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建工学院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4379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72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山大学建工学院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2页
燕山大学建工学院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2页
燕山大学建工学院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理论力学A教学大纲1理论力学B教学大纲5理论力学C教学大纲9理论力学D教学大纲13材料力学A教学大纲16材料力学B教学大纲20材料力学C教学大纲24材料力学D教学大纲28工程力学A教学大纲31工程力学B教学大纲35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39测量学A教学大纲42工程结构图形学教学大纲45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大纲48土力学与工程地质教学大纲51荷载及设计原则教学大纲54砼结构理论教学大纲57混凝土结构理论(道桥方向)教学大纲61钢结构基本理论教学大纲64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大纲67基础工程教学大纲71水力学教学大纲73施工组织设计教学大纲76建筑CAD教学大纲79房屋建筑学教学大纲81混凝土结构设计教学大纲86建筑结构抗震教学大纲88房屋钢结构设计教学大纲91结构试验教学大纲93高层建筑结构教学大纲96混合结构房屋教学大纲99路基路面工程教学大纲102道路勘测设计教学大纲106桥涵水文教学大纲109桥梁工程教学大纲112交通工程学教学大纲117财务管理教学大纲119统计学教学大纲122工程概预算教学大纲125建设法规教学大纲128土木工程管理教学大纲132建筑监理概论教学大纲135地基处理及挡土墙教学大纲138岩石力学教学大纲141地下工程施工教学大纲144地下建筑结构教学大纲146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教学大纲149基坑支护教学大纲152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教学大纲154分析力学教学大纲157工程问题的程序设计教学大纲160弹性力学教学大纲162结构力学教学大纲165科技英语(五)教学大纲170科技英语(六)教学大纲172实验力学教学大纲174流体力学教学大纲178变分法与有限元教学大纲181板壳力学教学大纲183振动力学教学大纲185工程应用软件基础及应用教学大纲189塑性力学教学大纲191传热学教学大纲193科技英语(五)教学大纲196科技英语(六)教学大纲198工程热力学教学大纲200流体力学教学大纲203自动控制原理教学大纲207建筑环境测量教学大纲210工业通风教学大纲215空调用制冷技术教学大纲218供热工程教学大纲220空气调节教学大纲223锅炉与锅炉房设备教学大纲226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教学大纲229建筑环境学教学大纲231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大纲234建筑电气与自动化教学大纲237建筑概论教学大纲240安装工程概预算教学大纲242流体输配管网教学大纲244安装技术教学大纲247空气洁净技术教学大纲251CAD技术教学大纲253建筑绘画教学大纲256设计初步教学大纲258建筑概论教学大纲260阴影透视教学大纲262设计基础A教学大纲265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269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275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大纲277建筑力学教学大纲279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281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大纲286建筑材料教学大纲290建筑设计原理(居住)教学大纲293建筑构造教学大纲295建筑结构教学大纲298建筑设计教学大纲301建筑设计教学大纲303建筑设计教学大纲305建筑设计原理(公建)教学大纲308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310建筑物理教学大纲313建筑物理教学大纲315建筑设备教学大纲317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大纲321小区规划设计教学大纲323城市设计原理教学大纲327城市设计教学大纲329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教学大纲331现代建筑流派教学大纲333建筑节能教学大纲335规划与建筑法规教学大纲337科技外语教学大纲340色彩构成教学大纲342建筑装饰构造教学大纲345场地设计教学大纲347计算机建筑表现教学大纲349理论力学A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理论力学A 课程编号:07100040英文名称:Theoretical Mechanics学 时:88学时 学 分:5.5学分开课学期:第三学期适用专业:工程力学课程类别:理论课课程性质:专业类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教 材: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所能达到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与研究方法。能独立地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计算从工程实际中简化出来的力学模型,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1、绪论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2、静力学2.1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的研究对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衡、刚体、力、静力学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约束的基本类型。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2.3平面任意力系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面内一点简化。力系的主矢与主矩。简化结果分析。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节点法、截面法。2.4空间力系力在轴上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的关系。空间汇交力系与空间力偶系。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重心的概念与计算。2.5摩擦及其平衡问题滑动摩擦与滚动摩阻的概念。摩擦角与自锁现象。平衡的临界状态与平衡范围。考虑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法。3、运动学运动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系。运动描述的相对性。瞬时和时间间隔。3.1点的运动学确定点运动位置的基本方法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弧坐标法。运动方程。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表示,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直角坐标表示,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弧坐标表示。