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机组火电厂水处理工艺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25949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00MW机组火电厂水处理工艺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300MW机组火电厂水处理工艺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300MW机组火电厂水处理工艺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工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设计期望达到以下目的:1、培养学生资料收集及综合整理能力;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工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4、培养学生设计运算能力及专业设计手册的使用能力;5、培养学生工程制图及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能力等。1.2 课程设计题目13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课程设计(春季水质)1.3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3.1 水源春季水质 外状:微浊项 目单 位结 果项 目单 位结 果浑浊度mg/L3.10全硬度mmol/L1.08pH7.62全碱度mmol/L1.80游离二氧化碳mg/L3.79酚酞碱度mmol/L0耗氧量mg/L2.64氢氧根mg/L0溶解固形物mg/L228碳酸根mg/L0全硅mg/L4.0重碳酸根mg/L109.80铁g/L254.54硫酸根mg/L75.03铝g/L83.09氯根mg/L11.08铜g/L16.76磷酸根mg/L0.94钙离子mg/L31.66钾离子mg/L3.57镁离子mg/L7.05钠离子mg/L14.7氨mg/L1.201.3.2 机组的额定蒸发量200MW、300MW、600MW锅炉额定蒸发量分别为670t/h、1025t/h、1900t/h;全部锅炉定位汽包锅炉。1.4 课程设计内容1.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水量的确定;2.水源水质资料及其他资料;3.离子交换系统选择;4.水处理系统的技术经济比较;5.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工艺计算及设备;6.管道、泵、阀门的选择;7.系统图、设备平面布置图以及主要单体设备图。1.5 课程设计要求1.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与作息时间;2.按照布置的课程设计内容,认真计算、校核、绘图;3.按照课程设计内容要求,提供打印的设计说明书、计算机绘制的工程图;4.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要求方案具有正确性与先进性,且论述清楚透彻,绘图整洁、符合规范。1.6 课程设计成果1. 1300MW机组水处理流程图2. 1300MW机组补给水设备平面图3. 600纤维精密过滤器设备图4. 1250阳离子交换器设备图5. 800TF型除碳器设备图6. 1250阴离子交换器设备图7. 800混合离子交换器设备图8. 酸储罐设备图1.7 课程设计安排 1.第一周:课堂讲解、课程设计任务布置,进行有关工艺流程计算; 2.第二周:完善有关工艺流程计算及设备的选型、比较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等;3.第三周:工程图课程授课,绘制有关工程图。4. 第四周:绘制有关工程图,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成设计作品装订。第二章 课程设计说明书2.1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本项目设计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目的是改善锅炉补给水水质,使锅炉的水汽品质都能控制在标准值以内,从而减缓锅炉炉内结垢和腐蚀,化学清洗周期也相对延长。本项目选择了恰当的水处理方案和主要设备,优化分析1300 MW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工艺,对火电厂水处理系统安全运行作了探讨。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能够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2.2 设计依据和范围本设计根据1300 MW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设计的要求,结合水处理工程和AutoCAD2000应用教程等相关资料,根据水源、水质资料、电厂规模及水汽系统的水质指标等资料,通过计算选择恰当的水处理方案和主要设备,再运用CAD绘制设计出相应的工艺流程图、总体布局平面图以及主要单体设备图。