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3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1,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 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政府) 政策客体(对象):贸易政策所规划、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以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 政策目标: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政策内容: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 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2,二、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3,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代表人物 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 主要主张 自由贸易可以形成有利的国际分工 自由贸易可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自由贸易有利于加强竞争,打破垄断,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率,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4,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威廉斯塔福 早期重商主义 托马斯孟 晚期重商主义 汉密尔顿 关税保护论 李斯特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凯恩斯主义 超保护贸易、新贸易保护论 普雷维什 发展中国家保护贸易理论,5,第二节 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 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可以增加一国财富 鼓励出口,以增加黄金、白银的流入,6,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 1、观点: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商品输入导致货币流出 结论:外贸中,多输出、少输入,2、代表人物:威廉-斯塔福,7,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1、观点:保持每年的贸易顺差,允许局部逆差存在 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2、政策措施: 扩大出口、减少进口 发展加工业和转口贸易(2014.10单选) 英国生产和消费服从外贸的需要 3、代表人物:英国人托马斯孟,8,第三节 自由贸易,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二战前) 理论依据 绝对优势论 比较优势论 生产要素禀赋论,9,(一)绝对成本理论(又称绝对优势理论),基本内容: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问题:如果我国在种植小麦和水稻方面都不具有绝对优势,还有外贸的必要吗?,10,(二)比较成本理论,基本内容:出口相对成本低的商品,进口相对成本高的商品。 原则:两利相遇取其重,两害相遇取其轻 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11,原理解释,表2-1 英、葡两国生产成本表,12,如果按照“两利相遇取其重,两害相遇取其轻”的的原则进行分工,英国专门生产呢绒,即把生产酒的时间也用来生产呢绒,220天共生产2.2单位;葡萄牙专门生产酒,170天共生产2.125单位。可见,产品总量比各自都生产呢绒和酒前增加了,呢绒增加了0.2单位(2.2-2=0.2),酒增加了0.125单位(2.125-2=0.125)。,13,假设呢绒和酒按1:1的价值比例在英、葡两国间进行交换,英国得到1.1单位呢绒和1.1单位酒,葡萄牙得到1.1单位呢绒和1.025单位酒,两国两种产品的消费量都比分工前的消费量增加了。 可见,按照“两利相遇取其重,两害相遇取其轻”的原则分工和贸易,对两国都是有利的。,14,(三)生产要素禀赋论,代表人物: 赫克歇尔 俄林 主要观点:国际分工是建立在要素丰缺状况不同基础上的,15,主要从供给的角度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来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解决了李嘉图留下的问题: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贸易双方要素禀赋的差异。,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故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又称要素禀赋论。 对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决定着比较优势。国家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差异的根源。,16,二、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 (2012.10论述),(一)贸易自由化的表现: 大幅度削减关税 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二)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美国是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要推行者 各国经济恢复发展建立了基础 浓厚的政府干预色彩 区域性贸易集团、 GATT起了促进作用 自由化发展不平衡(发达发展国家、区域经济集团、产品) 战后的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17,第四节 保护贸易,一、自由竞争时期的保护贸易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进入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的贸易政策的基调是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的受益代表国家:美国、德国 最具代表性理论: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8,保护关税理论,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x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也是x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 产生的背景:x国宣告独立,在政治上取得了独立,但经济却遭受了严重破坏,需要恢复。 基本内容: 自由贸易理论,不适合x国 国内市场(特别是制造业)需要保护,19,保护幼稚工业理论,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 主要观点: (1)保护时期的选择(30年)。 (2)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反对自由放任原则。 (3)保护手段:不同的进口关税(幼稚工业、复杂机器)。,20,(3)保护对象:幼稚工业 ;受保护工业发展起来后或在适当时期内保护后无法发展时就不再保护; 只有本国幼稚工业刚开始发展就遭遇国外强有力竞争时; 农业无需保护,21,二、垄断时期超保护贸易,19世纪末到二战结束,资本主义处于垄断时期。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占据了统治地位。 1929-1933年世界危机使西方主要国家陷入困境。各个国家都想方设法增加出口,限制进口。纷纷实行超保护贸易政策。,22,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政策,1、产生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垄断代替了竞争;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危机周期爆发。 在危机后,许多国家提高关税,实行外汇管制,加强国内市场保护,干预对外贸易,鼓励出口。,2、政策特点: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幼稚产业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培养竞争能力巩固垄断 3)保护的方式变了。从防御性保护转入扩张性保护(进攻)。 4)保护的阶级利益变化。从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垄断资产阶级 5)保护的手段有所变化。保护措施多样化。,23,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投资乘数原理(凯恩斯) 对外贸易乘数原理(马克卢普、哈罗德)(2015.10单选) 投资乘数或对外贸易乘数K=1/(1-边际消费倾向) (2015.10计算) 增加额Y=I+(X-M)*K,24,2015年真题,下列关于对外贸易乘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5.10) A.由凯恩斯提出 B.贸易乘数和投资增加额一定时,贸易顺差越大,国民收入的增加额越小 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对外贸易乘数越大 D.一国越是扩大出口,限制进口,越不利于本国经济增长,25,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2013.10论述),背景:二战后,到70年代初,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发生变化。美国、日本、西欧等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及跨国公司的兴起,迫切需要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以推动商品和资本的流动。 政策特点: 被保护的商品增加(主要是高精尖产品和服务部门) “限入”主要从关税转为非关税(项目、范围、歧视性) 保护的重心从“限入”转为“奖出” 贸易保护的制度化和法律化(贸易立法、国际协调),26,四、发展x国家的保护贸易(2014.10论述),(一)背景:民族独立、单一经济结构 (二)贸易政策:进口替代、出口导向 (三)理论依据 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理论: 中心-外围论(资本输出、传统国际分工、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恶化论(利益分配不均、制成品的垄断性、中心国家的工资刚性) 结论:发展中国家应执行贸易保护政策,27,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