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3.2刚体的简单运动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用矢积表示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3.3点的合成运动合成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定参考系与动参考系,绝对运动、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三种速度与加速度,牵连点。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3.4刚体平面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分解为平动与转动。基点位置的不同选取对分解结果的影响。求平面图形上各点速度的基点法与投影法。速度瞬心的概念。求平面图形上各点速度的瞬心法。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4、动力学4.1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矢量形式、直角坐标形式、自然坐标形式。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4.2动量定理动力学基本定理概述。动量和冲量的概念与计算。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及应用。4.2动量矩定理动量矩的概念与计算。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与动量矩定理。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的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及应用。转动惯量的计算。4.3动能定理力的功。元功的解析表达式。常见力的功。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刚体作平动、定轴转动与平面运动时动能的计算。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功率方程。势力场与势能。势力场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动力学基本定理的综合应用。4.4动静法惯性力的概念。质点与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刚体作平动与对称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定轴转动刚体对轴承的动约束力。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概念。5.5 碰撞碰撞现象和碰撞力,碰撞问题的基本假设,用于碰撞过程的基本定理,恢复系数,碰撞冲量对定轴转动刚体的作用,撞击中心的概念。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静力学以平面情形为主,空间情形可适当灵活掌握(但应熟练掌握空间中力的投影与力对轴之矩的计算)。力系的简化与力系的平衡这两个基本问题不可偏废。重要的力学概念必须讲解透彻。摩擦问题主要是讲清存在摩擦时的平衡范围和临界状态的概念,重点是存在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法,滚动摩阻可不举例。研究对象的选取、约束反力的分析与受力图的画法,应给予特别重视,要结合各章的内容反复讲解,并使学生在课内外讨论与作业中有反复练习的机会。2、运动学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是运动学的主要线索之一,应充分注意。点的速度与加速度,要通过自然法讲清其物理概念。点的合成运动,应特别讲清牵连运动的概念与动坐标系的适当选取。牵连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可不作一般推导。刚体的运动,应特别注意交待运动学的特征与具体的处理方法。3、动力学要特别注意重要概念的正确交待与重要物理量的计算。应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动力学基本定理,并能正确选择和综合应用这些定理去求解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可不作详细推导。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动静法的具体应用。能够应用碰撞过程的基本定理分析基本的碰撞问题。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学 时1、绪论、公理与受力分析4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43、平面任意力系84、空间力系65、摩擦46、静力学小结27、点的运动学28、刚体的简单运动2 续上表讲 课 内 容学 时9、点的合成运动810、刚体的平面运动611、运动学综合应用212、运动学小结213、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214、动量定理415、动量矩定理816、动能定理617、基本定理综合应用218、动静法619、碰撞620、运动学小结2机动2合 计88五、课程习题要求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巩固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计算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基本要求,课外习题总数以120题左右为宜,其中应包括概念题、基本运算题与综合分析题。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无。七、课程主要参考书1、范钦珊编,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刘家信等编,理论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定人:胡宇达 审定人:胡宇达 批准人:杜国君2005年5月理论力学B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理论力学B 课程编号:07100030英文名称:Theoretical Mechanics学 时:72学时 学 分:4.5学分开课学期:第三学期适用专业:机械学院、车辆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类别:理论课课程性质:专业类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教 材: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所能达到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与研究方法。能独立地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计算从工程实际中简化出来的力学模型,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1、绪论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2、静力学2.1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的研究对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衡、刚体、力、静力学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约束的基本类型。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2.3平面任意力系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面内一点简化。力系的主矢与主矩。简化结果分析。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节点法、截面法。2.4空间力系力在轴上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的关系。空间汇交力系与空间力偶系。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重心的概念与计算。2.5摩擦及其平衡问题滑动摩擦与滚动摩阻的概念。摩擦角与自锁现象。平衡的临界状态与平衡范围。考虑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法。