2.3 工艺方案的选择与确定补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是根据建厂的原始资料,如原水的水质和机组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等进行的,选择的方案能使处理后的水源水达到机组对水质的要求。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设备投资的经济性角度出发,补给水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预处理和后阶段处理两部分。(1) 水质中强酸阴离子含量计算结果为2.3 mmol/L,大于2 mmol/L,所以该方案选弱碱-强碱复床工艺;水质中碱度小于4 mmol/L,所以不必要选择弱酸-强酸复床工艺。(2)进水中CO2含量为1.87mmol/L,大于0.5mmol/L,因此方案必须采用除碳器。同时,根据计算所得除碳器的喷淋密度为53.7m3/(m2.h) ,小于60,选择大气式除CO2器。(3)春季水质中悬浮物含量较少,小于50mg/L,所以方案采用混凝过滤,不采用澄清池。又根据计算和经济比较,过滤系统采用单层石英砂无阀滤池,进行接触混凝过滤,在反冲洗过程中,可以自动进行,无阀滤池的滤后水位位于滤池上部,便于操作人员观察,若水质不合格,能及时发现,确保出厂水质达标。2.4 工艺说明2.4.1 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了能使水质达到电厂锅炉补给水的要求,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为:水源原水接收池单层滤料无阀滤池清水箱清水泵强型阳离子交换器除碳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弱型阴离子交换器强型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补给水箱。2.4.2 平面布置图说明平面布置图中,一楼室内从左至右布置了阴、阳离子交换器、除碳器、混床、清洗药液箱、清洗过滤器、中间水泵、酸碱计量箱和除盐水泵;二楼从左至右布置了配电室、加药室、更衣室、水分析室、煤分析室、油分析室、计算机室。滤池、澄清池、贮水箱置于室外。2.4.3 计算内容说明计算书包括系统出力、体内再生混床、碱性阴床、除碳器、强酸阳床、无阀滤池的计算,由于本课题的水质为春季水质,其阴、阳离子含量相对较高,为了获得更高品质的水质,需要设置弱碱-强碱复床。2.5 构筑物与设备的工艺设计预处理的机械搅拌澄清池,滤池,再生系统的酸罐,碱罐及除盐水箱设于室外,而阴、阳离子交换器,混床,除碳器等设备置于室内,整个流程控制为计算机自动监控,设有水处理值班室。第三章 课程设计计算书3.1 补给水处理系统出力的计算序号计算项目公式采用数据结果说明1厂内正常水汽损失量D=11025=10251.5%15.38200MW以上机组厂内正常水汽损失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1.5%2锅炉排污量P=0.3%3.075Sp=200ppb,Sw=20ppb,=0.353启动或事故增加的损失量a=6%D=102561.5100MW及以上机组启动或事故增加的损失量取最大一台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的6%4锅炉正常补给水量 D1 =15.38 3.07518.451D3=D4=D5=D6=0;2锅炉最大补给水量 D1 =15.38 D2=61.5 DP=3.07579.95D3=D4=D5=D6=03水处理系统正常取a=0.2(自用水部分集中供应);T=20h,t=4h26.57a为除盐设备自用水率。工作周期T按一级除盐设备计算,交换器不舍再生设备时t=4h最大95.943.2 体内再生混床的计算序号计算项目公式采用数据结果说明1总工作面积正常=35.36取=50. 00m/h(待计算后返校)=104.550.707由附表3-1可知,取4060m/h最大2.0912交换器直径(m)d=1.130.95根据附表21-1,选用直径d=1.0m的定型混床设备,其截面积A1=0.7753选择混床台数正常计算结果取整数,且需满足关系式:1A1,d为所选用的阴床截面积和直径(m2,m)最大34校验实际运行流速(m/h)正常=35.36 =1 =0.775m245.631不得超过4060 m/h。