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案(必修三 湘教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7879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案(必修三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案(必修三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二地理《2.3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案(必修三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课前自主探究一、治理前的田纳西河1.田纳西河发源于美国 山脉的西坡,是密西西比河支流 的支流。2.田纳西河流域的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 ,中游地区为 ,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田纳西河落差较大,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和 、 资源。3.田纳西河水汽主要来自 和 ,海洋给当地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4.田纳西河河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主汛期是 月到次年 月中旬。5.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 和经常性的暴雨,田纳西河流域 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生产条件相当恶劣,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也仅限于 。到20世纪初期,这里已经沦为美国东部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二、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1933年5月,美国成立 。从此田纳西河流域进入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治理开发时期。2. 是河流治理的核心。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制定了包括 、 、 、 、 等在内的综合性长远开发方案。3.配合建设,田纳西河管理局大力发展水电。4.通过对田纳西河及其支流的开发,当地丰富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田纳西河防洪标准也提高到。此后电、电也相继得到了发展。5.在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工作。三、今天的田纳西河1. 工程的建设,使危害多年的洪水灾害得到有效控制。2. 、和,将全流域组建成一个常年通航的庞大航运网,并通过河及密西西比河,与美国20多个洲的内河水运系统相连接,逐年增长。3.目前,田纳西河流域拥有全美最大的、相结合的电力系统,组成了一个以工业为龙头,以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4.田纳西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超过,整个流域变成一个庞大的、拥有大量设施的优美风景区。四、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完善。2. 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3.不断加大力度。4.提高流域的。参考答案一、1.阿巴拉契亚俄亥俄河2.山地丘陵丘陵水能煤炭石油3.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冬季4.1245.滥伐森林水土流失航运二、1.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2.水资源综合开发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3.水利设施4.梯级水力百年一遇火核5.环境保护三、1.水利2.大坝船闸运河俄亥俄运输3.水电火电核电电力高耗能4.60旅游四、1.法规管理2.因地制宜开发模式3.开发4.开放度思考讨论1.河流为什么会成为人类古文明的摇篮?答: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水运便利,所以河流是人类古文明的摇篮。2.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答:田纳西河水量不稳定,影响到该河的航运,特别是夏秋季节降水少,农业用水增加,水位下降较大,使吨位大的船只不能通航,大大影响客货运量。改善该河航运条件的主要办法是与农业的需求相结合,将修水库与建船闸结合起来,通过修水库蓄水和建船闸使河流各段保持较稳定的水位,利于通航。3.田纳西河的水力资源充足,为什么还要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呢?答:因为水电在河流枯水期往往电力不足,需要火电或核电补充;而火电或核电检修时,又需要水电代替供电。三类电厂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供电系统。知识要点突破知识点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1.田纳西河概况发源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全长160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流域大部分在阿巴拉契亚山区,下游小部分在密西西比平原。2.田纳西河的自然特征(1)流域地形:上游地区为高低起伏的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4)河流特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河口平均流量1800立方米/秒。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3.田纳西河治理前的状况迁移应用1.(2011山东模拟)下图为某国局部地形图及图中N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M河流域的地形特征是。(2)M河的主汛期出现在季节,主要原因是。(3)根据以上分析,M河流域多发的气象灾害是灾害,治理此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4)图示地区成为该国炼铝和化学等工业密集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答案】 (1)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2)冬春受地形影响,位于迎风坡,冬春季降水较多(3)洪涝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工程。(4)水能资源丰富、煤炭资源丰富。【解析】解答本题可参考以下思路: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区位于美国东南部,依据图中陆高判断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第(2)题,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及降水量柱状图分析,该地冬春降水较夏秋丰富,故主汛期应在冬春季节。第(3)题,该地降水丰富,季节分配不均,易发生洪涝灾害;该地区为山区,故治理措施应是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第(4)题,根据本区地形、地势、气候特征及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区多煤炭的特征,判断出该地区高耗能的炼铝和化学工业分布的区位条件是能源丰富。知识点2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成立为了加强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领导,美国于1933年5月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该局是美国国会立法建立的独立机构,经济上完全独立,行政上不受流域各州政府人事变更的影响,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是专门对田纳西河进行管理和开发的机构,从事田纳西河流域治理规划的设计与实施、治理与开发。