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网络技术》课程论文试卷样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772143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一代网络技术》课程论文试卷样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一代网络技术》课程论文试卷样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一代网络技术》课程论文试卷样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 计算机工程 学院期末考试卷新一代网络技术 学号: 姓名: 黄文斌 班级: 12级网络安全班 成绩:评语:选题有很强的研究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较为全面的介绍了ipv6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所得数据(考试题目及要求)1考试题目:XXX网络新技术概述要求:1、从本学期所介绍的几种网络新技术中选择一、两种自己感兴趣的网络技术。2、结合参考网络资源总结和概述该网络技术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3、课程学习心得和总结300字以上。4、字数在8000字以上,可以参考借鉴但是严禁抄袭!5、评语根据本学期本人的实验情况及课程学习的心得和体会自己填写。6、A4纸打印,左侧页装订,并随实验报告提交一份电子版的文档。IPv6 技术一 概述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当今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互联网的巨大成功有目共睹。现在被全球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协议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是“互联网协议第四版”,已经有30年的历史。从技术上看,尽管IPv4在过去的应用具有辉煌的业绩,但是现在看来已经露出很多弊端。全球范围内WLAN、2.5G、3G无线移动数据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通信模式的形成,由于移动通信用户的增长要比固定网用户快得多,特别是各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考虑到随时随地的、任何形式、直接的个人多媒体通信的需要,现有的IPv4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络市场对地址空间、端到端的IP连接、服务质量、网络安全和移动性能的要求。因此人们寄希望于新一代的IP协议来解决以上问题。IPv6协议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的,它是“互联网协议第六版”的缩写。在设计IPv6时不仅仅扩充了IPv4的地址空间,而且对原IPv4协议各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考虑,做了大量改进。除了提出庞大的地址数量外,IPv6与IPv4相比,还有很多的工作正在进行以期得到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可管理性,对QoS和多播技术的支持也更为良好。二 Ipv4尴尬的现状Internet起源于1968年开始研究的ARPANET,当时的研究者们为了给ARPANET建 立一个标准的网络通信协议而开发了IP协议。IP协议 开发者当时认为ARPANET的网络个数不会超过数十个,因 此他们将IP协议的地址长度设定为32个二进制数位, 其中前8位标识网络,其余24位标识主机。然而随着 ARPANET日益膨胀,IP协议开发者认识到原先设想的网络个 数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于是他们将32位IP地址分 成了三类:A类,用于大型企业;B类,用于中型企 业;C类,用于小型企业。A类、B类、C类地址可以标 识的网络个数分别是128、16384、2097152,每个网络可容纳的主 机个数分别是16777216、65536、256。虽然对IP地址进行分类大大增 加了网络个数,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一个 C类网络仅能容纳256个主机,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使 得许多企业网络中的主机个数都超出了256,因此, 尽管这些企业的上网主机可能远远没有达到B类地 址的最大主机容量65536,但InterNIC不得不为它们分配B类地址 。