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水泉沟休闲观光果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78121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德市水泉沟休闲观光果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承德市水泉沟休闲观光果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承德市水泉沟休闲观光果园建设项目建议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德市水泉沟休闲观光果园建设项目建 议 书2014年12月16日目 录第一章 总 论2一、 项目提要2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4一、 项目背景4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第三章 项目可行性6一、项目建设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6二、区域优势明显。6三、自然气候适宜。6四、技术支撑强。7第四章 市场分析8一、市场分析8第五章 项目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建设目标9第六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内容10一、建设场地10二、建设内容10第七章、主要技术规范12一、精品水果12二、有机特色蔬菜13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14第九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15第十章 项目运行模式16第十一章 项目效益分析17一、生态效益17二、社会效益17三、经济效益17第十二章 结论18第一章 总 论一、 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承德市水泉沟休闲观光果园建设项目2、项目性质:新建3、项目实施地点:承德市双桥区水泉沟镇4、项目建设期限:3年5、项目建设目标:项目紧扣休闲观光的功能,围绕打造精品的目标,加大建设投入,提升品质品位,把休闲观光果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展示农耕文化、精品农业、特色农业,农家生活等特点,努力使观光农业与旅游业融为一体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样板园区。6、项目建设主要内容:项目建设精品果园3800亩,品种包括苹果、梨、桃、杏、李子、葡萄等;2、果园套作山地时差蔬菜及野菜、西瓜、草莓等共300亩;果园放养生态鸡、鸭5000只;扶持农家乐10家;建设农耕文化展示和体验,包括老式水车、人工抽水泵等农具和碾房、碓窝、手推磨等原生态农家设施。建展示和体验棚500平方米;其他道路、灌溉设施。7、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1500万元;自筹4500万元。8、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年产水果250万公斤,年接待游客10万人,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净利润700万元。项目建设为当地“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机遇;将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的作用,具有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一、 项目背景生态观光农业,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区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新体系。双桥区位于城市核心区,近年来双桥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立足区情实际,紧紧把握我市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机遇,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充实休闲旅游项目为抓手,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主导产业,合理布局规划,美化、优化规划区的生态景观,打造避暑山庄的生态屏障,逐步建设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居住度假、养生康体、文化体验、运动娱乐、商务会议等多元休闲产业链,构筑综合型休闲旅游目的地。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双桥区水泉沟镇,紧邻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项目地所在地,不适宜发展污染大、对环境破坏严重的传统产业,必须对现有产业形态进行转型升级,向生态、精品、高效等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利用原来的果园,进行升级打造,提升水果品质,打造休闲观光采摘,水果采摘、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生态观光农业项目。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休闲观光农业是农业的物质生产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2、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观光休闲农业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3、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能形成大量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能带来各地资源、技术和先进文化,加强了园区与外界社会的沟通与交流,改变当地发民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4、通过园区建设,打造观光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样板和示范,促进和带动全区观光农业及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三章 项目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符合我区产业发展方向。近年来,双桥区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立足区情实际,紧紧把握我市打造国际旅游城市的机遇,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充实休闲旅游项目为抓手,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主导产业。合理布局规划,美化、优化规划区的生态景观,打造避暑山庄的生态屏障,逐步建设休闲旅游、生态观光、居住度假、养生康体、文化体验、运动娱乐、商务会议等多元休闲产业链,构筑综合型休闲旅游目的地。二、区域优势明显。双桥区是承德市中心区,交通条件良好,铁路、公路网络健全。铁路方面京承、京石、承沈、京通四大铁路干线贯穿全境,公路方面,101、111、112三条国道纵横交织,。项目区水泉沟镇位于双桥区北部,紧邻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地理位置优势明显。三、自然气候适宜。双桥区属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清凉多雨,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8.9,年降雨量560mm,平均无霜期156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903h。项目区内土壤多为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上,水质好无污染,适宜花卉生长。而且,项目区海拔350m左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具备生产优质水果、蔬菜的自然条件。四、技术支撑强。