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成性考核册.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75815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前游戏理论与指导形成性考核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填空题1游戏具有( 主动性 )、虚构性、( 愉悦性 )和具体性等特征。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 )。3我国根据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将游戏分为( 创造性游戏 )和(规则性游戏)。3帕顿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对幼儿游戏行为分为无所事事、旁观、(独自游戏 )、( 平行游戏 )、( 联合游戏 )、(协作游戏)六种类型。4(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的“补偿与发泄说”)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宣泄受压抑的欲望的最好途径,因为游戏远离了现实,是一个完全受控于自己的自由天地。5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 社会性 ),它以( 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6维果斯基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 );( 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认为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7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是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8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 角色游戏区 )、( 建构游戏区 )、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8. 补充: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8. 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8. 当给中班幼儿的材料种类过多时,会对活动造成干扰,因此,中班幼儿表演游戏中选择的材料最好以2-4种为宜。9当儿童发生太多奔跑、走动及粗野游戏,较少进行人际合作互动时,则意味着(空间太大)。10传统游戏场地多引发儿童的(运动机能性游戏 ),有利于其(动作和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11空间密度是指(儿童在游戏环境中人均所占空间大小,也即室内拥挤程度的指标,数值越低表示越拥挤 )。12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长短 )是否适宜,另一方面取决于( 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13生长在放任自流家庭中的儿童,游戏(合作常常失败 )。14每天可为幼儿安排一定的较为集中的自由游戏时间,一般不少于( 30 )分钟。15儿童选择何种主题游戏,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作为游戏主题;在某个主题游戏中,有( );( )的主题游戏也会得到儿童的青睐。15. 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 安排象征游戏 ),适当增加(简单的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 16角色游戏的象征性体现在( 情景转换 )、( 以人代人)、(以物代物 )三方面。16. 补充:角色游戏的特点:独立自主性、社会性、象征性16.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包括三方面,分别是物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深受学前儿童的喜爱。17表演游戏的种类包括幼儿表演、( 桌面表演 )、木偶表演、(影子戏)。17. 表演游戏的特点:表演性、游戏性、创造性17. 表演游戏的(表演性)特点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18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 平行介入 )、( 合作介入 )和(指导性介入)。18. 补充:表演游戏的环境创设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象征性的)与角色造型19. 结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包括插接、( 镶嵌 ),排列、堆积,黏合,穿、编,(螺旋)的技能。20.结构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模式包括(模拟构造 )、命题构造、( 自由构造)三种。21(象征性游戏)是27岁幼儿的典型游戏。在游戏中,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的表现形式。22规则游戏是指(指为实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的而专门编制的以规则为中心 )的游戏。23规则游戏的特点有( 目的性和教育性 )、规则性、竞争性和(由成人编制和指导)。24规则游戏的构成要素有游戏的( 游戏的目的)、(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游戏的结果)。25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游戏要有(趣味性 )、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26以集体共同的活动为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协作游戏)。27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游戏常以学样、你变我也变等方式构思,以促进其( )、注意范围扩大、( )及有意注意能力的发展。