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2640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归鹿门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夜归鹿门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夜归鹿门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 姓名 日期 夜归鹿门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作品。过程与方法:感知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重点难点】 赏析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知识链接:作家档案:孟浩然(689740),孟浩然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以其一生未仕, 隐居鹿门山,故世又称“孟山人”。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号王孟。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人格: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刚直不阿,卓然独立;独善其身,清白高尚。体裁:擅长五绝和五律。 题材:山水田园之美,隐居之乐,羁旅之愁。语言:清淡质朴,含蓄隽永。 风格:清远幽美,自然平淡,超凡脱俗。鹿门,即鹿门山,在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眷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这首诗是孟浩然决心隐居绝意仕宦时写的。孟浩然40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寻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山水田园诗的祖宗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诗的继承者谢灵运南朝宋盛唐山水田园诗主力阵容王维、孟浩然等二、独立预习:1、联系前面我们学过的课文,古人归隐田园的缘由。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憎恶黑暗现实,不愿同流合污,保持高洁人格 仕途失意,用山水田园美景慰藉心灵 以隐求名,期待重用。2、 从题目当中你能读出什么内容来(注意联系所含的典故和课下注释一)?3、自读全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歌大意。4、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三、合作交流:1、置身诗境:诗歌中选择了哪些意象?展开联想从意象的归类中你看到了几幅景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意象:山中景:江边景2、缘景明情:文中作者的情感指向是什么? 四、探究展示:1、有人说“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用的很妙,你同意吗?为什么?这个问题还可能这样提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争”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五、反馈总结:课后题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王维(701 -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辐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长薄:绵延的草木丛。迢递:形容山峰高远的样子。 闭关:佛家闭门静修。1请就颈联中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作简要赏析。(4分)2诗歌的中间两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列举其中一种加以分析。(5分)3.这首诗的情感写得很有层次,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情感变化。(4分)班级 姓名 日期 夜归鹿门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作品。过程与方法:感知诗歌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重点难点】 赏析诗歌的意境,通过意象分析,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知识链接:作家档案:孟浩然(689740),孟浩然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阳人,世称孟襄阳。以其一生未仕, 隐居鹿门山,故世又称“孟山人”。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号王孟。有孟浩然集。 孟浩然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人格: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刚直不阿,卓然独立;独善其身,清白高尚。体裁:擅长五绝和五律。 题材:山水田园之美,隐居之乐,羁旅之愁。语言:清淡质朴,含蓄隽永。 风格:清远幽美,自然平淡,超凡脱俗。鹿门,即鹿门山,在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眷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这首诗是孟浩然决心隐居绝意仕宦时写的。孟浩然40岁赴长安求仕不遂,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寻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山水田园诗的祖宗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诗的继承者谢灵运南朝宋盛唐山水田园诗主力阵容王维、孟浩然等二、独立预习:1、联系前面我们学过的课文,古人归隐田园的缘由。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憎恶黑暗现实,不愿同流合污,保持高洁人格 仕途失意,用山水田园美景慰藉心灵 以隐求名,期待重用。3、 从题目当中你能读出什么内容来(注意联系所含的典故和课下注释一)?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于汉江西岸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先贤庞德公的行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有时也去住。这首诗就是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这首诗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3、自读全诗,结合注释,疏通诗歌大意。4、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三、合作交流:1、置身诗境:诗歌中选择了哪些意象?展开联想从意象的归类中你看到了几幅景象?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意象:山寺、鸣钟、渡头、江村、夜月、烟树、岩扉、松径画面:山中景:山中有悠然的钟声;山中有朦胧的月光;山中有烟云缭绕的树木;山中有开在岩石上的门;山中有松林间的小路;山中有远离红尘的隐士(幽静冷清)江边景:江边有人来人往的喧嚣;江边有小贩的叫卖;江边有讨价还价的争执;江边有红尘的离愁别恨;江边有(喧哗嘈杂)2、缘景明情:文中作者的情感指向是什么? 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抉择态度,委婉地表达出作者仕途受挫后的弃世隐居思想,同时又在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孤寂的心灵轨迹。教师感悟诗境:这首诗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士形象,构成了一种独到的意境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特别是此诗后四句景色宁静、清幽,作者的心境、情思也宁静、清幽,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即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教师提出问题:展示ppt四、探究展示:1、有人说“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用的很妙,你同意吗?为什么?这个问题还可能这样提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争”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思考方法: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同意 ,“争”意为争先恐后之意。“争”字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江边争先恐后的行人,听到了江边小贩的叫卖、讨价还价的争执 ,只一“争”字,把江边那种 喧哗嘈杂的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喜悦。教师提问:真隐士,你怎么看?请同学们发言。教师个人感悟: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生离别,求不得,放不下,可见孟浩然已寻到幸福的真谛。当去则去,应归则归,毫不再拖泥带水,犹豫徘徊。纵观整个盛唐,有几人能做到孟襄阳这般,洁身自好,当断则断,耿介不随,清白高尚?至少我们所熟知的李白、欧阳修、苏轼都尚未做到。孟浩然是白云深处的那棵孤松,实在难为桃李顏。夜归鹿门歌不仅是一曲清寂闲淡的山林鸟鸣,高山流水,更是作者去尘世,归自然,精神境界是腾飞仙境的一曲离歌。谈到隐士,要辩证地看,当然不鼓励做隐士,好好的为什么要餐风饮露,独坐幽篁,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呢?要做个幽人呢?什么是幽?你听说过一群幽灵么?太孤寂了。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还是应该奋发有为,勇往直前。但就隐士精神来说,每个人都是需要的。不可能每时每刻都积极进取,他应该有个自己的精神世界,灵魂有个归处,心灵有个家。应该有一种淡薄宁静的内心世界,让自己安歇下来。说得高深一点,外圣内王。就是要处理好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更要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五、反馈总结:归嵩山作王维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注王维(701 -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辐川别墅。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长薄:绵延的草木丛。迢递:形容山峰高远的样子。 闭关:佛家闭门静修。1请就颈联中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作简要赏析。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2诗歌的中间两联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列举其中一种加以分析。3. 这首诗的情感写得很有层次,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情感变化。参考答案:1诗人选取了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四种适合自己心境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野外傍晚秋景图: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瑟的秋山。(2分)这图景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诗人落寞凄清的心境。(2分)2.答案一:此诗颔联运用拟人手法。(1分)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2分)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2分)答案二:此诗颈联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1分)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2分)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2分)3前两联写出发时看到的景色,反映出诗人安详闲适的心境。颈联以荒城、古渡、落日、秋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黯淡凄凉的傍晚野外秋景图,衬托出作者接近归隐地时的凄清心境。尾联,作者写自己要闭门谢客、静心独处、不问世事,情感又趋向冲淡平和。补充:整首诗写景抒情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2分)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2分)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2分)教师总结:夜归鹿门歌与归嵩山作在诗境上的共同之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物和感受诗意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 不同之处是:孟诗多用白描,着墨轻淡,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明人李东阳说:“王诗丰缛而不华靡,孟却专心古淡,而悠远深厚,自无寒俭枯痔之病。”(麓堂诗话)这个比较同样适合于这两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