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规划.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1183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延安市重点区域绿化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工程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建设单位洛川县人民政府1.1.4 项目法人代表郭怀成1.1.5 项目主管单位洛川县林业局1.1.6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规划主要内容是植树造林,不涉及其它基础设施等项目。工程项目建设总面积172920亩。包括道路绿化、河流水系绿化、乡镇及重点村庄绿化、直观坡面绿化、城市绿化和厂矿企事业单位绿化等项目,其中河流水系绿化范围包括洛河的交口镇高家河段和秦关乡刘家渠-回乐段6800米的护岸绿化,绿化面积159.2亩;乡镇及重点村庄绿化主要包括全县全部的16个乡镇政府所在地街道和所有省级、市级和县级重点新农村、新型社区及其它重点村进行绿化,绿化面积1830.9亩(其中三化一片林中的一片林建设356亩);直观坡面绿化主要对青兰高速、包茂高速志丹段、304省道线洛川段、210国道两侧迎川面可视范围内所有荒山荒地及灌丛地进行绿化,绿化面积24995.0亩;城市绿化的所有街道及广场、街道已经全部绿化到位,此次规划不包含城市绿化;住洛的厂矿企事业单位的绿化几年前已经全部绿化,延安炼油厂的绿化已经通过了验收,此次重点区域绿化规划主要是对正在建设中的苹果产业园区在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绿化规划,绿化面积104.3亩。绿化主要栽植油松、侧柏、刺柏、红叶李、柳、刺槐、山桃、山杏、中槐、红叶李、连翘等当地适生绿化树种,从而形成已绿化区域向外辐射,点、线、面相结合,乔、灌、草、花合理配置,绿化美化融为一体的景观格局。1.1.7 项目建设期限与进度洛川重点区域绿化建期限为5年,从2011至2015年。项目管护期从2012至2015年。1.1.8 项目投资及来源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建设项目总投资5932.40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为5072.1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5%;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63.61万元,占总投资的9.5%,基本预备费296.62万元,占总投资的5.0%。 直接费用中营造费1896.30,占总投资的32.0%;种苗费3152.08万元,占总投资的53.1%;物料费23.79万元,占总投资的0.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中管理费296.64万元,占总投资的5%;设计费177.92万元,占总投资的3%;监理费88.99万元,占总投资的1.5%;不可预见费296.62万元,占总投资的5%。河流水系绿化投资25.64万元,占总投资的的0.4%;乡镇及重点村庄绿化绿化投资443.8万元,占总投资的的7.5%;直观坡面绿化投资5439.41万元,占总投资的的91.7%;苹果产业园区绿化投资23.56万元,占总投资的的0.4%。1.2 项目建设依据(1)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意见陕政发20095号;(2)生态公益林造林主要树种初值密度(GB/T18337.3-201);(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4)全国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5)陕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办法;(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7)陕西省人工造林技术经济指标;(8)陕西省主要树种造林技术(9)公路绿化规范(JTJ99);(10)交通部发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城市道路绿化条例;(12)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通知延政发200916号;(13)洛川县十二五林业生态建设规划。1.3 结论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以恢复植被、提高绿化品位、美化环境为主要目标的社会公益事业。通过对工程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通过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技术措施、建设条件、建设方案、效益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认为该工程项目建设地理条件适宜、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会产生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会为洛川县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改善森林植被质量,提高森林植被的生态防护功能,彻底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居民人居环境和生存环境。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2.1 项目建设背景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提出的、旨在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陕西地处黄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治理区。尤其是陕北和渭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森林植被较差,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是陕西省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区域。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县绿化进程,加快生态洛川建设步伐,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转发省绿化委员会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意见的通知(陕政发20095号)精神,延安市政府制定了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通知,要求延安城区、各县区城区、乡镇、村庄;旅游景点、机关单位、居民农户院落;石油、煤炭矿区;铁路、国道、省道城区过境段、县区主干道路、乡村道路及道路沿线两侧山体直观坡面;主要河流两岸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建设,这给加快国土绿化,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生态文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实施天保及其它林业重点工程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森林资源