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3713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论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论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美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培根的审美观,体味文章对美的论述,培养锤炼语言的意识。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3.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识别美,创造美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分享美罗丹曾经这样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确,风华正茂的同学们,正值“美”的年龄,相信你们对美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那么,别吝啬,将你慧眼发现的美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吧!(学生畅所欲言)看来,同学们眼中的美可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呀。那么怎样的美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美呢,让我们请出一位对美有过资深研究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著名的哲学家,了解一下他在对美的诠释吧。 2.作者介绍培根(15611626)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誉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论人生如:知识就是力量。论真理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论学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二、初读课文,认识美1、文章对美做了哪些论述,边读边圈写美的句子。2、齐读写美的句子,写了几种美?由此,可以看出最高层次的美是哪一种美? 参考:“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内在美重于外在美。所以在三者中最高)美德最美 3、作者是采用哪些论证方法论证“美德最美”这个观点的?请举例说明。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明确:举例论证(“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作者通过举例诠释,我们就懂得了这句话的意思:个体与一定的机遇和环境相适应,整体和谐,那就是美,人在遭逢场合中能过表现出相应的“优雅行为”,也就创造了美。)比喻论证(“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作者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对比论证(“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作者通过老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美德最美。)引用论证(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引用拉丁谚语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三.再读课文,梳理美培根的随笔,都是劝世箴言之类的短文。黑格尔曾指出:“培根拥有丰富的阅历,高度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他的话常常被人家引为格言”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话,说说理由。 格言: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赏析(推荐理由):以宝石为喻,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宝贵。 教师总结:学生思考后回答:语言准确、精练、隽永、形象。 总结杂感的特点:形式自由,语言隽永形象,论说跳跃性强。(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写杂感)1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2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3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4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分析理解:1、 用宝石打比方,说明一个人如果有了美好的德行,朴素的外表不仅不会有影响,而且会使这美好的德行更加可贵。2、一个人既有外形美,又有内在美,是不容易的。3、晚秋的景色是一种成熟的美,具有最丰富的内在美。用晚秋景色打比方,说明有些老人,因为具有丰富的内在修养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成熟美。4、 这里的美是指外表的美丽。这句话用水果打比方,说明没有丰富的内蕴而只有表面的美丽,是不可能长久的。四.深读课文,品味美1、培根认为:美德最美。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 (学生各抒己见)找出课文中的格言警句,并尝试记住这些话。2、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我们平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说“美在于发现”,同学们,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 (学生各抒己见)示例:为身患绝症的同学捐款。乐于帮助同学解决难题。 五名言警句,积累美六,质疑反馈,布置作业。以最美的为题写一篇文章。七、板书设计提出中心论点:美德最美 阐释美德最美颜色之美外在美 形体之美美优雅行为之美内在美 美德勉励人们把美的容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论证方法: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送小龟回家一把花伞下,拥挤着我、妻、五岁的儿子,还有一只小龟。这是一个温情的世界。小雨把夜色洗得淡淡。街上,流动着七色伞。儿子在我怀中,小电在儿子怀中,而妻,则偎依在我身旁。那只小龟原是妻从市场买给儿子玩的。