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贸易摩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76428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欧贸易摩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欧贸易摩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欧贸易摩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欧贸易摩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中欧贸易摩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来,欧盟实行大幅调整政策,中欧高层领导人互访频繁,双边贸易迅猛增加,中欧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呈现出快速增长、稳步发展和日益加深和扩展等重要特征。同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也日益频繁,经济联系愈来愈密切。在欧盟于XX年5月扩大至25国后,欧盟已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也自XX年成为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在经济领域的摩擦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顶峰。这种频繁的贸易摩擦让人不禁想起中国与欧盟国旷日持久的贸易冲突。中国也成为世界反倾销诉讼涉案最多的国家,针对中国的反补贴案件也在日益增多。在欧盟东扩之后尤其突出。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成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问题。 实际上,欧洲对中国的抵触情绪已经演绎出不少与文明相悖的荒诞事实:西班牙的中国鞋店被砸,法国媒体热炒中国女留学生工业间谍案,瑞典出炉中国学者间谍案,部分欧洲评论家把中国标签为“一个擅长抄袭的国家”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欧盟是一个发育成熟的大市场,其商品、科技、劳务、服务和旅游都非常发达。整体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是世界上第一大经济贸易集团。因此,积极应对和妥善解决对外贸易中的摩擦问题,创建和谐贸易环境,对于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共荣互惠的中欧双边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一)国外研究现状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开始大量出现。早期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有关中欧贸易的关系,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艾伦 塞克斯(alan sykes)的国际一体化商品市场的产品标准(1995年),研究成果较多为以后的研究所引述。 尼尔 甘戴尔(neil gandal)和欧兹 塞尔(ozshy)的“标准话政策与国际贸易”(XX年)研究了政府是否承认外国标准的政策行为,得出的结论是当地政府政策只限于承认所有外国标准或不承认任何外国标准是,如果网络外部性显著,那么所有国家会相互承认所有的标准。对于发展中欧贸易摩擦方面的问题,一些学者也作了专门的研究。例如,谢丽斯蒂芬森的“标准,合格评定与发展中国家”(1997)从政策与制度层面对发展中国家有关标准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选择是采纳现有的国际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化指导原则。”如果尚无国家标准,那么发展中国家的最佳选择是“采纳它们主要贸易现有的国际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国际标准化指导原则。”早期的研究包括baumol(1971),blackburst(1977),gatt(1971),pehtig(1976),siebert(1973),markusen(1975)和walter(1975,1976)等有关论著。80年代以来,关于世界经济发展、贸易自由化和环境稳定性问题受到有关各方的关注,成为全球性话题。到目前为止国外还尚未有关于绿色贸易壁垒的提法,主要以“环境贸易壁垒”一词出现。研究主要集中在环保法规、标准,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和国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方面。国外对环境壁垒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对立观点,一部分观点趋向于赞成和肯定,如波特(1991)研究认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加上企业的创新会使环境与竞争力之间的矛盾消失,因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法规能够激励企业创新,通过促使企业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加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乔恩普罗特认为企业采取超越现有环境标准和法规的管理方法能够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部分则持否定的态度,如miohaelj.ferrantin。(1997年)认为不同的国家对内会出现竞相降低环境标准的情况,即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担心别国或地区采用较低的环境技术标准引起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劣势,为避免竞争性损害而竞相采取相对低的环境技术标准。因此,各国或地区间都会采取次优的环境政策,因为全球环境是人类的公共产品,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就会有把不经济的外部性转嫁给别国的倾向,即采取较低的环境标准,最终使得其他国家的环境因此而遭到破坏。keith e.maskus,john s.wilson,(XX)他们认为非关税壁垒使发展中国家为了迎合这种命令式的标准而承担了额外的成本。赞成环境壁垒的学者认为贸易自由化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而持反对意见的学者则认为环境贸易壁垒会对贸易和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c.p.chandrasekhar和 jayati ghosh (XX年)通过分析乌拉圭回合和多哈回合中主要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对待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同态度,得出结论:“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危险不是来自外部的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运动,而其重要的敌人在于内部”,也就是说国家间所采取的绿色贸易壁垒会阻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二)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撰写了关于贸易摩擦的书籍和*如:具有代表性的有李志军的怎样打造“技术壁垒”的矛与盾和陈志田、叶柏林于XX出版的贸易技术壁垒与商品进出口,以及张海东于XX年出版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对外贸易。