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及作用转变.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12365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1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及作用转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语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及作用转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语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及作用转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转变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角色及作用商州区夜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张 苍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与学的途径、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到我们的语文课堂,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激发主动参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知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方面的因素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进入一种自主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自己的主见于主动发展中。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跟上新教材所蕴涵的新理念。为了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下工夫。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于色彩鲜明,动感性强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媒体课件的作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如:荷叶圆圆一课,课的开始,媒体呈现“碧绿的荷塘”的背景图,同时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下子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的情境中,不一会儿荷塘里跑来一群小伙伴,伴随着青蛙的呱呱叫声,学生的情趣更被这生动活泼的画面所吸引。人人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争着把自己的感想告诉大家。有的说,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多美啊;有的说,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多可爱啊;有的说,小蜻蜓展开翅膀的样子多像一架小飞机。学生情绪十分高涨,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2、巧设疑问,激发求知。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巧妙的疑问,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只有把问题设计得巧妙,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在问题的设计上花点心思。如讲称象一课,我这样设疑:大象又高又大,能称吗?课文里介绍称象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好呢?我话音刚落,学生就迫切地寻找答案。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要求把自己知道的答案告诉别人。学生们很认真地研读课文后,答案也就随着诞生了:课文里介绍了三种称象的办法,只有曹冲称象的办法行得通,而且很有创造性。学生在把答案告诉别人的同时,文章的大意也就明白了。整个过程,学生的学习劲头足,兴趣浓。3、体现民主,语言激励。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民产、平等、和谐的关系,才能提高学生学习主人翁的意识。因此,教师应创设情境,重视语言激励,给每一个学生朝代到台上来“试一试”“做做小老师”的机会,采取只要“试一试”就会得到一颗智慧星的激励手段。如:“语文园地大”里的“我会读”这一栏目,要求学生认读“团结、街道、勇敢、尊重”等12个词语,目的是积累词语、巩固生字。教学一开始,教师用充满神秘感的语气说:“同学们,今天老师让你们也来当当小老师,到台上来把你认识的词语带着大家读一读;同时,我们还要比一比,看看哪个小老师当得最好、认识的词语最多,就给他一颗智慧星。”教师的话刚说完,同学们个个像战士一样,进入备战状态。有的借助课后生字表,学习不懂的字;有的悄悄地问老师;有的同桌互相帮忙,目的都是想当一名最出色的小老师。整个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益大大提高。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力量当今的时代是科技竞争的时代,而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时下,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其他几位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积极为学生创设探讨、研究的空间。根据一年级的年段学习目标特点:重点是识字、写字。而修订后的一年级语文教材,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识字量大大增加。要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识字效果,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两只小狮子一课,要求认识的字有咬、洋、吞、狮、苦、靠、扑等。学生通过分小组合作学习,探索识记生字的方法,有的人换偏旁认记“咬、洋”;有的从编儿歌法认记“吞”(“一口吞下天”或“口上有个天”)有的用组合法认记“狮、苦、靠、扑”等等。同学之间通过互助互补,既发挥了个人潜能,又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而且在合作实践中,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成功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民主、愉悦。可见,合理地、适时地、适当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更能让学生在相互启发中共同探究、理解知识、提高能力。三、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培养创新意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旧模式教学中,学生自身存在的种种消极心理,如胆怯、从众、自卑等,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活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探索精神,首先,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让标新求异的作法取代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另外,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氛围。实践表明,和谐、民主的氛围有利于解放学生思想,使学生思维活跃,从而敢想、敢说、敢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大胆创新,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语文教学实践性很强,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口语交际,都离不开学生主体的感受,因而,要努力营造一个可以让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事物。为此,我经常让学生就一个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谈出自己的看法,标新求异,克服从众。在课本78面口语交际“续讲故事”教学中,教师事先将课本插图制成动画课件,并将之呈现在学生眼前,并配乐解说:哇!今天天气真好。小兔高高兴兴去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为学生营造了积极思维的空间。教师不失时机启发,假如你是小兔和小松鼠,接下来你会干些什么呢?聪明的A同学第一个站起来说:我是一只小松鼠,我急急忙忙地向它跑去,是要告诉它一个好消息A学生刚把故事编完,B学生说:我是一只小松鼠,我急急忙忙跑去找白兔要告诉他一个坏消息C学生说:小松鼠急急忙忙向白兔走来,是要请白兔帮一个忙课堂中学生思维活跃,想像的翅膀自然而然地展开,不为一种答案而满足。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潜能也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创新意识。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在小学语言学习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能力,建立探索性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格的完善。