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案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2课时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7435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案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案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案 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4.1 自然资源与人类 第2课时 自然资源对人类影响 学案(鲁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以土地资源为例,理解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2.通过剖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而造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实例,理解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认识保护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土地资源与人类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_,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_条件下,土地资源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同的。1采猎文明阶段土地_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人类对土地的影响_。2农业文明阶段土地_和_都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许多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地质量下降。3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用途_,土地_的含义和判别标准也发生了本质变化,_和_也越来越严重。土地的数量和质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_。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资源的_和_,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2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1)_:对资源的开发不能超过资源的_。(2)利益兼顾:人类要将_利益与_利益,_利益与_利益结合起来。(3)环境保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对_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生存环境的目标。(4)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_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的疑惑1_2_探究点一土地资源与人类【探究材料】材料教材P83知识窗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P84表412。1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2以土地资源为例,结合表412说明资源开发利用与人类的关系。【规律总结】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生产力条件下,土地资源和人类的关系总结如下表:社会发展阶段生产特征土地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对土地的影响采猎文明阶段采集和狩猎土地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较小农业文明阶段种植和养殖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源,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许多地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土地质量下降工业文明阶段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土地用途多样化,土地质量的含义和判别标准也发生了本质变化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考例探究1】关于农业文明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业文明阶段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B土地数量还不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C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D人类通过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使土地质量不断提高探究点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探究材料】材料一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96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耕地保护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废水、废物的排放,水源的无规划开采、超采,也造成我国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2004年,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18.21%,森林蓄积量为124.56亿立方米。森林资源保持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但依然面临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供需矛盾尖锐和破坏严重等问题。我国能源结构在一定时间内主要还是依靠化石燃料的格局不会改变,还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大气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材料二教材P84图414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材料三教材P85活动表413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表414中国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成因及面积比例。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2结合表413和表414分析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并说明保护土地资源的措施。【规律总结】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1)适度开发: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2)利益兼顾:人类要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子孙后代的利益。(3)环境保护:要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科学利用与保护的统一,力争达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享有更好的生存环境的目标。(4)公众参与:应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考例探究2】我国某省(区)一个县20世纪50年代后迫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0世纪80年代末与40年代末相比,该区人口约增加_倍,耕地约增加_倍,荒漠化土地增加到约_万公顷。(2)分析该地区产生土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3)就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说,当地应如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土地资源与人类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不同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以及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是基本考查点参考答案课前准备区物质基础生产力质量较小数量质量多样化质量土壤污染土地退化制约因素过度开发不合理利用适度开发再生能力眼前长远局部整体生态环境广大公众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根据人类社会文明的特征,可以把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采猎文明阶段,农业文明阶段和工业文明阶段。2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土地与人类的关系也不同。采猎文明阶段,人类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而土地的数量对人类影响较小;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对人类的影响都较大,人类为了生存,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草地,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从而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规模大,土地使用多样化,从而使土地成为人类发展的制约因素,土地的质量标准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不再依据土地肥力程度和耕作的难易程度,而是以土地的区位和用途来衡量。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土地退化和土壤污染。考例探究1C农业文明时期,土地是人类最重要的财产和生产资料,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在土地贫瘠或难以开垦的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探究点二1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由于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导致了某些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如材料二中亚马孙热带雨林遭破坏后,由于森林的减少,加重了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引起耕地沙化,同时还会使物种减少,大气污染加剧,旱涝灾害增加等。2从自然原因分析土地荒漠化是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与堆积形成的,从人为因素分析是人类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造成的。针地土地荒漠化的成因,保护土地资源应采取如下措施:合理开垦;防止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保护地表植被,防止乱砍滥伐。考例探究2(1)110.67(2)远离海洋,降水稀少。(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严格控制过度开垦、过度樵采;退耕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解析首先根据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图示区域位于内蒙古境内,随着人口的增长,大批的草原被开垦,加上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土地沙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