3、运动学运动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系。运动描述的相对性。瞬时和时间间隔。3.1点的运动学确定点运动位置的基本方法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弧坐标法。运动方程。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表示,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直角坐标表示,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弧坐标表示。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3.2刚体的简单运动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用矢积表示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3.3点的合成运动合成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定参考系与动参考系,绝对运动、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三种速度与加速度,牵连点。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3.4刚体平面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分解为平动与转动。基点位置的不同选取对分解结果的影响。求平面图形上各点速度的基点法与投影法。速度瞬心的概念。求平面图形上各点速度的瞬心法。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4、动力学4.1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矢量形式、直角坐标形式、自然坐标形式。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4.2动量定理动力学基本定理概述。动量和冲量的概念与计算。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及应用。4.2动量矩定理动量矩的概念与计算。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与动量矩定理。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的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及应用。转动惯量的计算。4.3动能定理力的功。元功的解析表达式。常见力的功。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刚体作平动、定轴转动与平面运动时动能的计算。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功率方程。势力场与势能。势力场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动力学基本定理的综合应用。4.4动静法惯性力的概念。质点与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刚体作平动与对称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定轴转动刚体对轴承的动约束力。惯性积和惯性主轴的概念。静平衡与动平衡的概念。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静力学以平面情形为主,空间情形可适当灵活掌握(但应熟练掌握空间中力的投影与力对轴之矩的计算)。力系的简化与力系的平衡这两个基本问题不可偏废。重要的力学概念必须讲解透彻。摩擦问题主要是讲清存在摩擦时的平衡范围和临界状态的概念,重点是存在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法,滚动摩阻可不举例。研究对象的选取、约束反力的分析与受力图的画法,应给予特别重视,要结合各章的内容反复讲解,并使学生在课内外讨论与作业中有反复练习的机会。2、运动学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是运动学的主要线索之一,应充分注意。点的速度与加速度,要通过自然法讲清其物理概念。点的合成运动,应特别讲清牵连运动的概念与动坐标系的适当选取。牵连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可不作一般推导。刚体的运动,应特别注意交待运动学的特征与具体的处理方法。3、动力学要特别注意重要概念的正确交待与重要物理量的计算。应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动力学基本定理,并能正确选择和综合应用这些定理去求解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可不作详细推导。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动静法的具体应用。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学 时1、绪论、公理与受力分析4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33、平面任意力系74、空间力系65、摩擦46、点的运动学27、刚体的简单运动28、点的合成运动89、刚体的平面运动610、运动学综合应用211、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212、动量定理4 续上表讲 课 内 容学 时13、动量矩定理814、动能定理615、基本定理综合应用216、动静法6合 计72五、课程习题要求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巩固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计算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基本要求,课外习题总数以100题左右为宜,其中应包括概念题、基本运算题与综合分析题。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无。七、课程主要参考书1、范钦珊编,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刘家信等编,理论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定人:胡宇达 审定人:胡宇达 批准人:杜国君2005年5月理论力学C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理论力学C 课程编号:07100020英文名称:Theoretical Mechanics学 时:64学时 学 分:4学分开课学期:第三学期适用专业:过程装备课程类别:理论课课程性质:专业类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教 材: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机械类等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所能达到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与研究方法。能独立地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计算从工程实际中简化出来的力学模型,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1、绪论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2、静力学2.1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的研究对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衡、刚体、力、静力学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约束的基本类型。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2.3平面任意力系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面内一点简化。力系的主矢与主矩。简化结果分析。