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4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90193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4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4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A卷4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5 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A 卷 4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50 道单选题 每题 2 分 共 42 题 共 100 分 1 2 分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A 亚洲 B 非洲 C 欧洲 D 南美洲 2 2 分 有关亚洲的地理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以内 南部伸到赤道以南 地跨寒 温 热三带 B 亚洲北 东 西分别濒临太平洋 北冰洋和印度洋 C 亚洲西与欧洲相连 西南与非洲为邻 东隔白令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D 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3 2 分 下列河流与注入的海洋对应正确的是 A 叶尼塞河 大西洋 B 黄河 印度洋 C 湄公河 太平洋 D 恒河 北冰洋 4 2 分 在我们身边可以看到许多的地图 这也是我们认知外面世界的重要工具 那么你知道下面 几种地图中 不能看出地表高低起伏变化的是哪一个吗 A 世界政区图 B 等高线地形图 第 2 页 共 25 页 C 分层设色地形图 D 地形剖面图 5 2 分 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6 2 分 下列半岛位于亚欧板块的是 A 中南半岛 B 阿拉伯半岛 C 印度半岛 D 索马里半岛 7 2 分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西低东高 B 南高北低 C 中间低 四周高 D 中间高 四周低 8 2 分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 A 复杂多样 B 季风气候显著 C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第 3 页 共 25 页 D 前三者之和 9 2 分 按照一般规律 下列地点中温度最高的是 A 10 S B 45 S C 30 N D 60 N 10 2 分 下图是通过北纬 30 度所作亚洲的地形剖面图 对亚洲地势描述正确的是 A 西部高东部低 B 东部高西部低 C 中部高四周低 D 中部低四周高 11 2 分 世界上华人 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 东亚 B 东南亚 C 美国 D 西亚 12 2 分 家住庆云小丁一家去马来西亚旅游 看到满载货物的船只进出马来西亚 其中最可能装 第 4 页 共 25 页 载的是 A 羊毛毯 B 小麦 C 棕油 D 棉花 13 2 分 2013 年元旦前后 上海的一个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 并观光考察 据此完成下 列各题 1 下列物品中 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A 雨伞 B 御寒物品 C 摄像机 D 地图 2 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 棉花 小麦 B 天然橡胶 椰子 C 蔬菜 牛奶 D 黄麻 棕榈油 14 2 分 东南亚各国将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理由中 错误的是 A 水稻是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粮食作物 B 水稻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C 水稻生产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第 5 页 共 25 页 D 东南亚人口稀疏 耕地较多 气候干燥 15 2 分 东南亚的位置特点是 A 五海三洲之地 B 十字路口位置 C 连接东西方铁路枢纽 D 位于印度洋和大西洋间 16 2 分 该世界量大区域图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甲所示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被称为 世界油库 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国家 B 两地区地理位置都十分重要 甲地区被称为 东方十字路口 乙地区被称为 三洲五海之地 C A 半岛气候干燥 为热带沙漠气候 D B 半岛形成了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的地形分布格局 17 2 分 读下图 世界海陆分布图 回答下列小题 第 6 页 共 25 页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洲跨经度最多 B 大洲寒带面积分布广 C 大洲有最大的淡水湖 D 大洲平均海拔最高 2 大洲与 大洲的分界线是 A 苏伊士运河 B 土耳其海峡 C 巴拿马运河 D 直布罗陀海峡 3 大洲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寒带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18 8 分 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第 7 页 共 25 页 1 有关图中序号代表区域的叙述 正确的是 表的国家是菲律宾 主要物产是蕉麻和椰子 处是南海 南海诸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处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马六甲海峡 处所在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A B C D 2 图中区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热量 水分充足 B 平原为主 地势平坦 C 种植历史悠久 D 市场需求量大 3 有关 