稳定增长,林草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城区、乡镇、村庄、公路沿线迎川面的绿化还比较薄弱,特别是与一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洛川县是一个干旱少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进一步实施以城镇、村庄、道路、河流、旅游景区为重点的绿化工程,不仅能增加城市品位,使城镇增绿、村庄增绿、身边增绿,对于美化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从改善民生、改善投资环境的高度出发,实施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程也是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意义,就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完善思路,强化措施,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多措并举,扎实做好重点区域绿化工作。为了更进一步的加快陕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建设步伐,2009年1月,陕西省人民政府转发了省绿化委员会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意见的通知,2009年3月,延安市人民政府印发了我市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通知,2009年11月,洛川县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全盘考虑,重点打造重要区域,着力安排工程项目。县委、县政府领导以身做责,动员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大搞生态建设,全力组织实施重点区域绿化、新农村绿化等“身边增绿”工程。使洛川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2.1 项目建设是改善洛川县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需求。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理地貌复杂沟峁交错,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干旱、干寒、冰雹是主要灾害性气候因子,加之近几年来,城市的扩展,新型农村和社区的建设,交通道路的不断延伸,亟需绿化的范围不断扩大。以重点区域绿化项目为切入点,全面落实林业“十二五”规划,带、网、片、点相结合,乔、灌、草、花合理配置,构建绿化美化为一体的陕西绿色示范板块。该建设项目有利于加快区域森林植被恢复进程,增加有林地面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有效减缓生态灾害,遏制环境恶化,降解污染,改善投资环境,更好地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保障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外扩大宣传,对内示范表率,提高我县以及全省绿化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2.2.2项目建设是保障人民生存安全,改善人居环境的战略需要“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但与生态环境、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相比,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残原地区,是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县区,西部与东部相比,森林面积较小且分布不均,加之洛川境内多条交通要道经过,生态屏障脆弱,春冬季节扬沙、扬尘天气发生较多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随着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不仅是温饱问题,而是转向了生存安全、对人居环境的选择,对良好环境的需求日益强烈。该项目的实施,将在县域周围乃至全县形成多道绿色生态屏障,不仅能保障人民群众生存安全,而且能极大的改善生态环境,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助于我县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2.2.3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生态环境建设是根本,也是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才能更好地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这里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迫切需要实施绿化工程,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促进我县经济发展的步伐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该绿化工程是建设秀美山川、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坚实举措,是提高我县及圣地延安形象的重要措施。第三章 建设条件分析3.1 自然地理概况3.1.1地理位置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属黄土高原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端。位于东经10911-10945,北纬3526-3604。洛川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洛河中游,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北依富县和宜川县,南接白水县和宜君县,东连黄龙县,西与黄陵县毗邻。位于东经1091110945,北纬35263604,南北长约79.3Km,东西宽约41.7Km,全县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79900hm2,占延安市总面积的4.9%。是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苹果生产大县,丰富的苹果资源可以称之为洛川县的另一大景观。洛川素有“苹果之乡”的美称,梁、峁、塬遍布苹果园,苹果树为古老的黄土高原披上绿色、带来财富。早春季,雪白的苹果花、绿色的枝叶为梁、峁、塬披上盛装;深秋季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地理位置优越,210国道、304道青兰高速及包茂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邻县都有便利的道路相通,交通条件便利。3.1.2地形地貌洛川县地质构造,从大的地质构造单元上看属于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在中生代地层及新生代第四纪的红土层构成的古地形上覆盖很厚的风成黄土,长期的降水、流水冲刷及其它外应力的作用下,洛川县地貌被分割为塬、峁、坡和沟川四大类,形成了山地丘陵沟壑残塬。洛川县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最高海拔1527.9米,西南最低海拔616米,平均海拔800-1000米,相对高差一般为200-500米。