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联谊辩论赛策划.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800974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际联谊辩论赛策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校际联谊辩论赛策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校际联谊辩论赛策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际联谊辩论赛策划一、活动目的本届辩论赛旨在为武汉高校精英提供一个思想交流,智慧交锋的舞台,尽显江城学子胸怀天下,博学善思,朝气蓬勃,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各高校的交流。二、比赛时间初赛:11月14日-11月28日决赛; 12月5日(两场同一天进行)三、比赛地点抽签分组后,原则上要求正方承办,也可由各小组双方协商决定比赛场地。四、比赛赛制见附则1“校际联谊辩论赛赛制”五、比赛环节本次活动本着交流的原则,同时也兼顾到各个学校同学的学期末的考试和四六级考试,所以将比赛分为2轮,初赛和决赛。六、参赛人员各校辩论队成员七、比赛地点原则上抽取正方辩题的队伍作为主场举办一场辩论赛,同时也鼓励必死双方共同协商的原则八、比赛要求1.成立活动委员会,委员由各校各出的2名专业学生负责人组成,本委员会对此次活动具有最高决策权。2.请各校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发挥最好的水平。3.请各代表队于每场比赛前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主办方对赛事的统筹安排。4.请各代表队遵守赛场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比赛工作人员的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与委员会联系。5.不得随意退出比赛。 九、比赛流程1.主席开场2.双方立论3.攻辩4.自由辩论5.评委提问(只需一个评委提问,对正反双方各只提问一个问题)6.总结陈词7.才艺表演或观众发言8.评委点评9.主席宣布比赛结果10.颁奖十、奖项设置1. 设立冠军队一个,颁发奖杯和证书;2. 设立亚军队一个,颁发奖杯和证书;3. 设立季军队一个,颁发奖杯和证书;4. 设立最佳组织奖一个,颁发证书;5. 设立最佳辩风奖一个,颁发证书或奖状;6. 设立最佳风采奖一个,颁发证书或奖状;7. 设立最佳配合奖一个,颁发证书或奖状;8. 设立决赛最佳辩手一个,颁发奖杯和证书;9. 从除冠军队,亚军队,季军队之外的各参赛队评出优秀辩手各1名,颁发证书。注:奖杯,证书或奖状由所有参赛各校共同出资购买,每个学校出资100元,每份证书加盖各学校团委的公章。附则1:校际联谊辩论赛赛制循环赛:(单循环和分组循环)1若为六支以上参赛队伍则实行分组循环 初赛阶段(11月14日11月28日) :比赛队伍分成两组,组内实行单循环,最终每小组评出组内第一名和第二名参加决赛; 决赛阶段(12月5日):初赛阶段评出的第一名之间对决,评出冠军和亚军;第二名之间对决,评出季军。2. 若为五支队伍则分成两个组,每组决出第一名,争夺冠亚军。注:比赛评选标准: 首先 以比赛获胜的场数进行初步评选,若获胜场数相同则以净胜分数的高低来评选。附则2辩论赛细则1、开篇陈词(双方各3分钟) 由双方一辩进行破题立论,先由正方一辩开始。双方辩手应依据辩题展开理论阐述,不得脱离实际背稿,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阐述完毕。严重脱离实际适当扣分。2、攻辩(提问时间为40秒,回答时间为80秒)(1)首先由正反双方二辩提问,再由正反双方三辩提问,由正方二辩开始(2)双方所提问题应与辩题有关,不得进行人身攻击(3)回答的一方不得向提问的一方提问3、自由辩论(双方各5分钟)(1)自由辩论发言必须在双方之间交替进行,首先由正方选手发言,然后由反方发言,双方轮流,直到时间用完为止;(2)各方耗时累计计算,当一方发言结束,即开始计算另一方用时;(3)在总时间内,各方选手的发言顺序、次数不限。三位选手都要发言,避免只有个别辩手发言。若一方中的三位辩手有一位未发言,要适当扣分;(4)如果一方的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向主席示意放弃发言,也可以轮流发言,直到时间用完为止。放弃发言不影响打分。注: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记时标志,另一辩手必须紧接着发言;若有间隙累计时照常进行。自由辩论提倡积极交锋,对于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放的,适当扣分。发言要积极,健康,与论题有关,禁止进行人身攻击。4、总结陈词(双方各4分钟)由双方三辩作最后的总结陈词,首先由反方开始。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赛整体态势总结陈词,严禁脱离比赛实际状况的背稿,脱离实际适当扣分。5、评委提问回答时间不得超过1分30秒,如果回答时间用时未满,其他辩手可以有一次补充机会。注:其它事项:1每场辩论赛的主席由场地提供方提供。2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对方辩手发言。