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中的意象教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803047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古诗词中的意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古诗词中的意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古诗词中的意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中的意象陈功伟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意象”这一概念,学会赏析诗歌中的意象。2、 使学生能区分“物象”和“意象”3、 教学重点:意象的理解和运用4、教学难点:通过意象把握诗歌情感教学准备5、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苑,再次接受美的洗礼。 说到古诗词,同学们都耳熟能详,特别是课文中的诗词,很多同学甚至还能活学活用,下面,老师给你几个词,请你用诗句来形容一下那一时刻的心情,幻灯(考试、作业、批评、下课铃)“考试问君能有几多愁”“下课铃声忽如一夜春风来”、“作业-千朵万朵压枝低”“批评风刀霜剑严相逼”二、新课同学们真有才,可是谈到考试中的诗歌鉴赏,大家的感受是“众里学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题还在一片迷茫处”,面对考试,我们该怎么办?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诗歌意象入手,去学习一点理解诗歌的方法。-”寻月忆诗”1、首先让我们看看幻灯片上的图片,(圆月图片等)大家说说:你能联想到那首古诗?静夜思等-2、明月曾勾起许多古代诗人的创作情思,写下许多名篇佳作,同学们还能联想到那些与月相关的诗句?男女生比赛。幻灯-探月究情3、诗人借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以李白的静夜思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为例 电子白板两种月、两种情月圆(团圆思念亲人) 月缺(残缺人缺分离凄凉孤单寂寞)-依月定意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常借助于像月一样的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诗歌中,作者用来传达自己情感的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板书)而赏析诗歌的第一步,就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来分析把握诗歌的情感明月在古代是一个常用的意象,其象征意义还有很多。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例如,中秋节,假如有一个华人在美国和他的外国朋友赏月。外国朋友看着天上的月亮,赞叹了一声:“今晚的月亮真圆啊!”华人一听,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是啊,今晚的月亮真圆啊!”从字面上来看,两个人说的话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两个人所表达的感情一样吗?很明显是不一样的。外国朋友的话只是对月圆这一客观事实的赞叹,而华人的话却有着言外之意:月圆人不圆啊!所以,同样的月亮,在外国友人看来,只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颗星球而已,但是在华人眼中,它还寄托着一股深深的思乡之情。所以,在外国朋友的那句话里,月亮只是一种物象,而在华人的那句话里,月亮就成了意象,因为它不但是一种事物,还融合了作者的思乡之情。4、望月常用来抒思乡之情,折柳相送多为分别之时,意象是作者抒发情感的载体,如果我们能了解常见意向的含义,这对鉴赏诗歌作品的内涵、思想感情有很大帮助,那么,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哪些呢?请看大屏幕:(1)常见意象:寒蝉、梅花、菊花、杜鹃、鹧鸪、鸿雁、松、莲、梧桐、柳、燕、月亮(学生齐读)(2)依据这些意象,你联想到了哪些古诗?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根据自己搜集组内交流,背一背;各组选择某一物象,全班交流,回顾背诵有关诗句。 多媒体逐一展示)(3)口诀: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猿猴啼凄凄,落花流水传愁绪,别时长亭柳依依,草木仍在人事移。5、古诗中的意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们应牢记,从应考角度,意象也是诗歌考查的热点,老师这有几道考题,请看大屏幕;(1)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困难、挫折、障碍等)(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春日 (宋)晃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 桃花。【注释】 阴阴:草木阴阴。 趁:追逐。(1)这首诗通过描绘 、细雨翻萍、 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画面。(2)三、四句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题1:小溪阴阴、细雨翻萍、鹅鸭戏水(意思对即可)小题2: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3)天净沙.秋思中通过这些丰富密集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的情感。(萧瑟苍凉,孤寂愁苦的思乡)-畅所欲言(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知识依托】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古代有关文化常识,如首先要了解“折柳”是一种乐府曲调,也叫“折杨柳”,多写伤怀离别之情。【参考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三、背背自己喜欢的诗,找找其中的意象,说说表达的情感。四、结束语:时间过得真快,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啊”啊。今天能有幸和大家一起学习诗歌鉴赏方面的点滴知识,感到无比高兴,因时间关系,不能做更多更深入的探讨。最后要表达的,是我的三份感谢:十分感谢同学们的配合,千分感谢同志们的忍受,万分感谢二外老师的指导板书设计:古诗歌赏析之意象 情意+物象=意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