2所选用的混床台数为3最大=104.55=0.775m2 =344.975混床内树脂体积(m3/台)阳树脂取hRC=0.5mhRA=0.8m0.775m20.39hRC ,hRA为混床中阳树脂和阴树脂的高度阴树脂0.626混床周期制水时间EC=1750 m3EA=1100 m3=0.1 mmol/L385EC和EA为阳、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 m3)为混床进水离子浓度,7再生时用酸量100%酸取RC =150g/mol树脂EC=1750 m30.388m3/台101.7按酸耗计算,用盐酸再生,RC取100-150g/mol工业酸盐酸 =31%328.1工业盐酸浓度(%)再生酸液取c= 3%2034.4再生酸液浓度(%)稀释用水3.06进酸时间(min)取=5m/h,=1.02g/cm3 =0.775m251.47va进酸流速(m/h)再生酸液密度(g/cm3)8再生时用碱量100% 碱取RA=200g/mol树脂136.4按碱耗计算,用NaOH再生,RA取200-250g/mol工业碱取工业碱液=30%454.7工业碱浓度(%)再生碱液取c= 4%3410再生碱液浓度(%)稀释用水2.96进碱时间(min)取=5m/h, =1.04g/cm350.76进碱流速(m/h)再生碱液密度(g/cm3)9再生时自用水量反洗用水取v=10m/h,t=15min1.94v反洗流速(m/h)t反洗时间(min)置换用水取ad=2m3/m30.39,0.622.015ad置换时水的比耗(m3/m3)正洗用水取ac=6m3/m3,aa=12m3/m39.765ac阳树脂正洗水比耗(m3/m3)aa阴树脂正洗水比耗(m3/m3)部分集中供应自用水V2=Va+Vb+Vs+Vd9.975总自用水19.7410再生用压缩空气量取q=3m3/(m2min)t=1min2.325q树脂混合压缩空气比耗t混合时间(min)压缩空气压力0.10.15MPa11每天耗工业酸量(t)0.024 12每天耗工业碱量(t)0.02813年耗酸量(t)7.0以年运行7000h计14年耗碱量(t)8.27以年运行7000h计15每小时自用水量由前级提供自用水0.025根据自用水集中供应范围确定集中公用自用水 0.026总自用水0.0513.3弱碱强碱复床工艺计算序号计算项目公式采用数据结果说明1设计出力(m3/h)正常=35.36 0.025m3/h35.4根据自用水集中供应范围确定最大=104.55104.62总工作面积(m2)弱碱阴床正常=30m/h1.181强碱阴床一般采用顺流再生2弱碱阴床一般都有顺流再生3强碱阴床和弱碱阴床串联运行和串联再生最大3.49强碱阴床正常1.18最大3.493交换器直径(m)弱碱阴床1.23弱碱和强碱阴床均选用d=1.25m的定型设备,A1=1.23m2强碱阴床1.234选择交换器台数弱碱阴床正常1.HBS.200.III选用阴床公称直径为1250mm,截面积为A1=1.23。2计算结果取整数,且需满足关系式:11,d为所选用的弱碱阴床和强碱阴床直径和截面积(m, m2)2复床系统采用串联再生,要求弱阴床台数和强碱阴床台数相等最大3强碱阴床正常1最大35校验实际运行流速(m/h)弱碱阴床正常=35.428.791流速不得超过2030 m/h;最大=104.628.35强碱阴床正常=35.428.79最大=104.628.356 进水中阴离子含量(mmol/L)强酸阴离子2/96/35.5/6231/3PO43-/95取=11.08mg/L,0mg/L=75.03mg/L1/3PO43-=0.94 mg/LDN=0.35mmol/L2.3DN由混凝剂带入的强酸阴离子量(mmol/L);、为原水中相应离子浓度(mmol/L)弱酸阴离子脱CO2器出口CO25mg/L,进水中全硅SiO24mg/L0.18SiO2(mg/L)为可溶性SiO2含量,当系统中有石灰处理及预脱盐时应按阳床进水水质取值总阴离子=0. 18(mmol/L) =2.3(mmol/L)2.48DN由混凝剂带入的强酸阴离子量(mmol/L);、为原水中相应离子浓度(mmol/L)7一台交换器内树脂体积(m3)弱碱阴床取hR,Aw 2.6m A1=1.233.21hR,Aw , hR,As为弱碱及强碱阴床内树脂装载高度(m)强碱阴床取hR,As0.4m A1=1.230.58正常出力时周期制水时间(h)弱碱阴床取a =0.15mmol/L,EAw=1450mol/ m360.91a运行泄漏量,根据树脂特性和运行终点来确定2EAs、EAw强碱及弱碱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 m3)3串联运行和再生时,TsTw;若需要减轻强碱阴树脂有机物污染,Tw应比Ts富裕10%20%强碱阴床取EAs=1100mol/ m351.0混合计算59.79串联运行和再生时,正常出力时每昼夜每套再生次数T=120.4h1R一般不超过规定值10每套阴床串联再生用碱量m3/(套次)100%碱取a=55g/mol=120 g/mol216.01. gs强碱阴树脂再生碱耗(g/mol)2.a在4060g/mol之间取值。3.=216.0,=203.3,满足的条件。工业碱取工业碱液=30%720工业碱浓(纯)度(%)c再生碱液浓度(%)v再生碱液流速(m/h)再生碱液密度(g/cm3)再生碱液取再生碱液c=2%10800稀释用水(m3)10.08进碱时间(min)取v=8m/h,=1.02g/cm364.611串联再生阴床每套再生时自用水量m3/(台次)小反洗(反洗)用水S:取v=10m/h,t=15 minW:取v=8m/h,t=30min8.0v反洗流速(m/h)t反洗时间(min)s,w指强碱阴床及弱碱阴床置换用水取v=5m/h,t=40min4.1v置换流速(m/h)t置换时间(min)小正洗用水取v=10m/h,t=10min2.05v采用对流再生时强碱阴床小正洗流速(m/h)t小正洗时间(min)正洗用水取aAS=12m3/m3 aAW=5m3/m326.18aAs, aAw分别为强碱阴床和弱碱阴床正洗水比耗(m3/m3)集中供应自用水V2= Vb+ Vd +VsVd=018.08强碱阴床采用顺流再生时Vd,Vf1项为0。