3.1.3气候洛川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多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9.2。C ;1月份气温最低,最低气温-22。C;7月份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6.4。C;平均年降水量621.9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6.5%。年蒸发量为797.4mm,干旱指数1.3。年日照时间2552小时,无霜期167天,10。C 的 积温为3046.7。C。常见灾害性天气有干旱、冰雹、连阴雨、 霜冻、干热风。3.1.4水文境内河流均为北洛河水系。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其过境水容量43183万立方。县域内主要河流还有界子河、仙姑河、黄连河和史家河,均发源于黄龙山,总长114.7公里,总流域面积375.7平方公里.全县1-2公里的河流沟道有553条,总长1106公里。有水库3处:拓家河水库、吴家河水库和安生沟水库,总容量2838万立方米,流域总面积373平方公里。另外,全县建有塘坝365处。洛川县水资源比较贫乏,且分布不均,干旱缺水是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全县人均占有水资源326.8立方米,是陕西省和延安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7%和50%。3.1.5土壤县域内大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绵土、黑垆土、褐土和红胶土等。黄绵土在境内从北到南均有分布,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48.2%,质地松软,透水性强,以侵蚀,养分贫瘠。 黑垆土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平坦的塬面上,占全县土壤面积的23.2%,理化性质良好,养分丰富。褐土分布在东北部森林草地,系森林土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21.5%。红胶土分布于阴坡西部及沿沟川底部,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5.3%。3.1.6植被洛川县森林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现存森林植被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资源分布主要表现为东北部山区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中部和南部沟壑塬区以人工林和苹果经济林为主。洛川县的东北山区属黄龙山一部分,该区森林植被多为天然次生林,构成林分的优势树种以栎类、油松为主,其次为桦类、杨类、侧柏、软阔、硬阔等。灌木主要有:黄蔷薇、胡枝子、文冠果、柠条、沙棘、山桃、马蹄针、虎榛子、胡颓子、荆条、酸刺、荀子等。草本植物有:苔草、莎草、蒿类、黄菅草、野棉花等。中部和南部沟壑塬区以人工林为主,主要树种为刺槐、杨类和经济林苹果。药用植物全县大约有89种之多,主要有远志、黄苓、蒲公英、紫花地丁、桃仁、生地、茵陈、白芷、土苓和防风等。3.1.7 野生动物东北部山区人口稀少森林资源保护良好,为野生动物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境内的野生动物有一百多种,主要有野猪、豹、鹿、狗獾、狐狸、狼、水獭、野兔、猫头鹰、啄木鸟、大嘴乌鸦等。近年来,全县境内,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野生动物数量随之增加。3.2社会经济情况 洛川县行政区划隶属陕西省延安市,共有7镇9乡2个林场,365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地凤栖镇距省城西安240km,距延安市130km,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据2010年统计,全县总人口为2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万,占总人口的78.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人。目前,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据2005年统计数据,国民生产总值118097万元,财政收入655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80元。其中苹果产业已成为县经济的主导产业,全县苹果面积累计达3万余公顷,产量达45万吨,产值7亿元,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270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87.7%。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5606公顷,总产量80317吨,人均粮食占有量393.7千克。洛川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南距省会西安240Km,北距延安市130Km,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洛川县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西(西安)-延(延安)高等级公路、210国道和西(西安)-包(包头)铁路穿境而过。北可直达延安、榆林和包头,向南直达西安。304省道将洛川县与白水县、黄龙县相连,县道洛宜路与宜川相通。洛川县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所有16个乡镇和两个林场均有柏油路与省道或县道相连,全县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3.3 条件分析3.3.1有利因素(1)有一定植被基础。目前,工程区域范围内部分地块已经有少量的森林植被,呈块状分布,树种主要以刺槐、小叶杨、山杏、山桃、其它灌木为主,为今后的绿化提供了一定的基础。(2)生态区位重要。洛川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南部,属渭北高原黄土沟壑残原区,全县有高原沟壑和丘陵沟壑两大地貌类型区。山、川、沟、坡、塬并举,平均沟壑密度2.3km/km2,年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2000T/km2。水土流失严重,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区。最大河流为北洛河由北向南从东部边界通过,其源头和两岸均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区划范围,生态区位重要,是陕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区域(3)气候条件能适宜一定数量的植物生长。洛川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年降水量568.6mm,降水多集中于、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7.1%。大多数植物种类都能适应当地气候,都能在当地生长,选择树种应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4)土壤条件适宜乡土树种的生长。全县广泛覆盖黄土层,另有部分川道河谷淤积层。