2.水资源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包括了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内容。水资源综合开发是流域治理的核心。配合水利设施建设,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大力开发水电,对田纳西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进行了充分的梯级开发,既提高了防洪标准,又通过了水电的利用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并重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灭蚊防疟、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矿区土地复垦、城市垃圾处理等措施;在积极进行环保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建立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P48活动点拨1.河流的梯级开发是河流开发的一种主要方式。为了减少工程量和淹没迁建损失,就近开发,就近供电,结合河流地理地貌特征,从上游或上游河段至下游,呈阶梯状修建一系列水电工程,称为河流的梯级开发。田纳西河梯级开发工程对有效治理流域洪水灾害,有着重要的作用。洪水季节,各大水坝可逐级有效截留洪水,可大大减轻下游地区洪水危害程度,通过治理后的田纳西河流域的防洪能力已提高到了百年一遇。2.(1)田纳西河流域确定工业项目的依据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能源资源:水能和煤炭,吸引了大量高耗能工业(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同时也考虑了流域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该流域的重要工业部门有化工、冶金、建材、食品、塑胶、机电、纺织、服装等部门。(2)可依据自己家乡的情况参考第(1)题回答。3.(1)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是:种植业方面:做到因地制宜,地尽其力,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种植的农作物;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变废为宝,发展农业生产。林业方面:将林业当做产业来进行发展,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收到了其他环境效益,同时也获得了经济效益。在进行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时,将林业建设同畜牧业的发展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2)目前,洞庭湖区正在进行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综合治理工程,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发展水产养殖业,以湖养人;就近安置移民,充分开发洞庭湖流域的水能,利用水电发展工业,增加就业;利用优美的环境,发展旅游业和第三产业,扩大就业机会,发展当地经济。图表点拨图2-16田纳西河流域农场远景图中画面呈现的是山谷中一处农场的景观。周围高山上植被葱绿,山谷处地势低平,农田成网状被护田防护林隔开,农田中的水稻及其他农作物长势良好;农场主的住房及工作房散落在农田中(说明美国的人口密度较低),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景象,反映了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取得的巨大成效,也说明了田纳西河流域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的流域开发措施。迁移应用2.田纳西河流域农业发展注重了 ()A.以种植业为主B.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类型农业C.以水产养殖为主D.以副业为主【答案】B【解析】田纳西河流管理局重视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类型,做到了宜农(种植业)则农,宜林则林,收到良好的效益。知识点3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田纳西河流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治理水土流失到全面发展农业;从水力梯级开发到大力发展工业;从整个流域环境改善到大力发展旅游业,使田纳西河流域的经济走向了良性循环,生态、经济、社会走向了可持续发展。下表对田纳西河治理前后作比较: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前后比较表综合治理前存在的问题综合治理后取得的成就自然灾害频繁多年的洪水灾害得到有效控制,特别是洪涝灾害减少到百年一遇航运通航里程短,运量小全流域组建成一个常年通航的庞大航运网,并通过俄亥俄河及密西西比河,与美国20多个州的内河水运系统相连接,运输量逐年增长发电能量低,发电量少田纳西河进行梯级开发,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灌溉灌溉面积小农业土地全部得到灌溉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植被森林被大量砍伐植被得以恢复,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60%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工业生产落后以电力工业为龙头、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旅游落后整个流域变成一个庞大的、拥有大量旅游设施的优美风景区居民收入低,美国东部最为贫穷和落后的地区之一流域内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已达到全美的平均水平方法点拨1.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利用的现状可简化成下图进行总结记忆2.如何理解今天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取得的成绩迁移应用3.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所做的环保工作有()A.灭蚊防疟,净化环境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C.不建工厂,防止大气污染D.土地复垦,扩大耕地【答案】ABD【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能,发展水电,吸引了大量高耗能工业,同时也注意了保护环境。知识点4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方法点拨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成功经验的核心。迁移应用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是()A.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B.基塘生产C.加大开发力度D.提高流域的开放度【答案】B【解析】基塘生产仅分布在低洼易涝的地区,如我国的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田纳西河流域大部分为山区,下游为平原,地势也相对较高。典型例题剖析【例1】(2011江苏质检)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甲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丙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3)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解析】本题从流域等高线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等切入,综合考查流域特征及流域发展。第(1)题,具体分析思路如下:第(2)题,流域背景不同,开发利用的方向不同,可按如下思路分析:第(3)题,根据已提供的地形和气候资料,还需收集地质资料,多年的水文状况,淹没土地、移民等社会经济资料。