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专题练习(I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76018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专题练习(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专题练习(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专题练习(I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专题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共9题;共10分)1. (1分)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C . 参加反应的乙和丙的质量比为3:17D . 参加反应的甲和丙的质量比为7:102. (1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4172010反应后质量/g1002xA . 甲物质全部反应完B . 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C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 . x为893. (1分)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Ni+2HCINiC12+H2 Ni(OH)2+2HC1NiCl2+2H2ONiO2+4HC1-NiCl2+Cl2+2H2O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 反应是复分解反应B . 镍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C . 反应既是中和反应,又是置换反应D . Ni(OH)2、NiO2和NiCl2中Ni的化合价都相同4. (1分)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不可能含有CuB . 滤渣中不可能只含有FeC . 滤液中可能含有FeSO4 D . 滤液中可能含有CuSO4 5. (1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这个反应属( ) A . 化合反应B . 置换反应C . 复分解反应D . 分解反应6. (1分)下列图象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 . 稀释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B . 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C . 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 . 熟石灰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7. (1分)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烯烃反应领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下面是他们研究烯烃反应的示意图:该反应属于四种反应类型中的( ) A . 化合反应B . 分解反应C . 置换反应D . 复分解反应8. (1分)金属治炼是把金属化合物转变成金属单质,如炼铜的方法有: (1)湿法炼铜:Fe+CuSO4=Cu+FeSO4 , 该反应属于_(填基本反应类型); (2)干法炼铜:CO+CuO Cu+CO2 , 这是利用CO的_性。 9. (2分)物质间反应的规律是继续学习科学的必备知识,在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出能相互反应的组合(填物质编号如“”,如有多种组合,组合间用分号“;”隔开) CO2 KNO3溶液 Ag CuSO4溶液 稀H2SO4 NaOH溶液 Fe(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_;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有_。 二、 根据微观粒子模型判断 (共3题;共5分)10. (1分)碳酸氢钠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可使面包、蛋糕等口感松软。其原因是碳酸氢钠在加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 。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B . 分解反应C . 置换反应D . 复分解反应11. (1分)知识梳理有助于我们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如图是某同学学习物质结构层次后以氢气为例进行的梳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a 为氢分子B . H是 b 的同位素C . c 为电子D . d 为原子核12. (3分)如图所示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分子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 (2)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标出反应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上述过程中的MnO2用作_剂。 (3)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Fe(OH)2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红褐色的物质,尝试书写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三、 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判断 (共2题;共4分)13. (1分)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质量 田 乙 丙 丁 反应前25gx5g5g 反应后8g23g5g8g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 在该反应中,丙物质一定做催化剂C . x=9gD . 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丙、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1:114. (3分)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 , 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1)判断处化学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 (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 (3)若CO2捕捉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100千克,求理论上可捕捉CO2的质量(要求列式计算)。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共9题;共10分)1-1、2-1、3-1、4-1、5-1、6-1、7-1、8-1、8-2、9-1、9-2、二、 根据微观粒子模型判断 (共3题;共5分)10-1、11-1、12-1、12-2、12-3、三、 根据反应前后的质量判断 (共2题;共4分)13-1、14-1、14-2、1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