3比赛中,双方辩手不得进行人身攻击。4在辩论赛中,若参赛双方的亲友团严重影响到会场秩序,则经负责会场秩序的自律部确定,对该方的参赛队伍的总成绩进行适当扣分(13分)。5每场比赛,配置2名监督员(由场地提供方提供),主要负责核查参赛人员以及比赛分数的核算监督。6时间提示方法一:双方立论环节,攻辩环节,自由辩论环节,总结陈词环节每方队员在用时剩30秒时,记时员举黄牌提醒;用时满时,记时员举红牌终止发言(举牌时间持续3秒)。终止红牌时,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方法二:多媒体提示,双方立论环节,攻辩环节,自由辩论环节,总结陈词环节均在最后30秒时,电脑语音提示。7对于评分表,不得随意涂改。作废的评分表由统分组的工作人员予以收回。如有需要须重新向统分组申请表格 附则三辩论赛流程一、主席宣布开始,介绍本场辩题和对阵双方,以及比赛规则。二、双方立论环节(1)正方一辩进行立论。(3分钟)(2)反方一辩进行立论。(3分钟)三、攻辩环节(1)正方二辩向反方二或三辩提问;(2)正方三辩向反方二或三辩提问;(3)反方二辩向正方二或三辩提问;(4)反方三辩向正方二或三辩提问。注:提问时间为40秒,回答时间为80秒(5)正反双方一辩作攻辩小结,由正方一辩开始,时间均为1分30秒。四、自由辩论环节由正方开始,双方各累积5分钟五、总结陈词环节正方四辩作总结(4分钟)反方四辩作总结(4分钟)六、评委提问评委向正反方各提问一个问题七、才艺表演或观众发言八、评委点评九、主席宣布结果并宣布结束 十、 颁奖附则四辩论赛参考评分详细标准团体评分细则一、立论陈词评分标准(15分):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引证恰当,分析透彻。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二攻辩环节评分标准 (20分); 提问简明,击中要害;回答精准,处理问题有技巧;表达清晰,论证合理而有力。需要扣分的情形 :1.提问内容与辩题无关,2.发言内容不健康或进行人身攻击 三、自由辩论评分标准(30分):能速抓住对方观点及漏洞,驳论精到,切中要害,明确阐述本方立论和观点并博采出众。需要扣分的情形:1、对方已经明确回答的问题,仍然纠缠不清的;2、发言不健康,或进行人身攻击的;3、辩论与辩题无关;4、在一方发言完毕另一方停顿时间过长未起立发言。四、总结陈词评分标准(15分):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对对方观点进行质疑,同时强化本方观点,并能首尾呼应。需要扣分的情形: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赛整体态势总结陈词,脱离实际的背稿适当扣分。五、评委提问评分标准(10分):反应敏捷,应对能力强,巧妙回避,且很好的把握现场气氛。六、团体配合评分标准(10分)四位辩手,配合默契,观点统一。注:1、比赛中若连续超时,要适当扣分;(1-3分)2、得分不的涂改,否则视为作废; 3、评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一各最低分,其余求平均数即为最后得分;4、如果辩论赛双方的观众严重影响辩论赛的会场秩序,经自律部确定,辩论赛的总成绩适当扣分(13分),此扣分直接从最后得分中扣出。个人评分细则最佳辩手一、语言表达30分1辩手辩论应符合辩题,不得在主要观点上脱离辩题。10分2辩手应有真情实感,且可以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调节现场气氛。5分3辩手应吐字清晰,语速适当,有肢体语言,语言文明,相互尊敬礼貌。10分 4辩手应运用精炼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5分二、逻辑思维20分1辩手辩论应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论证有力。10分2辩手辩论应层次清晰,围绕本方观点进行辩驳。10分三、辩驳能力15分1辩手可以合理使用各种辩论技巧。5分2辩手能够抓住对方失误,切中要害。5分3辩手可以运用适量例证来反驳对方观点。5分四、整体意识10分1辩手应团结合作,配合默契,观点统一。5分2辩手辩论观点统一,未脱离本方观点。5分五、临场反应10分1辩手应积极回答,从容应对,表现稳定心态和良好素质。5分2辩手反应敏捷,从容应对,不回避。5分 六综合印象15分1仪态着装合理,大方自然。5分2尊重评委,对方辩友以及现场观众。5分3有风度以及幽默感。5分注:1团体第一名第二名及第三名从决赛产生,2最佳辩手从决赛中产生。辩论赛其他相关事项一、辩题搜集 (一)紧紧围绕大学校园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突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符合党和国家政策,视角新颖,有理可循。(二)各校各出4个辩题组成题库,抽取时,签上写明辩题及正反方。(辩题见附则五)二、评委团(一)每个学校提供3个评委组成评委团,每场比赛必须有5名评委,建议每场比赛时参赛双方各出2名评委,第三方出1名评委,评委团成员均由学生组成。是否请老师,比赛双方可自行协商决定。 (二)评委需是大二,大三或大四学生,至少打过3场院级比赛,有较丰富的辩论知识。三、辩手每个学校选出8名辩手组成辩论队,并将名单报给委员会。参赛时参赛选手需带学生证。 四、点评评委每场比赛的双方可协商决定请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