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6313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土地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土地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布-实施-发布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Rule for quantity calcul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projects(征求意见稿)TD/T2007T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ICS.P备案号:J目 次前 言31 范围42 规范性引用文件43 总则44 建筑工程44.1 土方工程44.2 石方工程74.3 砌体工程74.4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85 安装工程95.1 管道安装95.2 水泵安装95.3 电气安装96 道路工程116.1 路基116.2 路面117 农用井工程118 其他工程12本规则用词说明12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一般工程土类分级表13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岩石类别分级表14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水文地质钻探地层分类16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土方量计算方法17条文说明28前 言本规则的附录AD为资料性附录。本规则由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本规则由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负责解释。本规则起草单位: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量计算规则1 范围本规则适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工程量的计算,也适用于施工图阶段的工程量计算。本规则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相配套,作为确定实物消耗量和工程造价的依据。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则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则,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则。GB 50500-2003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JDGZ-101-95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GYDGZ-201-2000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SL 328-2005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量规范(2005)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3 总则3.0.1 工程量计算除依据本规则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各项规定外,尚需依据以下文件:a) 经审定的设计图纸及其说明;b)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方案;c) 经审定的其他有关技术经济文件。3.0.2 工程量的计量单位应按下列规定计算:a) 以体积计算的为立方米(m);b) 以面积计算的为平方米、公顷(m、hm);c) 以长度计算的为米(m);d) 以质量计算的为吨或千克(t或kg);e) 以件(个或组)计算的为件(个或组);f) 树木以株为单位。汇总工程量时,修约规则如下:以立方米、平方米、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数字;以吨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三位有效数字;以公顷为单位取小数点后四位有效数字;以千克、件、株为单位取整数。3.0.3 计算工程量时,依据设计图纸顺序,依次计算,并尽可能采用计算表格及计算机计算,简化计算过程。4 建筑工程4.1 土方工程4.1.1 计算土方工程量,应分清土方工程的动土性质,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动土分为以下五种情况:a) 为平整地表而进行的挖填土方;b) 为加厚耕作层而进行的客土; c) 为保护表层土壤而进行表土剥离;d) 为修建建筑物、构筑物而进行的挖填土方;e) 新造地块的翻耕。4.1.2 计算土方工程量,应按土类级别、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分部分项计算。4.1.3 土方体积均以自然方计算。