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2.4空间力系力在轴上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的关系。空间汇交力系与空间力偶系。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空间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重心的概念与计算。2.5摩擦及其平衡问题滑动摩擦与滚动摩阻的概念。摩擦角与自锁现象。平衡的临界状态与平衡范围。考虑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法。3、运动学运动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系。运动描述的相对性。瞬时和时间间隔。3.1点的运动学确定点运动位置的基本方法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弧坐标法。运动方程。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表示,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直角坐标表示,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弧坐标表示。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3.2刚体的简单运动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角速度与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用矢积表示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3.3点的合成运动合成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定参考系与动参考系,绝对运动、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三种速度与加速度,牵连点。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科氏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3.4刚体平面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分解为平动与转动。基点位置的不同选取对分解结果的影响。求平面图形上各点速度的基点法与投影法。速度瞬心的概念。求平面图形上各点速度的瞬心法。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4、动力学4.1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矢量形式、直角坐标形式、自然坐标形式。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4.2动量定理动力学基本定理概述。动量和冲量的概念与计算。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及应用。4.2动量矩定理动量矩的概念与计算。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与动量矩定理。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刚体的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微分方程及应用。转动惯量的计算。4.3动能定理力的功。元功的解析表达式。常见力的功。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刚体作平动、定轴转动与平面运动时动能的计算。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功率方程。势力场与势能。势力场中的机械能守恒定律。动力学基本定理的综合应用。4.4动静法惯性力的概念。质点与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刚体作平动与对称刚体作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时惯性力系的简化。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静力学以平面情形为主,空间情形可适当灵活掌握(但应熟练掌握空间中力的投影与力对轴之矩的计算)。力系的简化与力系的平衡这两个基本问题不可偏废。重要的力学概念必须讲解透彻。摩擦问题主要是讲清存在摩擦时的平衡范围和临界状态的概念,重点是存在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法,滚动摩阻可不举例。研究对象的选取、约束反力的分析与受力图的画法,应给予特别重视,要结合各章的内容反复讲解,并使学生在课内外讨论与作业中有反复练习的机会。2、运动学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是运动学的主要线索之一,应充分注意。点的速度与加速度,要通过自然法讲清其物理概念。点的合成运动,应特别讲清牵连运动的概念与动坐标系的适当选取。牵连转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可不作一般推导。刚体的运动,应特别注意交待运动学的特征与具体的处理方法。3、动力学要特别注意重要概念的正确交待与重要物理量的计算。应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动力学基本定理,并能正确选择和综合应用这些定理去求解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可不作详细推导。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动静法的具体应用。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学 时1、绪论、公理与受力分析4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33、平面任意力系54、空间力系45、摩擦46、点的运动学27、刚体的简单运动28、点的合成运动89、刚体的平面运动610、运动学综合应用211、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112、动量定理3 续上表讲 课 内 容学 时13、动量矩定理814、动能定理615、基本定理综合应用216、动静法4合 计64五、课程习题要求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巩固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计算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达到基本要求,课外习题总数以90题左右为宜,其中应包括概念题、基本运算题与综合分析题。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无。七、课程主要参考书1、范钦珊编,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刘家信等编,理论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制定人:边宇虹审定人:胡宇达批准人:杜国君2005年5月理论力学D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理论力学D 课程编号:07100010英文名称:Theoretical Mechanics学 时:40学时 学 分:2.5学分开课学期:第三学期适用专业:材料学院、建筑环境专业课程类别:理论课课程性质:专业类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教 材:简明理论力学,哈工大理论力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本科非机械类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所能达到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与研究方法,能够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1、绪论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2、静力学2.1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的研究对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衡、刚体、力、静力学公理。