28( 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29游戏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游戏主题、材料、行为习惯等方面。30分析游戏观察结果可从(游戏空间安排 )、( 游戏时间 )、(游戏材料 )、(游戏态度)和游戏主题等角度来进行。31小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幼儿使用游戏材料方面的情况)。32中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 幼儿之间的冲突)。33游戏观察的扫描法也称时段定人法,即观察者( 对班级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的时间内对每个幼儿轮流进行扫描观察 )。34游戏的定点法也称定点不定人法,即观察者(在游戏过程中固定在某一地点观察、记录所有进入该地点幼儿表现的一种方法)。35游戏的追踪法也称定人不定点法,指(指观察者事先确定一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相对集中地观察他们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 )。36大班游戏观察的重点在于( 幼儿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游戏 )。37游戏观察计划的制定涉及( 对象的选择 )、(内容的确定 )、( 标准的选定 )和( 记录方式的设计与选用 )等多方面的工作。38( 游戏评价 )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39成型玩具对( 3-4 )岁的幼儿来说可以引起游戏的兴趣,未成型的玩具对(5)岁以上幼儿更具吸引力。;40. 社会性玩具是指( 反映社会生活内容,促进幼儿合作、交往 )的玩具。41、规则游戏的特点:目的性和教育性、规则性、竞争性、由成人编制和指导26 在儿童游戏研究飞跃发展阶段,最初占主导地位的认知游戏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是_皮亚杰、维果茨基。27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格有三部分组成:_本我_ 、自我、超我。28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_.惟乐_原则”的驱使。29 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 福禄贝尔。30 学前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有: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结构游戏和_规则游戏_。31 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和_教育性_原则。32 对幼儿来说,教育具有引导发展的价值,游戏具有的是_自然发展_的价值。33 形象玩具可分为用具玩具和角色玩具,是根据其模拟的对象有无_生命_来划分的。34 保证儿童_安全_是创设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35 玩具教育性的实现与发挥,一方面取决与玩具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儿童的_身心发展_水平。1游戏具有 主动性 、虚构性、 愉悦性 和具体性等特征。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3、苏联的游戏理论强调 社会性 ,它以 儿童参与游戏的程度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游戏分为三类。4、幼儿园活动室内常设的游戏活动区域有 角色游戏区 、 建构游戏区 、表演游戏区、益智活动区等。5、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 开放性;适宜性;参与性.6广义的游戏环境指游戏活动得以实施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 物理环境 和 精神环境 。8、在游戏时间安排上,小班、中班前期应该多 安排象征游戏,适当增加简单的 规则游戏,中班后期、大班可增加结构游戏、规则游戏的时间。9、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三种形式分别是 平行介入 、 合作介入 和 指导性介入 。10、 游戏评价 是幼教工作者依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条件、目标、过程和效果进行客观描述并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36 互补性角色:是以角色关系中的另一方存在为条件的角色扮演。37 以物代物:是用一种东西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体,并且能够用被代替物体的名称命名当前的物体。38 目的性游戏:也称自选游戏或本体性游戏,该组织游戏注重让儿童自选、自由的开展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的自主性特点,激发儿童的内在活动动机,产生积极体验,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促进其身心得到发展,实现游戏本身的发展价值。39领导游戏策略:是由教师提议或事先设计一个游戏,并在指导游戏时扮演的一个关键的角色,至少部分控制游戏的进程。1. 儿童游戏研究始于( ) 19世纪下半叶 2. 精神分析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依德 3.预示着练习性游戏在感知运动领域中发展终结的是( )A 象征性游戏的出现 4.皮亚杰认为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是( ) B 712岁5.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认为,游戏是儿童的( ) D 社会性活动6.不属于纽曼的游戏的特征的是( )B 内部虚拟 7.带有“好像”和“假装”特点,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 D 象征性游戏8.把游戏分为未分化型游戏、累积型游戏、连续型游戏、分节型游戏、统一型游戏的分类标准是() D 学前儿童游戏的时间不同9.用雪堆雪人属于( ) C 结构游戏 10.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会性交往需要属于( )D第四层次的需要11.以下不属于有规则的游戏是( ) D玩雪游戏12.