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C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87860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年科学中考复习专题:声现象和光现象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 .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 .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速度D .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速度随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2. (2分)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声波具有能量B .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 .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 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3. (2分)如右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重敲音调高B . 轻敲响度大C . 两次敲击音色不同D . 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4. (2分)如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没有产生声音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下列对钟声的解释,错误的是( )A . 人根据音调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B . 人根据音色判断是钟发出的声音C . 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D . 钟声是由钟振动产生的6. (2分)如图所示的几个光学现象和应用,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海市蜃楼现象 B . 平静的水面映出“倒影” C . 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 D . 墙上映出手影 7. (2分)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根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日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 . 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 . 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 . 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8. (2分)“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作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旅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都正确的是( ) A . 成实像的是B . 成虚像的是C .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D .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点的是9. (2分)(2015金华)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 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 . 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越来越大D . 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越来越小10. (2分)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 . 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C . 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D . 在医院的手术实、病房里常用紫外线来杀菌11. (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 . 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C . 仅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D . 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清晰的像。12. (2分)某市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A . 不能看到人的头部B . 不能看到人的脚C . 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D . 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13. (2分)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她常常要做的是( ) A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点B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点C . 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点D . 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点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14. (2分)如图,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对易拉罐加热,待灌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灌口,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说明了_存在,同时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15. (2分) (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填字母)法。 A . 推理B . 类比C . 控制变量D . 转化(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 (4)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弹起,乙实验乒乓球_弹起。(填“会”或“不会”)16. (3分)在“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什么?”活动中,小科看到树荫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图所示的光斑这圆形光斑是_通过小孔成的像为什么圆形光斑成椭圆形而不是正圆形?小科思考后终于想通了,并推断这个像在宁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圆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圆形的在_(填“夏至”或“冬至”)日正午的时候17. (4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而形成的。18. (5分)如图所示是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把一枚硬币放在空杯的底部,眼睛在 A 处恰好看不到它。沿杯壁缓缓向杯中加水,小明在 A 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现象,光是从_(选填“空气斜射入水中”或“水中斜射入空气”)。19. (2分)“虚拟试衣镜”亮相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如图所示。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_镜;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cm。三、 综合题 (共5题;共14分)20. (2分)人们在买陶瓷用品时,常常用手敲一敲,再用耳朵听一听,便可知道陶瓷用品是否破损,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 特征来辨别。21. (2分)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图甲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_传播的。(2)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_。(3)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_。(4)人们看见星空中有的星星在闪烁其原理与上述现象是_(填“相同”、“不同”)的。22.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光屏(2)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光屏位置的前提下,把凸透镜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上会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新出现的像是_立_的实像,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上23. (4分)对比人的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眼球中的_相当于照相机镜头,_相当于光圈,_相当于胶卷.24. (4分)请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问题:虽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小明走到自家的橘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不禁在心里赞叹:“真香呀!”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顺手摘了一个尝起味道来,“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的不错(1)小明运用了哪些感觉器官?_。(2)小明闻到橘香味形成嗅觉的部位是_。(3)当小明在橘园里待了一会儿,品尝了橘子的味道以后,似乎再也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香味了,这是为什么?_。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8分)14-1、15-1、15-2、15-3、15-4、16-1、17-1、18-1、19-1、三、 综合题 (共5题;共14分)20-1、21-1、21-2、21-3、21-4、22-1、22-2、23-1、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