由于长期风化、生化以及人为耕作影响,形成现存的各类土壤。全县土壤主要有黑土、黄土、淤土、褐土、红土、水稻土和潮土等个大类,11个亚类,29个土层,59个土种。以褐土面积最大,占土壤总面积的72.1%,主要分布广大林区;其次为黄土性土,占土壤总面积20%;黑土和淤土分布较小。其中黄性土、黑土、淤土为主要的耕作土壤,油松、侧柏、刺柏、中槐、刺槐、银杏、红叶李、红叶小檗、蜀桧、云杉、柳树、榆叶梅、连翘、苹果等均能适应。(5)苗木供应充足我县在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等各林业生态项目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苗圃与种质资源建设。县内有育苗基地1000亩,个人苗圃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能充分满足工程建设种苗需求。(6)工程项目建设有政策和资金保障。我县虽然财政比较困难,但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巩固提高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加快“身边增绿”步伐,不断扩大“五大重点区域”绿化范围,深入开展“各项绿化工程,统筹抓好林分改造、幼林抚育、护林防火、封山禁牧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认真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2009、2010年各方筹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重点区域绿化,以后还要从财政挪出相当资金,进行重点区域绿化,因此工程建设项目有资金和政策保障。(7)外围基础设施条件较好。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工程主要分布在高速公路、省道304及210国道线,区域内道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条件比较便利,对组织施工具有较好促进作用。(4)技术力量雄厚。县林业局作为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单位,不仅拥有一支专业技术队伍,而且在长期的造林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能快速、高质量的完成绿化工程。(5)苗木供应充足洛川县绿化工程建设要有充足的苗木来源。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德援工程等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苗圃与种质资源建设。县林业局和各国有林场均有苗圃,当地农民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木,均能满足种苗来源。3.3.2 制约因素(1)气候干旱。洛川县春季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干燥的气候,不仅在景观林在树种选择上受到极大的限制,而且影响了树种的成活率和生长量,给绿化造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其中,水分因素是绿化造林工程的主要制约因子。(2)立地条件较差。区域范围内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坡陡沟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立地条件比较差,部分区域岩石裸露,是影响植被恢复的不利因子。(3)水资源缺乏。洛川县位于干旱地区,在区域绿化工程建设中,在栽植绿化树种需要大量的灌溉用水,但是区域内一些地方居水源较远,水资源较缺乏。 (4)鼠、兔危害。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工程项目的大量实施,自然植被恢复很快,给鼠、兔的繁殖提供了外部环境,数量大量增长,对幼树危害比较严重,这样对工程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有一定影响。3.4 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经过多年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目前洛川县城市山体绿化、乡镇驻地绿化、主要交通主干道绿化及直观坡面绿化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成绩显著,但由于没有实施统一的总体规划,沿线造林绿化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达不到四季常绿,乔灌花草合理配置的目标;交通次干道及直观坡面绿化、乡村公路绿化、村庄绿化的还在起步阶段,针叶树较少,树种单一,加之资金缺乏、投入力度不够,工作进展相当缓慢。第四章 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4.1 指导思想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为出发点,以培育森林、提高林分质量为中心,以防止水土流失、增强森林涵养水源功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大县为目标,以人工造林为手段,以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为动力,为科学技术为依托,合理组织生产要素,优化林种、树种结构,实现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2 规划原则(1)坚持保护、培育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实现生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原则。(2)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重点区域绿化建设项目涉及范围广,内容多,跨度大,局部地段地形复杂多变,立地条件差。在实施上,应宏观控制,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整体推进。(3)坚持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树种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治理的长久性、长效性,科学的确定绿化树种和优良品种,以乡土树种为主,优先发展经济林,合理配置生态树种与经济树种比例,坚持乔灌草花相结合,所选树种要易成活,好管理,生长迅速且很快能成形的植物,并要求具有抗性强、病害少、无毒、无臭的特性。(4)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合理配置,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原则。绿化要配置科学,符合有关部门维护生态环境、改善沿途景观等技术规定,做到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绿化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结合,绿化与生态防护、观赏相结合。(6)坚持依靠科学技术为依托,完善工程管理程序和机制,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生态工程的原则。