这种情况的大量存在,一方面造成了IP地址资源 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导致B类地址面临着即将被 分配殆尽的危险。非传统网络区域路由(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CIDR),是节省B类地址的一个紧急措施。CIDR的原理是为那些拥有数千个网络主机的企业分配一个由一系列连续的C类地址组成的地址块,而非一个B类地址。例如,假设某个企业网络有1500个主机,那么可能为该企业分配8个连续的C类地址,如:192.56.0.0至192.56.7.0,并将子网掩码定为255.255.248.0,即地址的前 21位标识网络,剩余的11位标识主机。尽管通过采用 CIDR,可以保护B类地址免遭无谓的消耗,但是依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IPv4面临的地址耗尽问题。另一个延缓IPv4地址耗尽的方法是网络地址翻译(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AT),它是一种将无法在Internet上使用的保留IP地址翻译成可以在Internet上使用的合法IP地址的机制。NAT使企业不必再为无法得到足够的合法IP地址而发愁了,它们只要为内部网络主机分配保留IP地址,然后在内部网络与 Internet交接点设置NAT和一个由少量合法IP地址组成的IP地址池,就可以解决大量内部主机访问Internet的需求了。由于目前要想得到一个A类或B类地址十分困难,因此许多企业纷纷采用了NAT。然而,NAT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首先,NAT会使网络吞吐量降低,由此影响网络的性能。其次,NAT必须对所有去往和来自Internet的IP数据报进行地址转换,但是大多数NAT无法将转换后的地址信息传递给IP数据报负载,这个缺陷将导致某些必须将地址信息嵌在IP数据报负载中的高层应用如FTP和 WINS注册等的失败。 三 IPv6 技术简介(一)、IPv6 的地址格式和结构与 IPv4 的 32 地址相比,IPv6 的地址要长的多。IPv6 共有 128 位地址,是 IPv4 的整整四倍。与 IPv4 一样,一个字段由 16 位二进制数组成,因此,IPv6 有 8 个字段。每个字段的最大值为 16384,但在书写时用四位的十六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字段与字段之间用“:”隔开,而不是原来的“.”,而且字段中前面为零的数值可以省略,如果整个字段为零,那么也可以省略。128 位地址所形成的地址空间在可预见的很长时期内,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象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唯一的地址。128 位地址空间包含的准确地址数是 340,282,366,920,938,463,463,374,607,431,768,211,456。IPv6 的地址如上图所示。其书写格式为 X:X:X:X:X:X:X:X,其中每一个 X 代表四位十六进制数。除了 128 位的地址空间,IPv6 还为点对点通信设计了一种具有分级结构的地址,这种地址被称为可聚合全局单点广播地址(Aggregatable global unicast address),开头 3 个地址位是地址类型前缀,用于区别其它地址类型,其后依次为 13 位 TLA ID、32 位 NLAID、16 位 SLA ID 和 64 位主机接口 ID,分别用于标识分级结构中自顶向底排列的 TLA(TopLevel Aggregator,顶级聚合体)、NLA(Next Level Aggregator,下级聚合体)、SLA(Site Level Aggregator,位置级聚合体)和主机接口。 “FP”是就是地址前缀(也称为“格式前缀”),用于区别其它地址类型,TLA 是与长途服务供应商和电话公司相互连接的公共网络接入点,它从国际 Internet 注册机构(如IANA)处获得地址。NLA 通常是大型 ISP,它从 TLA 处申请获得地址,并为 SLA 分配地址。SLA 也可称为订阅者(subscriber),它可以是一个机构或一个小型 ISP。SLA 负责为属于它的订阅者分配地址。SLA 通常为其订阅者分配由连续地址组成的地址块,以便这些机构可以建立自己的地址分级结构以识别不同的子网。分级结构的最底层是网络主机。(二)、IPv6 中的地址分类IPv6 定义了三种不同的地址类型。分别为单点传送地址(Unicast Address),多点传送地址(Multicast Address)和任意点传送地址(Anycast Address)。所有类型的 IPv6 地址都是属于接口(Interface)而不是节点(node)。一个 IPv6 单点传送地址被赋给某一个接口,而一个接口又只能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节点,因此一个节点的任意一个接口的单点传送地址都可以用来标示该节点。IPv6 中的单点传送地址是连续的,以位为单位的可掩码地址与带有 CIDR 的 IPv4 地址很类似,一个标识符仅标识一个接口的情况。