约束与约束反力。约束的基本类型。受力分析与受力图。2.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和解析法。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2.3平面任意力系力的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面内一点简化。力系的主矢与主矩。简化结果分析。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静定与静不定的概念。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2.4空间力系力在轴上的投影。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的关系。空间汇交力系与空间力偶系。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2.5摩擦及其平衡问题滑动摩擦的概念。摩擦角与自锁现象。考虑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法。3、运动学运动学的研究对象。参考系。运动描述的相对性。瞬时和时间间隔。3.1点的运动学确定点运动位置的基本方法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弧坐标法。运动方程。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矢量表示,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直角坐标表示,点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弧坐标表示。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3.2刚体的简单运动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转动方程。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转动刚体上各点的速度与加速度。3.3点的合成运动合成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定参考系与动参考系,绝对运动、相对运动与牵连运动,三种速度与加速度,牵连点。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3.4刚体平面运动刚体平面运动分解为平动与转动。基点位置的不同选取对分解结果的影响。求平面图形上各点速度的基点法与投影法。速度瞬心的概念。求平面图形上各点速度的瞬心法。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上各点的加速度。4、动力学4.1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矢量形式、直角坐标形式、自然坐标形式。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4.2动量定理动力学基本定理概述。动量和冲量的概念与计算。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及应用。4.2动量矩定理动量矩的概念与计算。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与动量矩定理。刚体的定轴转动微分方程及应用。转动惯量的计算。4.3动能定理力的功。元功的解析表达式。常见力的功。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刚体作平动、定轴转动与平面运动时动能的计算。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定理。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静力学以平面情形为主,空间情形可适当灵活掌握(但应熟练掌握空间中力的投影与力对轴之矩的计算)。力系的简化与力系的平衡这两个基本问题不可偏废。重要的力学概念必须讲解透彻。摩擦问题主要是讲清存在摩擦时的平衡范围和临界状态的概念,重点是存在摩擦时平衡问题的解法。研究对象的选取、约束反力的分析与受力图的画法,应给予特别重视,要结合各章的内容反复讲解,并使学生在课内外讨论与作业中有反复练习的机会。2、运动学运动的分解与合成是运动学的主要线索之一,应充分注意。点的速度与加速度,要通过自然法讲清其物理概念。点的合成运动,应特别讲清牵连运动的概念与动坐标系的适当选取。刚体的运动,应特别注意交待运动学的特征与具体的处理方法。3、动力学要特别注意重要概念的正确交待与重要物理量的计算。应培养学生掌握动力学基本定理,并能正确选择和应用这些定理去求解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学 时1、绪论、公理与受力分析42、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23、平面任意力系54、空间力系35、摩擦26、点的运动学1.57、刚体的简单运动1.58、点的合成运动59、刚体的平面运动410、质点动力学基本方程112、动量定理312、动量矩定理413、动能定理4合 计40五、课程习题要求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是:巩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分析、运算能力。为达到基本要求,课外习题总数以50题左右为宜。六、课程主要参考书1、刘家信等编,理论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制定人:王 平审定人:胡宇达批准人:杜国君2005年5月材料力学A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力学A 课程编号:07100080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学 时:88学时 学 分:5.5学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工程力学、土木工程课程类别:理论课课程性质:专业类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教 材:材料力学,白象忠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材料力学是工程力学和土木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2、拉伸与压缩内力与截面法。轴力与轴力图。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虎克定律,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位移计算。拉压静不定问题。应力集中的概念。3、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面和切应力,剪切强度条件。挤压面和挤压应力,挤压强度条件。4、扭转外力偶矩。扭矩与扭矩图。薄壁圆筒的扭转。纯剪切,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极惯性矩与抗扭截面系数。圆轴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矩形截面杆自由扭转简介。5、截面的几何性质静矩与形心。惯性矩与惯性半径。惯性积。移轴公式。转轴公式。形心主轴与形心主惯性矩。6、弯曲内力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与弯矩,剪力图与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与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叠加法作弯矩图。7、弯曲应力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条件。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弯曲中心的概念。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8、弯曲变形挠度与转角。梁的刚度条件。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求弯曲变形的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的叠加法。