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期末知识梳理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6879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期末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期末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期末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知识总结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相互联系的水体1、水圈 (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大气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海洋水(96.5%)水圈 地表水(冰川、河流水、湖泊水、生物水、沼泽水、土壤水) 陆地水 地下水2、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河流的补给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不同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形式不同,同一地区的河流,水源补给在不同季节也有明显差异,表解如下:河流补给水源径流变化(及汛期)主要影响因素我国分布地区雨水补给汛期在雨季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东部季风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汛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东北地区高山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夏汛,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冬季封冻断流冰川的消融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西北内陆地区(内流河)湖泊水补给对河流起调蓄作用,与河水互补。看湖泊的水位高低与湖泊相通的河流地下水补给径流量稳定,与河水互补。依地下水位的高低而定分布普遍(并不是所有河流河段都与地下水互补,如黄河下游河床高于地下水位,为地上河,地下水无法补给河水,所以是河水经常补给地下水。)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植物蒸腾、G地下径流H下渗、I蒸发3、水循环的主要类型及其包含的主要环节: 类型 :A C D E属于海陆间循环(也叫大循环)F、D、 I陆地水循环 A、B海上水循环 主要环节:大循环:海洋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大海陆地循环:陆地蒸发(蒸腾)降水海上循环:海洋蒸发降水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 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1、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2、洋流的分类: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称为暖流,如从低纬到高纬;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称为寒流,如高纬到低纬。按成因分: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主要动力,由此形成的洋流,叫风海流 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差异,导致海水运动,叫密度流 一地海水减少,由相邻海区的海水来补充,叫补偿流(水平和垂直)3、洋流的形成(1)、洋流的形成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2)、大洋环流模式图解分析(3)、图示法记忆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北半球冬季) (4)、盛行风和洋流分布的关系大气运动和近地面的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南北半球以副热带为中心分别形成了各自的洋流系统,其流动方向与各自所在半球的反气旋方向一致。在此可采用相关联系的方法揭示风和海水运动的内在联系。注意:中低纬环流有时也称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中高纬环流也称气旋型大洋环流,是指大洋环流的流向与所在半球气旋或反气旋的气流方向相同。4、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系统的形成原理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季节变化。在冬、夏两个季节,在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冬季该海区盛行东北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A);夏季该海区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B)。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从总体上看,不论是冬季还是夏季,洋流性质都属于暖流,这是由于该海域位于热带范围之内,水温常年较高的缘故。但是,位于索马里沿岸的夏季洋流则例外。其冬季为索马里暖流,夏季为索马里寒流。这是因为夏季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离岸风),把近岸处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引起深层海水因补偿而上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并使水温显著下降,洋流性质属于寒流。二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环境类型 影响 举例 气候 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北欧气候:55N70N大西洋两岸最冷月平均气温、自然景观不同,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英国北部和挪威海港封冻期缩短 秘鲁寒流影响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著名渔场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 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 秘鲁渔场:秘鲁寒流深层冷海水上涌形成 舟山渔场:台湾暖流与东海沿岸流交汇处 海洋航行 顺洋流航行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对航行不利;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是逆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的,共花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是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的,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比第一次少用17天 在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影响海上航运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2002年7月13日“威望号”油轮在西班牙附近海域搁浅直至沉没,泄漏出大量燃料油,造成数百千米海岸污染。西班牙附近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暖流使燃油主要向北扩散,虽加快了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但也扩大了受污染海区的范围,并使法国海域受到污染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1)赤道南北两侧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驱动着低纬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了南赤道暖流和北赤道暖流。而表层的海水温度较高,于是在太平洋西部的低纬地区便形成了一个水温较高的“暖水池”。当东部的海水向西流走以后,邻近及下层的海水前来补充,形成补偿流,尤其是往上升的洋流,水温偏低,因而东部海区则相对来说形成了“冷水池”。当海水与大气进行热量交换以后,便形成正常年份的大气环流,即沃克环流。这样,由于西部海域水温高,气温也高,形成上升气流,因而降水丰沛;而低纬的东太平洋地区则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较少,致使南美洲的低纬西海岸地区较干旱(当然,还有其他因素)。(2)在有些年份,这两个海域的水温出现了异常。如果与上述情况相反,则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结果往往是,西部海域的水温不如往常高,这样上升气流减弱,甚至出现下沉气流,于是就使得该地区及邻近的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等地出现干旱天气,严重的时候还会带来森林火灾。反观东部,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以往干旱的南美洲西海岸成了多雨的天气,有时出现水灾,而由于沿岸的上升流(洋流)难以形成,渔场大大减产。(3)“拉尼娜”现象正好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东西部海水的温差比正常年份要大,也会引起气候的异常变化。(4)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气候异常的影响专家分析认为,影响我国气候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热带气旋减少,即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和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减少;二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出现高温、干旱;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仍发生洪涝灾害,近百年来,在我国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如1931年、1954年、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发生后的次年;四是厄尔尼诺年发生后的冬季,北方多出现暖冬。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 水资源及其分布1、 水资源的含义:广义: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7%。所以地球上水资源是有限的 !2、水资源的分布(1)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影响因素:降水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2)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源贫乏。 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州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世界第六。(分析径流量时,不仅要看总量多少,还要看人均径流量)从我国看: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结论:水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均衡的特点。二、水资源与人类社会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如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很少。)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效益(如酒厂、饮料厂的分布)3、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三、合理利用水资源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水体污染,可用的水资源减少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 修筑水库,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开源措施 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节流措施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总结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措施:目前,缺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一般可分为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两种类型。导致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原因与解决措施具体如下表所示:原因措施自然原因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节约用水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水资源浪费严重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水资源污染严重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