在 IPv6 中有多种单点传送地址形式,包括基于全局提供者的单点传送地址、基于地理位置的单点传送地址、NSAP 地址、IPX 地址、节点本地地址、链路本地地址和兼容 IPv4 的主机地址等。多点传送地址是一个地址标识符对应多个接口的情况(通常属于不同节点)。IPv6 多点传送地址用于表示一组节点。一个节点可能会属于几个多点传送地址。这个功能被多媒体应用程序所广泛使用,它们需要一个节点到多个节点的传输。RFC-2373 对于多点传送地址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并给出了一系列预先定义的多点传送地址。任意点传送地址也是一个标识符对应多个接口的情况。如果一个报文要求被传送到一个任意点传送地址,则它将被传送到由该地址标识的一组接口中的最近一个(根据路由选择协议距离度量方式决定)。任意点传送地址是从单点传送地址空间中划分出来的,因此它可以使用表示单点传送地址的任何形式。从语法上来看,它与单点传送地址间是没有差别的。当一个单点传送地址被指向多于一个接口时,该地址就成为任意点传送地址,并且被明确指明。当用户发送一个数据包到这个任意点传送地址时,离用户最近的一个服务器将响应用户。这对于一个经常移动和变更的网络用户大有益处。那么从接口主机来讲(主要从功用来分),IPv6 又可以把主机接口类型进行地址配置:全球地址(Globally)、全球单播地址(unicast)、区域地址(on-site)、链路本地地址(link local address)、地区本地地址(site local address)、广播地址(Broadcast)、多播群地址(multicast group address)、任播地址(anycast address)、移动地址(Mobility)、家乡地址(home address)、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三)、IPv6 中的地址配置大家知道,当主机 IP 地址需要经常改动的时候,手工配置和管理静态 IP 地址是一件非常烦琐和困难的工作。在 IPv4 中,DHCP 协议可以实现主机 IP 地址的自动设置。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一个 DHCP 服务器拥有一个 IP 地址池,主机从 DHCP 服务器申请 IP 地址并获得有关的配置信息(如缺省网关、DNS 服务器等),由此达到自动设置主机 IP 地址的目的。 IPv6 继承了 IPv4 的这种自动配置服务,并将其称为全状态自动配置(stateful auto configuration)。除了全状态自动配置,IPv6 还采用了一种被称为无状态自动配置(stateless auto configuration)的自动配置服务。在无状态自动配置过程中,主机首先通过将它的网卡 MAC地址附加在链接本地地址前缀 1111111010 之后,产生一个链接本地单点广播地址(IEEE 已经将网卡 MAC 地址由 48 位改为了 64 位。如果主机采用的网卡的 MAC 地址依然是 48 位,那么 IPv6 网卡驱动程序会根据 IEEE 的一个公式将 48 位 MAC 地址转换为 64 位 MAC 地址)。接着主机向该地址发出一个被称为邻居探测(neighbor discovery)的请求,以验证地址的唯一性。如果请求没有得到响应,则表明主机自我设置的链接本地单点广播地址是唯一的。否则,主机将使用一个随机产生的接口 ID 组成一个新的链接本地单点广播地址。然后,以该地址为源地址,主机向本地链接中所有路由器多点广播一个被称为路由器请求(router solicitation)的数据包,路由器以一个包含一个可聚合全局单点广播地址前缀和其它相关配置信息的路由器公告来响应该请求。主机用它从路由器得到的全局地址前缀加上自己的接口 ID,自动配置全局地址,然后就可以与 Internet 中的其它主机通信了。使用无状态自动配置,无需手动干预就能够改变网络中所有主机的 IP 地址。例如,当企业更换了联入 Internet 的 ISP 时,将从新 ISP 处得到一个新的可聚合全局地址前缀。ISP把这个地址前缀从它的路由器上传送到企业路由器上。由于企业路由器将周期性地向本地链接中的所有主机多点广播路由器公告,因此企业网络中所有主机都将通过路由器公告收到新的地址前缀,此后,它们就会自动产生新的 IP 地址并覆盖旧的 IP 地址。(四)、IPv6 中的安全协议安全问题是 Internet 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在 IP 协议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安全性,因而在早期的 Internet 上时常发生诸如企业或机构网络遭到攻击、机密数据被窃取等事情。为了加强 Internet 的安全性,从 1995 年开始,IETF 着手研究制定了一套用于保护IP 通信的 IP 安全(IP Security,IPSec)协议。IPSec 是 IPv6 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 IPv4的一个可选扩展协议。IPSec 提供了两种安全机制:认证和加密。认证机制是指 IP 通信的数据接收方能够确认数据发送方的真实身份以及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遭到改动。