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1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885389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1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印度 古印度 现今印度 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 雅利安人入侵建立一些小国 前6世纪起半岛逐渐统一 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再次分裂 摩亨佐 达罗 哈拉帕 公元前2300年左右 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奴隶制城邦 其中 以哈拉帕和摩亨佐 达罗最著名 摩亨佐 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 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 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 达罗的深井 实质 是贵族统治的工具 是为保护奴隶主特权的一种等级制度 影响 随着印度社会的发展 种姓制度逐渐成为社会前进的障碍 激化了社会矛盾 种姓制度虽已废除 在当今印度社会仍有影响 古印度种姓制度 维护高级种姓的统治 目的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原人 嘴 手 腿 脚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三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在古印度社会内部逐渐产生不同的等级 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种姓制度 3 古印度文明 1 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祭司贵族 国王 官吏 武士 农牧民 手工业者 商人 被征服者 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掌握神权 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 向神庙上供 供养第一 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 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 从事最低贱的职业 2 佛教的产生和发展 背景 诞生时间及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 悉达多 创立佛教的目的 佛教的教义 宣扬 众生平等 政治目的 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 它认为人的生 老 病 死都是 苦 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 只有消灭欲望 忍耐顺从 刻苦修行 才能摆脱 苦 达到 极乐世界 获得解脱生 老 病 死等苦难的办法 1 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人们的不满 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 百姓生活困苦 社会矛盾尖锐 2 时间地点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 3 创始人 4 释迦牟尼的意思 乔达摩 悉达多 释迦族的圣人 四 佛教的兴起与传播 5 佛教的基本教义 6 佛教被弘扬的时间人物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 a 佛教宣扬 众生平等 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 针对社会矛盾激化 b 它认为人的生 老 病 死都是苦的 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 因此只有消灭欲望 忍耐顺从 刻苦修行 才能达到 极乐世界 针对百姓生活苦难 1 兴建佛寺 佛塔 2 整理和编纂佛教经典 3 派僧侣到邻国传教 麻痹广大群众从事积极斗争 维护其统治 佛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 佛教的兴盛和向外传播 思考 阿育王对佛教有哪些贡献 统治阶级为什么要宣扬佛教呢 麻痹广大群众从事积极斗争 维护其统治 佛教成了统治阶级奴役和统治劳动人民的精神工具 莫高窟 云岗石窟 龙门石窟 仰光寺 印度 中亚 中国 朝鲜半岛 日本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 缅甸和泰国等 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作用 通过佛教的传播 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古印度释迦国的一位王子 青年时代的王子在皇宫里过着随心所欲的奢侈生活 但是 他也同时看到人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 诸如生 老 病 死 贫富悬殊 争战掠杀 天灾人祸等等 他决心要找出一种方法 来解除人世间的一切苦恼 在他29岁那年 他的独生子刚出世不久 毅然抛妻离子 离开王城 舍弃贵族生活 出家修道 成为一个苦行者 企图寻求他的答案 后来他坐在一棵菩提树下苦思冥想 大彻大悟 终于悟出了一整套道理 也就是成佛 佛教的创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