如遇有体积折算时,应按表1所列系数换算。表1 土方体积折算表松方体积自然方体积夯实后体积松填体积1.000.750.640.811.331.000.851.081.561.181.001.271.230.930.791.004.1.4 为平整地表而进行的挖填土方包括地表平整和竖向平衡:地表平整是指挖、填土方厚度在30cm以内及找平,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挖、填土方厚度超过30cm时,依据地表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按一般土方工程只计算挖方。计算方法可以选用断面法、散点法、方格网法或数字地面模型法等。4.1.5 客土造地的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a) 客土运距按道路距离计算,但一般不应超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确定的最大距离。b) 客土土方量为造地的实体方量,按自然方计算。c) 取土场在项目区内,应与相关工程统一设计;取土场在项目区外,取土工作完成后应另计防护、排水及绿化等水土保持工程的工程量。d) 取土场中非适用材料的挖除、弃运及场地清理、施工便道便桥的修建与养护、临时排水与防护作为客土挖方的附属工程,不另行计算。4.1.6 表土剥离的土方工程量,按下列规定计算:a) 表土剥离工程量按设计剥离面积乘以剥离厚度,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b) 表土剥离的运距一般不超过推土机的最佳运距。c) 表土剥离的厚度一般不大于30cm。4.1.7 土地翻耕适用于新增耕地深度在30cm以内的动土,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其工程量。4.1.8 为建、构筑物工程而进行的挖填土方包括:挖沟槽、基坑和沟渠,按下列规定计算:a) 沟槽、基坑、沟渠的划分:1) 凡图示上口宽小于或等于3m的矩形断面或梯形断面,长度大于宽度3倍的长条形,只修底不修边坡的土方工程为沟槽。2) 凡图示上口面积小于或等于80 m2、长度小于或等于宽度的3倍、深度小于上口短边长度或直径,只修底不修边坡的土方工程为基坑。3) 凡图示上口宽度小于或等于16m的梯形断面,长条形状,底、边需要修整的土方工程为沟渠。b) 计算挖沟槽、基坑、沟渠的土方工程量需放坡时,按设计坡度计算,无设计时按表2规定计算。表2 放坡系数表土壤类别放坡高度起点m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在坑内作业在坑外作业一、二类土1.201:0.51:0.331:0.75三类土1.501:0.331:0.251:0.67四类土2.001:0.251:0.101:0.33注1:沟槽、基坑、沟渠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放坡起点、放坡系数,依不同土壤厚度加权平均计算。注2:计算放坡时,在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原槽、坑作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上表面开始计算。c) 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单面加10cm,双面加20cm 计算。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面的支撑面积计算。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d)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3 规定计算。表3 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基础材料每边各增加工作面宽度mm砖基础200砌毛石、条石基础150混凝土基础垫层支模板300混凝土基础支模板300基础垂直面作防水层800(防水层面)e) 挖管道沟槽按图示中心线长度计算。沟底宽度设计无规定的,可按表4 规定计算。表4 管道地沟沟底宽度计算表 单位:mm管径mm铸铁管、钢管、石棉水泥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管陶土管PVC管507060080070070010020070090080080025035080010009009004004501000130011005006001300150014007008001600180090010001800200011001200200023001300140022002600注1:按上表计算管道沟土方工程量时,各种井类及管道(不含铸铁给排水管)接口等处需加宽,增加的土方量不另行计算。底面积大于20 m 的井类,其增加工程量并入管沟土方内计算。注2:铺设铸铁给排水管道时,其接口等处土方增加量,可按铸铁给排水管道地沟土方总量的2.5%计算。f) 沟槽、基坑深度,按图示槽、坑底面至槽坑外地坪深度计算;管道地沟按图示沟底至沟外地坪深度计算。g) 沟渠土方量,按断面法计算。4.1.9 回填土区分夯填、松填,按图示回填体积,并依下列规定以立方米计算:a) 沟槽、基坑回填土,沟槽、基坑回填体积以挖方体积减去设计沟槽外地坪以下埋设砌筑物(包括基础垫层、基础等)体积计算。b) 管道沟槽回填,以挖方体积减去管径所占体积计算。管径在500mm以下的,不扣除管道所占体积;管径超过500mm以上时,按表5规定扣除管道所占体积计算。