加密机制通过对数据进行编码来保证数据的机密性,以防数据因在传输过程中被他人窃取而失密。IPSec 的认证包头(Authentication Header,AH)协议定义了认证的应用方法,封装安全负载(Encapsulating Security Payload,ESP)协议定义了加密和可选认证的应用方法。在实际进行 IP 通信时,可以根据安全需求同时使用这两种协议或选择使用其中的一种。AH 和 ESP 都可以提供认证服务,不过,AH 提供的认证服务要强于 ESP。在一个特定的 IP 通信中使用 AH 或 ESP 时,协议将与一组安全信息和服务发生关联,称为安全关联(Security Association,SA)。SA 可以包含认证算法、加密算法、用于认证和加密的密钥。IPSec 使用一种密钥分配和交换协议,如 Internet 安全关联和密钥管理协议(ISAKMP),来创建和维护 SA。SA 是一个单向的逻辑连接,即两个主机之间的认证通信将使用两个 SA,分别用于通信的发送方和接收方。 IPSec 定义了两种模式的 SA:传输模式 SA 和隧道模式 SA。传输模式 SA 是在 IP 包头(以及任何可选的扩展包头)之后和任何高层协议(如 TCP 或 UDP)包头之前插入 AH 或 ESP 包头,隧道模式 SA 是将整个原始的 IP 数据包放入一个新的 IP 数据包中。在采用隧道模式 SA时,每一个 IP 数据包都有两个 IP 包头:外部 IP 包头和内部 IP 包头。外部 IP 包头指定将对 IP 数据包进行 IPSec 处理的目的地址,内部 IP 包头指定原始 IP 数据包最终的目的地址。传输模式 SA 只能用于两个主机之间的 IP 通信,而隧道模式 SA 既可以用于两个主机之间的IP 通信,还可以用于两个安全网关之间或一个主机与一个安全网关之间的 IP 通信。安全网关可以是路由器、防火墙或 VPN 设备。作为 IPv6 的一个组成部分,IPSec 是一个网络层协议。它只负责其下层的网络安全,并不负责其上层应用的安全,如 Web、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等。因此,验证一个 Web 会话,依然需要使用 SSL 协议。(五)、IPv6 的功能变化IPv6 技术在 IP 报头中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 IPv4 功能,加强了 IPv4 原有的一些功能,并且还增加了许多新功能。这些新增的功能是:1、anycast 功能anycast 是指向提供同一服务的所有服务器都能识别的通用地址(anycast 地址)发送 IP分组,路由控制系统可以将该分组送至最近的服务器。例如,利用 anycast 功能用户可以访问到离他最近的 DNS 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等。2、即插即用功能这里所说的即插即用功能是指计算机在接入 Internet 时可自动获取、登录必要的参数的自动配置功能和地址检索等功能。3、安全功能上面已经介绍过了。4、QoS 功能利用 IPv6 头标中的 4 比特优先级域和 24 比特的流标记域为进行业务优先级控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互联网接入设备的日益复杂化和服务类型的多样化,网络基础设施为上层提供各种服务质量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六)、IPv4 向 IPv6 的过渡尽管 IPv6 比 IPv4 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将 Internet 和各个企业网络中的所有系统全部从 IPv4 升级到 IPv6 是不可能的。IPv6 与 IPv4 系统在 Internet 中长期共存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因此,实现由 IPv4 向 IPv6 的平稳过渡是导入 IPv6 的基本前提。确保过渡期间 IPv4 网络与 IPv6 网络互通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从 IPv4 过渡到 IPv6 的方法有 3 种:兼容 IPv4 的 IPv6 地址、双 IP 协议栈和基于 IPv4 隧道的 IPv6。1、兼容 IPv4 的 IPv6 地址是一种特殊的 IPv6 单点广播地址,一个 IPv6 节点与一个 IPv4节点可以使用这种地址在 IPv4 网络中通信。这种地址是由 96 个 0 位加上 32 位 IPv4 地址组成的,例如,假设某节点的 IPv4 地址是 192.56.1.1,那么兼容 IPv4 的 IPv6 地址就是0:0:0:0:0:0:C038:101。2、双 IP 协议栈是在一个系统(如一个主机或一个路由器)中同时使用 IPv4 和 IPv6两个协议栈。这类系统既拥有 IPv4 地址,也拥有 IPv6 地址,因而可以收发 IPv4 和 IPv6两种 IP 数据包。3、与双 IP 协议栈相比,基于 IPv4 隧道的 IPv6 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技术,它是将整个IPv6 数据包封装在 IPv4 数据包中,由此实现在当前 IPv4 网络中的 IPv6 节点与 IPv4 节点之间的 IP 通信。