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商州区夜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李卫国实施新课程其本质就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没有自主意识,就没有了动力,也没有了个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所在,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更是至关重要的基本能力。一、树立新课程理念,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要实施新课程,关键在于教师应彻底地转变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轻体验的做法。从研究教师如何教到研究学生如何学这个中心上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他们具有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参与,可以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可以让学生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作用,产生心理满足,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一步增强。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于小学语文课的教学而言,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重要的是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不时留出时间让学生参与讨论,变教师一言堂为师生交流场;变单方面的知识传授为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的合作场;变书面知识为主体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唤醒学生原本在沉睡的主体意识。例如,教学荷花一课时,我采用音乐、图画、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体会文中所描绘的荷花的姿态美,头脑中展现大自然这幅活的画面,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图。这样一来就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是唤醒学生自主意识非常重要的一步。二、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小学生的兴趣大多表现为直接兴趣,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就应大量、合理地进行直观教学。具体的事物,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都是我们常用的直观教学手段。语文课中优美的引人入胜的导语是激发学习欲望的良好手段。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在导入新课时,运用这样的方法,先在黑板上出示小壁虎的贴图,然后问学生:你知道这是什么小动物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这样,学生便急切地想把自己对小壁虎的了解情况告诉给其他的同学,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另外,现代化教学媒体引进课堂,不仅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品尝学习的快乐。因此,在课堂教学手段上, 要善于设计悬念和趣味,并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在不断追问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抓住语文学科特点,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憧憬。小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形成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但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阶段,也要让他们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领悟语言文字的规律。我们知道,一篇篇的文章是学不完的,语言文字的积累也是没有底的,而语言文字的规律却是有限的。歌德说:“只有规律才能给人自由。”学科教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的应该是学科的基本规律,而不是无穷无尽的现象。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些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举一反三,关键在于认识和掌握规律。这种规律不应该由老师教给,而应让学生自己领悟。领悟的基本方法是分析、比较、揣摩、总结、反思。比如,学习生字时,就应当铺垫一些关于汉字构成方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汉字建筑美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等有关背景知识,指出生字的造字特点,如“抓”字左边提手旁是形旁表义,右边“爪”是声旁表音,帮助学生掌握形声字的规律。学生不但记住了字义,用同样的方法就可以自学其他的形声字了。这既教授了生字,又激起了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想象和憧憬之情。从而通过领悟规律学会自主学习。三、营造竞争情景,让自主意识得以升华不甘落后是小学生的特点,他们都有展示自我的强烈愿望,也有超越别人的潜能。教师在课堂上创设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竞争的情境,给他们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学生就会从中得到学习的兴趣,自主意识就会进一步增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学习上文的基础上总结学法。一个学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其余同学马上发表不同的看法或补充说明,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课堂上同样采取小组讨论,各小组轮流交流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激烈的竞争情境。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情境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断得到升华,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断提高。论自主学习的特征与教师角色的转换商州区夜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孙丹奇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及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教师的科学指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教育实践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三个重要方面。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学习反馈的矫正者转换。一、自主学习的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一直对自主学习进行不断的研究、探索。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活动,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还有的学者把自主学习看作是一种学习模式。无论持何种观点,他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都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即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自主学习重视自主合作的教育氛围,能够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独占讲台,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自主学习注重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在教学方式上,由单纯的口头讲授转变为引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在教学手段上,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主动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2、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建构主义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知识是由主观建构的。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学习的开放性。