【答案】(1)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2)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3)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例2】读图,该城市是位于田纳西河流域上的诺克斯维尔市,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气候类型是气候,气候特点是。(2)从图中看出,该地降水最多的季节为,而季降水相对较少。这种降水分配特点对农业发展和河流航运的影响是,针对上述问题,采取的主要解决措施是。【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气温状况可判断该地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第(2)题,从图中看出该地降水主要特点是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这种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求产生矛盾,并影响河流水量的稳定性,给河流的航运带来困难,解决措施就是修建水库。【答案】(1)亚热带湿润温暖湿润(2)冬末春初夏秋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求产生矛盾,成为种植业的限制因素;影响河流水量的稳定性,给航运带来困难修建水库【例3】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分别代表: A,B,C, D,E,F。(2)由图可知,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并实现全流域内、发电、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统一开发和管理。(3)田纳西河流域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根治了,农林牧渔业、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效益、效益和效益的统一。【解析】本题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的阅读,理解田纳西河在流域综合开发中以梯级开发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实现全流域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方面的统一开发和管理。通过综合开发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答案】(1)旅游航运灌溉农业现代化养殖煤炭资源开发(2)梯级开发防洪航运提高水质(3)洪灾工经济社会生态【例4】(2011南昌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田纳西河是河的二级支流,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关键性措施是对田纳西河进行。(2)简述甲城市高技术产业发达的原因。(3)在美国的铁路网中,南北向铁路运量相对较小,结合自然条件说明其原因。【答案】(1)密西西比梯极开发(2)技术力量雄厚,交通便利,环境优美。(3)中部有密西西比河(河网密集),呈南北流向,东西两面临海,形成南北向沿海航线。知识网络构建课堂巩固训练一、单项选择题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式。据此回答13题。1.下列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答案】A【解析】联系流域不同部分开发方向不同,发源地影响河流水量和水质,应保护植被生态;河流是开发的主体,应合理分配水源、保护水质;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集中地,应保护生态环境;河口主要是港口建设。2.有关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地中海气候B.田纳西河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C.田纳西河流域的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D.田纳西河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答案】D【解析】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不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同纬度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而田纳西河流域夏秋降水虽少但不能称之为炎热干燥。)3.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下列资源不属于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的是()A.煤炭、锌B.铁、铜C.磷、云母D.铝土、水能【答案】D【解析】田纳西河流域有丰富的煤、铁、铜、磷、锌、云母等矿产,没有铝土矿,水能资源不属于矿产资源。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回答46题。4.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经济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防洪是流域治理的核心B.拥有全美最大的水电、火电、核电相结合的电力系统C.工业以高能耗的机电、塑胶等工业为骨干D.农业以发展温室蔬菜生产为主【答案】B【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大力发展水电、火电和核电成为全国最大电力供应基地,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农业以种植棉花、马铃薯和蔬菜为主。5.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的叙述,合理的是()A.18世纪下半叶,成为较发达的棉花、马铃薯、蔬菜产区B.18世纪末,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和社会问题C.19世纪30年代初,成为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D.19世纪40年代,开始综合开发和治理【答案】A【解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历史进程及环境发展状况是:18世纪下半叶,成为重要的农业区,19世纪后期,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带来生态和发展问题,20世纪30年代初,成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行综合开发和治理。6.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土地退化B.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气体酸雨污染D.氟氯烃化合物的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答案】D【解析】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导致土地退化;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气体导致酸雨污染,属于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氟氯烃化合物大量使用导致臭氧层空洞与田纳西河流域无关。7.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中,发电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内水力资源丰富,在综合开发中,为保护环境只进行了水电站的建设,未开发其他电力B.在流域开发中共建成30座水电站,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其成为仅次于五大湖地区的电力供应基地C.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使其成为美国新兴的高新技术工业区D.