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884849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8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0 几个重要概念一 语言的特征和对外汉语教学二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三 语言功能与意念四 言语行为理论与会话含义理论五 语体六非言语交际七 汉语的特点与汉语教学 母语 外语母语是从亲属关系的角度命名的 一般是指本民族的语言 相对于外国语或外族语 外语是从国别的角度命名的 指的是外国语言 相对于本国语言 第一语言 第二语言第一语言是人们出生后首先习得的语言 是从学习的先后顺序的角度命名的 多数人的第一语言是母语 第二语言是在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其他语言 在习得第一语言以后学习和使用的本民族语言 本国其他民族的语言和外国语言都叫做第二语言 第一语言与母语 第二语言和外语 目的语 双语目的语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的语言 也可以说是在语言教学中正在被教授和学习的第二语言 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 不论是外语还是非本族语 甚至是母语 只要是学习者希望掌握的目标语言 都可以称为目的语 双语 一个人能掌握的并同样能熟练运用的语言 一 语言的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什么是语言 语言的特征 语言的表现形式是言语语言是音义的结合体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完整的系统语言具有创造性 生成性 语言是客观世界与人们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 w h Ch w h ch w h ch w h ch ch w h 二 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p77 1 语言能力 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我们这里所说的语言能力是指人们掌握语言知识的能力 语言知识可以分为语言要素与语用规则 语言能力即掌握语言要素的能力和掌握语用规则的能力 这是一种内在的能力 语言能力的构成要素 语言要素 语音 词汇 语法和文字 汉字 语用规则 语言使用的规则 即根据一定的语境对谈话内容 言语的语音形式 词汇 句式以及应对方式等进行选择的规则 2语言交际能力定义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戴尔 海姆斯 D H Hymes 第一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社会语言学家更注重研究 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 为了什么目的 对什么人 说什么话 并得到了什么结果 美国学者卡纳尔 M Canale1983 进一步提出了语言交际能力的四个组成部分 语言学能力 包括语音 词汇 语法 文字 语义知识和听 说 读 写技巧 社会语言学能力 包括功能 意念 场合 社会地位 性别 身份 心理因素 语体等 话语能力 成段表达能力 即对句际关系 超句关系 会话规则的熟悉程度 交际策略能力 包括回避 简化 迂回 猜测 请求证实 母语直译 语码转换 语体转换 语义替代 描述或解释 造词 重复 使用套语 体态语 求助对方 背景知识等 是说话人在遇到交际困难时运用的一套系统的 辅助性的技巧 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 言语技能就是听 说 读 写的技能 言语交际技能就是用言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 三 语言功能和意念 1关于功能的定义 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由来已久 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著名语言学家尤金 奈达曾说过 社会语言学优先考虑的是言语而不是语言 是功能而不是结构 是语境而不是信息本身 是语言的得体性而不是语言的任意性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功能定义 大概可以概括为下面几种说法 1 言语行为说 功能是言语行为 也就是用语言做什么 如问候 拒绝 邀请 道歉等 盛炎1990 功能是人们为实现自己的交际意图和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所进行的一个个言语行为 杨寄洲1993 2 语言作用说 所谓功能 也就是语言的作用 用语言来表达什么思想 吕必松1987 3 交际目的说 功能指的是交际的目的 任何交际都是为了一个或几个目的而进行的 张占一1989 功能的定义 李泉1996 功能是利用特定的语言形式或手段来完成特定的交际目的或表述需要 韩礼德 哈里迪Halliday1967 对儿童在发展语言时获得的语言功能进行了分类 1 工具功能 用语言达到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获得物品与服务 即 我要 2 控制功能 调节 用语言支配 控制别人的行为 即 你做 3 信息功能 表征 用语言传递信息 即 我告诉你 4 互动功能 交往 用语言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 维持社交 即 我俩 5 表达个人功能 表达个人的情感 个性 内心反应 引起他人的共鸣 即 我喜欢 6 启发功能 用语言询问 借以引起回答 以认识周围的世界 即 告诉我为什么 7 想象功能 用语言创造儿童自己想象中的世界 进行文学创作 达到娱乐的目的 韩礼德将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三种 观念功能 表达主观和客观的经验 交际功能 表达社会关系和私人关系 