所在半岛自然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势是南高北低 第 8 页 共 25 页 B 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 地势特征是山河相间 纵列分布 D 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 19 2 分 地形 气候与河流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很大 读中南半岛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寒假期间 小明准备到东南亚旅游 家人为他做了以下的准备 其中不需要的是 A 爸爸准备了一把伞 B 奶奶买了件新羽绒服给李明 C 妈妈准备了一瓶防晒霜 D 李明自己准备了一套泳衣 2 对于中南半岛地形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第 9 页 共 25 页 A 降水丰富 河流较多 B 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多自北向南流 C 降水季节变化大 河流水量不稳定 D 冬季气温低 河流有结冰期 3 旅游途中小明发现该地区多数居民的日常主食是 A 面包 B 奶酪 C 米饭 D 牛肉 20 2 分 小明为准备去东南亚旅游的爷爷奶奶定制行程 下图为预定过程中查我到的航班时刻表 以及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气候资料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将爷爷奶奶的出行时间定在二月份 小明考虑的是当地 A 降水天数最少 气候凉爽 B 气温较低 避免中暑 C 降水总量较少 气候干旱 D 气温较高 可避开北京的寒冷 2 在航班选择中 小明最终选择了方案 2 是因为 第 10 页 共 25 页 A 机票价格最低 B 飞行时间最短 C 无需中途转机 D 时间相对合理 3 出发前 小明嘱咐爷爷奶奶要 A 带张世界地图以防在城市中迷路 B 及时补充氧气 应对高原反应 C 留意安全通道 防范突发灾害 D 防寒保暖 当地夜晚气温较低 4 在东南亚旅游期间 爷爷奶奶可能参与的旅游活动是 A B C D 21 2 分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居民绝大部分是黑种人 B 印度西濒阿拉伯海 东临孟加拉湾 C 印度地处热带 亚热带 全年高温多雨 第 11 页 共 25 页 D 印度人口众多 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粮食 22 2 分 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A 新德里 B 孟买 C 加尔各答 D 班加罗尔 23 2 分 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印度绝大部分位于热带 亚热带 B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C 印度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 中部是印度河平原 南部是德干高原 D 印度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24 2 分 印度 2011 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印度人口已达 12 102 亿 较 2001 年增加了 1 81 亿 有专家预言 到 2030 年前后 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 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有 劳动力丰富 价格低廉 消费群体广大 环境压力不大 就业机会多 A B C D 25 2 分 印度生产棉花最多的地区是 A 德干高原南部 第 12 页 共 25 页 B 德干高原西北部 C 恒河三角洲 D 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 26 2 分 如图是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棉花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B 小麦分布在恒河三角洲 C 水稻分布在东北部和西部沿海 D 黄麻分布在印度河平原 27 2 分 读 南亚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和 南亚地形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地区等温线分布特点及成因 叙述正确的是 第 13 页 共 25 页 A 北部密集 地势起伏大 B 中部与纬线平行一海陆位置影响 C 南部向南凸出 该季节陆地气温高 D 自南向北递减 西南季风影响 2 有关南亚城市的分布 叙述正确的是 A 卡拉奇位于恒河三角洲 B 孟买位于孟加拉湾沿岸 C 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 D 加尔各答位于印度河平原 28 2 分 读 南亚地区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1 下列关于南亚位置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印度洋之间 B 图中海域 是孟加拉湾 是阿拉伯海 C 北回归线穿过南亚中部 南亚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 D E 是南亚岛国马尔代夫 第 14 页 共 25 页 2 关于南亚地形和河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恒河冲积形成恒河平原 自东向西注人 海域 B 印度河主要流经 A 国 恒河主要流经 B 国 C 南亚地势北高南低 由北向南倾斜 D 南亚自北向南 地形类型分别是山地 平原 高原 3 据图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盛行东北季风 是南亚的雨季 B 图中盛行东北季风 是南亚的热季 C 图中盛行西南季风 是南亚的雨季 D 图中盛行西南季风 是南亚的旱季 29 2 分 服务外包产业发达 被称为 世界办公室 的国家是 A 印度 B 日本 C 中国 D 美国 30 6 分 第二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 4 月 25 日至 27 日在北京召开 峰会将 一带 一路倡设推进到高水平阶段 结合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今年 4 月初 