表5 管道扣除土方体积表 单位:m3/m管道名称管道直径/mm5016006018008011000100112001201140014011600钢管0.210.440.71铸铁管0.240.490.77混凝土管0.330.600.921.151.351.554.1.10 土方运距,按下列规定计算:a) 推土机推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回填区重心之间的直线距离计算。b) 铲运机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卸土区重心加转向距离45m计算。c) 自卸汽车运土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土区(或堆放地点)重心的最短道路距离计算。4.2 石方工程4.2.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一般只有小型明挖石方工程,分一般、坑槽、基础、坡面等。4.2.2 岩石分类,详见岩石类别分级表(附录B)。4.2.3 石方的界定:用不小于165kW(220匹马力)推土机单齿松土器无法勾动,须用爆破、钢楔或气钻方法开挖,且体积大于1m3的孤石为石方。4.2.4 石方开挖工程量,均按自然方计。4.2.5 岩石开凿及爆破工程量,区别岩石类别按下列规定计算:a) 人工凿岩石,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b) 爆破岩石,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其沟槽、基坑深度、宽度允许超挖量为: : 200mm : 150mm超挖部分岩石并入岩石挖方量之内计算。4.3 砌体工程4.3.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中的砌体工程有小型房屋、小型水工建筑物、挡墙、基础、护砌工程等。4.3.2 砌体工程的基础开挖和土方回填按土方工程相应规定执行。4.3.3 房屋砌筑工程量:建筑面积不大于16m2,按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大于16m2,按分项工程计算。4.3.4 其他砌筑工程量:a) 砌筑工程量,以立方米为单位。b) 干砌挡土墙以图示尺寸计算工程量,不分基础和墙体。c) 浆砌挡土墙以图示尺寸计算工程量,不分基础和墙体,且不另算沟缝工程量。d) 挡土墙上的排水孔体积不作扣除,亦不另记工程量。e) 护坡砌筑以图示尺寸计算工程量,坡脚和坡面材料不一致应分别计算工程量。f) 小型水工建筑物砌筑以图示尺寸计算工程量,涉及混凝土浇筑内容,按混凝土工程执行。4.4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4.4.1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成品实体方。4.4.2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基础开挖和土方回填按土方工程相应规定执行。4.4.3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a) 均按图示尺寸实体体积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墙、板中0.3 m 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b) 柱: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柱高,以立方米计算。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1)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2)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3)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4)构造柱按全高计算,与砖墙嵌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5)依附柱上的牛腿,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c) 梁:按图示断面尺寸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1)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2)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3)伸入墙内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d) 板: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其中:1)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2)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3)平板按板实体体积计算。4)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e) 栏杆:按以横断面尺寸乘以长度计算,以立方米计算;f) U型槽:按图示尺寸乘以长度,以立方米计算。