在角色游戏中关注的焦点在于游戏的规则及角色扮演的逼真程度的是() B小班幼儿 13.幼儿结构游戏的基础是() B结构材料 14.“按颜色分类”的游戏属于() D智力游戏15.“依照简单模型搭建房子”的游戏适用于()C三岁左右 16.保证儿童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是() C 充足的游戏时间 17.评价游戏作用的大小或游戏是否成功的根本出发点是()C儿童是否是游戏的主人 18.提出“就教育效果而言,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师生关系如何”观点的是() B赞可夫19.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每班室外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 D 60平方米20.按照美国学者布朗对活动区性质的描述,以下对活动区归类正确的是()C 静态、不用水教学区 多项选择题21.在20世纪初,经典游戏理论已经形成,20世纪中叶以后,开始主要流行的游戏理论派别有() C 精神分析的游戏理论 D 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E 原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22.属于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活动游戏理论基本观点的是()A 游戏是一种社会反映性活动 B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C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D游戏是一种需要成人指导的活动23.以下属于幼儿园室内游戏区的是()A 视听区 B 音乐区 C美术区 D 科学区 E益智操作区24.规划和合理布置室内游戏活动区应考虑各个活动区之间的()A 界限性 B相容性 E 转换性25.儿童游戏常规的具体内容包括() A 爱护玩具 B 玩具共享 C 友好合作和共处 D 学会整理玩具 E 做事时认真积极,不三心二意简答题40 我国教育领域中的游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大致经历了那几个发展阶段?答:第一阶段,介绍和引进西方游戏理论,开始我国儿童游戏研究工作。第二阶段,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第三阶段,研究受到毁灭性,其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第四阶段,儿童游戏得以重新起步。41 皮亚杰认为练习性游戏的发展趋向有哪些?答:因为增加了表征而演变为象征性游戏;伴随社会化的方向,倾向规则性游戏;向真正的适应发展,成为严肃的智力活动。42 简述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意义。答:1、保障儿童的游戏权力;2、创造与儿童年龄特点相适宜的幼儿园生活;3、让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43 简述对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现场指导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答:1、引导游戏的进程;2、教师自身与幼儿的相互作用;3、教师指导的对象和范围;4、探索和运用多样化的指导方法;5、激励式指导方式或类型;6、游戏常规的建立。1幼儿园玩具使用的常规有哪些?答:根据个人或集体游戏的需要,有计划地拿取玩具,教育幼儿不要多占或独自占有玩具,需要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时,应在取得对方同意后再使用,教育幼儿不争不抢;大家都喜欢的玩具应轮流使用,要爱惜每一件玩具,做到轻拿轻放,并主动地拣起掉在地上的玩具,不丢不乱扔玩具;不把玩具放入口中,游戏后需要洗手;发现玩具损坏及时向教师报告;游戏结束后,应把全部玩具收拾得井然有序;要定期对玩具消毒、清洗、修补等。2、 根据玩具的功能及教育意义具体可以把玩具分为哪些类型?答:社会性玩具,认知性玩具、活动性玩具、科学性玩具、语言表演玩具、音乐玩具、娱乐玩具、结构游戏玩具。3创设户外游戏场地的要求是什么?答:第一,地质地貌多样化;第二,设备、材料多样,注重搭配;第三,合理的区域分布;第四,保持环境的自然性。4如何进行规则游戏的指导?答:()做好游戏的准备工作1.选编适合幼儿的规则游戏;2.熟悉游戏的玩法及规则;3.准备游戏场地和所需材料。()游戏过程中的指导1.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2.帮助幼儿了解游戏的玩法、规则;3.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4.做好游戏的结束工作。5、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答:()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与教育性的关系)()灵活性原则(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变换游戏玩法、规则;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6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家庭,包括亲子关系、育儿态度、家庭结构,同伴,电视,课程方案7、学前儿童积木游戏指导要点是什么:丰富和加深幼儿对建筑物的印象;让幼儿学会积木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游戏,加强游戏的教育作用。1. 游戏的特征有哪些? 答:()游戏具有主动性,是一种自发行为。 ()游戏具有虚构性,是一种假装行为。 ()游戏具有愉悦性,是一种娱乐行为。 ()游戏具有具体性,是一种具体行为。2. 皮亚杰是如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 答: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发展是沿着认知发展的线索而展开的,在不同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便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游戏形式,根据这一假设以及对儿童游戏的观察,他将游戏分为以下三种:1.练习性游戏;2.象征性游戏;3.规则性游戏。3. 帕顿是如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 答:美国的帕顿按照幼儿游戏表现出来的社会参与水平,将幼儿游戏行为归纳为六种类型:1.独自游戏;2.