项目在技术上依托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市蔬菜所等农业科研单位,以及市农牧局、区农牧局等技术推广单位,可以从发展规划、人才培训、技术支持、市场推广、成果转化等方面对园区的项目建设给予帮助和指导。第四章 市场分析一、市场分析项目是以水果、蔬菜生产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同时承载着农业生产和休闲旅游两项职能,技术支撑到位,完全有能力生产出高产优质的鲜切花产品,同是发挥休闲农业附加价值。生态休闲观光是园区一项重要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从人们旅游情趣多向性来看,追求田园式的生活情趣是个重要的发展趋向。而现实中,这样的景点场所显得相对匮乏,这就为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市场。第五章 项目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资源条件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品种为突破口,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扣休闲观光的功能,围绕打造精品的目标,加大建设投入,提升品质品位,把休闲观 光果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结合起来,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充分展示农耕文化、民族习俗、特色农业,农家生活等特点,努力使观光农业与旅游业融为一体,成为农民增收新的突破点。通过项目捆绑、集中投入、集成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提高园区集约化生产水平,推进适度规模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二、建设目标1、规模:精品果园3800亩,套作山地时差蔬菜300亩,发展农家乐10户。2、果蔬产品单产及品质:三年后示范区水果平均单产2500公斤以上,套作蔬菜当年平均单产1500公斤。产品优质率达到85%以上,有机合格率达95%以上。3、项目建成后年平均旅游人数达10万人以上,旅游收入达1000万元以上。第六章 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内容一、建设场地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承德市双桥区水泉沟镇柳树底村、狮子园村、山神庙村,距离市区不足一公里路程。二、建设内容1、建设精品果园3800亩,品种包括苹果、梨、桃、杏、李子、葡萄等。2、果园套作山地时差蔬菜及野菜、西瓜、草莓等共300亩,其中蔬菜200亩,野菜30亩,西瓜30亩,草莓40亩。套作蔬菜平均单产1500公斤,产品优质率达80%以上,3、果园放养生态鸡、鸭5000只。4、农耕文化展示和体验,包括老式水车、人工抽水泵等农具和碾房、碓窝、手推磨等原生态农家设施。建展示和体验棚500平方米。5、建500立方米畜水池3个,60立方米周转池30个。6、铺设田间灌溉管网15000米,管径3厘米。7、建机耕道3000米,宽3米。8、建田间作业便道2000米,宽1.2米。9、扶持农家乐10家,开发铁罐饭、纯天然麦酱、果汁酒、手工面、野炊烧烤等特色餐饮,满足每天接待游客200人以上食宿。10、建园区停车场2000平方米。第七章、主要技术规范一、精品水果执行标准:有机食品 ( HJ/T80-2001),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建立有机果品的生态环境,采用有机栽培技术,生产安全、营养、优质的高档果品。增加对旅游观光者的吸引力,提高果园效益。 (2)重点突出果树景观,兼顾植物多样性。考虑矮化、藤本、落叶、常青和草本果树的有机结合,进行立体设计。主栽果树应早、中、晚熟合理搭配,延长观光、采摘周期。还要配置赏、食兼用的观赏果树,同时,以少量名贵花木点缀其间,以体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力求四季树姿优美,常年花果飘香。 (3)选栽抗性强、经济价值高的果树。选择具有抗性强、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果树。根据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等条件,选择当地乡土树种和引入适宜栽培的果树种类,体现地方特色。栽植名、优、新树种,拓宽观光者的知识面,增加果园竞争力。园内所有植物应挂上标牌,标明科、属、种、产地、分布及栽培特点等,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4)规范果园管理。同树种、品种的树形整齐划一,采用先进、美观的树形。留果标准一致,果实大小整齐,套袋管理。加强病虫检测,以生物防治为主、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土壤管理以清耕或生草为主,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果园管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5)生产艺术果品。艺术果品是指带有美丽图案或喜庆吉祥文字的红色果品。这类果品附加文化韵味,备受消费者青睐,经济效益好。二、有机特色蔬菜幼龄果园覆盖率低,投入大,效益低,根据蔬菜特点在其行间套作适宜蔬菜生长、效益高、观赏性强的品种,合理地利用土地,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执行标准GBT1963.1-4-2005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标准,采取如下技术措施:1、以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为基础,有机生产为核心,以病虫害防治为重点,推广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以蔬菜产品质量为标准,各茬口作物全年生产中严格执行国家禁限用农药和肥料。2、园区严格执行有机生产管理制度。严格选择合法厂家生产的有品牌的合格投入品,农家肥进行堆制发酵和沼气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建立园区投入品使用登记制度、田间生产管理档案、上市销售情况档案。3、采后处理技术、简易预冷和贮运技术应用。进行加工包装外销,无公害蔬菜产品标识上市。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项目预计总投资600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财政扶持资金1500万元;合作社自筹4500万元。第九章 建设期限和实施的进度安排项目建设年限3年,分3期建设:第一期:2015年,完成项目前期手续跑办,进行老旧果园的改造升级,品种更替。第二期:2016年,完成果园建设3800亩,完成田间路建设,种植山地时差菜、西瓜、草莓300亩,建设农家乐5户。第三期:2017年,完成全部建设任务。第十章 项目运行模式园区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以 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取农户联合土地的方式进行。第十一章 项目效益分析一、生态效益1、观光果园美化环境、调节温度湿度、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创造山青水秀的良好生态环境。2、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既满足人的活动需求,又增强采摘园开发的生态效益和可持续性。二、社会效益1、提升果园及其周边的环境品质,满足人们娱乐、休闲的需求,把人们从繁忙的社会生活中解脱出来。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的发展。3、大幅度拓展劳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繁荣和稳定。4、普及和推广观光农业科学技术、推进观光农业的发展。三、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产水果250万公斤,年接待游客10万人,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净利润700万元。第十二章 结论在经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综合分析后,可以得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桥区牛圈子沟村?和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项目建设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