k Hz时应小于0.00 5% ,10 kHz时应小于0.03%。3) 噪声(带宽20Hz20k Hz,非衡重):话筒输入等效的输入噪声应小于127.5 dBu(15n信号源)。混合通路输出噪声(16个通路路径)应为82 dBu。辅助通路输出噪声(16个通路路径)应为85dBu。4) 串音(全部在1kHz测定):通路噪声抑制应大于100 dB。通路音量控制器衰减应大于85 dB。通路总隔离度应大于80 dB。通路路由串音干扰应大于100 dB。通路辅助发讯衰减应大于85 dB。5) 输入/输出阻抗:话筒输入阻抗宜为2k,平衡。线路输人阻抗宜大于15 k,平衡。输出阻抗应为75。6) 输出能力:群和辅助输出宜为+21dBu,600。混合输出宜为+21dBu,600。群和混合插入宜为+21dBu,600。单一输入插入和直接输出宜为+20dBu,2k。7) 输入/输出电平:话筒输入灵敏度宜为2 70d Bu可调。线路输入灵敏度宜为+1020 dBu可调。双轨磁带回程电平宜为+ 4 dBu或10 dBu。单一输人插人和直接输出电平宜为2dBu,不平衡。群和混合插人电平宜为2 dBu,不平衡。辅助输出电平宜为+ 4 dBu,接地一补偿。群和混合输出电平宜为+4 dBu,接地补偿。2. 功率放大器主要性能参数1) 额定输出功率:会议电视的功率放大器应选择立体声工作方式,其输出功率宜选择400 W+400 W(40)。2) 功率带宽:会场扩声的功率带宽应为20Hz 20 kHz0.5dB。3) 阻尼因素:阻尼因素宜大于150( 1kHz,8)。4) 固有噪声:立体声固有噪声宜小于100V。5)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宜大于33k。6) 输入灵敏度:输入灵敏度宜为0.75V (100W +100W ,8 ,立体声)。7) 谐波失真:谐波失真在小于0.1%(基准输入电平,8)。8) 输入接口:输入接口宜为XLR型平衡/非平衡可选择;或Phone型非平衡连接器。9) 输出接口:输出接口宜为螺旋接线柱。3. 扬声器控制器主要性能参数1) 分频器:分频频率宜为80 Hz。斜率:低通滤波器宜为24 dB/oct。高通滤波器宜为12 dB/oct。2) 均衡器:高频16k Hz均衡电平宜为0+6 dB(峰型)。低频55 kHz均衡电平宜为0 +6 dB(峰型)。3) 限制器:闭值电平 :高频宜为+17d Bs;低频宜为+31dBs。压缩比:高频宜为2:1;低频宜为6:1。4) 谐波失真:谐波失真宜小于0.0596(1k Hz,+4d B输出)。5) 增益:低输出增益宜为6d B;高输出增益宜为0d B。6) 噪声电平:噪声电平宜低于95 dBs。7) 输入阻抗:输入阻抗宜大于30k。8) 输入/输出接口:输人瀚出接口宜为XLR型,平衡/非平衡可选择;或Phone型非平衡连接器。9) 负载阻抗:负载阻抗不宜小于600。4. 均衡器主要性能参数功均衡器应工作在20Hz20 kHz范围内,分31个频段,1/3倍频程组。2) 均衡器应建立在可靠的断开低频和高频的滤波器上,斜率宜为每倍频程18 dB。3) 升高/断开电平宜为12dB。4) 滤波器:高通滤波器(HPF)的低频段应能在20300Hz范围内调节,18dB/倍频程。低通滤波器(LPF)的高频段应能在420 kHz。范围内调节,18dB/倍频程。5) 输入接口:t路XLR型连接器的电平,应为+4 dBs/20dBs(最大+20 dBs),150k,平衡。1路Phone型连接器的电平应为4 dBs/- 20 dBs(最大20 dBs),150,非平衡。6) 输出接口:1路XLR型连接器的电平应为4 dBs/-20dBs(最大20 dBs),150,平衡。1路Phone型连接器的电平应为+ 4 dBs/20 dBs(最大+20 dBs) ,150,非平衡。7)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应为20 Hz 20k Hz,+ 010 dB。5. 扬声器主要性能参数1) 扬声器应采用高低音组合式音箱。2) 频率范围宜为50Hz20k Hz。3) 灵敏度宜为96 dB/W/m.6. 话筒主要性能参数1) 话筒应选用方向性强的单向话筒,避免声回授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小型电视会议室,也可选用360全方位话筒,此时扬声器布置必须有严格要求,避免声回授。2) 频率响应宜为70 180 00Hz。3) 有效输出电平宜为46.8 dBm (1 kHz)。 (0 dBm =1m w/lpa ,lp a= 10bar)。4) 灵敏度宜为49.0 dBm 士2.0 B(1 kHz)。(0 dB=1V /lpa)。5) 输出阻抗宜为15020%,平衡(1kHz)。6) 动态范围应等于或大于95d B。7) 信噪比应等于或大于63 dB(1 kHz,1 pa ,A加权)。8) 最大输入声压级宜为126 dB SPL(0d B=20pa)。B.0.6 图像显示设备的选用应符合下列主要技术要求:1. 监视器主要性能参数1) 视频信号:视频信号应为PAL-D全电视信号,625行,50场/s(25帧、隔行扫描)。2) 彩色系统:多制式任意选择。3) 水平分辨率:22c m(9英寸)显像管的水平分辨率,应优于250 TV线;67.7 cm (27英寸)显像管的水平分辨率应优于420 TV线(视频输入),2000字符(R,G,B输入)。4) 视频输入:线路输入:复合视频信号应为1VP-P,75,可控,BNC接口。Y/C信号:Y电平应为1 VP-P,负同步,75可控,小型4针接口。C电平应为0.3VP-P,75可控,小型4针接口。录像机输入:复合视频信号应为1V P-P,负同步,75。5) 视频输出:线路输出:环回通路,BNC接口。复合视频信号应为环回通路,BNC接口。Y/C信号应为环回通路,小型4针接口。6) 音频输入:线路输入:声音信号应为5 dBu,高阻抗。录音机输人:声音信号应为5 dBu,高阻抗大于47 k,单声道,8针接口。数字R, G,B输入:声音信号应为5 dBu,高阻抗。7) 音频输出:线路输出;声音信号应为环回通路。8) 计算机输入:模拟R,G,B计算机设备AV输入信号,21针接口。数字R,G,B计算机设备数字输入信号,9针接口。2. 大屏幕投影机主要性能参数1) 光度输出:直接投射时,应大于200 lm(全白);700 lm(白峰)。内部投射时,应大于40fL(全白);150 fL(白峰)。2) 投影透镜(HACC混合透镜):Fl.12/140mm分辨率应等于或大于6 LP/mm。3) 反差比率:直接投射式,宜为200:1 ;内部投射式,宜为70:1。4) 屏幕对角尺寸:直接投射式不宜小3048mm (相当120英寸);内部投射式不宜小于1 524 mm(相当60英寸)。5) 视角:内部投射式,水平视角允许+57,垂直视角允许30。6) 彩色系统:多制式任意选择。7) 分辨率:视频输人应优于700TV线。R,G,B输入的像素不劣于1280(行)1024(像素)(在fh64 kHz,fv 60Hz时测量)。8) R ,G ,B带宽:R,G,B的带宽宜为70M Hz(3d B)。9) 扫描频率:水平宜为1593k Hz;垂直宜为38150 Hz。10 )视频输入:复合视频信号应为1VP-P,负同步,75,BNC接口。Y/C信号:Y信号应为1VP-P,负同步,75,小型4针接口。C信号应为0.3 VP-P,负同步,75,小型4针接口。11 )音频输入:声音信号应为5 dBu,高阻抗大于等于47k,音频连接器。12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用户需要,应选择配置IFB系列接口板、接口组件、遥控器、连接电缆等附件,以增加各种功能。13) 视频输出:视频输出信号应为1V P-P,负同步,75,BNC接口。条文说明目次1总则3会议电视系统组成4会议电视系统组网5会议电视系统功能和设备选型要求6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要求7会议电视设备安装设计1 总则1.0.1 本规范是结合信息产业部会议电视骨干网的两期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编写的。规范中所列的各种技术指标,是根据工程中选用的各种会议电视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经各类人员主观评价得出的客观结论确定的。同时,确认这些设备的技术水平,能保证会议电视的质量,所规定的指标是适中的。指标太高,造成浪费;指标太低,不能保证质量。设计规范中掌握适当的尺度。3 会议电视系统组成3.0. 1 会议电视系统应由多点控制设备、会议电视终端设备、(音)视频切换矩阵、摄像机、话筒、编辑导演设备、调音台、图像显示设备、会场扩声设备等组成。这些设备的配置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设计规范中规定的配置内容和装备水平,适合一般情况。