自主学习不受时间、地点、教材等条件的限制,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自主选择学习的方法、内容,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学习更加开放。4、学习的合作性。自主学习虽然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它并不是个人封闭式的学习,与自学有本质的区别。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选择学习伙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帮助,吸取他人之长,弥补自身之短。5、学习的创造性。自主学习不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完成知识的再创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二、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自主学习的特征,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自主学习。1、加强科学指导。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思想。他认为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其中的一种发展水平就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者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由此可见,科学的指导对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要。自主学习对教师在学习上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指导是否具有科学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科学的指导首先需要教师全面认识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等诸方面的因素;其次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以避免盲目性指导过程出现。许多教学原则吸收了历史上优秀的教育遗产和国外教学论的重要成果,并不断地用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成果对他们进行更深刻的改造,具有一定的民族化、现代化特色。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和教师处于准分离状态,学生和教师分别是学习的主体和教学的主体,不能强调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的作用。2、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在确立人的现实客观性基础上,也突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的活动并不满足于现存的外部世界给予的客观环境和对历史条件进行简单的复制,而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内在的、积极的、推动的过程,教师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我要学”的学习观,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不能把学生看作是承受知识的“容器”。书本知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堪称知识的精华。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亲身实践,那么这些知识只能是一些“死”的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对教学信息的简单复制过程,而是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再认知过程。在认知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由此转化为自身的学习成果。奥苏贝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的学习便发生了。所谓认知结构,就是指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因此,要促进新教材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教材有关的观念。3、加强教育实践活动学生的认识只有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其认识才被证实。学生的学习需要在独立思维、动手操作、社会交往、社会生存等诸多方面经受实践检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学习支持服务,重视学生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三、教师角色的转换自主学习使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这就要求教师角色也要随之发生根本性的转换,教师应该从施教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学习反馈的矫正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分享了选择权、决策权。1、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自主学习虽然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是师生之间仍需要通过平等对话和真诚合作,实现个体与个体之间彼此碰撞的合作性学习。刘丽群老师在论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期待一文中,提出了“从教师到教师学生”的观点,认为真正的教学,不是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传输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共同创造教育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师本身也将从学生身上得到收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育教师,他们结成了学习共同体,共同成长。教师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自主学习,必须具有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要将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伙伴、意见的倾听者、成果的分享者,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从而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养成。通过合作,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师生间可以互相接纳、赞赏、争辩,并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批判。2、学习环境的创设者。自主学习离不开学习环境的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是开放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方法、合作伙伴,教师不应干涉,更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3、学习资源的开发者教材、练习册过去曾是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料,但由于教材和练习册存在着内容相对陈旧和更新慢的缺陷,因而不能及时将最新的教育成果展示给学生,对拓展学生知识非常不利。现在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很多学校都加强了媒体教学的硬件配置和软件开发。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声形兼具、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教材,满足学生多种感官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特瑞奇勒(Trechler)对人的感觉、学习、记忆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的学习成果1来自味觉,1.5来自触觉,3.5来自嗅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说明数字化教材能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此外,也可以向学生提供相关学科内容的学习网址,引导学生在网络的海洋里汲取营养。4、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指导”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点、引导”。过去所谓的“学习指导”是学生围绕教师转,教师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问题和症结后对症下药,通过解惑、解难,把学生引导到教师预先确立的标准答案上来,师生思维形态是求同思维,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方式赋予“指点、引导”以新的内涵,这就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并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在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自身知识的积极主动建构,以此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学习评价的参与者。