4.3 规划依据(1)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意见陕政发20095号;(2)生态公益林造林主要树种初值密度(GB/T18337.3-201);(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4)全国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5)陕西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办法;(6)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7)陕西省人工造林技术经济指标;(8)陕西省主要树种造林技术(9)公路绿化规范(JTJ99);(10)交通部发JTJ/T006-9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城市道路绿化条例;(12)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通知延政发200916号;(13)洛川县十二五林业生态建设规划;(14) 陕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典型设计。4.4 总体布局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规划主要包括河流水系绿化、乡镇及重点村绿化、直观坡面绿化、城市绿化和厂矿企事业单位绿化等项目(其中道路绿化的304省道、210国道及县乡道路沿线两侧为大面积的果园,已经形成了成片绿化带)河流水系绿化分布在周河和杏河两条河流的滩途地上;乡镇及重点村庄绿化主要包括全部的16个乡镇政府驻地周围,全县所有新农村、新型社区及及省、市、县重点重点社区;直观坡面绿化主要分布在青兰高速-包茂高速洛川段、省道304线洛川段、210国道、包西铁路迎川面两侧可视范围内所有荒山荒地及灌丛地;城市绿化的县城及其企事业单位在前几年已经全部完成绿化并形成了绿化效果;厂矿企事业单位绿化主要是对正在建设中的苹果产业园区在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绿化规划。绿化主要栽植油松、侧柏、云杉、刺柏、红叶李、杨、柳、刺槐、山桃、山杏、中槐和连翘等适生树种,形成点、线、面相结合,针阔混交,乔、灌、草、花合理配置,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美化景观格局。4.5 建设期限洛川重点区域绿化建期限为5年,分前后两期完成。前期(2011年2013年), 2011年的前半年是项目立项、申报、作业设计、招投标及其他施工前的准备阶段,2011年至2013年主要完高速公路迎川面80%任务,部分河流水系绿化、重点村绿化;后期(2014年2015年)主要完成剩余的河流水系绿化、乡镇及重点村绿化、直观坡面绿化和苹果产业园区绿化等总项目的绿化任务,并完成项目后评价。4.6 建设任务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规划主要任务包括道河流水系绿化、乡镇及重点村绿化、直观坡面绿化、苹果产业园区绿化等项目,河流水系绿化主要是在洛河两岸的滩途地进行植柳,绿化面积159.2亩;乡镇及重点村庄绿化主要包括(1)全县16个乡镇政府驻地街道和单位;(2)全县新型社区、及省、市、县重点镇、重点社区进行绿化美化,形成生态家园景观,绿化面积1830.9亩;直观坡面绿化主要任务是在青兰高速-包茂高速洛川段、省道304线洛川段、210国道和包西铁路迎川面两侧可视范围内、山体山脊线以下所有荒山荒地及灌丛地进行重点绿化,绿化面积24995.0亩;正在建设中的苹果产业园区进行全面绿化,绿化面积104.3亩。第五章 河流水系绿化 5.1 绿化范围及规模河流水系绿化范围为洛河两岸部分河段,绿化总面积159.2亩。5.2 绿化地点高家河段和秦关乡的刘家渠-回乐段。5.3 绿化树种选择河流护岸林绿化树种为柳树。5.4 绿化模式配置形式:沿河流两岸水域外10米范围立地条件较好的适宜栽树的地段栽植柳树,株距4米。5.5 绿化种苗、用工量和物料量道路绿化规划种苗量为5309株;总用工量为1114个工日,其中:整地478个工日,栽植318个工日,抚育318个工日。第六章 乡镇及重点村庄绿化6.1.新农村现状近年来,在省市县林业部门及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参照陕西省“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标准,黄陵县以行政村为单元,对村庄庭院、巷道、村委会、学校、广场等公共用地进行绿化美化,但因为资金有限,绿化成效不显著,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绿化程度低;二是绿化标准低。村庄绿化普遍没有统一规划,零乱无序,参差不齐;渠路绿化多为单行,而且树种单一,缺行断带。三是进展不平衡。少部分乡村开展了以村、渠、路、巷道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家园建设,大部分村庄绿化尚未绿化。6.2.新农村绿化范围与期限乡镇及重点村庄绿化主要包括(1)全县16个乡镇政府驻地街道单位及单位院落;(2)全县所有新农村、新型社区及省、市、县重点镇、重点社区进行绿化美化,形成生态家园景观,绿化面积1830.9亩。省级重点镇交口镇,市级重点旧县镇,县级重点镇石头镇、槐柏镇、老庙镇、土基镇;市级首批建设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有土基镇的东石泉村、土基镇秦关街村、旧县镇李家坳村、凤栖镇的桥西村、永乡乡冯家村、老庙镇太夫塬村、杨树的北谷村。分5个年度分别完成( 2011年2015年)。6. 3新农村规划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新农村统筹为起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根本,以庭院、村庄、渠路绿化和村庄周围片林建设为内容,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将绿化、美化、香化相结合,乔、灌、草、花相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以乡土树种为主,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形成“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新农村生态格局。新农村景观林带规划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高标准、严要求、上大苗,实现当年见效的目的。“以增资源、添活力、增效益”,“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为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项目建设区人民生产、生活水平,造福子孙后代,努力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6. 4新农村建设目标(1)提升提升现有林分质量通过补植补栽,增加适生常绿树种,将新农村的生态质量及景观质量全面提升,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扩绿扩大现有绿地面积结合城乡统筹,对新村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乔、灌、草相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等原则,使农村尽快绿起来,美起来。(3)生态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对农村现有林分改善、质量的提高,使区域内的植被覆盖率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形成绿荫铺地,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4)景观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景观通过项目实施,使区域内的荒山披绿,河流变清,四时花香,沟壑鸟鸣,村民庭院内有花草,房前屋后有树木,道路水渠有绿荫,公共活动场所得到绿化、美化,并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5)影响影响、促进并带动周边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黄陵县是我省煤炭、旅游、果业大县,新农村建设具有划时代性的示范意义,对周边市县具有重要的指导、促进与带动作用。