3.0.3 会议电视终端设备的CODEC,其编解码方式除规定目前国际通用的方式外,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采用其他编解码方式。甚至将来还可能出现其他更先进的编解码方式,只要是与国际标准兼容的,应允许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召开国际电视会议必须采用国际通用的编解码方式才能互通;召开国内电视会议,只要全网采用同一标准的编解码方式就可以互通,这样就可通过软件设置,按不同的用户要求和电视会议的方式进行联网开会,增加了灵活性,又可以用更高的质量服务于社会。4 会议电视系统组网4.1.1 MCU和音、视频矩阵切换组网方式各有其使用场合,又可视为互为备用的两个会议系统,必要时可以倒换使用,以确保安全。不论采用何种组网方式,会议电视的终端设备都是共用的。5 会议电视系统功能和设备选型要求5.1 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要求5.1.2 会议电视具有缩短空间、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节省费用等优点,它的诞生即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起初因设备昂贵,对传输要求高,发展也较缓慢。自1991年以来,会议电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由于压缩编码技术的进步,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进展,不断推出ITU-T的新标准,各生产厂家也推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会议电视设备,价格也不断下降。中国公用通信会议电视骨干网是在1993年2月起步,第一期工程于1994年9月6日投人试用,第二期工程于1995年12月13日投人试用。像我国如此大规模组织会议电视网,在国际上尚属首例,国外供货商从未做过这样规模的会议电视系统,而且对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要求,也是结合中国召开电视会议的要求提出来的,有些内容ITU-T尚未做出建议,是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加以完善的。因此,设计规范提出的会议电视系统功能,是我们的经验总结,具有中国特色,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且行之有效,具有特殊的意义。5. 2 设 备 选 型 要 求5.2. 1 会议电视的设备选型首先应符合国家规定的641920 kbit/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冲7020-95,以及相关内容的标准。国内尚未制定的标准,应符合对口的ITU-T H.200系列国际标准,此项内容将在各相关章节中列出,这里不再重复。5.2.2 本条规定了设备选型的原则要求,具体要求在附录B中作详细的规定。6 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要求6.1 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6.1.1 会议电视网内任意两个CODEC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引用ITU-T N.86建议的规定。端到端的全程指标是包括会议电视设备、传输设备、网络接口设备等各段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YD /I 5 032-200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表6.1.1中,国内、国际全程链路是指两个国内段和一个国际段的端到端链路指标。6.1.2 会议电视的传输质量依托于传输网的质量,本规范除规定会议电视的传输信道必须采用双向信道外,其信道的质量应符合维护标准的各项规定,由传输部门予以保证。6.2 会议电视效果的质量评定会议电视的效果好坏,最终表现为图像和声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