学生的学习要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评价。评价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个人自评,可以是小组互评,还可以是小组、个人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无论采取哪一种评价方式,都要体现公平、公正的评价原则。教师作为参与者进行评价,首先要向学生讲清评价的目的、评价的方法、评价的原则;其次,要监控整个评价过程;第三,积极做好后进生的学习评价,对后进生的进步应及时鼓励;第四,作为学习评价的参与者,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倾听学生的学习要求,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享学生的学习快乐,促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第五,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可以随时发现和掌握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因材施教和有的放矢的指导。6、学习反馈的矫正者。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馈是使学生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并促使其及时矫正的学习过程。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究竟处于哪个层次,也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策略是否正确,这样就严重地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及时的学习反馈可以使教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及时修正错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商州区夜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李成棉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教师满堂讲、问,以内容分析为主的课型大为减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增多,自主性有所增强,这是可喜的。但与此同时,有一个问题很令人忧虑,那就是在大谈“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被不恰当的弱化了。主要表现在:一、目标不明,性质不清由于对主导与主体关系的曲解,阅读教学由以往教师的“满堂讲”变成无明确目标指向、无科学步骤方法的所谓的学生“满堂学”。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杂乱无章,甚至于把语文课上成了活动课,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另外,由于教师对大纲、教材理解不够深透,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水平不甚了解,所以在放手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手足无措的局面,无法调控课堂教学秩序,进而基本不导或导不适时,导不得法,导不到位,因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二、流于形式,表面繁荣课堂中学生自主学习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没有能够落实。表现为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教师根本没有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习状况,搜集反馈信息,相机点拨指导。学法指导也常流于形式。究竟怎么具体操作,学生仍是茫然。从时间上看,没有保证。学生自读自学,小组讨论的过程中,阅读甚至于背诵大段的文字,思考较深刻的问题只给学生两、三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就直接得出结果,学习过程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自主学习就成了一种表面繁荣。三、整齐划一,无视差异一是无视不同类型课文在理解过程中的差异。无论何种类型的课文均采用同一种教学流程完成教学。二是无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学就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师生通过教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与学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教学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完全失去教学的意义,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落实;若学生的学习没有教师指导,那是自学而不是教学。所以说,教与学永远是统一在一个过程中的双边活动。“重教轻学”是走向极端,“重学轻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些教师就以为自己可以放任自流了,进而,有的学者又把这种放任自流现象归罪于“学生为主体”,而对其加以否定。其实,他们都忽视了矛盾的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研究表明,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是与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成正比的。突出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对教学活动失去控制。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自由度越大,对教师的施教要求越高。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是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教学则是达成这一发展的最佳途径。因而,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内因为依据,必须创造外因条件,以激发和完善学生的内因为宗旨。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和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媒体,特别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受到注意并选择,从而与原来的认知结构建立联系,相互作用,得到同化或顺应。而教师的导向性信息则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因此,在教学系统中,既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主体地位,必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挥主导作用,则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主体地位。两者是辩证的统一。那么如何正确地理解“导”,怎样正确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导”的课堂运作在于“引”,在于启发学生去主动探求,从“学会”到“会学”。没有教师的“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成了空中楼阁。课前深钻大纲、教材,全面了解学情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要深入钻研大纲,把握好对所任教年级的具体要求;认真钻研教材,把单元训练重点和教材特色理解透彻;再结合本班学情,才能进行科学的教学方案设计,才能明确在课堂教学中应“导”在哪里,用何法“导”,“导”到什么火候。许多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在课堂教学中“导”的精妙,游刃有余,就是因为他们在课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小学生更是如此,只有使其对所学内容和学习过程感兴趣,他们才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才能真正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这激发点正需要教师的“导”。比如说教师的“导语”,如果能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过程。不同类型的课文可设计不同类型的导语。二、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要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避免盲目性,并真正得以落实,教学过程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初始要指导学生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的确定既来源于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单元训练重点、课文的语言特色,又来源于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章可循。学习目标不仅限于认知领域,一般至少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三大类。