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764852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提分必备:期末专题复习二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从微观的视角认识世界,下列对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 A .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B .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发生了变化C . 氮气和氧气的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D .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它们体积之和:分子之间有间隔2. (2分)规范的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所示操作正确的是( )A .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B . 称量NaClC . 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D . CO2验满3. (2分)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 )A . 马踏飞燕(青铜器)B . 龙泉剑(铁器)C . 金缕衣D . 塑料器具4. (2分)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漏气的是( )A . B . C . D . 5. (2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细胞结构知识分析,引起枫叶颜色变化的物质存在于哪种结构中( ) A . 叶绿体B . 细胞核C . 液泡D . 细胞壁6. (2分)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由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A .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 .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 .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 .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7. (2分)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该用到的是( )生理盐水 清水 红墨水 亚甲基蓝溶液 消毒牙签 刀片A . B . C . D . 8. (2分)如果用右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选项123A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植物B系统器官组织C爬行动物脊椎动物动物D细胞器官组织A . AB . BC . CD . D9. (2分)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 . 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 . 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 .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10. (2分)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液化,后汽化B . 先汽化,后液化C . 只有液化D . 只有汽化11. (2分)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海波在CD段是固态B . 海波的熔点是48C . 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D . 海波熔化经历了12min12. (2分)某登山队要到山顶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点到山顶C容易B . B点到山顶C容易C . 从正南到山顶C容易D . 从正北到山顶C容易13. (2分)玻片上写有“96”的字样,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A . 96B . 96C . 69D . 6914. (2分)测定肺活量时,每人重复三次,取下列哪一项作为受测者的肺活量最正确?( ) A . 最大值B . 最小值C . 平均值D . 第一次测得的数值15. (2分)如图所示,甲、乙两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甲、乙的边长比为1:2,则甲、乙的密度比为( ) A . 1:2B . 2:1C . 1:1D . 4:116. (2分)在敞口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A . 逐渐升高B . 不变C . 逐渐降低D . 忽高忽低17. (2分)(2015绍兴)在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对照”的科学方法,下列实验与这一科学方法不符合的是( )A . 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B . 研究蒸发快慢影响的因素C . 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18. (2分)(原创)皑皑冰原,蕴藏着无数的自然奥秘。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是一项很有科技含量,也很有意思的事情,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科技工作者。2014年2月8日,五星红旗又一次在白茫茫的南极大陆飘扬,分外显眼。站如其名,南极泰山站(如图所示)在中国极地科考史上树起了一座新的高峰。而南极气温最低可达89.2 ,则当地应选用的温度计是:( )物质固态煤油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熔点/3011739A . 水银温度计B . 酒精温度计C . 煤油温度计D . 三种温度计都行19. (2分)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蚯蚓对土壤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 ) A . 设计甲(有蚯蚓)、乙(无蚯蚓)两容器作为对照实验B . 甲、乙两容器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泥土和沙土C . 在甲容器中放入5条蚯蚓D . 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20. (2分)如图为蚕豆种子的胚的结构示意图,种子萌发后,能发育成叶子的结构是( )A . 胚根B . 胚轴C . 胚芽D . 子叶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21. (7分)鸡蛋的形状呈_ ,内部有一个空气囊,气囊在鸡蛋_ 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 _,若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 _, 慢,最后_ 。若鸡蛋放在食酷中,观察到有_ ,长时间后,又会出现_ 的现象。22. (3分)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测量时正确读数很关键。请根据图示填空。(1)图甲中,物体的长度是_cm 。(2)图乙是体温计,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3)图丙中,小石块的体积为_cm3。23. (1分)某学生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不小心把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搞错了,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32g,游码的标志为3.3g,则该物体的实际质量为_。 24. (3分)从内能、热量和温度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物理量填在下边的空线上:水放热的“热”是指_。)水太热的“热”是指_。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25. (4分)用稳定的加热设备(加热过程无热损失),给一种固体持续均匀地加热一段时间,根据测量结果绘出了如图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可以发现,该固体是_(晶体、非晶体)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该物质在固态时吸收的热量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液态时吸收的热量;如果加热相同时间,该物质在固态时吸收的热量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液态时吸收的热量,若固态时的比热容为0.5103J/(kg),则液态时的比热容为_J/() 三、 综合题 (共8题;共37分)26. (5分)有一质量为0.5千克的空瓶,用它装满水,水和瓶的总质量是2千克。酒精密度为0.8103千克/米3 , 若用此瓶改装酒精,最多能装下多少千克?若用此瓶改装另一种液体,装满时称得液体的瓶总质量是3.2千克,这种液体密度是多少?27. (6分)一位渔民在长江口打鱼时捞到一头“大死鱼”。它身体呈鱼形,身上有鳍,体长3米,背呈浅蓝色,上下颌有牙齿30颗,眼不发达,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体内有一脊柱,有肺、心脏、胃、肝、肠等器官,与人相似,还怀有已死亡的幼体。围观村民们议论纷纷,对这“动物”的类别进行探究。提出问题:_?建立假设:村民甲认为此“动物”是鱼类;:村民乙认为此“动物”是哺乳类。获取证据:村民甲的证据:_;_。村民乙的证据:_;_。结论:根据上述动物的特征和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_(填“村民甲”或“村民乙”)的假设是正确的。28. (4分)观察眼球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眼球周围的白色部分叫做巩膜,俗称“白眼”,它是眼球最外层的纤维膜,起到了保护眼球的作用,属于_组织;(2)眼球的睫状肌能够自主进行收缩和舒张,从而控制眼球晶状体的凹凸程度,睫状肌属于_组织; (3)位于眼底的视网膜是由许多视觉细胞组成,它能够感知光线的变化和色彩,并通过视神经将感知的图像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因此,视网膜属于_组织; 从上述资料看,眼球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_。29. (4分)来自地球内部的巨大能量形成了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它的山顶广泛分布着角峰和冰斗谷。试回答下列问题。 (1)喜马拉雅山脉山顶的角峰和冰斗谷主要是_作用形成的。(2)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是_力和_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在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力作用。30. (6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1)请依次写出上文括号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_31. (3分)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及杯内液体的总质量为_g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_cm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63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kg/m3 32. (6分)欣欣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欣欣实验时选择碎末状的冰并用水浴法加热,这是为了使冰_(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度数为_(3)欣欣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物质第4min时的内能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6min时的内能(4)由实验可知冰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观察图象看出冰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若它们吸收热量相同,冰升高的温度是水的2倍,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冰的比热容为_J/(kg)(5)欣欣还想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她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她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试管中水的沸腾现象33. (3分)小航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航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测盐水的体积为_cm3 接着小航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_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kg/m3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21-1、22-1、22-2、22-3、23-1、24-1、25-1、三、 综合题 (共8题;共37分)26-1、27-1、28-1、28-2、28-3、29-1、29-2、29-3、30-1、30-2、30-3、31-1、31-2、31-3、32-1、32-2、32-3、32-4、32-5、3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