4.4.5 预制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a) 均按图示尺寸实体体积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铁件及小于0.3 m 以内孔洞面积。b) 预制桩按桩全长(包括桩尖)乘以桩断面(空心桩应扣除孔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c) 混凝土与钢杆件组合的构件,混凝土部分按构件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钢构件部分按吨计算。4.4.6 混凝土构件安装,包括连接铁件的安装、焊接固定及临时固定、构件吊装校正、构件坐浆、灌缝、堵板孔、塞板梁缝等,均按预制混凝土构件实体积,以立方米计算。4.4.7 钢筋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a) 钢筋工程量,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质量,以吨计算。b) 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搭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搭接长度。c) 小型钢筋混凝土单体工程,如农门、斗门、放水口等可按配筋率计算。4.4.8 钢筋混凝土构件预埋铁件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吨计算。5 安装工程5.1 管道安装5.1.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管道安装包括铸铁管、钢管、PVC管、PP管、PE管以及混凝土管等管道的安装。5.1.2 地下管道沟槽土石方及砌筑工程,按建筑工程相应规定执行。5.1.3 管件安装按设计数量,以个计算。5.1.4 管道安装工程量,均按设计管道中心长度,以“延长米”计算,不扣除阀门及各种管件所占长度;主材应按定额所列数量计算。5.2 水泵安装5.2.1 水泵安装以“台”为计量单位,以设备重量“t”分列定额子目。在计算设备重量时,直联式泵,以本体及电机、底座的总重量计算;非直联式的泵,以本体和底座的总重量计算,不包括电动机重量。直联式、非直联式安装均已包括电动机安装,不再另计。5.2.2 深井泵的设备重量以本体、电动机、底座及扬水管的总重量计算。5.3 电气安装5.3.1 变压器安装,按不同容量以“台”为计量单位。5.3.2 配电装置a) 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油浸电抗器、电力电容器及电容器柜的安装以“台(个)”为计量单位。b)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熔断器、避雷器、干式电抗器的安装以“组”为计量单位,每组按三相计算。c) 配电设备安装的支架、抱箍及延长轴、轴套、间隔板等,按设计图设计的需要量计算。d) 控制设备及低压电器安装以“台”为计量单位。5.3.3 架空输、配电线路a) 工地运输,是指定额内未计价材料从集中材料堆放点或工地仓库运至杆位上的工程运输,分人力运输和汽车运输,以“tkm”为计量单位。运输量计算公式如下:预算运输重量=工程运输量+包装物重量(不需要包装的可不计算包装物重量)运输重量可按表6的规定进行计算:表6 运输重量计算方法材料名称单位运输重量kg备注混凝土制品人工浇制m 2600包括钢筋离心浇制m 2860包括钢筋线材导线kgW1.15有线盘钢绞线kgW1.07无线盘木杆材料m500包括横木金属、绝缘子kgW1.07螺栓kgW1.01注1:W为理论重量;注2:未列入者均按净重计算。b) 输电线路架设定额已综合山区、上下坡、转角、跨越道路及河流等因素。c) 导线架设,按导线类型和不同截面以“km组”为计量单位计算。导线预留长度以及损耗已包含在定额内,不另计算。d) 杆上变配电设备安装以“台”或“组”为计量单位,定额内包括杆上钢支架及设备的安装工作,但钢支架主材、连引线、线夹、金具等应按设计规定另行计算,设备的接地装置和调试应按相应定额另行计算。5.3.4 电缆a) 直埋电缆的挖、填土(石)方,按设计图纸计算,无设计图纸时,可按表7计算土石方量。表7 直埋电缆的挖、填土(石)方量项目电缆根数12每增一根每米沟长挖方量(m)0.450.153注1:两根以内的电缆沟,系按上口宽度600mm、下口宽度400mm、深度900mm计算的常规土石方量(深度按规范的最低标准);注2:每增加一根电缆,其宽度增加170mm;注3:以上土石方量系按埋深从自然地坪起算,如设计埋深超过900mm时,多挖的土石方量应另行计算。b) 电缆保护管长度,除按设计规定长度计算外,遇有下列情况,应按以下规定增加保护管长度:1) 横穿道路,按路基宽度两端各增加2m。2) 垂直敷设时,管口距地面增加2m。3) 穿过建筑物外墙时,按基础外缘以外增加1m。4) 穿过排水沟时,按沟壁外缘以外增加1m。c) 电缆保护管埋地敷设,其土石方量凡有设计注明的,按设计图计算;无设计图的,一般按沟深0.9m、沟宽按最外边的保护管两侧边缘外各增加0.3m工作面计算。d) 电缆敷设按单根以延长米计算,一个沟内(或架上)敷设三根各长100m的电缆,应按300m计算,以此类推。e) 电缆敷设长度应根据敷设路径的水平和垂直敷设长度,按表8增加附加长度:表8 电缆敷设的附加长度序号项目预留长度(附加)说明1电缆敷设驰度、波形弯度、交叉2.5%按电缆全长计算2电缆进入建筑物2.0m规范规定最小值3电缆进入沟内或吊架时引上(下)预留1.5m规范规定最小值4变电所进线、出线1.5m规范规定最小值5电力电缆终端头1.5m检修余量最小值6电缆中间接头盒两端各留2.0m检修余量最小值7电缆进控制、保护屏及模拟盘等高+宽按盘面尺寸8高压开关柜及低压配电盘、箱2.0m盘下进出线9电缆至电动机0.5m从电机接线盒起算10厂用变压器3.0m从地坪起算11电缆绕过梁柱等增加长度按实计算按被绕物的断面情况计算增加长度12电梯电缆与电缆架固定点每处0.5m规范最小值注:电缆附加及预留的长度是电缆敷设长度的组成部分,应计入电缆长度工程量之内。