学习目标确定后,学习重点突出了,教学重点才能真正落实。学习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要注意三点:一是是不宜贪多;二是展标的形式不要过死;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主动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产生疑问,再通过自主学习解决疑问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根据学习目标弓1导学生质疑,并通过主动探究解疑。质疑可安排在课前、课中、课后。可从课题质疑,从含义深刻的语句质疑,从文章的结构特点、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上质疑等等。教师要导在点子上,所设疑点应为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学生思维的发展点,思想教育的渗透点。通过主动探究,使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发展语言,训练思维,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的过程,把语文课堂教学上成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做任何事,有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的积累,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形成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更是如此,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这要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来实现。怎样进行学法指导呢?以下三种方法比较可行。1、讲授式策略。这种策略主张教师把前人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学法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实践,反复运用,直至达到熟练操作,形成技能的程度,如理解句子含义法、分段法、概括中心法等等。这些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适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2、总结式策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直接把学法告诉学生,但明确地告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新的学法,要求学生注意学习过程,并在学后总结出来。如古诗的教学,教师可以下步骤安排教学环节:解诗题,知作者,读诗文,析词句,知诗意,背诗文,入意境,悟诗情。采用上述程式环环相扣进行教学,学完古诗,学生一般能总结出学习方法。用这种策略进行学法指导,可激发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和强度,加深学生的印象。3、示范性策略。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典型例子进行学法指导,学生按老师的步骤进行试学,最后达到掌握学法的目的。阅读的课文中有结构相似的段落(如桂林山水的第二、三自然段),教师可选取一个段落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示范,示范完毕,让学生用此法学习另外的段落。熟练后也可进行变式练习,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程度。 教师的学法指导要克服机械呆板和程式化。“学法”需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不同的阅读要求巧妙设计,“指导”要灵活多样,注意渗透。学法提示包括阅读要求、阅读程序、阅读操作方法、阅读要点的把握等诸多方面,指导时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围绕训练重点、文章特色设计一些练习,来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培养学习能力。例如鸟的天堂一文,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i在阅读过程中可让学生在文中划出静态和动态描写的句子,还可设计、选择一些有动、静态描写的短文,让学生进一步识别。这样既能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四、营造民主气氛,调动学生学习活力美国人本主义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以情感培养和发挥为目标的情感教学理论。他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的情感活动左右着精神世界的全部。他把情感活动看成是心理整体机能的基础和动力,并在这样的观点下阐述知情之间的新关系:“将总是需要的认知学习和当今教育中被冷落的情感体验学习糅合起来。”他认为需要有一种和睦的气氛,有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使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安全感。因此,他把良好的心理氛围看作比教学技能更为重要的教学因素。他的教学策略的一个基本点是:停止“教授”,开始“促进”。罗杰斯称教师为“促进者”。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盖奇等人认为“促进者”“如同学习的一位向导,如同解决问题的榜样,如同一种发动学习过程的催化剂,如同学习过程的一种助力,以及如同学生能带着他们的问题前来拜访的朋友。”综上所述,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关键是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教师通过巡视、协调、参与,以确保正常的课堂秩序,及时提醒个别学生,沟通协调学生之间必要的信息联系,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划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充分释放出“撑船者”和“划桨者”的智慧,才能真正让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再向“主动学习”迈进。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点滴做法商州区夜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王玉春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而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以及“以学生为教育中心”的理念的广泛推广,国内外许多语文研究学者都对教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做出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语言学习的本质和规律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挑战。在自主学习中,教师更多的是被看做帮助者、引导者、合作者还有促进者。学生期待一个民主、和谐的汉语学习环境。因此,现今对于自主学习下,教师角色应该有着积极的转变,以确保更有力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下面谈谈我的点滴做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根据实际,可单一使用,也可结合使用,合力则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教法、确定学法,不应千文一法,一概而论。一、讲读课文教学实践讲读课文中的实践教学时,教师要积极、灵活、大胆地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小学生在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注重全面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注重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让小学生掌握学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我在教学鲸一课时,采用了“凸现鲜明形象,促进学生自悟;落实自主阅读,促进学生自得”的方法,成功实施了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自主活动中,在积极思维中达到自悟自得。再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紧扣“自主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而进行设计,放手让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整个学习过程分四步进行:(1)初读课文,理线索。教师引导质疑,激发学文情趣;学生自读,整体感知。(2)自主学习,谈感悟。其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情真意切,适合学生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进行自主学习,以发扬民主,弘扬个性。我采用了抓段落,谈感悟;抓句子,谈感受;抓品读,促感悟的方法,给学生时间让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喜欢”,讲“原因”,挥洒自主学习之精妙。让其反复阅读,细品深味,再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那美的韵律、美的语言、美的生命、美的行为、美的情感回荡在学生之间,升华在学生心中,彰现了合作学习之奇妙。