总自用水Vf1=044.2612每天耗碱量(t)0.2913年耗碱量(t)84.6以年运行7000h计14每小时自用水量(m3/h)由前级提供自用水Vf1=00.44根据自用水集中供应范围确定集中供应自用水V2A(ws)=( V2 /T) nn,sA(ws)0.74总自用水0.903.4 大气式除CO2器的计算序号计算项目公式采用数据结果说明1设备总出力正常=0.4435.84根据自用水集中供应范围确定最大105.042选择除CO2器台数正常 = =11采用单元制系统最大= =333每台除CO2器出力=335.84除CO2器工作面积q=600.60q为除碳器的喷淋密度5除CO2器直径(m)d=1.13选型为公称直径为1000mm的除碳器,截面积为A1=0.785。0.8756检验除CO2器喷淋密度45.58q应小于或等于607进水中CO2含量(mg/L)=109.80mg/L=3.79 mg/L47.97阳床进水中相应物质浓度,mmol/L阳床进水中CO2浓度,mg/L8出水中CO2含量(mg/L)取=5mg/L59填料塔高度(m)对数平均浓度差()C1=47.97mg/lC2=5mg/l0.018Q单台除CO2器设计出力,解吸面积(m2)A=Q(c1c2)/1000KK=0.54m/h158.2根据表格2-21取和60最接近的喷淋密度时的K值,水温22摄氏度填料层高度H=A/(A1S)S=236 m2/m30.85根据计算结果以及附表18-1,取H=1.6101台除碳器需填料层体积(m3)V1= A1H1.2611风机校核风量m3/hQ=iQi=25m3/h894.5公式详细说明参见上面部分;此处i和r均取的中间值风压(Pa)P=rH+(295392)r=350 Pa/m9003.5 强酸阳离子交换器的计算序号计算项目公式采用数据结果说明1阳床设计出力正常=35.835.8最大=105.04105.042总工作面积(m2)正常取=30m/h(按附表3-2中推荐值选用)1.19 最大3.503交换器直径(m)1.234选择阳交换器运行台数正常1.选用阳床公称直径为1250mm截面积为A1=1.23m2。计算结果取整数,且需满足关系式:11A1,d为所选用的阴床截面积和直径(m2,m)最大35校验实际运行流速(m/h)正常=35.829.09流速不得超过2030 m/h;最大=105.0428.456进水中阳离子含量(mmol/L)总阳离子 =31.66mg/L=7.05mg/L=3.57mg/L =14.7 mg/L=254.54g/L =83.09g/LCu2+=16.76g/L2.92阳离子总含量主要是指钙、镁、钾、钠等强碱阳离子,必要时考虑铁、铝、铵等弱碱阳离子7一台阳床内树脂体积(m3)取hRC2.0m2.46hRC 阳床树脂装载高度(m)8正常出力时周期制水时间(h)取EC=1750mol/ m3树脂41.2EC阳树脂工作交换容量(mol/ m3)9正常出力时每台每昼夜再生次数T=62.95h1R值一般不超过规定值10每台再生用酸量m3/(台次)100%酸取=55g/mol,=1750mol/L236.78gC阳树脂再生酸耗(g/mol)工业酸浓(纯)度(%)再生碱液密度(g/cm3)c再生酸液浓度(%)v再生酸液流速(m/h)工业酸取工业酸=31%763.8再生酸液取再生酸液c=3%7892.7稀释用水(m3)7.13进酸时间(min)取v=5m/h,=1.01g/cm376.2411每台再生用水量m3/(台次)小反洗(反洗)用水取v=10m/ht=15min3.075v反洗水流速(m/h)t反洗时间(min)置换用水取v=5m/h,t=30min3.075v置换水流速(m/h)t置换时间(min)小正洗用水取v=15m/h,t=10min3.075v小正洗流速(m/h)t小正洗时间(min)正洗用水取aC=3m3/m37.38aC阳树脂正洗水比耗(m3/m3)集中供应自用水V2= Va+ Vd10.204总自用水+23.73412每台再生用压缩空气量m3/(台次)取q =0.3m3/(m2min)ta=30min11.07q逆流再生顶压用压缩空气比耗m3/(m2min)压缩空气压力0.030.05MPa13每天耗酸量(t)0.44514年耗酸量(t)129.79以年运行7000h计15每小时自用水量(m3/h)由前级提供自用水=3.075 =3.075=7.380.33根据自用水集中供应范围确定集中供应自用水V2C=( V2/T)ncn0.25总自用水=64.350.583.6 无阀滤池的选择计算序号计算项目公式采用数据结果说明1滤池设计出力(m3/h)V1C=0.33m3/hb=037.58水处理方式采用混凝澄清处理,故自用水率取4%。109.582滤池的选择(台)Q=40m3/h3nFmax取整数3校验运行流速(m/h)滤池尺寸规格为2.1m2.1mA1=4.41m28.5流速为610 m/h.8.34周期制水时间(h)VF=3.087m3x=1250g/m3c1=10mg/Lc2=4mg/L33.70根据上面的计算流速范围可选用 单 层石英砂滤料,滤料高度0.7m 5每昼夜每台滤池反洗次数1R不得超过规定值6反洗压缩空气量m3/(台次)Q=20L/(m2s),t=5min26.46q根据附表14-1取值7反洗用水量m3/(台次)q=15L/(m2s)t=5min10.85q由附表14-1取值.q=1215 L/(m2s)8自用水率校核3.1%与事先假设的4%相差不大.3.7 水处理系统供水量校核设计总集中供应自用水量=2425.630.15/20=4.61 m3/h。实际各设备的集中供应自用水V2=V2M+V2C+V2A(ws) =0.026+0.25+0.74=1.02m3/h。