f) 电缆终端头及中间头均以“个”为计量单位,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均按一根电缆有两个终端头考虑。中间电缆头设计有图示的,按设计确定;设计没有规定的,按实际情况计算(或按平均250m一个中间头考虑)。5.3.5 防雷及接地装置a) 接地极制作安装以“根”为计量单位,其长度按设计长度计算,设计无规定时,每根长度按2.5m计算,若设计有管帽时,管帽量按加工件计算。b) 接地母线敷设,按设计长度以“m”为计量单位计算工程。接地母线、避雷线敷设均按延长米计算,其长度按设计长度另加3.9%的附加长度(包括转弯、上下波动、避绕障碍物、搭接头所占长度)计算。c) 接地跨接线以“处”为计量单位,按规程规定凡需作接地跨接线的工程内容,每跨接一次按一处计算,户外配电装置构架均需接地,每副构架按“一处”计算。d) 避雷针的加工制作、安装,以“根”为计量单位,独立避雷针安装以“基”为计量单位。长度、高度、数量均按设计规定。6 道路工程6.1 路基6.1.1 路基的清理与挖除、路基挖方、排水设施、边坡防护、挡土墙等,按建筑工程相应规定计算。6.1.2 路床(槽)压实依据道路设计的纵横断面尺寸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6.1.3 软土路基处理依据设计的纵横断面尺寸以立方米为单位计算。6.1.4 路基工程依据道路设计的纵横断面尺寸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6.1.5 路基填方以压实后路床顶面设计高程计算,应扣除跨径大于5m的通道、涵洞的体积,跨径大于5m的桥则按桥长的空间体积扣除。6.2 路面6.2.1 素土路面和泥结碎石路面依据道路设计的纵横断面尺寸以平方米为单位计算;6.2.2 水泥混凝土路面模板制作及缩缝、胀缝的填缝材料,均包含在浇筑不同厚度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工程项目中,不另行计算。6.2.3 水泥混凝土路面养生用的养护剂、覆盖的草垫、养护器材等,均包含在浇筑不同厚度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工程项目中,不另行计算。6.2.4 水泥混凝土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的外掺剂已在配合比中计入,不另行计算。6.2.5 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和基层混合料拌合场、贮料场的搭建、拆除、地表恢复均包含在相应工程项目中,不另行计算。7 农用井工程7.0.1 农用井工程一般包括:井位的选定、钻机进场、井孔成孔、井管安装、填封、洗井及抽水试验、水质检测、井口工程、井房、设备安装等。7.0.2 钻机选择:应根据管井设计的孔深、孔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钻机运输、施工、水电供应条件等因素。7.0.3 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按以下规定进行:a) 通路和场地平整:包含土地平整和道路工程之中。b) 通水:包含在定额之中。c) 通电:施工场地总开关以上的供电线路以及农用井的供电线路在电力工程中计算。7.0.4 农用井成孔工程量按孔径、地层类别、分别计算井孔深度。7.0.5 按管井设计图纸计算填封工程量。7.0.6 只开采潜水的农用管井,可以不分透水层和非透水层,全部用滤料填充。7.0.7 井口工程按砌体或混凝土工程规定计算。7.0.8 大开槽法适用于10m以内的大口井,其井筒的砌筑按砌体工程计算。8 其他工程8.0.1 道路、沟渠旁的防护林以道路或沟渠的长度和株距计算工程量,不考虑道路交叉以及桥涵对工程量的影响。8.0.2 林带以其占地投影面积和林带株行距为依据计算林带的工程量。8.0.3 塑料薄膜、土工膜、土工布等,设计工程量按设计有效面积计算。本规则用词说明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则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 本规则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附 录 A(资料性附录)一般工程土类分级表表A.1 一般工程土类分级表土质级别土质名称自然湿容重/m3外形特征开挖方法1.砂土2.种植土16501750疏松,粘着力差或易透水,略有粘性用锹或略加脚踩开挖1.壤土2.淤泥3.含壤种植土17501850开挖时能成块,并易打碎用锹需用脚踩开挖1.粘土2.干燥黄土3.干淤泥4.含少量砾石粘土18001950粘手,看不见砂粒或干硬用镐、三齿耙开挖或用锹需用力加脚踩开挖1.坚硬粘土2.砾质粘土3.含卵石粘土19002100土壤结构坚硬,将土分裂后成块状或含粘粒砾石较多用镐、三齿耙工具开挖附 录 B(资料性附录)岩石类别分级表表B.1 岩石类别分级表岩石级别岩石名称实体岩石自然湿度时的平均容重/m3净钻时间(minm)极限抗压强度/cm2强度系数f用直径30mm合金钻头,凿岩机打眼(工作气压为4.5气压)用直径30mm淬火钻头,凿岩机打眼(工作气压为4.5气压)用直径25mm钻杆,人工单人打眼12345678V1.砂藻土及软的白垩岩2.硬的石炭纪的粘土3.胶结不紧的砾岩4.各种不坚实的页岩150019501900220020003.5302001.521.