一艘货轮沿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从连云港出发经河内 孟买 马斯喀特到达 威尼斯 船员沿途所见可信的是 第 15 页 共 25 页 A 河内居民多着白色头巾和长袍 B 孟买居民餐桌常见牛排和奶酪 C 马斯喀特港口停泊了许多大型油轮 D 汽车是威尼斯居民日常出行工具 2 丝绸之路经济带 沿线景观色彩丰富 有林海绿 草原青 沙漠黄 胡杨金等 影响沿线自然 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风俗习惯 31 2 分 下列城市 被 基督教和犹太教称为 圣城 的是 A 巴格达 B 开罗 C 麦加 D 耶路撒冷 32 2 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位于 三洲五海 之地的是 A A 第 16 页 共 25 页 B B C C D D 2 图示各地区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B B 地区水比油贵 是基督教 佛教发源地 C C 地区发达国家众多 旅游业发达 D D 地区山河相间 横向分布 当地居民喜食米饭 33 2 分 读 巴西和沙特阿拉伯两国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巴西和沙特阿拉伯突出的共同特征是 A 两国都以混血种人为主 B 两国热带沙漠面积都较广大 C 两国都盛产咖啡 D 巴西北部和沙特阿拉伯南部人口都较稀少 2 下列关于巴西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形以平原 高原为主 B 首都巴西利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第 17 页 共 25 页 C 矿产资源丰富 但工业发展缓慢 D 应大力开发热带雨林 3 沙特阿拉伯的主要经济支柱是 A 石油收入 B 畜牧业 C 种植业 D 旅游业 34 2 分 关于中东地形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大部分地区是平原 地形平坦 沙漠广布 无河流 B 地形多种多样 丘陵分布广阔 C 高原分布广大 平原面积狭小 D 大部分是高原 海拔高 气温低 35 2 分 关于中东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被称为 三洲五海之地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B 石油分布在亚丁湾及沿岸地区 C 是 基督教 佛教的发源地 D 从波斯湾到欧洲西部的海上石油运输路线必须经过苏伊士运河 36 2 分 读日本工业分布图 回答小题 第 18 页 共 25 页 1 日本的现代工业 主要分布在 A 北海道 B 日本海沿岸地区 C 九州岛南部 D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2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城市和人口集中 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环境污染较轻 港口条件优越 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原料 燃料主要依靠进口 产品主要出口 A B C D 第 19 页 共 25 页 37 2 分 近几年来 日本在东南亚投资建厂 主要原因是 A 利用该地海运便利的条件 B 该地劳动力素质高 人才密集 C 该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 D 该地工业基础雄厚 科技力量发达 38 2 分 读 日本地形和风向 图 回答下列各题 1 日本某地年平均降雪量在 400mm 以上 被称为 特别豪雪地带 该地最有可能为 A B C D 2 该地降雪多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海陆因素 B 地形因素 C 纬度因素 D 人类活动 第 20 页 共 25 页 39 2 分 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 地域狭小 资源贫乏 B 丰富的人力资源 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 C 岛国 多优良港湾 海上运输方便 D 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40 2 分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的有利条件是 港口条件优越 巨型轮船可以停靠 城市和人口集中 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原料 燃料主 要依靠进口 产品主要出口 沿海平原分散 填海造陆价格高 A B C D 41 8 分 2019 年 2 月 18 日 国务院印发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四大 湾区之一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四大湾区都位于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第 21 页 共 25 页 C 东半球 D 西半球 2 下列对四大湾区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东京湾区位于关东平原 优良港湾众多 经济发达 B 纽约湾区位于美国东北部 濒临大西洋 交通便利 C 粤港澳湾区有 一国两制独特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D 旧金山湾区科技力量雄厚 是 世界硅谷 所在地 42 2 分 关于日本国土的叙述 正确的是 东亚岛国 最大的岛的是本州岛 地处太平洋东岸 国土东西狭长 A B C D 第 22 页 共 25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50 道单选题 每题 2 分 共 42 题 共 100 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3 2 14 1 第 23 页 共 25 页 15 1 16 1 17 1 17 2 17 3 18 1 18 2 18 3 19 1 19 2 19 3 20 1 20 2 20 3 20 4 21 1 22 1 第 24 页 共 25 页 23 1 24 1 25 1 26 1 27 1 27 2 28 1 28 2 28 3 29 1 30 1 30 2 31 1 32 1 32 2 33 1 33 2 第 25 页 共 25 页 33 3 34 1 35 1 36 1 36 2 37 1 38 1 38 2 39 1 40 1 41 1 41 2 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