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答案】D【解析】田纳西河流域水力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中,共建成30座水电站,并充分利用流域的水和煤炭等资源,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而高新技术工业并非依赖于廉价电力,且田纳西河流域并非是美国的高新技术工业区。8.对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的正确叙述是()A.地处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注入五大湖B.地处美国东南部,是俄亥俄河的支流C.地处美国西北部,是美国国土的腹心位置D.地处美国西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答案】B【解析】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同时从几何位置上来看,田纳西河流域也并不位于美国国土的中心位置。故本题答案为B。二、综合题9.读“田纳西河在全国航运体系的地位图”,回答下列问题。(1)田纳西河是 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是密西西比河的 (一级、二级)支流。(2)田纳西河上的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 , 市以下均可通航。(3)田纳西河经 和 与五大湖相连。(4)经过整治,田纳西河的水运可达美国的 个州。(5)分析田纳西河水运的优缺点。 。【答案】 (1)俄亥俄河二级(2)保持平衡诺克斯维尔(3)俄亥俄河密西西比河(4)22(5)水运的优点是:运费低,运量大,每年田纳西河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4亿美元;缺点是:运速慢。【解析】该题主要考查田纳西河流域通过整治后的航运特点。10.图甲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图乙是图甲A地附近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甲,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理由是 。(2)图甲中C河中游河段的水系东西对称,常使河水在七、八月份有 的特点,该河带来的“害”主要发生在它的 河段,消除水害的主要措施是 。(3)根据所给资料,分析A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自然因素。 。(4)分析A、B两地农业发展的各自方向。 。(5)B地生长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是 。【答案】(1)西北高,东南低(或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流向(2)暴涨下游中游水土保持,发挥水利枢纽的调节功能,下游加固大堤(3)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低于0C);年降水量较少,冬春季较干旱(4)A地处于渭河平原,应依靠科技,着重发展种植业,提高粮食产量;B地处于黄土高原,重在小流域的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林牧业(5)谷子(或小麦)水土流失知能拓展阅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整治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流经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的国际河流,全长4 880多千米。这条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经西藏进入云南,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的光热水土、水能、生物、矿产等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然而,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采取民族压迫政策和闭关自守政策,造成这里的科学技术落后,商品观念淡薄,生产手段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局面,而收入来源单一,就业机会少,人口文化素质低,致使这里的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仍然是个十分贫困的区域,这些都制约着澜沧江流域的发展。其中主要的制约因素:首先是交通不便,限制了澜沧江流域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的流通;其次是资金缺乏,直接制约着该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三是人口文化素质低。上述三个制约条件,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澜沧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进程。1993年,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和泰国在菲律宾的马尼拉开会,商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水运、公路、医疗和观光等九个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开发。在保证生态环境、资源和经济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实现流域开发。主要利用这里丰富的水能资源,实现澜沧江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一方面利用廉价的水电,作为云南省开发磷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动力,带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将多余的电力输出到广东、广西和周边的邻国,从而为本流域的发展积累大量资金。其二是发展澜沧江中下游航运,通过湄公河沟通中国与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和越南的水路联系,实现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国家间的陆水联运。这样可比绕道南海,缩短3 000千米距离。通过发展交通,开展与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的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同时,促进西双版纳热带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美国拆除小坝与拦河堰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拆坝活动的先行者。在过去一个世纪,美国在全国数百条大大小小的河流上,修建了约75000座,高于6呎(或23米)的水坝与拦河堰,用于发电、灌溉、航运、防洪和供水。而人们普遍认为修坝修堰对河流生态带来的影响轻微,而社会和经济利益往往掩盖了自由流动河流变成水库后的损失。不过在过去数十年,随着人类以生态学认识的增长,逐惭察觉到水坝对河流生态的影响,包括对周边森林和流域分水岭,河口、沙滩,到整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美国前内政部部长BruceBabbit在对美国生态学会的致词上指出:“洄游鱼产卵的消失、下游水温的改变、不自然的季节径流、泥沙淤积和河口三角洲湿地干涸,并受到咸潮侵蚀。河流里的鱼是不会看地图的,只会顺着河流浮游。”过去数十载,拆坝一直被视为恢复河流生态的极端手段。但是最近,观念已经改变,人们开始接受拆坝,因为拆坝也是河流管理一种合理而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水坝除了为社会带来好处,同时也对河流生态造成伤害。水坝阻止鱼类洄游产卵和栖息,改变了河流的天然径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不少水坝已经不合时宜,没有存在必要,不少水库已经进入病险阶段。美国人对水坝观念上的改变,大致可以归纳为五个原因:1.更科学地认识水坝的负面影响过去十年,生态学者逐渐认识河流生态,协助我们了解水坝为河流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当水坝协助人类防洪、发电、航运和灌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水坝带来的重大生态和经济社会成本。