软的有孔隙的节理多的石灰岩及贝壳石灰岩2.密实的白垩3.中等坚实的页岩4.中等坚实的泥灰岩22002600270023004(3.54.5)45(3060)200400241.水成岩卵石经石灰质胶结而成的砾石2.风化的节理多的粘土质砂岩3.坚硬的泥质页岩4.坚实的泥灰岩22002200280025006(4.57)78(6l95)400600461.角砾状花岗岩2.泥灰质石灰岩3.粘土质砂岩4.云母页岩及砂质页岩5.硬石膏230023002200230029006.8(5.77.7)8.5(7.110)115(96135)600800681.软的风化较甚的花岗岩、片麻岩及正常岩2.滑石质的蛇纹岩3.密实的石灰岩4.水成岩卵石经硅质胶结的砾岩5.砂岩6.砂质石灰质的页岩2500240025002500250025008.5(7.89.2)11.5(10.113)157(136175)8001000810X1.白云岩2.坚实的石灰岩3.大理石4.石灰质胶结的致密的砂岩5.坚硬的砂质页岩2700270027002600260010(9.310.8)15(13.117)195(176215)100012001012表B.1(续)岩石级别岩石名称实体岩石自然湿度时的平均容重/m3净钻时间(minm)极限抗压强度/cm2强度系数f用直径30mm合金钻头,凿岩机打眼(工作气压为4.5气压)用直径30mm淬火钻头,凿岩机打眼(工作气压为4.5气压)用直径25mm钻杆,人工单人打眼123456781.粗粒花岗岩2.特别坚实的白云岩3.蛇纹岩4.火成岩卵石经石灰质胶结的砾岩5.石灰质胶结的坚实的砂岩6.粗粒正长岩28002900260028002700270011.2(10.911.5)18.5(17.120)240(216260)120014001214X1.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及玄武岩2.片麻岩、粗面岩3.特别坚实的石灰岩4.火成岩卵石经硅质胶结的砾岩270026002900260012.2(11.613.3)22(20.125)290(261320)1400160014161.中粒花岗岩2.坚实的片麻岩3.辉绿岩4.玢岩5.坚实的粗面岩6.中粒正常岩31002800270025002800280014.1(13.414.8)27.5(25.130)360(321400)160018001618X1.特别坚实的细粒花岗岩2.花岗片麻岩3.闪长岩4.最坚实的石灰岩5.坚实的玢岩3300290029003100270015.5(14.918.2)32.5(30.140)180020001820XV1.安山岩、玄武岩、坚实的角闪岩2.最坚实的辉绿岩及闪长岩3.坚实的辉长岩及石英岩31002900280020(18.324)46(40.160)200025002025X1.钙钠长石质橄榄石质玄武岩2.特别坚实的辉长岩、辉绿岩、石英岩及玢岩330030002460250025附 录 C(资料性附录)水文地质钻探地层分类表C.1 松散层分类地 层分 类地 层 名 称与工程分类对照耕土,填土,淤泥,泥炭,可塑性粘土,粉土,软矽藻土,粉砂,细砂,中砂,含园砾(角砾)及硬杂质在10%以内的粘性土、粉土,新黄土。坚硬的粘性土,老黄土,粗砂,砂砾,含园砾(角砾),卵石(碎石)及硬杂质在10%20%的粘性土、粉土和填土。园砾(角砾)层,含卵石(碎石)及硬杂质在2030%的粘性土、粉土。冻土层,粒径在20%50%含量超过50%的卵石(碎石)层,含卵石在30%50%的黏性土、粉土。粒径在50mm150mm含量超过50%的卵石(碎石)层,强风化各类岩石。粒径在150mm200mm含量超过50%的卵石(碎石)层,中风化各类岩石。漂石(块石)层,微风化各类岩石。表C.2 基岩分类地 层分 类地 层 名 称与工程分类对照残积土,石膏,煤层,软白垩。泥质页岩,砂质页岩,油页岩,炭质页岩,钙质页岩,泥质页岩,泥质板岩,滑石绿泥石片岩,云母片岩,泥灰岩,铝矾土,岩盐,致密白垩,石膏,断层泥,强风化火成岩。硅化片岩,角斑岩,橄榄岩,石灰质及铁质胶结的砂岩,蛇纹岩,细砂岩,钙质砂岩,方解石硅卡岩,辉石,玢岩及辉长岩,中等风化火成岩。硅化页岩,白云岩,石灰岩,大理岩,硅化板岩,辉绿岩,长石砂岩,闪长岩,正长岩,石英斑岩,安山岩,流纹岩,片麻岩,微风化花岗岩硅化灰岩,花岗岩,硅质胶结砾岩,微晶花岗岩,刚玉岩,石英岩,碧玉状硅质页岩,燧石岩,角砾岩,玄武岩。附 录 D(资料性附录)土方量计算方法D.1 断面法D.1.1 适用范围断面法适用于下面三种情况:高差变化比较大、地形起伏变化较大,自然地面复杂的地区;垂直挖深度较大,截面又不规则的地区;道路等带状地形。D.1.2 计算原理断面法的工作原理是在地形图上或碎部测量的平面图上,按一定的间距将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横截面,量出各横断面之间的距离,按照设计高程与地面线所组成的断面图,计算每条断面线所围成的面积,再由两端横断面的平均面积乘以两端横断面之间的距离求出土方量。用公式表示为: (D.1) 式中:V相邻两截面间土方量,m3;A1,A2相邻两截面的截面积,m2;L相邻两截面间的间距,m。此公式的运用条件是A1、A2的性质必须是相同的,即都为填方()或挖方(),且A1、A2面积不应相差很大。若A1、A2性质不同,即一端为挖方,另一端为填方,计算的结果就会失真。此外,应用断面法时还应注意所取两横断面尽可能平行,若两断面不平行,计算的结果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在划分断面时应有考虑。D.1.3 计算步骤a)划分横截面:根据地形图、竖向布置图或现场勘测,将要计算的场地划分为若干个横截面 AA,BB,CC,划分原则为垂直等高线或垂直主要建筑物边长,各断面间的间距可以不等,一般取20m50m,在相对平坦地区可取大值,但最大不大于100 m。