这些著作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形成、相关法规、制度和主要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都做了具体的阐述,对中国的应对措施做了大量的分析。而未能与企业实际结合起来目前国内对于纺织业贸易壁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贸易保护,技术壁垒等热点问题上,而且根据所读文献来看中国对绿色壁垒的研究较晚,基本都是在1995年以后。目前,我国学者已就绿色壁垒的定义、特点、作用、形成原因、应对措施等做了较多的研究,如张宝珍(1995)、王金南等(XX)、薛淑云(XX)等。有关纺织品服装行业的绿色壁垒的研究也有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包括刘绍坚(XX)、庄谨(XX)、郭秀君(XX)、廖宁(XX)、王仲辉(XX)、等。当前,绿色贸易壁垒己经成为国际贸易中重要的新兴贸易壁垒之一,鉴于绿色壁垒在当前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国内很多学者对绿色壁垒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苗建军(XX)提出了广义绿色壁垒的概念。梁咏(XX)定义了狭义的绿色贸易壁垒.焦志云(XX)则从实施绿色壁垒的动机来分析,认为绿色壁垒有正当和不正当之分。俞海山(1997)从绿色壁垒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保护方式的隐蔽性和实施结果的歧视性五个方面论述了绿色壁垒的性质。张文兵(XX年)从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背景分析,认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实质是贸易保护手段,绿色贸易壁垒是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竞争中更具道义假象的工具,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减缓其发展速度,使不平等的国家经济体系更难以改变,从而使发达国家可以收到多重利益。杜强(XX年)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本是协调环境与贸易两者关系的共生物,但其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却被某些发达国家所滥用,成为取代关税壁垒的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引发贸易纠纷与冲突,但它也可以推动产业技术结构的升级,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户艳辉(XX年)认为贸易壁垒是现阶段我国遭遇的最主要的贸易壁垒,无论从其本身的性质来看,还是从我国的贸易现状以及所处的国际贸易环境来看,都是不可抵制、消除、规避的,我们只能面对现实,发展自己,突破绿色贸易壁垒。在贸易壁垒的效应研究方面,夏英祝(XX)和祖书君(XX)从绿色壁垒的保障效应和绿色壁垒的扭曲效应两方面来研究,他们认为绿色壁垒虽然可以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促进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高,促进发展中国家与环保产业相关法律制度和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但它增加了贸易成本,引发了许多贸易争端和相互报复的行为,同时发达国家的污染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些扭曲的效应更是不能忽视。卢授永(XX)和杨晓光(XX)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出发,论证了贸易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影响。三、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一)研究的内容*共分五部分进行研究,其基本结构安排如下:一、中欧贸易摩擦概述(一)中欧贸易摩擦的概念1. 中欧贸易摩擦的构成条件2. 中欧贸易摩擦的产生和发展(二)中欧贸易摩擦的特征及表现1.中欧贸易摩擦的特征2.中欧贸易摩擦的表现二、中欧贸易摩擦的现状和原因(一)中欧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1.欧洲针对中国产品的绿色壁垒2.受到的损失逐年递增3.受限的产品种类比较集中4.受限的内容涉及面广(二)中欧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1. 欧州政治利益的需要2. 中欧贸易、经济发展不平衡3. 知识产权问题4. 中国威胁论的影响5. 人民币汇率问题6.能源安全问题三、从中欧纺织品贸易看中欧贸易摩擦(一)中欧纺织品贸易1.中欧纺织品贸易现状2.中欧纺织品贸易中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3.绿色贸易壁垒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4.从中欧纺织品贸易现状看绿色贸易壁垒对中欧纺织品贸易的影响(二)欧洲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1.提高了市场准入标准2.增加了纺织品出口的成本3.影响了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4.减少了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市场份额5.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四、中欧贸易中应对中欧贸易摩擦可采取的对策(一)政府层面的策略选择1.充分运用政治手段,规避和应对中欧贸易摩擦2.积极参与wto新规则的制订,并且善用规则3.积极推进产品产业升级4.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技术性法规5.规范产品绿色认证体系(二)行业协会的策略选择1.为企业提供有关中欧贸易摩擦的信息及咨询服务2.组织企业共同应对中欧贸易摩擦纠纷,维护企业的利益3.协助政府修订、完善行业标准和技术法规体系(三)企业的策略选择1.企业要充分重视中欧贸易摩擦2.推行环境标志制度并使之与国际接轨3.加速产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新产品的开发五、结束语(二)可行性分析本论文在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并购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同时通过查阅学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和庞大的数据库获取大量的研究知识,最近一段时间,陷入经济衰退的欧盟面对内部贸易保护主义压力,频频对中国产品挥舞反倾销“大棒”。XX年7月1日从欧盟网站获悉,针对调查产品无线宽域网络调制解调器(简称“wwan”),欧盟同时发布了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公告和面向多个国家的保障措施调查公告。中国成为唯一一个遭受双案调查的国家。除wwan一案外,近日中欧双方贸易摩擦不断,先是欧盟对中国铜版纸进行首例反补贴调查,随后中国商务部也立刻宣布对欧盟进口马铃薯淀粉启动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据商务部统计显示,自1979年欧盟对华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至今30年时间里,欧盟共对华发起140余起反倾销调查,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之一。最近,尤其是针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和鞋类产品,欧盟接二连三发起“攻击”和中国的“还击”。但这些实在、客观的大型案例,通过学习、分析,是本论文的有力实证。