6.5总体布局结合“三化一片林”及“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对全县 个省市县重点社区及行政村先行进行绿色家园建设,行政村庄林木覆盖率达到35%以上,实现“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园林化、荒山生态化”的“四化”目标。6.6绿化树种选择绿化树种选择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草、花合理搭配,达到绿化、美化、香化的效果。根据以上原则,新农村绿化主要选择以下树种:红叶李、中槐、柳树、连翘、苹果等。6.7绿化苗木乡镇及重点村庄绿化规划种苗量为65501株,其中侧柏 4440株、刺柏2161株 、中槐 57406株、 红叶李1244株、刺槐4440株、山桃250株。6.8绿化方案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生物学特性与植物景观建设的需求,在各新农村分类别采用如下绿化设计形式。(1)庭院绿化以农户庭院为单元,充分利用院落空地进行绿化美化,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种植习惯和农户意愿,坚持乡土树种和引进树种相结合,做到适地适树,体现地方特色。树种以绿化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乔木乡土树种为主,搭配灌木和花卉,实现多品种、多层次、多形式绿化。绿化标准为户均栽植树木515株,庭院绿化率达到3035%。(2)村庄绿化对街道、巷道、学校等村庄公共用地,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绿化、美化。村庄绿化应统一树种、统一规格、统一放线、统一栽植,做到树端行直;树种以大冠幅、高主干的大乔木为主,形成村庄绿化的骨架;选择代表地方特点的风景树、经济树和绿化树,体现不同的绿化风格;结合群众娱乐、休憩健身需求,将闲散地建成村庄小花园。村庄的街道、巷道、学校等公共用地绿化率达到40%。(4)一片林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村庄,不占用农田以及村边有一定宜林空地的村庄周围,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以保持水土,绿化美化营造一片林,树种以常绿树种的油松、侧柏与阔叶树种刺槐搭配栽植混交林。6.9用工量和物料量重点镇及社区绿化规划总用工量为12816个工日,其中:整地5493个工日,栽植3662个工日,抚育3662个工日;物料量为生根粉122克,保水剂122公斤,农药366.2公斤。8.10造林年度安排村庄绿化工程总任务15280亩,建设期限为5年,即2011年至2015年。2011年完成交口镇、土基镇、石泉乡街道绿化、老庙镇的太夫塬村村庄绿化,栽植面积399.6亩。2012年完成旧县镇、永乡乡、黄章乡、秦关乡、石头镇、朱牛乡的街道绿化及李家坳、冯家村的村庄绿化,栽植面积198.5亩。2013年完成老庙镇街道及规划中的中心广场绿化,栽植面积374.8亩。2014年完成京兆乡政府门前及单位院落的绿化,杨舒乡、槐柏镇、百益乡街道绿化,百益乡的安固村、石头镇独不着朱牛乡秦寨的村庄绿化、栽植面积411.1亩。2015年完成剩余的凤栖镇桥西村、杨舒乡的北谷村的新型社区绿化,栽植面积446.9亩。第七章 直观坡面绿化7.1绿化范围直观坡面绿化主要任务是在青兰高速洛川段、省道304线洛川段、210国道及报喜铁路迎川面两侧可视范围内、山体山脊线以下所有荒山荒地及灌丛地进行重点绿化,绿化面积24995亩。7.2绿化树种选择直观坡面绿化造林树种主要为:油松、侧柏、刺槐和连翘。7.3绿化模式根据造林区立地类型和树木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本次规划采用针阔混交、乔灌混交两种种造林类型。7.4绿化种苗直观坡面绿化种苗量为2637906株,其中油松466676株、侧柏933940株、刺槐1212870株、连翘24420株。7.5用工量和物料量道路迎川面绿化规划总用工量为174965个工日,其中:整地74985个工日,栽植49990个工日,抚育49990个工日;物料量为生根粉305.6克,保水剂305.6公斤,农药916.8公斤。第八章苹果产业园区绿化8.1绿化地点与范围我县对正在建设的苹果产业园区在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绿化规划,绿化面积104.3亩。8.2绿化地点包茂高速洛川高速路出口处的苹果产业园区。8.3绿化树种选择根据环境和气候特点,选择以绿化、美化树种为主。常绿乔木:选择刺柏。落叶乔木:中槐、柳树、红叶李、杨树。8.4绿化模式根据不同地形和路段采取刺柏+中槐、刺柏+柳树、刺柏+红叶李、杨树成排绿荫,按照4*5的株行距自由搭配,连翘、红叶小檗主要以绿篱为主即每平方米栽植9株,可根据绿化地点栽植不同的绿化美化造型。8.5绿化苗木(1)苗木规格苹果产业园区绿化,所需苗木用必须经林木管理部门组织供应或经其检验的 “二证一签”齐全的苗木。为了确保造林质量,选用良种壮苗,苗木规格的基本要求见下表:苗木规格表序号树 种规格土球要求其 他1柳树胸径4公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根系发达。2刺柏高1米以上50公分冠幅0.4m以上。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根系发达,移植2周年以上,生长旺盛,侧枝分布均匀,冠形完整。3杨树胸径4公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根系发达。4中槐胸径4公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根系发达。5连翘冠径0.6-1.0米30公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6红叶小檗冠径30公分10公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7红叶李胸径4公分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根系发达。(2) 种苗需要量共需种苗3479株,其中刺柏667株,中槐500株,红叶李1811株,柳树334株、杨树167株。各树种种苗需要量见附表2-1。8.6用工量及用料量(1)用工量共需731个工日。其中整地313个工日,占总用工量的42.8%;栽植209个工日,占总用工量的28.6%、抚育209个工日,占总用工量的28.6%详细情况见附表6。(2)用料量厂矿企事业单位绿化用料量为:保水剂7公斤,生根粉7克,农药20.9公斤。详细情况见附表5。8.7造林年度安排绿化工程的建设期限为1年,即2015年绿化总面积104.3亩。第九章绿化造林技术及辅助工程规划9.1绿化造林技术9.1.1清林整地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和多年造林经验,整地时间应在造林前1个季度进行。整地方式遵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以不破坏造林地上的原生植被和蓄水保墒为目的。项目区植苗造林拟采用鱼鳞坑和穴状整地。鱼鳞坑整地适宜于1545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的梁坡和沟坡,坑的规格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大鱼鳞坑:长径100厘米,短径80厘米,深度80厘米;中鱼鳞坑:长径80厘米,短径60厘米,深度60厘米;小鱼鳞坑:长径60厘米,短径50厘米,深度50厘米。