让其自选自读自悟,小组过关,班里竞赛,显现了自主与合作学习之功力。(3)主动探究,悟“环保”。鸟的天堂不仅文质兼美而且寓意深刻,联系生活做环保教育更表现出老师生活即课本的现代教育观。(4)综合实践,练“能力”。让小学生搜集材料练“查阅”;学写解说词练“习作”;学做导游练“交际”,无不是在讲读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学会搜集、运用、交际,小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意想不到的知识与本领。二、阅读课文中的操作阅读课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相当的篇幅,是对讲读课文的巩固、补充、延伸,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根本任务。教学时主要是读,即泛读和精读,随机而用。教学时,教师要自觉帮助小学生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默读、朗读、速读、跳读等阅读方法进行重认识性、理解性阅读(低年级),重评判性、创造性阅读(中高年级)。教师应注重发展小学生的主体性,应当在小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激发、主动求知的方法和能力习得、主动求知的探索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具体的做法可以是:1、营造民主氛围。让小学生进入主体角色,培养其主体意识,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伙伴型合作关系,以树立小学生学习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意识,便于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例如,教学打碗花花一课时,让小学生充分自学探索,运用积累知识,通过看图、读书、提问、小组讨论进入理解、消化、吸收状态,小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2、创设活动情境。、还小学生活动的时空。教学时,充分给予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个体学习为主进行自主学习,让小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情交流。、还小学生选择的权利。遵循天性,遵从差异,从培养兴趣的角度着重,让小学生自选自学方法、自学形式,或圈点、或查写、或操练、或简画、或剪贴、或随笔、或眉批,自搜、自解、自思,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实施自主性学习。、还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教师要利用阅读课文以活动促发展。如,游戏活动、课堂即兴表演、实验操作、朗读竞赛、小博士答辩、课后沙龙、答记者问等形式可让小学生兴趣盎然,乐学、爱学、会学,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阅读课文教学。、发展创新思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阅读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善于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要关注小学生的异象,诊视小学生的反常,异象即标新,反常即创新。采用引导质疑、合作探究使小学生在学文中收获料想不到的成功和体验。三、课外阅读我认为课外阅读不妨尝试以下方法:、提一个目录供您选;、提一个时间表供您读(背);、供一个机会让您说;、供一个平台让您演。而且,学生课外阅读不要局限于配套教材自读课本,可以扩展到中外古今诸方面的有益读物;不要局限于书本,可以扩展到网上;不要拘泥于家校,可以扩展到图书馆、文化超市。学习方法应以自主性学习为主,进行合作交流,也可以设定专题,鼓励小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如是,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少做勤读,以读好书行动,树读书好意识,成好读书习惯。让全体学生身心愉悦地走进课外阅读,在激情中学语文、用语文。不同教学内容的可行性探索: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于进取精神,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总之,我尊重学生差异,相信学生的能力,发挥其已有知识,行动自主、讲究合作,巧妙识字。例如,课前我布置自主性作业,让小学生画出自己眼中的春天,并写上一个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既尊重了小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有了自主权,课中小组交流,分层展示:“春暖花开”、“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春天来了,小鸟飞来了,花朵开放了,小雨沙沙下,我笑了。”成功的喜悦激荡起继续探究的情趣和勇气。又如,识字时,老师开门见山引学生尽兴读自己认识的字,接着不经意一问:“还没学呢,你们怎么认识的?”孩子们自豪而言:“我自己预习的。”“妈妈教的。”巧妙一点,展示了课外识字方法、途径,潜移默化学会了学习方法,推动了自主性学习。阅读教学过程具有多变性,其教学程序无固定模式,每篇课文的教学程序各有不同,而积极建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必须提倡。、内容浅显、文字朴实、贴近学生实际的课文,教师应放心、放手地让学生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自主尝试探究中,体验成功,实现发展。如,雨中一课的教学,可采用从解题入手,尝试整体感知;尝试分段,落实重点训练项目;尝试研读,感悟人物品质;点明中心,升华情感的教学程序,精心设计每个环节,通过设问激疑、填空初知、巧导自学、合作交流、小组汇报、探究释疑的方法,优化动作,理想地完成学习目标。、内容较深、不易理解的,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必学习中获得发展,如猫一课力现所蕴含人文精神,教学时可以引入选择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入研读机制,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在第二个教学环节“初读课文,感知文意”中;A、学生带着要求自学课文(识字、析词、通文、思意);B 、交流自学情况,引出主线,板书示意,为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提供依据。在第四个环节“专题段意、归纳中心提供依据。在第四个环节“专题研究,理解课文中”,共同合作形成“研读专题”,好怎样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任选你自己觉得最生动的一处讲给大家听。具体做法是:A 、教师先指导一处以作示范;B、 放手让学生自己研读;C 、小组或同桌合作,最后组织课堂交流,教师随机点拔、深化、评价。 如此,通过“划”自己最喜欢、感受最深或最体现作者爱猫之情的句子,“圈”出这一句中最能体现猫之可爱、作者爱猫的关键词,“研读”领悟其特别含义,“赏读”体会作者对猫之喜爱之情。再将自读过程进行交流。不但保证了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把反复诵读课文与研究性学习方法有机结合,推陈出新,开辟了阅读的新天地,发挥了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写话与习作中的应用 写作能力的高低,标志着一个人语言素养的高低实际生活中,写作无处不有,无处不用,其重要性可以非常。教师有意识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时时、处处、事事中发展学生的自主习作能力。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育应是“大语文”,生活化,教师怎样创建现代化的语文教学方法,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主体,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大语文”教育,将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研透标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可行的,必要的,适时的,有效的。相信,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行之有效,小学语文教育的明天将新姿焕发,小学素质教育的春天必将生机盎然。浅谈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地位及作用商州区夜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李亚佩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犹如一夜春风,把机遇带给我们的同时,也将压力与挑战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旧有的教育观念要突破,甚至过去那些引以为荣的老经验也难以登上“新课改”的客船。为此,教育界的有志之士在改革的浪潮中上下求索。时隔几年,“自主学习”这朵奇葩在众人的精心浇灌中越来越艳。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集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水平,注重能力的培养,增强发展性学力。