图D.1 横截面划分及绘制b)绘制横截面:按比例绘制每个横截面的自然地面和设计地面的轮廓线。自然地面轮廓线与设计地面轮廓线之间的面积,即为挖方或填方的截面。c)计算横截面面积1) 积距法:按表D.1 中面积计算公式,计算横截面的面积。2) 求积仪法:用方格纸绘出横断面图后,用求积仪量出横断面的面积。3) 计算机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绘制横断面图后,利用软件计算面积的功能求出横截面的面积。4) 特征点法:根据量取的特征点坐标值计算横截面面积。用水平仪或全站仪通过坐标系测得各断面的特征点坐标值,测量时,先建立好断面的坐标系,以高程为X轴,水平距离为Y轴,且选X轴通过起始点。测量是顺时针方向,从起始点最后回到起始点。其面积计算公式为: (D.2)式中:S横截面面积;xi、yi为多边形顶点坐标,即测量的特征点坐标,i=1,2,3,n。当i=n时,xn+1=x1,yn+1=y1。d)计算土方工程量:根据横截面面积计算土方工程量,按公式(D.1)计算,由两端横断面面积的平均面积乘以两端横断面之间的距离。e)汇总:按表D.2 汇总土方工程量。表D.1 常用横截面计算公式表 项次 图 示面积计算公式 1 2 3 4 5 表D.2 土方量汇总表截面填方面积m2挖方面积m2截面间距m填方体积m3挖方体积m3AA BB CC 合 计 D.2 方格网法D.2.1 适用范围方格网法通常适用于平坦及高差不太大、地形比较平缓的地区。其特点是在田块平面形状比较方正的情况下,计算精度较高。D.2.2 计算原理方格网法的基本原理是将项目区地块,根据地形复杂程度、地形图比例尺以及精度要求划分成边长为10m100m的方格,在水平面上形成方格网,分别测出各方格网四个顶点的高程,根据地面高程和设计高程计算各个格网挖填深度及土方量,最后汇总格网挖填土方量。其中,地形图比例尺、施工高度、地形坡度、方格网边长及场地平整总面积都与土方量计算相对误差有直接的联系。当方格网边长越短,场地平整总面积及施工高度越大,地形坡度越缓,地形图比例尺越大时,土方计算精度越高,反之越低。D.2.3 方格网零点及零线的确定零线即方格网内挖方区与填方区的交线,在该线上,施工高度为0。在一个方格网内有填方和挖方时,要先算出方格网的零点位置,并标于方格网上,将零点连接起来就是零线,零线是该方格内填方区和挖方区的分界线。零点的计算公式为: (D.3)式中:x1、x2方格网角至零点距离,m;h1、h2方格网两端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a方格网的边长,m。在实际工作中常采用图解法直接绘出零线。方法是:在相邻角点用相同比例标出h1、h2值,连接两端点交方格边线即得零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D.2 零点图解法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如不需计算零线的确切位置,则绘出零线的大致走向即可。根据各方格划分为四边形和三角形的不同,方格网法又分为四方棱柱体法和三角棱柱体法,分述如下。D.2.4 四方棱柱体法计算步骤a)根据已有的地形图,划分方格网,其方位尽量与测量纵横坐标网重合。方格的大小,根据自然地面或设计地面的复杂程度而定。由于地形图的比例一般也取决于地形的复杂程度,建议地形图比例为1:500时用20m20m方格网;比例为1:1000时可采用40m40m方格网;面积较大而地形简单、坡度平缓时,可采用100m100m方格网;地形特别复杂的个别地段,也可采取局部加密方格网的措施,如可采用10m10m方格网。b)测量各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高程H1(m),或者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插值求出方格角点的自然地面高程H1(m)。c)按项目区田块规划设计标明各方格角点的设计地面标高H2(m)。d)计算自然地面高程与设计地面标高的差值,即得出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Hs=(H1-H2)(m),也就是该角点的挖(或填)方向高度(“”为填方,“”为挖方)。e)确定零点及零线。f)计算方格角点的挖、填土方量情况,按方格网计算公式表中所列的公式计算。求出各方格的挖(填)方土方量,把挖(填)方土方量分别加起来,汇总。表D.3 方格网计算公式(四方棱柱法)挖填类型图示计算公式四点全挖(全填)二挖二填一点填方(挖方)、另三点挖方(填方)相对两点填方(挖方)D.2.4 三角棱柱体法计算步骤三角棱柱体法是将场地平面划成方格网后,再沿地形等高线方向连接各方格的对角线,将方格划分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形成三角形网格,如图D.3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与四方棱柱体法相比,三角棱柱体法的计算精度较高。计算步骤同四方棱柱体法。 图D.3 三角形网格划分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分两种情况,如图示:全填或全挖 锥体部分为填方图D.4 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a)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时: (D.4)式中:V体积,m3;a方格边长,m;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m,用绝对值代入。