话语功能 使语言的组成部分连贯衔接 3 功能的分类 1 表意功能 表示想对方传递某种信息 如介绍 更正 传闻 告别 请求 转达 询问 建议 通知 进一步说明等 2 表态功能 表达对对方或自己说话内容的态度或语气 如肯定 否定 推测 怀疑 劝阻 强调 辩解 可能 不可能 愿意 不愿意等 3 表情功能 表达对客观事物或对方的某种感情 如问候 赞扬 祝贺 失望 同情 喜欢 不喜欢 有兴趣 无兴趣等 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的关系形式是句子的表面结构 功能是表达人们做事的意愿 一种语言形式的功能随着不同的情景而发生变化 即一个句子在不同的情景中有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如 情景1A 东西都准备好了 B 照相机呢 A 在旅行包里 情景2A 东西都准备好了 B 照相机呢 A 我们最好还是带上一个 同样 一种功能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 比如有许多句型 疑问句 祈使句 陈述句 都表示同一种功能 只是讲话者的身份 场合以及其他情况不同罢了 下面的句子都表示 向对方借火 陈述自己的需要 Ineedamatch 使用祈使句 Givemeamatch 含祈使语气的问句 Couldyouhaveamatch 直接请求 MayIhaveamatch 使用疑问句 Doyouhaveamatch 暗示 Thematchesareallgone Isee 在教学中不仅要教语言形式 也要讲语言在具体环境中的功能 缺乏形式的正确性 说话会错误百出 不懂语言功能 则只会造句而不能交际 4 意念 功能作用的对象 即说话人要表达的客观事物及其在大脑中的反映 包括 普通意念 数量 时间 空间 形状 方式 工具 程度 频率 比较 场所等范畴 特殊意念 是由话题直接决定的词汇项目 即各类词汇 哪儿有书店 在一定的情境中 功能与特殊意念就构成了一个个的交际活动 四 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1言语行为理论语言与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50年代末英国哲学家奥斯汀 J Austin 提出 言语行为 理论 speechacttheory 他指出语言不仅是描写 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 提供信息 而且人们说出的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2言语行为分类奥斯汀认为人们所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行三种行为 即言内行为 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是说话人通过发声把这句话说出来 它所直接表达的是字面的意思 言外行为是通过这句话来表达隐含的真正意图 也就是言外之意 言后行为则是指这句话对听话人所产生的影响 并非所有的话都有言外之意 不过在语言交际中 特别是会话中 常常需要听话者理解说话者的真正含义 3会话含义理论6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 H P Grice 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 认为会话能顺利进行需要双方互相配合 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他提出 合作原则 包括四项准则 A 质的准则 所说的话要真实 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或者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B 量的准则 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而不要包括超出需要的信息 C 关系准则 所说的话必须是有关的 要切题 D 方式准则 所说的话要清楚 有条理 简练 避免晦涩 歧义 在实际语言交际中 人们常常出于某种礼貌或者其他目的 故意违反这些合作原则 从而产生言外之意让听话者去领会 所以会话含义是指会话中说话者因违反 合作原则 而产生的言外之意 英国学者利奇 G Leech 在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 礼貌原则 的六项准则 得体准则 慷慨准则 赞誉准则 谦逊准则 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布朗 P Brown 和莱文森 S Levinson 提出了 面子保全论 建立了包括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的礼貌模式 这些都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会话含义理论 例子1 甲 人和人哪 都有一种关系 1 乙 什么关系呢 2 甲 比如说吧 你父亲和你叫父子关系 3 乙 对 4 甲 咱们俩人也叫父子关系 5 乙 嗯 6 甲 那就不行了 7 乙 那当然不行了 8 甲 咱们是同志关系 9 乙 对 10 甲 再比如 你和你爱人 那叫夫妻关系 11 乙 对呀 12 甲 也叫母子关系 13 乙 什么 14 甲 就不大合适 15 例子2 马季单口相声 一个推销员 我们准备冲出亚洲 打入国际市场哩 我们这个 宇宙 牌香烟准备卖给美国 日本 英国 苏联 印度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法兰西 加拿大 地图上有的我们都卖 使 宇宙 香烟宣传得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老少皆宜 人人必备 宇宙 香烟打入您的生活 成为您生活三大要素之首 你不抽我的 宇宙 香烟你就没有美满幸福的家庭 你不抽我的 宇宙 香烟 你年轻人就搞不上对象 你不抽我的 宇宙 香烟 你学生就考不上大学 例子3 甲 我姓钱 是那儿的人事科长 1 乙 哎呀 你是搞人事的 太好了 给我办点儿人事儿吧 2 甲 意思意思 3 乙 嗯 4 甲 你什么意思 5 乙 我没意思 6 甲 没意思你这是什么意思 7 乙 呕 有意思 8 甲 