提高梁抗弯刚度的措施。9、应力状态理论一点的应力状态。主平面与主应力。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三向应力状态简介。广义虎克定律。平面应力状态的测定。体积应变。的推导。变形比能。体积改变比能与形状改变比能。10、强度理论强度理论的概念。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11、组合变形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曲。拉(压)弯组合。偏心拉压。截面核心。弯扭组合。12、能量法变形能的普遍表达式。莫尔积分。图乘法。功的互等定理与位移互等定理。卡氏定理。13、静不定系统静不定系统。力法。求静不定刚架的位移。对称条件的利用。连续梁与三弯矩方程公式推导。14、动载荷动静法及其应用。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与变形计算。15、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与金属疲劳。材料持久极限的测定。持久极限曲线及其简化曲线。影响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构件的极限应力总图及其疲劳强度条件。16、压杆稳定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杆的临界力。欧拉公式。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与柔度。非细长杆的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能熟练地做出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图,计算其应力和位移,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3)、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4)、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5)、对能量法的有关基本原理有明确的认识,并能熟练地掌握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6)、会计算压杆的临界载荷与临界应力,并进行稳定性校核。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学 时绪论1拉伸与压缩9剪切2扭转6截面几何性质4弯曲内力8弯曲应力6弯曲变形6应力状态理论8强度理论1组合变形5能量法6超静定结构6动载荷4交变应力4压杆稳定4实验8总计88五、课程习题要求为达到基本要求,课外习题总数以120题左右为宜。其中应包括概念题、基本运算题与综合分析题。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内容:拉伸、压缩实验,扭转实验,、的测定,弯曲正应力测定,主应力测定,综合实验演示。要求:(1)、对于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2)、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初步认识。 (3)、对于综合实验有初步了解。七、课程主要参考书1、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2、材料力学,范钦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制定人:谭文锋审定人:胡宇达批准人:杜国君2005年5月材料力学B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力学B 课程编号:07100070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学 时:80学时 学 分:5学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过程装备课程类别:理论课课程性质:专业类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教 材:材料力学,白象忠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材料力学是一门机械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2、拉伸与压缩内力与截面法。轴力与轴力图。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虎克定律,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位移计算。拉压静不定问题。应力集中的概念。3、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面和切应力,剪切强度条件。挤压面和挤压应力,挤压强度条件。4、扭转外力偶矩。扭矩与扭矩图。薄壁圆筒的扭转。纯剪切,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极惯性矩与抗扭截面系数。圆轴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矩形截面杆自由扭转简介。5、截面的几何性质静矩与形心。惯性矩与惯性半径。惯性积。移轴公式。转轴公式。形心主轴与形心主惯性矩。6、弯曲内力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与弯矩,剪力图与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与弯距之间的微分关系。叠加法作弯矩图。7、弯曲应力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条件。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弯曲中心的概念。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8、弯曲变形挠度与转角。梁的刚度条件。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求弯曲变形的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的叠加法。提高梁抗弯刚度的措施。9、应力状态理论一点的应力状态。主平面与主应力。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三向应力状态简介。广义虎克定律。平面应力状态的测定。体积应变。的推导。变形比能。体积改变比能与形状改变比能。10、强度理论强度理论的概念。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11、组合变形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曲。拉(压)弯组合。偏心拉压。截面核心。弯扭组合。12、能量法变形能的普遍表达式。莫尔积分。图乘法。功的互等定理与位移互等定理。卡氏定理。13、静不定系统静不定系统。力法。求静不定刚架的位移。对称条件的利用。连续梁与三弯矩方程公式推导。14、动载荷动静法及其应用。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与变形计算。15、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与金属疲劳。材料持久极限的测定。持久极限曲线及其简化曲线。影响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构件的极限应力总图及其疲劳强度条件。16、压杆稳定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杆的临界力。欧拉公式。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与柔度。非细长杆的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能熟练地做出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图,计算其应力和位移,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3)、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4)、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5)、对能量法的有关基本原理有明确的认识,并熟练地掌握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6)、会计算压杆的临界载荷与临界应力,并进行稳定性校核。