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思路,在课堂上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教学中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整个学习中起至关重要的角色,从传统的教学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把教学从被动转为主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从本质要转变思想,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语文教学的根基和灵魂。每位教师都在积极的转变观念,努力把关注每一位学生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中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课程改革中,由于认识上的一些偏差,老师们在课堂上顾虑重重,似乎不敢越雷池半步,不敢讲解,不敢提问,不敢对学生的回答说“不”,生怕被冠以“不自主”的帽子。很多时候,“放得开”却“收不拢”,出现了老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的怪现象,使得教学像漂泊在大海的一叶偏舟,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其实,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灌输式”的学习不是自主学习;“放任自流”的学习同样也不是自主学习。提倡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老师成了配角。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育空间的拓展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知识的骤增和信息渠道的多样化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知识的垄断地位;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地位。因此,面对教育急剧变革的内、外环境和一系列新的要求,教师亟待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学生的学情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点。新课改中,教师要从台上走到台下,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成为学生学习的指挥者、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没有学生的主体的主动参与,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同样,没有教师的指挥、参与、组织和引导,教学活动也不可能顺利进行。一、高明的指挥者这一角色定位,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不可能实现完全的“自主”学习,他们需要教师的“主导”。教师是高明的指挥者,是说教师要运筹帷幄,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上如果完全没有教师的“讲”,教学就无法进行,关键是要教师讲在“点子”上,把握好讲的时机和分寸。另外,学习目标的确定,语文训练点的落实,实现目标的方法与策略等等都需要教师的“指挥”。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指导学生预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鼓励学生,引导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二、平等的合作者教育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个体活动,更重要的是一种团队活动。团队意识、合作精神是每一项事业、每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绝对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是教师扮演其他角色的首要条件。讲教师是合作者,要建立人文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在信任、理解和宽容的学习氛围中受到鼓励与尊重,得到指导与建议,教师与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尊重,互相赏识,教师与学生共享知识大餐,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促进师生共同发展。讲教师是平等的合作者,是说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要俯下身子,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课堂中,居高临下的老师不见了,有的只是共同学习的大朋友,增加了师生的亲和力。在学生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不是局外人,游离于课堂之外,去干自己的事情,而是参与者,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注意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们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有关信息做到心中有数,为后面的总结升华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班交流时,做到游刃有余,也唯有如此,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合作者。三、开放的组织者课堂上,老师就像乐队的指挥,围绕“三维目标”,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递进过程。离开教师的组织,将陷入“课将不课”的境地。教师做开放的组织者,就是要求教师努力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依据学生学的需要,参照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时发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赏识学生,组织学生去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有意义的语文学习。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方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顺应“民意”,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下参与学习,学得轻松、愉悦。只有教师关注学生,用“心”施教,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组织者”。现在很多老师相当重视对文本内容的延伸与拓展,至于补充哪些内容,则要经过老师的精挑细选,优化组合,将作品的代表性与学生的可读性融合在一起;在教材的处理上,是精读细品,细嚼慢咽,还是略读粗悟,点到为止,同样需要教师的“组织”。可以说,成功的课堂源自教师精心的“组织”。四、开明的引导者讲教师是“合作者”,是说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讲教师是“引导者”,是说教师是学生“合作学习中的首席”,要在学中进行指导、引导、辅导、诱导,要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领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探索,获取新知。教师做开明的引导者,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时,不能生搬硬套,越俎代庖,使引导成为一种启迪,成为一串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不管学生采取何种方式,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不应放弃“导”的职责: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气氛,使学生投入地学;调控时间,使学生扎实的学;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互动地学;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层次,有实效地学。课后,拓展语文教育的渠道,开展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学语文、用语文。与传统意义上教师的“导”不同的是:自主学习中的“导”,要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因势利导;要在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的对话中“导”;要落实到使学生学会学习,逐渐生成,逐渐建构,在动态的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能力、方法和习惯。“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它提供给学生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作为教师应该立足文本,放眼课外。每一环节,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独具匠心,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语文知识,而是终身受益的东西。“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思想决定着教学观念,教学观念又支配着教学行为。招数之失,失之皮毛;观念之失,则失之根本。在师生平等的对话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定好自己的角色,瞄准“语文本体”这个靶子,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