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81490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共15题;共60分)1. (4分)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布了获取金属氢的相关报告。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 488 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储藏着巨大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B . 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C . 金属氢的形成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了改变D . 金属氢的构成可能与钠相似2. (4分)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 )A . 5 B . 9C . 12 D . 133. (4分)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中观察到的颜色正确的是( ) A . 铁锈放入稀盐酸中溶液变浅绿色B . 酚酞试液滴入硫酸溶液中变红色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D . 硝酸银溶液中加稀盐酸出现白色沉淀4. (4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选项中,所用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NaCl、NaOH、CuSO4三种白色固体加水溶解B鉴别H2、CO、CH4三种无色气体点燃三种气体,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C鉴别Na2CO3、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D鉴别Na2SO4和Na2CO3两瓶无色溶液滴加BaCl2溶液A . AB . BC . CD . D5. (4分)在配置硝酸钾溶液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不能加快硝酸钾溶解速率的是( ) A . 将水的温度从20升高到60B . 将硝酸钾固体研磨成粉末C . 在加入硝酸钾的同时不断搅拌D . 增大压强6. (4分)(NH4)2SO4是一种酸性化学肥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NH4)2SO4属于由两种原子团构成的复合肥料B . (NH4)2SO4在水中会电离出H+ , 溶液pH7C . 往(NH4)2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溶液pH=7D . 工业上常用硫酸和氨气发生化合反应制取(NH4)2SO47. (4分)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干燥氢气B .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C . 检验 X 溶液中是否含有 SO42-D . 验证 Zn、Fe、Cu 的金属活动性强弱8. (4分)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共存的是( ) A . 在PH1的溶液中:NaCl、 Na2CO3、 Na2SO4B . 在PH2的溶液中:KCl、Na2SO4、HNO3C . 在PH13的溶液中:BaCl2、Na2CO3、NaOHD . 在叫14的溶液中:FeCl3、Ba(NO3)2、CaCl29. (4分)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B . 取滤渣滴加稀H2SO4 , 可能有气泡产生C . 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D . 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HCl,有白色沉淀产生10. (4分)物质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了它的保存方法。固体NaOH具有以下性质:白色片状固体 有腐蚀性 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 . B . C . D . 11. (4分)现有 MgCl2、CuCl2、NaCl、NH4Cl 四种溶液,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 A . Na2SO4B . AgNO3C . NaOHD . BaCl212. (4分)下列实验中,根据有关现象得出结论,合理的是( )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盛有少量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向盛有少量无色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C向盛有少量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D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该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A . AB . BC . CD . D13. (4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是Ba(OH)2、HCl、Na2CO3、Na2SO4中的一种。若将甲的溶液滴入乙的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向这种白色沉淀中滴加丙的溶液,沉淀消失并放出一种无色气体。据此可推断丁是( ) A . Na2SO4 B . Ba(OH)2C . HClD . Na2CO314. (4分)下列四种物质中能将AgNO3、Na2CO3、MgCl2三种无色溶液一次区别开的是( ) A . NaNO3溶液B . NaCl溶液C . Na2SO4溶液D . 稀盐酸15. (4分)关于化学反应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B . 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C . 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可能是两种沉淀D . 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20g二、 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共7题;共40分)16. (6分)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它们的水溶液的pH都_7(填“大于”、“小于”、“等于”) (2)它们都能除去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4)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17. (4分)如图为某品牌牛奶包装盒,请分析: (1)包装盒上的250ml,指的是 _(填“包装盒”或“牛奶”)的体积。 (2)牛奶放置时间长了,其中的蛋白质易变质,这属于蛋白质的 _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18. (4分)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后,将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 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 19. (4分)请写出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产生蓝色沉淀的方程式:_20. (6分)将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相混合,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经过滤后,再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无现象产生,继续向该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过滤后蒸干所得晶体的成分的可能组成是_;_。(写出两种可能的组成即可) 21. (6分)小柯发现花盆中植物的叶子出现暗绿带红症状,购买了磷酸钠(化学式 Na3PO4)给植物施肥。该物质由_种元素组成,Na3PO4 中 P 元素的化合价是_。 22. (10分)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较多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填序号)。 (3)若用图2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进气口应为_(填“m”或“n”)端。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共5题;共45分)23. (12分)在做完“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小金突然想到:是否可以测得实验所用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呢?小科又进行了 如下实验: 将试管中反应的剩余物过滤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现象;将滤渣干燥后称量,质量为0.5g;向滤液中加入10%的Na2CO3溶液,获得了相关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小科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假设石灰石中的其余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1)在Na2CO3溶液加到图像中显示的A点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为_。(填化学式) (2)第步中小金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为了_。 (3)根据图像及相关的数据可求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4)第步中如果在过滤时没有多次用蒸馏水洗涤,则测得的碳酸钙的含量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 (9分)某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微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是他们对这瓶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猜想假设】猜想一:没有变质,全部是NaOH:猜想二:完全变质,全部是B物质,则B是_。猜想三:部分变质,有NaOH和B物质【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固体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过量的_(填化学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含有_(填化学式)、反应后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猜想_正确25. (9分)为了测得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纯碱中常含少量NaCl),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纯碱样品,从分液漏斗中滴入稀硫酸。 (1)图甲中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小红觉得小明的实验装置会导致较大的误差,故设计了图乙的装置,请你写出图乙装置的优势(写出两点即可):_。(3)小红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步骤为 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为158.0g,再准确称取11.0g纯碱样品并全部放入A中;组装全部反应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关闭d;由e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打开d,慢慢鼓入空气10min; 再称干燥管的总质量为162.4g。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若没有B装置,而直接通入空气,实验最后使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26. (6分)如图1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 pH 逐渐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 2 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 b 点时溶液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_; (3)当溶液的温度为 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 (填选项)。 A . 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B . 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C . 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27. (9分)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种盆栽的银心黄杨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写出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处理好之后,放到阳光下 4 小时,同时摘下叶片 A、B,标记、脱色、清洗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加碘液后的颜色叶片 A叶片 B绿色部分白色部分绿色部分白色部分颜色变蓝不变蓝不变蓝不变蓝(2)比较叶A的绿色与白色部分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 (3)该探究实验得出的结论可作为下列关于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哪些措施的依据 。 A . 保证蔬菜大棚内的适宜温度,不受冻害和高温危害B . 提高棚膜的透明度,保证作物采光C . 保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通风,以保证二氧化碳的供应四、 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共55分) (共6题;共55分)28. (6分)某同学用一定质量分数的Na2CO3 溶液做“Na2CO3 + CaCl2 =2NaCl + CaCO3”的实验。其五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次数氯化钙质量/g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碳酸钙的质量/g15.552005211.120010322.2200X433.320025533.340030(1)哪几次反应碳酸钠有剩余(填序号)_(2)表中X的值是_。 (3)试计算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9. (6分)框图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成分,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E、F、I为无色气体。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_。 (2)写出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 (3)日常生活中为了阻止反应发生,通常采用的措施是_(写一条)。 (4)要使反应能够发生,需要反应物B和M,其中M的化学式为_。 30. (10分)乐清产盐有悠久的历史,盐产品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用途。以下流程图反映了制取精盐的过程。, (1)在溶解的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2)在过滤时,若经过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 (3)实验中,利用阳光、风力进行蒸发。在蒸发阶段。滤液A、溶液B、溶液C的状况依次如下图A、B、C所示,则B烧杯中的溶液A是_饱和溶液。(选填“一定”、“不”或“可能”) 31. (7.0分)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丽城市,保护生态环境,倡导健康生活。 (1)近年来共享单车入驻台州,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共享单车的实体轮胎,采用的是新型PU材料,具有缓冲好、免充气、不怕扎、可回收等优点。甲苯二异氰酸酯是一种合成新型PU材料的单体,其化学式为C9 H6 N2 O2 , 在该物质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填写最简整数比)。 (2)茶,一片树叶的技艺。这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曾伴随丝绸之路的驼铃和大航海时代的货船,远赴西亚和欧洲。喝茶有益身体健康,茶叶中的茶多酚,有较好的抗癌、防治心血管病和抗辐射作用。EGCG(化学式:C22H18O11)是茶多酚中的一种主要成分, C22H18O11属于_(填“混合物”“氧化物”“无机物”“有机物”中的一项)。 (3)若某市民体重为60千克,自行车质量为20千克,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是0.01m2 , 在行驶过程中,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2. (16分)图甲中A是一种常见的酸,它能与黑色国体B反应,B质量为8g。将NaOH 溶液逐渐加入到C中,生成蓝色沉淀E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在D中如入Ba(NO3)2溶液能生成一种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2)操作1的名称是_(3)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管好宪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33. (10.0分)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实验数据如下表:反应前总质量m1反应后总质量m2371.84g371.24g回答下列问题:(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_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_。 A . 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B . 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C . 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第 19 页 共 1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共15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共7题;共40分)16-1、16-2、16-3、16-4、17-1、17-2、18-1、19-1、20-1、21-1、22-1、22-2、22-3、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共5题;共45分)23-1、23-2、23-3、23-4、24-1、25-1、25-2、25-3、26-1、26-2、26-3、27-1、27-2、27-3、四、 解答题(本题有5小题,共55分) (共6题;共55分)28-1、28-2、28-3、29-1、29-2、29-3、29-4、30-1、30-2、30-3、31-1、31-2、31-3、32-1、32-2、32-3、32-4、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