基于 IPv4 隧道的 IPv6 实现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封装、解封和隧道管理。封装,是指由隧道起始点创建一个 IPv4 数据包头,将 IPv6 数据包装入一个新的 IPv4 数据包中。解封,是指由隧道终结点移去 IPv4 包头,还原原始的 IPv6 数据包。隧道管理,是指由隧道起始点维护隧道的配置信息,如隧道支持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的尺寸等。IPv4 隧道有四种方案:路由器对路由器、主机对路由器、主机对主机、路由器对主机。四 ipv6的技术优势IPv6协议要在电信网络上获得广泛应用,必须具有支持新型业务的能力,或者至少能使已有的IPv4业务得到改善和增强,否则,运营商就缺乏使用IPv6协议的动力。目前看来,IPv6在支持业务方面主要有以下技术优势: (一)巨大的IP地址空间方便了多样化业务的部署和开展 在IPv4网络中,公有IP地址的不足导致了用户广泛采用私有IP地址。为了实现用户私网中发出的IP包在公网上可路由,在用户网络与公网交界处需要NAT设备实现IP报头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等信息的翻译。当终端进行音视频通信时,仅仅进行IP报头中的地址转换是不够的,还需要对于IP包净负荷中的信令数据进行转换,这些都需要复杂的NAT穿越解决方案。总之,私有IP地址及NAT的采用限制了多媒体业务的开展,特别是当通信双方位于不同的私网中时,即使媒体流穿越了NAT设备,还需要经过中间服务器的中转,降低了媒体流传送的效率,也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而在IPv6网络环境中,充足的IP地址量保证了任何通信终端都可以获得公有IP地址,避免了IPv4网络中私有IP地址带来的NAT穿越问题,能更好地支持多样化的多媒体业务。 (二)内置IPSec协议栈提供了方便的安全保证 在IPv4网络中,NAT设备修改IP报头的方法和IPSec基于摘要的数据完整性保护是矛盾的,影响了IPSec的部署。由于IPSec已经成为IPv6协议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而且IPv6网络中的终端可以普遍得到公有IP地址,因此能很方便地利用IPSec协议保护业务应用层面的数据通信。如日本NTT公司目前的m2m-x平台就充分利用了IPv6IPSec机制,当用户终端之间要进行通信时,可根据运营商或用户自己设定的策略实现数据的私密性保护、源认证和完整性保护。 (三)移动IPv6提供了IP网络层面终端的移动性 IPv6协议集成了移动IPv6,因此移动性是IPv6的重要特色之一。有了移动IPv6后,移动节点可以跨越不同的网段实现网络层面的移动,即使移动节点漫游到一个新的网段上,其它终端仍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原来的IP地址找到它并与之通信。IPv4协议中也有移动IPv4协议,但IPv4基本协议和移动IPv4协议是两个相对分离的部分。移动IPv6在设计时采取了许多改进措施,例如取消了移动IPv4中采用的外地代理,这些措施方便了移动IPv6的部署。 总之,IPv6协议的引入提供了一种新的网络平台,它使得大量、多样化的终端更容易接入IP网,并在安全和终端移动性方面比IPv4协议有了很大的增强。地址空间巨大、内置IPSec和移动IPv6只是IPv6在支持新业务方面的几个主要特征,在这些特征之上会衍生出许多新的特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业务层面的能力。 六IPv6特色应用 (一)IPv6与RFID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 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其应用将给零售、物流等产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由于IPv6的地址空间巨大,对于RFID来说非常适合,IPv6的大量地址可以实现为每一个RFID分配一个地址,这在地址资源相当匮乏的IPv4来看是难以想象的。 (二)IPv6与家庭网络 互联网在全球普及之后“家庭网络”的概念开始出现,但是由于IPv4地址的稀缺,当众多的信息家电通过家庭网关连入网络时,IPv4有限的地址资源无法为所有信息家电分配惟一的IPv4地址,只能利用诸如NAT、私有地址空间等技术来绕过这一限制,但复杂的设置和管理将严重阻碍用户对于新技术的接受程度。IPv6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三)IPv6与三重服务(tripleplay) 从业务性质来看,triple-play中包含了基本语音业务、高速数据业务和高质量视频业务这三类电信业务。从接收媒介来看,triple-play中包括话音业务、基于电视的业务和基于计算机的业务。