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规范训练(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7836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规范训练(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规范训练(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4.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规范训练(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转变发展模式1、2、5、612、13、16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4、153、4、9、10、11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7控制人口规模7、8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仍使用农作物秸秆作燃料。燃烧秸秆一会污染大气,二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妨碍交通。据此回答12题。1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将秸秆作燃料,可导致()。A产业炊烟,污染环境B水土流失C家畜饲料减少,破坏生态平衡D有机质不能还田,土壤肥力下降2从生态角度看,农作物秸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A发展沼气 B编制工艺品C焚烧还田 D饲养牲畜解析秸秆仍然是我国许多地方的重要能源之一。秸秆当燃料主要是使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使肥力下降。最好的办法是使用沼气,既能解决广大农村做饭、照明等能源问题,又可作为肥料还田,稳定和提高土壤肥力。答案1.D2.A河西走廊属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也是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速度滞后,甚至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迄今已有近一半死亡,从而导致风沙肆虐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来提出要再造河西,现在,河西走廊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实施再造林工程。据此回答34题。3沙枣林死亡的原因可能有()。A水资源不合理利用B病虫害灾害C林带过大过密,林水矛盾日益突出D全球气候变暖,气候过于湿润4“再造河西”反映了西部大开发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A大力开荒 B开发资源C发展交通 D改善生态系统解析第3题,由于河西走廊地区的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水资源缺乏,导致沙枣林大批死亡。第4题,“西部大开发,生态先行”,这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答案3.A4.D读图,回答56题。5这幅漫画说明()。A山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中心B过度砍伐森林,使水土流失严重,湖泊面积缩小,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经济受损C山区交通落后,开发旅游资源十分困难D山区旅游开发不能建设度假村6下列各项中,可以使漫画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是()。A外地引水,发展该地水上度假村B开展滑沙、沙浴等活动,发展旅游业C进行沙疗,建立疗养院D植树造林,几年后发展成为林果加工厂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由于滥伐森林,使生态环境恶化,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失去了游览价值,从而导致经济受损。第6题,由于过度砍伐森林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植树造林和改造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答案5.B6.D阅读下面一幅漫画,完成78题。7该漫画反映的主题是()。A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B资源短缺C贫困 D环境问题8漫画反映的问题会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不稳定劳动力数量充足,创造过多物质财富,人类生存得更加舒适A BC D解析第7题,图中的“人口膨胀”是关键词,描述的是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第8题,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导致人均拥有资源和物质财富少、排放废弃物多等问题,使得人类生存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答案7.A8.D人与土地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但不少地方土地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据此完成911题。9目前,全世界可耕地面积正以每年708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水蚀、风蚀、沙漠侵吞B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C城建、公交用地面积的扩大D畜牧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10据统计,目前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辖区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阔11目前能缓解华北平原春旱期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开采量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生活和工业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解析第9题,目前,世界耕地面积的减少主要是由土地退化造成的,而引起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第10题,我国西部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表植被一经破坏,便很容易引起严重的土地荒漠化。第11题,地下水开采过量,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引发环境问题;华北平原人口密集,不可能缩减农田面积;用污水灌溉农作物,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会引发“公害病”。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既可提高产出,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答案9.A10.C11.D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 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C东北平原的国有农场种植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13下列关于“循环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解析第12题,循环经济对农业而言,就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并且对资源能循环利用;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农业是一种生态农业,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养桑树,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建立良性的生态系统,这就是循环经济。第13题,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循环经济只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答案12.D13.A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回答1415题。14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B“绿色GDP”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5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A增加有机质,提高肥力B涵养水源C防风固沙,减轻沙尘天气危害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解析第14题,“绿色GDP”简单来说就是指考虑环境和资源的经济增长,其实质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15题,某些农作物的秸秆在秋收后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最终还是挖掉了,所以不会增加有机质和肥力;在秋冬季的农田中也不会涵养水源;这样做可以防风和巩固土壤,同时必然减少春季田地的尘土被风吹向空中,从而减少沙尘天气。答案14.D15.C二、综合题(共40分)16下图是某生态工业园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模式建立的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1)该生产模式的主要特点是_。(2)简述该生产模式对当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解析(1)该生产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减轻了环境污染。(2)该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减轻了环境污染。(3)我国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以及巨大的人口压力,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答案(1)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废弃物的低排放、资源化(2)使生态工业园内资源实现最佳配置和利用;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3)我国人口众多,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大;人均资源相对贫乏,资源利用率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增长,环境问题严重;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17绿色消费成为时尚,“绿色产品”的概念是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都不造成污染。阅读产品在社会中的一般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将代码填到AE处,填到FI处。使用/复用原材料采集和处理运输销售废弃/再循环产品的加工制作商品原材料产品废品(2)以下环节中,最易对产品造成污染的是()。A使用 B加工制作C运输 D原材料的采集(3)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相悖的是()。A使用无汞电池 B产品多层包装C废品回收利用 D完善质检体系(4)为减轻和避免过多消耗能源带来的大气污染,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可采取哪些措施。解析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地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利用、少排放。生产时加工制作过程最易对产品造成污染。产品多层包装会导致浪费。答案(1)ABCDEFGHI(2)B(3)B(4)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加强国际合作等。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