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练习3(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7909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练习3(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练习3(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地理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练习3(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关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城市化是20世纪开始出现的社会现象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水平的高低,与其经济发展水平无关C、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D、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差别不断扩大2、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数量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之比C、城市面积的大小D、城市职能的重要性“读某地区城乡人口结构示意图”,回答35题3、此图说明了该地区 ( )A、城市化水平很高B、城市人口约为2500万C、约10%的人口住在郊区D、人口密度大4、此城乡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巴西 B、印度 C、英国 D、中国5、形成该国家这种城乡人口结构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进入城市而造成的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越读17902000年某国乡村和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67题6、20世纪下半叶,该国乡村人口的比重 ( )A、大幅提高B、持续提高C、大幅下降D、没有变化7、该国位于( ) A、亚洲B、 欧洲C、北美洲D、拉丁美洲读下表回答89题:197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92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9134174898974768、近20年中,上述四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是 ( )A、 B、 C、 D、9、国与三国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说明 ( )A、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国农村劳动力比重比三国大C、国第二、三产业比三国发达D、国人口增长率比三国低读下图,回答1011题10、图中a所示的国家可能是 ( )A、 印度B、 新加坡C、 美国D、 德国11、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 B、 C、 D、 12、下列有关城市特征与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发展B、人口流动、职业变换十分活跃C、近几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超过发达国家。D、城市化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二产业转为第三产业,并向城市集中13、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下图是某地区19501980年人口增长图,读图回答14-15题:14、30年间该地区 ( )A、乡村人口增长了2000万人B、城市人口增长了500万人C、总人口增长了2倍D、乡村人口增长了2倍15、30年间该地区城市化水平 ( )A、大幅提高B、略有提高C、没有变化D、略有下降16、城市的空气污染源主要有 ( )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排放工矿企业排放居民生活燃煤排放光合作用产生A、 B、 C、 D、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垃圾的不合理处理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B、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污水C、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D、地形封闭的城市利于空气扩散,大气污染较轻18、现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心主干道实行“出租汽车单双日行驶制和公交优先”的规定,其目的主要是 ( )A、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B、削弱出租汽车相对于公交车的竞争力C、扶持国有企业,突出“以公有制为主体”D、提高公交系统职工工资增加绿地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回答1920题19、在大城市提倡的营建“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其改善环境的主要作用是( )A、减少城市的噪声和光污染B、减轻热岛效应和美化环境C、减轻光化学烟雾的污染D、降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20、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方式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A、落叶阔叶树B、常绿针叶树林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D、人工草地二、双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城市化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设施很不完善B、城市人口迅猛增长C、管理水平落后D、城市规模无限扩大22、读下图判定 ( )A、T1T4说明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多B、T1T4反映了城市化过程C、T1T4的过程称为逆城市化过程D、T1T4可以看出城市经济畸形发展23、下列因素中属于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的是( )A、城市就业机会多B、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的压力大C、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D、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2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不明显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土地沙化 C水土流失 D“热岛效应”和居民楼采光不足25、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主要有 ( )A、尽可能地发展大城市,减少中小城市的数量B、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集中布局在一起C、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D、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海、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三、综合题(共45分)1、读下表,回答问题。年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亿人)农村人口(亿人)城市人口比重(%)19201.15.616.41.510.712.319403.64.842.91.613.610.519604.86.144.03.615.618.819807.94.464.26.225.919.3200011.14.471.62024.445.0(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画出19202000年发达国家(用表示)和发展中国家(用-表示)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2)从表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比表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3)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国家出现的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称为 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读下图,分析回答(1)城市化是指 向城市集聚和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由图可知,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A、 B、 C、 D、(3)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阶段是 ( )A、 B、 C、 D、(4)、二次大战后,为何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迅速?3、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 。(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3)从图中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厂位置出现什么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 :(4)请你比较城市中心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异: 并分析原因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同步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C 城市化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差别不断缩小,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B 城市化过程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进而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3、A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52.5)25=90%,说明城市化水平很高。4、C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90%5、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6、C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总人口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乡村人口总量变化不大,说明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大幅度下降。7、C 该国总人口约有2.8亿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75%左右,该国是美国。8、B 国1992年与1970年的比重差值最大,说明发展最快。9、B 国城市化水平低,说明非农业人口比重小,农业人口比重大。10、A a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该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符合a国特点。11、A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较低,约为33%,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约为17%。12、D 城市化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产业转为第二、第三产业。13、B 城市化本质是居民由从事第一产业转为第二、第三产业,即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14、B 本题考查学生从图中获取数据的能力。1950年城市人口为15001000=500万人, 1980年城市人口为30002000=1000万人15、C 从图中可以看出,195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00150033.3%, 198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000300033.3%。16、B 城市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做饭和取暖所排放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以及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尾气。17、C 城市垃圾不合理处理是造成垃圾污染的主要原因,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地形封闭不利于空气扩散。18、A 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汽车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阴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19、B 森林、绿地等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光污染、光化学烟雾、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等是很难通过扩大绿地来解决的。20、D 一般需要人工参与浇灌、施肥、喷洒杀虫剂的集中在C、D两个选项上,而C项不直接与地面接触,相比较而言,人工草地使用杀虫剂后,对地下水的污染将会非常严重。二、双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BD 由于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22、AB 城镇数目由少到多,面积由小到大,由孤立城镇发展为城市群,此过程被称为城市化过程。23、AC 正确理解推力和拉力的含义。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24、BC 城市化会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对土地退化影响不显著。25、CD 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市自然景观。三、综合题(共45分)1、(1)如下图所示(2)晚、低(3)逆城市化 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2、(1)乡村人口 乡村(2)C(3)C(4)二次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3、(1)扩大 增多(2)卫星 新(3)向河流上游城外迁移 上游水质好(4)中心区气温较高 中心区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产生大量热量。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