平衡了水坝的成本与效益,有一些情况下成本是超出了效益,我们便可以考虑拆坝为其中一个方案。2.水坝的替代方案既然水坝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成本巨大,我们有没有其他廉价的方案呢?是的,不修建水坝,我们还有其他方案。例如,恢复湿地和围垦的滞洪地,并协助居民迁离滞洪地,便可以达到防洪的效果,而且成本远比修建水坝低。更新灌溉系统、改种低耗水的农作物,都有助于减少对水的需求。而积极推动节能和电力需求的管理,也有助于减低对新电站建设的需要。3.老化、病险水库水坝一般寿命约50年。在美国,四分之一的水坝都已经超过50年,到2020年,比例会大幅升至85%。很多水坝拦河堰都已经失去效益。而随着人口增长,很多人发现他们原来都是居于这些老旧、病险水库的下游,人身安全备受威胁。所以拆除病险水坝成为了其中一个出路。在很多情况下,拆坝可能比维修水坝更合算,尤其是在水坝的效益已经不存在的时候。即使是两者成本相比,拆坝更可消除监察和维修病险水库的成本。4.电力工业转型导致水坝被废弃以往美国的电站建设长期受到政府和国有银行的大量补贴扶持,真正成本并没有直接转嫁到社会各阶层。不过,今天的电力行业已经进入民营化的年代,政府不再补贴扶持电站建设和营运,因此一些水坝已经缺乏竞争力。而且,对水坝实施新的环保要求,使一些水坝的营运,无法维持。一些缺乏资本的发电商由于无法适应竞争,便要放弃营运。5.公众对拆坝的认识增加近来,拆坝获得媒体广泛注意。全国主要报章都报导了在缅因州拆除肯尼贝克河的爱德华兹水坝。媒体的全面性报导有助教育公众认识拆坝的原因,及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而且,促进了基层组织和本地的领导检讨拆坝的必要性。现时,美国全国已经有最少465座水坝拦河堰被拆除,而且最少100座准备拆卸。课后强化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2011重庆)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题。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图示信息的分析和应用能力。据图中经纬度、海陆位置及河流状况等信息可知,图中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故A项正确。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热带草原气候的植被特征,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干旱气候条件下,若树种根系不发达,很容易死亡,故A项错误;叶质坚硬,树皮厚有利于旱季时保存水分,故B项正确;在干燥的情况下,叶面宽大、多气孔,更有助于水分的散发,故D项错误;板状根是热带雨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故C项错误。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干流流速缓慢B.峡谷险滩广布C.支流短小急促D.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特征,意在考查考生对河流地貌的知识迁移能力。据图可知,赞比西河上游流经古老的隆达高原,地势落差较小导致干流流速缓慢。4.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D.地形差异【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意在考查考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力。图示区域属于非洲的一部分,大陆东西两侧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沿岸海域洋流的性质有明显的差异,大陆东岸受增温增湿的厄加勒斯暖流影响,大陆西岸受降温减湿的本格拉寒流影响。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56题。5.图中、三条曲线代表年降水量等值线,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当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相当于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C.相当于我国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年降水量的渐变规律主要受地形影响【答案】B6.F处河段与E处河段相比()A.径流量小B.泥沙含量小C.落差大D.冰期长【答案】C规模宏大、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据此回答78题。7.长江三峡水电站巨大的环境效益主要体现在()缓解华中、华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的压力产生的电能可创造巨大的价值以清洁的水电替代火电,可大量减少火力发电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水和废渣可防御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洪水A.B.C.D.【答案】C【解析】长江三峡水电站的修建,能够使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8.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在航运上的突出意义表现在()使川江河道加宽、加深,增加了航运能力淹没险滩,使水流趋缓,提高了航运的安全性可从根本上改变整个长江河段的航运条件上游能增加运输吨位,降低运输成本,真正发挥“黄金水道”的作用A.B.C.D.【答案】B【解析】三峡水电站能够提高重庆至宜宾河段的水位,淹没险滩暗礁,提高航运的安全。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课本所学的河流的综合开发,回答911题。9.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条件是()A.黄河流域流程长B.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C.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D.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严重【答案】B【解析】黄河流域大多流径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低,降水较少且不均匀,暴雨集中,且流域内植被破坏比较严重,这些都是造成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但毁林开荒属于人为原因。10.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是()防洪发电提高水质土地合理利用A.B.C.D.【答案】D【解析】田纳西河的综合治理,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这些对黄河流域的治理都有借鉴意义。11.黄河流域流经的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资源丰富,将其发电,作为我国西电东送的北线,你认为在发电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该注意保护土地资源B.应该注意保护大气环境C.应该注意保护水质D.应该只注重发电效益,而忽略环境保护【答案】D【解析】在火力发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会造成对大气、土壤、水体的污染,因此,在发电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环境。对我国资源的开发应坚持生态先行,避免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路子。12.下列关于田纳西河流域内生态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田纳西河流域内由于过度开垦、乱铲草皮导致了土地退化B.流域内由于过度采挖铁矿,导致了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C.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炼铁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D.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绝迹【答案】D【解析】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致使老棉花带衰落。