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 .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9918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中考化学试卷(I)卷 一、 填空题 (共4题;共18分)1. (7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生活中,因为石墨具有_,人们把石墨用做干电池的电极。 (2)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抽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香烟燃烧会释放一种有毒气体,该气体为_(填化学式),它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窒息死亡。 (3)“页岩气”是蕴藏在岩层中的天然气。天然气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各大城市中天然气已经逐渐取代了煤作为燃料,请你谈谈天然气做燃料的一条优点:_。 (4)食盐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写出食盐的一种用途:_;加碘食盐给我们提供的是碘_(填“原子”或“元素”)。 (5)学校每周都会给大家发放国家营养餐补贴的牛奶,牛奶中主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_(填一种营养素的名称)。 2. (4分)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标出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2)写出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的含义。 SO42中的“2”表示_SO3中的“3”表示_3. (2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_(填“元素”或“原子”)。 (2)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_。 4. (5分)如图所示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中最有可能是气体的是_(2)将t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 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_。 (3)20 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 (4)若将t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5)若要提纯含少量B杂质的A物质,应该采用的提纯方法是_二、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5. (2分)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面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锹生锈B . 石蜡熔化C . 酒精挥发D . 湿衣服晒干6. (2分)根据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 . 生成物是混合物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D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7. (2分)如图所示的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测溶液 pHB . 检查装置气密性C . 过滤液体D . 稀释浓硫酸8. (2分)在哈尔滨市交通局支持下,已有纯电动公交车上线运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制造纯电动汽车使用的钢化玻璃属于复合材料B . 纯电动公交车上一般配备干粉灭火器C . 车内座椅套是用耐磨且透气性好的合成纤维制成的D . 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可实现绿色出行9. (2分)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Z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Z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X和Y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Z、Y、XB . X、Y、ZC . Y、X、ZD . X、Z、Y10. (2分)将A , B, C 三种物质各10g ,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g.则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 ) A . 5:3B . 5:2C . 4:1D . 5:111.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操作完全符合题意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干燥氨气 B . 测定某溶液的pH C .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D . 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8分)12. (3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请回答: (1)按图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该实验装置存在明显不足,改进措施是_。 (2)在细铁丝的一端系上火柴的目的是_。 13. (8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时所需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F中的液体为浓硫酸,可干燥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1)实验室里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有_(填字母);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颜色 密度 溶解性 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_(填序号)。 (2)MnO2在该反应中可以重复使用,理由是_。 (3)要制备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填字母)。 (4)装置A和B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同种气体的发生装置,A和B相比,A具有有的优点是_。(答出一条即可) (5)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时,如果反应速率过快,则容易引起爆炸,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为预防爆炸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列举两条)_ 、 _。 14. (7分)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写两条即可)_(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_(3)甲、丙两瓶中均放少量水其作用分别是:甲 _ 丙_(4)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反应的中的任意两个文字表达式:_四、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15. (2分)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32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_。 五、 综合题 (共1题;共21分)16. (21分)下图是某课外小组设计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图,请依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其目的是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若想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填序号),收集氧气的恰当时刻是_。 (3)收集完氧气后,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如图2所示的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写出G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 (4)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填或)处通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5)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如何证明该瓶内的氧气已集满?_。 (6)根据所学知识及所给信息回答问题:氨气(NH3)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是_(填字母)。 (7)小华同学利用B、F装置组合制取一瓶氧气,并完成硫燃烧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他发现有点麻烦,于是他对实验操作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改进,一次性就可以完成制取和硫燃烧两个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在A处事先放入少量黑色固体,再用注射器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请分析:小华放入的黑色固体是_,A 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B 处看到明显的现象是_;C 处放氢氧化钠溶液你认为作用是_。(8)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就是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其主要操作步骤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仪器;向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向锥形瓶中放入催化剂;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 a b c d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共4题;共18分)1-1、1-2、1-3、1-4、1-5、2-1、2-2、3-1、3-2、4-1、4-2、4-3、4-4、4-5、二、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5-1、6-1、7-1、8-1、9-1、10-1、11-1、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8分)12-1、12-2、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4-4、四、 计算题 (共1题;共2分)15-1、15-2、五、 综合题 (共1题;共21分)16-1、16-2、16-3、16-4、16-5、16-6、16-7、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