平行游戏;3.联合游戏;4.协作游戏;5.无所事事;6.旁观。4. 我国是如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答:当前,我国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按照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来分类的,并已列入有关法规。1.创造性游戏;2.规则性游戏。5. 什么是游戏的觉醒理论?答:1.游戏的觉醒理论也可称为内驱力理论,它试图揭示游戏的生理机制。2.“觉醒”是游戏的觉醒理论的核心概念。3.游戏的觉醒理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不是本能活动,是受外界刺激的变化而产生的内部需要。6. 什么是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答:1.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贝特森提出来的,他主要运用人类学、逻辑学和数学理论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2.贝特森认为人类的交际不仅有意义明确的言语交际,而且也有意义含蓄的交际。这种含蓄的交际就是元交际。3.贝特森认为游戏的价值不在于其具体的内容,而是在学习关于角色的概念。7. 认知学派有关游戏论述的实质是什么? 答:1.皮亚杰认为游戏是一种同化超过顺应的活动。同化是指主体用自己已有的动作图式去合并或整合外部事物,从而丰富自己的动作。顺应是指使主体改变自己的原有动作图式,以适应环境的变化。2. 皮亚杰认为,在儿童早期,由于认知结构发展的不成熟,同化和顺应之间往往是不平衡的。当同化大于顺应时,所产生的活动具有游戏活动的特征。儿童在游戏中总是用已有的经验去同化现实,将现实改造成为适合他们认知水平的自己的世界。3. 学前期儿童由于认知结构发展不成熟,因而往往不能保持这种平衡,而表现为模仿和游戏。皮亚杰认为儿童游戏时,并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顺应),而是努力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先前存在的结构(同化)。8. 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游戏理论是什么?答:1.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敌意或报复冲动的宣泄,儿童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 2.游戏的动机是“惟乐原则”。儿童游戏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3.弗洛伊德认为,儿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他们愿望的时期是短暂的,随着与自我发展相联系的理性思维过程的开始而结束,批判性能力或理性的因素的加强束缚了游戏的发展。游戏的物理环境指什么?它们是如何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的? 答:(1)游戏的物理环境包括:游戏场地、游戏材料厂、游戏时间等。 (2)1.场地的大小、结构、空间密度和分布、室内还是室外等,都对儿童游戏产生影响。 2.玩具材料与游戏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玩具材料的种类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玩具材料的数量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玩具材料的特征戏儿童游戏的影响。 3.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儿童游戏的质量。无论哪种游戏,儿童都需要充裕的时间去探索和尝试。有充裕的时间,儿童才能尽情地投入、愉快地享受,才能达到游戏的目的。幼儿园游戏环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良好游戏环境有什么特征?答: 构成幼儿游戏环境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为物理因素,一类为社会因素,两者共同构成儿童游戏的客观背景。良好游戏环境的特征:1. 开放性(游戏的时间、空间、材料以及精神环境的开放);动态性(环境随着幼儿经验的丰富,兴趣、需要的变化而变化);2. 适宜性(环境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和教育要求的;适应幼儿游戏活动的实际需要并能取得好的游戏效果的);3. 参与性(游戏环境应是幼儿参与布置的,能为幼儿所支配的,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摆弄材料,按自己的游戏意愿改变游戏场地)。教师投放游戏材料时应注意什么?答:第一,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游戏材料;第二,投入游戏材料时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第三,灵活投入游戏材料;第四,充分发挥游戏材料的作用。如何保证幼儿的游戏时间?答:(1)不同种类游戏的时间。1.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对幼儿的发展各有其自身价值和功能,安排时要全面考虑。2.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都是不可缺少的,在安排时不可偏废。3.自由游戏最能体现游戏的自主性,满足每个幼儿不同需要。(2)游戏时段的安排。1.游戏时间要“专项专用”,不能被其他活动所占用,保证较长的、较为集中的游戏时间。2.善于利用各种时间让幼儿进行游戏。3.保持作息制度灵活性。创设游戏环境的注意事项是什么?答:第一,从幼儿的需要出发创设游戏环境;第二,因地制宜,创设游戏环境;第三,充分发挥游戏环境的整体效用;第四,重视游戏精神环境的创设。1什么是游戏观察?进行游戏观察有何意义? 答:游戏观察是教育工作者在自然、真实的游戏情境中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感知、记录、分析的过程。进行游戏观察的意义:1.游戏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佳途径。2.游戏观察是有效指导游戏的前提。3.游戏观察是正确评价游戏的依据。4.游戏观察是改进游戏活动的基础。对游戏观察结果的分析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 答:在观察、记录、分析游戏的过程中,幼教工作者可选择从以下方面考虑:1.游戏空间安排。2.游戏时间。3.游戏材料。4.