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学 时绪论1拉伸与压缩7剪切2扭转6截面几何性质4弯曲内力6弯曲应力6弯曲变形4应力状态理论8组合变形6能量法6超静定结构4动载荷4交变应力4压杆稳定4实验8总计80五、课程习题要求为达到基本要求,课外习题总数以110题左右为宜。其中应包括概念题、基本运算题与综合分析题。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内容:拉伸、压缩实验,扭转实验,、的测定,弯曲正应力测定,主应力测定,综合实验演示。要求:(1)、对于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2)、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初步认识。七、课程主要参考书1、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2、材料力学,范钦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制定人:谭文锋 审定人:胡宇达 批准人:杜国君2005年5月材料力学C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力学C 课程编号:07100060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学 时:72学时 学 分:4.5学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机械学院、车辆学院课程类别:理论课课程性质:专业类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教 材:材料力学,白象忠主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材料力学是一门机械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二、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2、拉伸与压缩内力与截面法。轴力与轴力图。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和变形。虎克定律,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位移计算。拉压静不定问题。应力集中的概念。3、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面和切应力,剪切强度条件。挤压面和挤压应力,挤压强度条件。4、扭转外力偶矩。扭矩与扭矩图。薄壁圆筒的扭转。纯剪切,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极惯性矩与抗扭截面系数。圆轴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矩形截面杆自由扭转简介。5、截面的几何性质静矩与形心。惯性矩与惯性半径。惯性积。移轴公式。转轴公式。形心主轴与形心主惯性矩。6、弯曲内力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与弯矩,剪力图与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与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叠加法作弯矩图。7、弯曲应力纯弯曲时的正应力。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条件。横力弯曲时的切应力。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弯曲中心的概念。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8、弯曲变形挠度与转角。梁的刚度条件。挠曲线的近似微分方程。求弯曲变形的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的叠加法。提高梁抗弯刚度的措施。9、应力状态理论一点的应力状态。主平面与主应力。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图解法。三向应力状态简介。广义虎克定律。平面应力状态的测定。体积应变。的推导。变形比能。体积改变比能与形状改变比能。10、强度理论强度理论的概念。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11、组合变形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曲。拉(压)弯组合。偏心拉压。截面核心。弯扭组合。12、能量法变形能的普遍表达式。莫尔积分。图乘法。功的互等定理与位移互等定理。卡氏第二定理。13、静不定系统静不定系统。力法。求静不定刚架的位移。对称条件的利用。连续梁与三弯矩方程公式推导。14、动载荷动静法及其应用。构件受冲击时的应力与变形计算。15、交变应力交变应力与金属疲劳。材料持久极限的测定。持久极限曲线及其简化折线。影响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构件的极限应力总图及其疲劳强度条件。16、压杆稳定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杆的临界力。欧拉公式。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与柔度。非细长杆的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三、课程的教学要求(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能熟练地做出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图,计算其应力和位移,并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3)、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4)、熟练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5)、对能量法的有关基本原理有明确的认识,并熟练地掌握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6)、会计算压杆的临界载荷与临界应力,并进行稳定性校核。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学 时绪论1拉伸与压缩7剪切2扭转5截面几何性质3弯曲内力5弯曲应力5弯曲变形4应力状态理论7强度理论1组合变形4能量法6超静定结构4动载荷4交变应力4压杆稳定4实验6总计72五、课程习题要求为达到基本要求,课外习题总数以100题左右为宜。其中应包括概念题、基本运算题与综合分析题。六、课程的实验内容与要求内容:拉伸、压缩实验,扭转实验,、的测定,弯曲正应力的测定,主应力测定。要求:(1)、对于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2)、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初步认识。七、课程主要参考书1、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2、材料力学,范钦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制定人:白象忠 审定人:胡宇达 批准人:杜国君2005年5月材料力学D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力学D 课程编号:07100050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学 时:48学时 学 分:3学分开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材料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课程类别:理论课课程性质:专业类必修课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教 材:简明材料力学教程,刘鸿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材料力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