b)当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其中锥体部分的体积为: (D.5)楔体部分的体积为: (D.6)式中符号含义同上。D.3 散点法D.3.1 适用范围散点法又称为算术平均法,适用于虽有起伏但变化比较均匀、不太复杂的地形。D.3.2 计算步骤a)平均高程计算:根据地形情况布置测量点,考虑到计算的精确程度,应在田面四角四边、最高点、最低点、次高点、次低点以及一切能代表不同高程的各个位置上都均匀布置测点,将测点高程求算术平均值,此平均值即为设计的地面平均高程。计算公式为: (A.7)式中:Ha田面平均高程,m;Hi实测的各点高程,m;n测点总数。b)平均挖填深度计算:将各实测点高程与平均高程相比较,大于平均高程的为挖方,小于平均高程的为填方,等于平均高程的表示不挖不填。算出各点高程与平均高程的差值,将其中的正值求平均,可算出平均挖深,负值求平均即为平均填高。计算公式如下:平均挖深: (D.8)平均填高: (D.9)式中:hc挖方区平均挖深,m;Hd大于设计高程的各实测点高程,m;m1大于设计高程的测点数;hf填方区平均填高,m;Hx小于设计高程的各实测点高程,m;m2小于设计高程的测点数。c)挖填方面积及土方量计算:在平整单元无土方进出(一般指各平整单元之间无土方调剂)的条件下,根据挖填平衡,由下面的方程组可分别求得挖填方面积及相应的挖填土方量: (D.10) (D.11)挖方面积: (D.12)填方面积: (D.13)挖填方量: (D.14)式中:Sc挖方面积,m2;Sf填方面积,m2;S0不填不挖面积,m2;Vc挖方量,m3;Vf填方量,m3;Sa土地平整总面积,m2。D.5 利用DEM计算土方量D.5.1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即数字高程模型。它是一种用X,Y,Z坐标描述地球表面起伏状况的离散数字表达。是表示区域D上的三维向量有限系列,用函数的形式表述为: i =1,2 n (D.15)式中Xi,Yi为平面坐标,Zi是(Xi,Yi)所对应的高程值。D.5.2 建模方法建立DEM的方法有多种,根据数据源及采集方式:a)直接从地面测量,例如用GPS、全站仪、野外测量等;b)根据航空或航天影像,通过摄影测量途径获取,如立体坐标仪观测、解析测图、数字摄影测量等;c)从现有地形图上采集,如格网读点法、数字化仪手扶跟踪及扫描仪半自动采集然后通过内插生成DEM等方法。DEM内插方法很多,主要有分块内插、部分内插和单点移面内插三种。常用的建模软件有Mapgis、Surfer、ArcGIS。D.5.3 模型数据精度根据GB/T 17941.1-2000,对DEM数据精度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即:网格单元间距、高程精度和接边精度。网格单元间距按下表执行。表D.4 数字高程模型网格间距比例尺网格单元间距m1:50006.25/2.51:20002.51:10002.51:5002.5高程精度要求用摄影测量方法和用野外实测方法生成的DEM,其格网点高程误差不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测量规范或编绘规范中规定的等高线高程误差;以地形图数字化方法生成的DEM,其格网点高程误差不大于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2/3等高距。接边精度要求相邻DEM接边不应出现漏洞,两DEM间相邻行(列)格网点平面坐标连续且符合格网间距要求,高程应符合地形连续的总体特征,即使出现跳变,也应符合地貌特征。D.5.4 适用范围适用于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土地平整土方量计算。D.5.5 计算原理以规则网格形式建立DEM,则任一地块可以分解为一系列柱状体,如下图所示。图D.5 DEM示意图a)假定地块网格单元数为mn,网格单元大小为。=LL,L为DEM网格单元间距。则曲面柱体可分成mn个小曲顶柱,记小曲顶柱的体积为Vij i =1,2 m;j =1,2 n。b)当网格单元很小时,这时小曲顶柱的顶面可近似看作平面。c)求和。mn个小曲顶柱体积之和即为整个曲面柱体体积V的近似值: i =1,2 m;j =1,2 n (D.16)d)地块挖填平衡高程Hp如果地块内要求挖填平衡,在不考虑松实系数的情况下Hp为: i =1,2 m;j =1,2 n (D.17)如果考虑松实系数,则: 其中HpHij i =1,2 m;j =1,2 n (D.18) 其中HijHp i =1,2 m;j =1,2 n (D.19)V填 /V挖1.08 (D.20)一般情况下土的松实系数可取1.08,也可由试验确定。Hp需经搜索算法才能算出。e)挖填方量计算假设设计地块的标高为H,则:V填 = 其中H i =1,2 m;j =1,2 n (D.21)V挖 = 其中 H i =1,2 m;j =1,2 n (D.22)D.5.6 考虑田面坡度对土方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耕地地面通常分为无坡田面(如水田)和有坡田面(除水田以外),由于田面坡度的存在,对土方的计算存在比较大的影响,以上所述DEM计算土方量方法用于水田区的计算没有问题,但用于水田以外的区域,计算结果会存在相当的误差,因此,对于有坡田面的土方计算,须如下进行:a)确定坡面方程z=f(x,y)坡面方程确定有两种方法;1) 根据地形图和设计地块大小,确定可以表征地块坡度的3个特征点,利用3点共面特性求得坡面方程z=f(x,y);2) 根据设计地块的DEM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回归出坡面方程z=f(x ,y)。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