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而不是炼铁。(2011徐州模拟)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1314题。13.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发电B.防洪C.养殖D.梯级开发14.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圈点荒漠化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氯氟烃化合物大量使用臭氧层空洞A.B.C.D.【答案】13.D14.D【解析】田纳西河开发的核心环节是梯级开发。田纳西河流域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并没有形成圈点荒漠化。(2011武汉联考)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为840平方千米,蓄水总量达81亿立方米。库区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这里气候适宜,空气清新,日照充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就在这里,中线工程建成后,将以每秒500立方米的流量,把丹、汉二江之水送往华中、华北地区。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动工,中线“渠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久后,一条人间天河将把“渠首”景区和京津大地连接在一起。读两图,回答1517题。15.丹江口水库能够成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库区环境优美,水质好B.水库上游的丹江、汉江流域降水量大、水库蓄水量大C.可以大量调入长江干流中下游的水资源D.地势较华北地区高,自此调水可以实现自流【答案】B【解析】将丹江口水库作为中线水源地的最主要原因是考虑到该地区的降水量大,水库的蓄水量大,有比较稳定可靠的水源供应。16.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给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A.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秦岭山区的生物多样性B.严重制约区域内的旅游业发展C.增加库区空气湿度,改变局部气候D.淹没大量的文物古迹【答案】D【解析】大坝加高后,水库的面积将增大,从而会淹没附近地区的文物古迹。大坝加高后,库区的空气湿度会增加,局部的气候会有所改善,但这并非不利影响。同时水库面积增大后,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1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A.沿线附近城市酸雨危害严重B.经过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带C.输水到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华北,意义重大D.要解决沿线冻土、断层等问题,施工难度大【答案】C【解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将丹江口水库的水调至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即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该工程沿线没有冻土分布。18.下列关于伏尔加河流域综合开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伏尔加河流域也是以梯级开发为主B.伏尔加河综合开发中建设的大型工程影响鱼群洄游C.由于在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视环境的保护,所以整个流域生态环境较好D.促进了流域经济的发展【答案】C【解析】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为主,进行梯级开发,取得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等综合经济效益。但是也带来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沿岸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河水污染严重。故本题答案为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关于同一水文站在不同时间观测水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时最大B.乙时最小C.丙时最小D.无法确定(2)自2003年下半年后,图中水文站观测的水量比以往要稳定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A.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建设效益显著,水土流失大大减少B.洞庭湖退耕还湖,湖泊面积大大增加C.1998年后,人们防洪意识大大提高D.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和蓄水(3)流经水文站的江水()A.不能补给鄱阳湖B.不能补给洞庭湖C.没有冰川、降雪融水的补水D.不能参加陆地循环【答案】(1)D(2)D(3)B【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长江与洞庭湖之间是互相补给的关系,甲图说明长江水位高于洞庭湖,洞庭湖分流一部分长江水;乙图说明长江水位低于洞庭湖,洞庭湖补给给长江;丙图说明长江与洞庭湖水位相当;而该水文站位于洞庭湖下游的长江上,该处水量受长江和洞庭湖共同影响,所以不能判断其大小。第(2)题,自2003年下半年后,由于三峡工程的修建和蓄水,发挥了对径流的调节作用,所以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较稳定。第(3)题,流经水文站的江水已经处在洞庭湖的下游,不可能回流到洞庭湖,所以不能补给洞庭湖。20.读某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图示区域为 流域,图中A为我国的 革命老区。(2)该流域易发生洪涝灾害,从以下方面分析原因:从地理位置、气候方面分析: 。从流域地形特点、水系方面分析: 。该河没有天然入海口,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 海;一条是向南借道 (河道),再流入海洋。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易造成灾害的原因。 。(3)淮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答案】(1)淮河大别山(2)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方过渡地带,其降水具有北方地区的暴雨集中、降水变化大的特点和南方地区的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易造成水灾淮河流域地势两头翘,中游地势较低,而下游因黄河改道淤积,地势较高而流水不畅,没有天然的入海河口。水系北岸支流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水流急,积水快黄长江淮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的矛盾突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上黄河改道使下游河床、湖泊淤塞严重,水流不畅,水灾多发。(3)生物措施: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工程措施:上游修水库中,中游建设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解析】由河流、湖泊的轮廓特征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是我国的淮河流域,淮河流域多发洪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黄河改道,也有气候、地形、河流本身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等等。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