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大学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这给我的论题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也结合了规范性研究及实证分析,提出新的研究思路及对策,使课题研究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一)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在研究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方面:首先是中欧贸易摩擦出现的原因分析,其次是深入研究中国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才能在中欧贸易摩擦中取得主动地位,并妥善解决对欧贸易中的摩擦问题,创建和谐贸易环境。(二)论文拟解决的难点本研究的难点是如何取得典型的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只限于经济理论,政治影响。相对而言,如何考虑两者之间关系而做出相应解决贸易摩擦问题的措施。因此,只依靠有限的资料及理论数据,对得出的结论可能会有些许的偏差。再加之笔者所学知识有限,有些相关问题也难以深入。五、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规范性分析、引用分析等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实证研究,将理论研究和资料收集相结合。主要通过图书馆查询、网上浏览、多看报纸、杂志,亲身体验等来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来分析如何解决中欧贸易出现的问题,以及贸易摩擦中的相关对策。多次借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成果来佐证文中的观点,来完善*。六、论文的进度安排第一阶段:XX年6月,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第二阶段:XX年月69月,搜集论文相关资料,阅读相关参考文献第三阶段:XX年9月,对资料进行组织,构思框架,撰写论文开题报告第四阶段:XX年11月,进一步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筛选,写论文初稿第五阶段:XX年月12月,对论文的初稿进行修改与完善,最后定稿第六阶段:XX年3月,参加论文答辩七、主要参考文献1包小忠,(XX)“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前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2陈淑梅,(XX)“欧盟标准化外部性对我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路径的影响,”中国软科学第1期。3丁育生,(XX)“中外贸易摩擦的趋势与应对,”对外经贸实务第8期。4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门洪华译,(XX)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5刘向丽、张弛,(XX)“我国出口贸易摩擦预警机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第4期。6全毅,(XX)“wto后过渡期我国对外贸易摩擦的趋势与化解途径,”东南学术第6期。7巫强、刘志彪,(XX)“进口国质量管制条件下的出口国企业创新与产业升级,”管理世界第2期。8周弘,(XX)“论中欧伙伴关系中的不对称性与对称性,”欧洲研究第2期。9anderson, j, van wincoope, (XX)trade costs, nber workingpaper no. w10480,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cambridge, ma.10linnemann, h, (1966) an econometric stud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1otsuki, tsunehiro., john s.wilson and mirvat sewadah, (XX) savingtwo in a billion: quantifying the trade effect of european food safety standards on african exports, food policy 26,495-514.12poyhonen p, (1963) a tentative model for the flows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weltwirtschatftliches archiv 90(1): 93-99.13shumei chen, (XX) fight or flight: a study on strategic approaches adopted by chinese lighter manufacturers facing eu cr standard and regulation, global trade and customs journal volume 3: 69-76.14tinbergen.j., (1962) 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 suggestion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new york: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nu23 15吴肖林.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突破j. 南方论刊, XX,(02): 1617. 16杨礼成.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j.市场周刊, XX,(06):2526.17 李媛,周庄,马晓华. 我国纺织品服装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研究j. 山东纺织经济, XX,(04):13.18蒲昌伟. 对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协议的评析及对策研究j. 经济金融观察,XX(8):1517.19田毕飞. 绿色壁垒对中德纺织品服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 XX,(03):8389.20蒋莉. 我国企业如何应对绿色国际贸易壁垒j.安全、健康和环境, XX,(11):12.21倪雪琦. 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影响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 XX(14):45.22李仁涛,于翔.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与贸易壁垒的研究j.魅力中国, XX,(01):211.23胡玉婷. 欧盟绿色壁垒对我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及我国政府的对策j.江苏商论, XX,(08):5053.24斯隽. 浙江纺织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XX,(05):4750. 25金磊,王建平. 欧盟27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分析j.行业观察,XX,(7):1518.26李冀君,潘丽萍. 浅析中欧纺织品贸易摩擦及中国企业应对策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XX,(2):7380. 27胡玉婷. 我国纺织企业如何应对欧盟的绿色壁垒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XX,(09).2427.28刘绍坚. 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的绿色壁垒及法律对策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XX. 29李颖. 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d. 黑龙江大学, XX.八、指导教师意见签名:20 年 月 日九、开题审查小组意见开题审查小组组长签名: 20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