基于电视的业务主要与视频业务(特别是电视业务)相关,包括广播电视、高清晰度电视、PPV、VOD、电子节目导航、PVR、iTV等多种业务形式,视频的质量与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的质量相当;基于计算机的业务主要与视频和数据业务相关,包括高速上网、实时电视、VOD、视频会议、交互式游戏等,需要支持连接共享,对家庭来说,接入速度至少要3Mbit/s;话音业务则主要包括传统的电话业务、IP话音业务。随着电信运营商开展三重服务,越来越多的设备和业务都变成IP传输,随之而来的是需要越来越多的网络地址并且需要网络能够支持即插即用,而IPv6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四)IPv6与移动 IPv6将为移动通信带来无限的发展空间,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IPv6有着巨大的地址空间IPv6为全球数十亿的用户提供足够多的地址,特别是充满生机的移动市场,采用IPv6之后,有了足够的IP地址, IPv4中的NAT将不再需要,这将使移动IPv6的部署更加简单直接,由于不再需要管理内部地址与公网地址之间的网络地址翻译和地址映射,使得网络的部署工作只需要管理比IPv4少的网络元素和协议。 2提供端到端的对等通信今天的因特网上NAT被广泛地使用,绝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方式,这种状况完全无法满足人们对未来移动网络的要求,因为移动手机之间及与其它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绝大部分都要求是对等的,因此需要有全球地址而不是内部地址,去掉NAT将使通信真正实现全球可达、任意点到任意点的连接、网络发起的IP业务等,这对于未来蜂窝网络和因特网之间的互通来说是最有益的,对这些网络的持续成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3内嵌的安全机制IPv6标准完整组成的一部分是对安全机制的定义,而在IPv4标准中安全问题是一个补充的可选部分。IPv6将安全作为标准的有机组成部分,IPv6的全球编址模式要求安全的部署应该在更加协调统一的层次上,而不是像IPv4那样通过叠加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安全。通过IPv6中的 IPsec可以对IP层上的通信提供加密/授权。通过移动IPv6可以实现远程企业内部网(如企业VPN网络)的无缝接入,并且可以实现永远连接。 4方便的自动配置IPv6中主机地址的配置方法包括无状态自动配置、全状态自动配置(DHCPv6)和静态地址,这意味着在IPv6环境中的编址方式能够实现更加有效率的自我管理,使得移动、增加和更改更加容易,并且显著降低了网络管理的成本。无状态自动配置是移动节点获得地址的重要方法,节点采用邻居发现机制自动获取独一无二的全球可路由地址,这种即插即用的地址配置方式不需要用户或者运营商进行人工干预,非常符合移动设备的上网要求;而全状态自动配置如DHCP则要求增加一个服务器,同时也增加了运营和维护的工作。 5服务质量(QoS)的保证IPv6的头标增加了一个流标记域,20位长的流标记域使得任何网络的中间点都能够确定并区别对待某个IP地址的数据流,尽管目前流标记的确切使用方法尚未标准化,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可以用来支持未来基于服务水平和其它标准的新的计费系统等。IPv6还通过另外几种方法来改善服务质量,主要有提供永远连接、防止服务中断及提高网络性能等。 6IPv6通过静态的家乡地址来识别每个节点移动节点离开家乡子网时向其家乡链路上的家乡代理发送其当前位置的信息,家乡代理截获发送到该移动节点地址的数据包并用隧道将数据发送到移动节点当前的位置。这一机制对于IP以上的所有网络层(如TCP、UDP以及所有的应用)都是完全透明的,因此移动节点的DNS记录指向的是节点的家乡地址,当移动节点改变其因特网的接入点时不需要更改其DNS记录,实际上移动IPv6只是影响了数据包的选路,而独立于路由协议本身(如RIP、OSPF等)。 (五)IPv6与Wi-Fi和Wi-Max Wi-Fi和Wi-Max都将是IPv6走向实用的主要驱动力之一。随着Wi-Fi、Wi-Max的发展,对IP地址的要求将会急剧增长,从而驱动IPv6的发展,而且IPv6的新的特性也将为这些技术和应用的实现带来更多方便,除了能够提供大量的地址空间之外,IPv6即插即用的特性、不需要通过NAT的端到端通信等,都将为这些移动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IPv6并非十全十美、一劳永逸,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IPv6只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过渡需要时间和成本,但从长远看,IPv6有利于互联网的持续和长久发展。它在不久的将来将取代目前被广泛使用的IPv4。每个人将拥有更多IP地址。 六 心得与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