穴状整地适宜于小于15以下的梁坡地、沟坡以及地势平缓的塬面和沟底,形状可方可圆,坑的规格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大穴:穴径100厘米,深80厘米;中穴:穴径80厘米,深60厘米;小穴:穴径60厘米,深50厘米。9.1.2 栽植点定位和配置根据项目区立地条件,结合“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种植点一般采用三角形配置。坡面破碎、地形变化复杂的地方种植点的位置应灵活掌握,不要拘泥于株行距的规定,但要保证单位面积上种植点的数量。混交林的混交方式为不规则块状混交,种内种植点的配置采用三角形配置,各树种的面积比与混交比应保持一致。对于造林地上的现有乔木林木和幼苗幼树,施工时要全面保护,并适当抚育,种植点亦可采用破碎地形的布置方式,但实际造林穴数不应低于初植密度的90%。9.1.3 初植密度根据GB/T18337.32001生态公益林造林主要树种初植密度、JTJ99公路绿化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造林地立地条件等确定绿化初植密度。初植密度按各建设项目树种配置模式布置。9.1.4 栽植技术本项目中,乔木树种和灌木树种全部采用植苗造林。把握季节、适时精细栽植是保证造林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造林时要对造林地上的幼苗幼树以及一些有价值的灌木进行必要的保留。植苗造林时间以春、秋季均可。春季栽植宜早,具体时间以树木发芽为准,一般在三月中旬至四月中旬土壤解冻后进行。秋季造林从秋末开始,至土壤封冻停止,一般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下旬进行。栽植时要严格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的要求做到栽端、扶正、夯实,浇水量充足进行认真栽植。9.1.5 成活率调查与人工补植成活率调查一般在新造幼林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后进行。调查方法是在当年所有绿化地块内选设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地,分别计数成活与死亡株数。调查结果分别按成活率85%以上、4184%、41%以下三级统计。成活率在41%以下的要重新造林,成活率在85%以下按设计密度进行补植,补植量按初植密度的15%估算。补植按原设计的株行距进行,要求用同树种的同一批苗木。补植一般在下一造林季节进行。9.1.6 幼林抚育幼林抚育是指在造林后至郁闭前这一段时间里所进行的各种技术措施。新造幼林一般要经历缓苗、扎根、生长并逐步进入速生的过程,这是个关键的转折阶段,对以后林木快速生长关系极大。幼林抚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满足幼树对水、肥、气、光、热的要求。通过松土、除草、扩穴等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排除杂草、杂灌对幼树水、肥、光的竞争。另一方面对林木本身进行必要的调节,如除孽、平茬、修枝等,使之迅速健康的生长成林。造林后3年内抚育5次(以1-2-2为序),抚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土、除草、培土、平茬、病虫鼠害防治等,必要时对常绿树种进行浇水。9.1.7绿化管护绿化管护划分为重点和一般管护两个阶段。重点管护是要验收后至35年,主要工作是绿化检查、补植、防治病、中杂草、土、肥、水管理、修剪及保护管理等,以保证成活率,恢复促进生长。一般管护阶段是指在重点管护之后,成活生长已经稳定后长时间管护阶段,主要工作是整形修剪、士、肥、水管理、防治病、虫、杂草、更新复壮等。北方乔木栽植完成后,一般以木杆支撑。有些当年种植的苗木,特别是秋冬季节种植的苗木,还应进行防寒。防寒的措施可以采取树干缠绕草绳、用加厚的无纺布或化纤蓬布在苗木的西北方向超过苗木的高度作以三角防风墙。没有条件做防风墙或种植地风大气温较低的,可以采取喷施防冻剂。方法是用100至150倍液于霜降前进行喷施,注意防冻剂是溶于水的,遇到雨天或大雪后应及时进行补喷,这对于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促进来年提前发芽都是极为有利的。9.1.8 技术应用项目区气候干旱,立地条件较差,为确保造林成活率,提高造林质量,造林时应提倡应用保水剂、生根粉、用农膜覆盖保墒等抗旱造林实用技术。栽植时用保水剂、生根粉等对苗木根系进行蘸浆处理,栽植后用农膜覆盖保墒。造林所需的苗木应做到随起随栽,确需调运,应采取用农膜包裹根系等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减少运输途中苗木水分的丧失,提高造林成活率。9.2辅助工程规划9.2.1森林防火黄陵县重点区域工程建设区域人为活动较多,发生火灾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每年10月到翌年4月,干旱少雨,气温降低,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火险等级也随之提高。森林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搞好防火体系建设,提高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1)做好防火宣传。对周围的群众和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散发传单,禁止随意用火。(2)设置防火检查站,强化巡回检查。在火险季节,在川道入口、道路路口设置防火检查站,强化防火巡回检查,发现火源及时扑灭。(3)组建充实县林业局专业防火队伍。在原有防火队伍的基础上,提高和加强防火队伍的建设,并抽调一部分队员,在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方定期巡护,加强监测,全面预防,一有火情,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扑灭。9.2.2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照因害设防的原则,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积极预防森林病虫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生物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并以生物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2)进一步加强宣传和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提高当地群众防治病虫害的意识,制定保护区植物检疫规章制度,确保阻止外来病虫害的传入。(3)加强种苗的检疫工作,做到育苗使用良种,调拨种苗严格检疫制度,育苗前种子消毒,防止新的病源和害虫侵入。(4)发现病株,及时清除感染植株,阻断传染途径,消灭传染病源。(5)结合我县森林资源现状,掌握区内病虫鼠害种类及其分布区域,建立区内森林病虫鼠害信息档案。在病虫鼠害易发生地区,采用人工放养或挂巢招引天敌的办法,加大生物防治力度。(6)结合GIS系统,对保护区主要病虫鼠害进行定点、定位、定时监测,了解其生活习性与生物学特征,对其发生、发展规律进行追踪研究,建立动态监测系统。(7)配置病虫害检疫设备2套,病虫害防治设备(机动喷粉喷雾等)2套,对森林病虫及时进行检疫与防治。9.2.3宣传设施根据工程建设需要,设立绿化大门3处,宣传牌100块,以满足绿化宣传需要。第十章 工程建设期限及进度安排10.1工程建设期限工程建设期限为5年,即从2011年-2015年。