那天,儿子很惊奇很高兴地和小龟做了一天的游戏,可小龟不吃不喝。晚上,儿子担心地问我:“小龟不吃饭,饿吗?”我想了想回答:“小龟大概想念爸爸妈妈了。”儿子听我这么说,想了想便央求我和妈妈带着小龟去找它的爸爸妈妈。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在这秋雨纷纷的夜晚,带着小龟,来到城西的河边。到了。我们站在河岸。妻在夜色中很妩媚,儿子很庄严。河水无语,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跳动的火焰映出几条汉子粗犷的脸。他们在喝酒哩。一只水鸟很孤独地在水面扇动着翅膀。“小电的家在河里吗?”儿子认真地问我。我弯下腰对儿子说:“是的。小龟的爸爸妈妈就住在河里。”儿子这才小心翼翼地把小龟放在河边,轻轻向前一推:“小龟回家吧。”小龟缩着头一动也不动。我们耐心地等着 小龟终于伸出了脑袋,潇洒地摇摇头,像是向我们致谢,又像是向我们道别。水面出现一小圈美丽的涟漪,小龟潜入水中,走了,永远地走了。儿子很兴奋的拥入我的怀抱,又拥入妻的怀抱,欢呼:“小龟找到爸爸妈妈啦”散步我和妻相视一笑,我们给儿子编了一个多么动人的童话啊!我突然感动得要流泪。而妻,真的流泪了。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白蝴蝶之恋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我在草地上走着,忽然,再鲜嫩的草地上看到一只雪白的蝴蝶,蝴蝶给雨水打落到地面上,沾湿的翅膀轻微的簌簌颤动着,张不开来。它奄奄一息,即将逝去。但它白得像一片小雪花,轻柔纤细,楚楚动人,多麽可怜呀!它从哪儿来?要飞向哪儿去?我痴痴望着它。忽然像有一滴圣洁的水滴落在灵魂深处,我的心灵给一道白闪闪的柔软而强烈的光照亮了。我弯下身,小心翼翼地把白蝴蝶捏起来,放在手心里。这已经冷僵了的小生命发蔫了,它的细细的足脚动弹了一下,就歪倒在我的手里。我用口呵着气,送它一丝温暖,蝴蝶渐渐苏醒过来。它是给刚才那阵强暴的风雨吓懵了吧?不过它确实太纤细了。你看,那白茸茸的像薄啥的翅膀,两根黑色的须 向前伸展着,两点黑漆似的眼睛,几只像丝一样细的脚。可是,这纤细的小生灵,它飞翔出来是为了寻觅什么呢?在这阴晴不定的天气里,它表现出寻求者何等非凡 的勇气。它活过来了,我竟感到无限的喜悦。这时,风过去了,雨也过去了。太阳用明亮的光辉照满宇宙,照满人间,一切都那样晶莹,那样明媚,树叶由嫩绿变成深绿了,草地上开满小米那样黄的小花朵,我 把蝴蝶放在撒满阳光的一片嫩叶上。我向草地上漫步而去了。但我的灵魂里在呐喊开始像很遥远,很遥远,我还以为天空又来了风,来了雨,后来我才知道 就在我的心灵深处:你为什么把一个生灵弃置不顾?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谁知那只白蝴蝶缓缓地,缓缓地在树叶上蠕动 呢!我不惊动它,只静静地看它。阳光闪发着一种淡红色,在那叶片上颤悸,燃烧,于是带来了火,热,光明,生命,雨珠给它晒干了,风沙给它扫净了,那树叶像 一片绿玻璃片一样透明,清亮。我那美丽的白蝴蝶呀!我那勇敢的白蝴蝶呀!它试了几次,终于一跃而起,展翅飞翔,活泼伶俐地在我周围翩翩起舞了好一阵,又向清明如洗的空中冉冉飞去,像一片小小的雪花,愈飞愈远,消失不见了。这时,一江春水在我心头轻轻地荡漾了一下。在白蝴蝶危难时我怜悯它,可是当它真的自由翱翔而去时我又感到如此失落,怅惘,“唉!人呵人”我默默伫望了一阵,转身向青草地走去。给别人的幸福让道晴朗的一天,我携妻乘车到省城拜访久违的朋友。由于朋友的新址不好找,我们便在电话中约定10点在北站门口不见不散。急驶的车窗外阳光明媚,满含青草味的春风飘进车内,令人心旷神怡,我与妻讲述朋友上学时的趣事,商量见到朋友该如何打招呼,是热情地拥抱,还是以一声“嗨”开头。忽然急驶的车慢了下来,并且越来越慢,最后竟然停了下来。往前一看,原来从另外一条街插过来一列迎亲的车队,他们走得非常从容,妻留心查了一下,竟有16辆这多。妻满含委屈地说:“看人家迎亲多气派,你迎娶我时只有三辆车”“这车队里边很多是公车私用的腐败车,只看那车牌号就知道。”“反正是气派”看着妻委屈的样子,怕妻再说些破坏心情的话,弄不好再把泪招惹出来,我便忙转移话题:“几点了?”“9点50分,怎么了?”“9点50分?恐怕10点赶不到了。?我不禁心急起来。其他乘客也开始抱怨,有的说”我还要上班呢,再晚就要迟到了,这月的奖金就泡汤了。”有的说:“好不容易把女友约出来,如果没有按时到,又该为此赔礼道歉,并解释一大筐,能不能唤回人家笑脸还难说。”好隹中年微胖的司机不答话,只时不时按喇叭。我有些着急地说:“别按了,吵得人心烦,再按喇叭他们也不会给你让路的,还不如瞅准机会超过他们呢。”司机转过脸微笑地说:“我不是想让他们让道,是在向新郎和新娘祝福呢。人这一生,这样的喜事只有一次啊!”他顿了顿又说:“别人结婚是件幸福的事,我们有机会为别人的幸福让一次道,不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吗?”车里顿时安静下来,善于感动的妻子已是泪盈双眸。下车时,已是10点30分,朋友仍在那执着地等着。听我解释完了,朋友深沉地说:“能为别人幸福让道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 0 4.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5.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6.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7.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8.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作者】莫怀戚 【课文】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3.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4.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5.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6.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7.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8.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作者】莫怀戚 【课文】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3.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4.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5.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6.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7.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8.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