有意思说清楚了是什么意思 9 乙 你这个 我这个意思呢恐怕你还不大了解我这个意思 10 五 语体或语域风格 1 语体或语域风格 是在一定的环境中 为特殊目的服务的语言变体 是一种语境方言 不同于地域方言 语体的不同 取决于话题 听众与说话者的关系 话语形式 说或写 场合 2 美国语言学家鸠斯 Joos 1967 按话语的正规程度把语体分为五种 1 演说语体 这种语体用于公众场合的演说 措辞预先充分准备 语调有些夸张 多用反诘句 2 审慎的正式语体 郑重体 也用于公众场合的演说 因为听众多 无法跟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 主要靠一个人说 这种形式不像演说语体那样地注意修辞 最典型的是大学里的学术讲座 3 商谈语体 客气体 一般用于正式的对话 如贸易洽谈 医生跟病人的谈话等 4 非正式语体用于朋友 同事或家庭成员之间的谈话 在这种语境中 谈话无需戒备 社会性界限也较少 5 感情语体 俗俚体 用于家庭 情人和知心朋友之间的谈话 这种语体完全没有任何社会性抑制 完全倾心 语体的使用 跟文化背景很有关系 例如 一般人认为 英国人倾向于接受较高的语域 而美国人倾向于接受较低的语域 学过英国英语的人初到美国 感到美国人说的英语是乡下英语 中国留学生对美国教授在语言和举止的 随便 也会有些不习惯 例子1 A我买了一本小说 B什么小说 A 在人间 B谁写的 A是伟大的苏联作家高尔基写的 B这本书有趣吗 A有趣 例子2 A请问食堂在哪儿 B在那边 刚来的吧 我也去食堂一块走吧 A上午九点下的飞机 刚办完入学手续 B你叫什么名字 A我叫安娜 法国进修生 你呢 B我叫马芳 大家都叫我小马 在外语系学英语 A住校吗 B对 5楼413号 你呢 A我也住5楼是220号房间 欢迎你到我的宿舍玩儿 B少去不了 也欢迎你到我的宿舍玩儿 作文中的病句 我的留学生活还只有一年半也 这般时候才明白也晚了 他成绩不佳 特别不擅于搞算术 我坐火车去了 前往祖母家 然而 怎么才能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 令代沟这种东西扔出家门口呢 所以我求求您给我一份您公司的工作 你的公司很有名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 语体教学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语体不对 会影响交际 在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都应该给予注意 对亲密朋友用正式语体 会使朋友疏远 对客人使用正规度太低的语域 马路语言 客人会感到你不严肃 甚至是一种侮辱 侧重于什么样的语体教学要看学生对象和他们的培养目标 一般说来 对初学者来说 应该从一种中性的语域开始 在汉语语体教学中 应该防止两种倾向 太书面化 也就是语域太高 同时又要防止语域太低的倾向 六 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用非语言因素进行的信息传递过程 非言语交际一般可以分成几类 1动态无声的即身体各部分的动作 如头 脸 躯干 肩 臂 腕 手 手指 臀部 腿 脚踝 颈部等的动作 据国外学者估计 人的面部表情有25万种 求职人员的面部表情可以传达55 的信息 2静止无声的如站 坐 蹲 倚靠姿势 体距 呼吸 气味 体魄 装束 眼镜 饰物 发型等 3有声的如音调和节奏的变化 非言语交际主要表现为体态语 据有人统计 人在情绪和态度方面 93 的信息是由体势语和音调来传递的 只有7 的信息是由语言来传递的 可见体态语的重要 目光的交流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 表明它有反映深层心理的功能 因此从注视的时间 方式和方向 以及视线交流的角度 视线所及的部位等方面都可以提取到许多重要的信息 如 1 直视与长时间的凝视常被认为是对私人空间的侵犯 是不礼貌的 2 与人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应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 60 3 视线交流的方向和角度 视线向下的关爱型 视线平视的理智型 视线向上的敬仰型 4 视线所及的部位 视线停留在两眼与胸部之间的V形区域 叫近亲密注视 视线停留在两眼与下腹部之间的V形区域 叫远亲密注视 均表示对对方很感兴趣 视线停留在两眼与嘴部之间的V形区域 是社交场合常见的社交注视 视线停留在两眼与前额之间的一个假定的V形区域 是严肃注视 另外 美国人谈话时看对方的脸 不看就意味着忽视 日本人不看对方的脸 而看脖子 中国人可以看对方 但也不能死盯着人家的脸或眼睛 空间距离 体距 美国西北大学的人类学家与心理学家霍尔认为 人在文明社会中与他人交往而产生的关系 其远近 亲疏是可以用距离的大小来衡量的 在文明社会中 人类所意识到的界域关系有四种 1 亲密距离 16 45公分2 私人距离 45 121公分3 近礼貌距离 120 210公分远礼貌距离 200 300公分4 一般公众距离 356 762公分美国人认为 跟陌生人的体距应不少于50 60公分 否则就算触犯习俗 所以在电梯 地铁里 常听到美国人说 对不起 北美人喜欢稍远的体距 而拉丁美洲人喜欢近体距 非言语交际的重要作用 一 非言语交际在语境中起着决定其含义的作用 二 非言语交际表达的情感更准确无误 信息不会被歪曲 三 非言语交际的暗示作用更省时省力四 非言语交际更适宜间接地传达隐含的示意总之 非言语交际不仅可以增强语言交际的力度 促成交际全过程的完整性 而且还能弥补语言交际的不足 取得语言交际难以取得的良好效果 思考 忽然 与 一下子 的异同 七 汉语的特点与教学 1汉语语音的特点与教学 1 汉语的音节是声韵调系统2 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教声母 强调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3 汉语韵母有单韵母 复韵母和鼻韵4 汉语拼音的学习与汉字的结合 2汉语词语的特点与教学 1 汉语词语有趋向双音节的特点2 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3 汉语词语的词义引申特点 3汉语语法的特点与教学 1 汉语不同层级内部组合的一致2 汉语语序的配对特点3 汉语语序的变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