五年内完成河流两岸绿化,铁路、高速公路、国道、304省道迎川面绿化及全县全部16个乡镇街道、单位院落,重点村(社区)入村路、巷道、院落、一片林等的建设项目,共计绿化面积27089.4亩,10.2工程建设进度2011年完成4983.6亩,其中乡镇所在地街道及重点村庄绿化399.6亩,迎川面绿化4584.0亩;2012年完成4891.3亩,其中洛河河道两岸完成24.3亩,乡镇所在地街道及重点村庄绿化198.5亩,迎川面绿化4668.5亩;2013年完成5912.3亩,其中乡镇所在地街道及重点村庄绿化374.8亩,迎川面绿化5537.5亩;2014年完成5300.4亩,其中乡镇所在地街道及重点村庄绿化411.1亩,迎川面绿化4785亩,苹果产业园区绿化104.3亩;2015年完成6001.8亩,其中洛河河道两岸完成134.9亩,乡镇所在地街道及重点村庄绿化446.9亩,迎川面绿化5420.0亩;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11.1 估算依据林业建设工程概算编制办法;林业局总体设计工程概算编制办法林业部1987年颁发;林业局总体设计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计委建设部200210号);关于发布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国家物价局、建设部价费字1992479号); 林业重点工程投资标准; 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法规、规定; 其它有关定额参照延安市现行规定及市场价格。11.2 主要经济指标(1) 用工指标1)整地:3个工日/亩;2)栽植:2个工日/亩;3)抚育:2个工日/亩;4)工日单价:100元/工日(2) 用料指标1)保水剂:1公斤/公顷,35元/公斤;2)生根粉:1克/公顷,30元/克。(3) 主要种苗价格1)侧柏(高1.5m): 15元/株;2)油松(高1.5m):30元/株;3)刺柏(高1.5m):40元/株;4)中槐:(胸径8cm) 40元/株;5)柳树:(胸径8cm) 20元/株;6)杨树:(2年生) 10元/株;7)红叶李(胸径3cm):40元/株;8)山桃: 5元/株;9)山杏:5元/株;10)连翘:7元/株;11)紫叶小檗:5元/株;12)黄蔷薇:5元/株;14)云杉: 300元/株。(4) 其它费用1)设计费:总投资的3%;2)管理费:总投资的5%;3)不可预见费:总投资的5%;4)监理费:总投资的1.5%;11.3 投资估算 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建设项目总投资5356.7万元,其中工程直接费用为4579.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5%;工程建设其它费用777.64万元,占总投资的14.5%。11.4 资金来源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属于公益性项目,其建设资金需要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筹措解决。项目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国家投资、地方配套二个部分。项目总投资中,国家投资4285.3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地方配套投资1071.3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第十二章 效益分析12.1 生态效益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工程的建设项目将使项目区内绿地面积显著增加,森林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一是绿化建设项目通过绿化造林,使大面积的荒山变成了有林地,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河道泥沙淤积,这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有着多项生态防护功能。二是大面积的森林,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负氧离子,从而保持空气的清新。并通过吸收交通带来的各种有害气体,对净化大气,减少废物排放量具有重要作用。三是绿化建设项目不仅有利于保障公路,加快森林植被恢复进程,增加地被物和生物的多样性,而且对有效减缓生态灾害,逐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2 经济效益生态环境的改善,森林生态功能的增强,不仅可以改变当地的自然面貌,展示洛川县良好形象,而且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是沿线群众都能参加到植树造林项目中去,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二是当地群众个人苗圃和县林业局国有苗圃由于为项目供应苗木而得到收益; 12.3 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基础。项目建成后,它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绿化工程通过除尘、降躁作用将会极大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品质,为沿线群众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的工作、生活、生产环境,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缓解群众的生存压力,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二是绿化工程将有助于改善洛川县环境,树立平安洛川、生态洛川、和谐洛川的城市形象,对吸引投资,扩大开放,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是绿化工程是建设好绿色洛川、生态洛川的重要要求,可以构建绿化美化香化为一体的洛川绿色示范板块,对外扩大宣传,对内示范表率,提高我县绿化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十三章 保证措施13.1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洛川县重点区域绿化建设项目是宜川县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严。为确保该工程按预期目标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精心组织施工队伍,就近落实合格苗木,落实技术责任人。建设方要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签订质量责任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责任书内容要具体,任务要明确,便于操作、检查和考核。绿化工程实行林业部门统一规划,各部门负责实施制度。13.2 优化造林机制,强化项目管理一是全面推行承包造林绿化,实行单株核算。以个户、联户、专业队的形式参与承包。二是推行合同定购苗木。根据造林规划和任务,优先定购国营林场苗圃大苗壮苗,限定价格,保证质量。三是加强工程管理。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验收,对没有达到要求和标准的,贯彻执行国家林业局制定的造林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加强资金管理。绿化工程是洛川县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各级主管部门和具体实施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进行预算、支出、报销等程序,实行工程财务报帐制度,要按照工程建设的预算和进度拨款,严把资金使用关。工程建设资金要做到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