显然QV2,设计符合要求。第四章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为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了锅炉补给水量的确定、设备的选择、工艺计算、管道、泵和阀门的选择以及系统图和设备布置图的绘制。时间为四周,分两阶段:前两周完成课程设计计算书,后两周根据自己的计算书绘制需要的系统图和流程图。这次课程设计,锻炼了我查阅资料以及设计能力,巩固了大学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多次多计算方案的修改,更加加深了设计的要点及难点,这对将来的毕业设计以及参加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同时,通过课程设计也发现了不足之处。下面就我在课程设计中取得的进步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一、 取得的进步(1) 查阅资料能力及理论知识的提高。这次课程设计,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还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回去后认真查看学过的课本知识,如电厂锅炉水工况、水处理工程,并结合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设计一书,选择设计的参数。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了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解决。在反复进行修改的过程中,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印象。进行设备的选择时,学会判断需要什么设备,什么条件的设备才是合适的。(2) 计算能力的提高。此次课程设计依照逆向推算法计算各设备的各项参数,计算量很大,而且需要综合考虑或者返校等,如果不认真仔细很容易出现错误。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大大提高了计算能力。(3) 锻炼了设计方案的编写能力。设计方案的编写包括前言、目录、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计算书等,各个部分的排版都要求熟练。首先自己要思路清晰,知道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同时,表达要清楚,内容要充实。(4) CAD绘图技能的提高。之前学过CAD,但是没有像这样运用过。这次课程设计用CAD绘制了很多设备图,这不仅使我对设备更加了解,而且也加强了CAD制图能力。这对今后熟练运用CAD起到了很大帮助。二、 出现的问题(1) 理论知识不扎实。本来这次课程设计很多知识我们都已经学过了,可是由于知识不牢固,导致开始时无从下手,很多知识点模糊,原本可以简单的问题,却要查阅课本,耽误了大量时间。(2) 考虑不全面。在计算初稿时,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问题是我们没有去思考而出现的。比如排污率没有经过计算就直接取值,计算混床时进酸进碱时间没有合理安排等到。这些都是由于考虑不全面导致的。第五章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朱志平.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设计.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2)陈志和.电厂化学设备及系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3)宋世初,左贤龄,刘维祈,于文从.工业锅炉房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4)巩耀武,管炳军.火力发电厂化学水处理实用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5)刘林,李建群.高参数机组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 .应用能源技术,2006,2.(6)赵林峰. 电厂化学水处理系统综合化控制发展趋势. 中国电力,2001,8.(7)洪向道,舒世安,徐振国,施振球,唐家秀.工业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8)钱达中.发电厂水处理工程.武汉: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第6章 附录1.1300MW机组水处理流程图2.1300MW机组补给水设备平面图3.600纤维精密过滤器设备图4.1250阳离子交换器设备图5.100TF型除碳器设备图6.1250阴离子交换器设备图7.100混合离子交换器设备图8.酸储罐设备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