游戏态度。5.游戏主题。如何理解游戏评价的含义?游戏评价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 答:游戏评价即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取科学的态度的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游戏评价的类型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游戏评价种类所作的划分。1.从评价的内容分析;2.从游戏评价的主体来看;3.从评价的功能来讲;4.从评价进行的时间来看;5.从评价的参照体系来看。玩具对幼儿有什么教育作用? 答:()发展幼儿动作,增强幼儿体质 ()增进幼儿的知识,开发幼儿的智力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互助友爱的良好品德 ()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玩具是幼儿生活的好伴侣,使幼儿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为幼儿配备玩具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要根据幼儿园教育任务配备,“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配备玩具。(3)要坚持卫生与安全的原则配备玩具。(4)要坚持经济耐用的原则配备玩具。对幼儿园玩具管理有哪些具体要求?答:(1)玩具要合理放置,便于幼儿取放。(2)健全玩具使用的常规。(3)正确为幼儿介绍新玩具。三、论述题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答: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直依赖主题形象玩具,。他们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戏,离开玩具,游戏也就停止。第二,他们的角色游戏以不断摆弄玩具为主,他们喜欢反映熟悉角色中的个别行为,但对角色和规则的理解较差。第三,小班角色游戏的主题和角色均带有不稳定的特点。常表现为盾到别人玩什么,自己就模仿玩什么。第四,小班角色游戏以个人独立游戏、并列游戏为主,他们还不会彼此交往,因而常发生冲突,并表现为大喊大叫,不会解决矛盾。小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有:第一,创设主题游戏环境,提供主题形象玩具,激发幼儿玩角色游戏的兴趣,引起幼儿对玩具操作的积极性;第二,教师以角色身份,作为幼儿游戏的伙伴和游戏的发起者与指导者介入幼儿游戏。第三,应利用再现式评议和教师讲评式评议。角色游戏有哪些特点?怎样进行角色游戏的指导?答:角色游戏的特点:1.独立自主性;2.社会性;3.象征性; 角色游戏的指导方法:1.做好开展角色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准备。2.对角色游戏过程进行现场指导。3.对角色游戏进行评议。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答:中班角色游戏的特点有:第一,游戏主题较小班扩展,仍以日常生活为主,能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内容,但情节仍较简单。第二,幼儿对角色扮演积极性提高,并能初步按所理解的角色职责行动。第三,出现游戏前商讨计划、分配角色、商定游戏情节的行为。第四,幼儿喜欢对游戏进行评议平议中争论较多。中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第一,教师应创设局部的主题游戏环境,提供主题形象玩具与游戏材料,增强幼儿独立性和创造性。第二,有计划地指导角色游戏的开始部分,使幼儿学习组织游戏的方法,培养他们先构思后行动的能力。第三,教师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游戏,以提高幼儿角色扮演水平和合作交往能力。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第一,游戏的主题广泛、丰富,能反映所能理解的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与现象。第二,游戏中有明显的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与集体性。第三,角色份演逼真,能反映角色的主要职责及角色之间的关系。第四,对游戏规则有足够的认识。第五,会自制玩具,充分运用玩具开展游戏。第六,会评价自己与别人的游戏行为,对评议游戏表现积极。大班角色游戏的指导要点:第一,指导幼儿自己创设主题角色游戏的环境、准备玩具和游戏材料。第二,指导幼儿园自己创设主题角色游戏的环境、准备玩具和游戏材料。第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建议、扮演角色等方式介入游戏,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第三,评议游戏占重要地位,它是教师对幼儿言行的评价,也是幼儿对自己、同伴言行的评价。表演游戏有哪些特点?怎样指导表演游戏? 答: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包括: 第一,表演性,这是表演游戏区别于其它类型游戏的根本特征。 第二,游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幼儿参加表演的动机是为了追求表演的满足和快乐;二是表演游戏的内容常常有幼儿认知、情感的特征,他们有表演并不完全忠实于作品,因而常发生删改伤口以及只反映文艺作品中某个侧面,渲染他们认为有趣的、重要的情节的现象。 第三,创造性,幼儿表演游戏也是幼儿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他们的表演是对文节伤口的一种再创造。 表演游戏的指导方法:1.教师示范表演。2.帮助幼儿选择与熟悉表演内容。3.训练幼儿的表演技能。4.通过参与幼儿的表演对游戏进行指导。5.以观众身份进行场外指导。中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及其指导方法各是怎样的?答: 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 (1)可以自行分配角色但角色更换的意识不强; (2)游戏的目的性差,需要教师一定的提示才能坚持游戏主题; (3)游戏的计划性差,展开游戏需要较长的时间; (4)以一般性表现为主,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中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包括:(1)中班幼儿表演游戏指导上要注意年龄特点。在组织中班幼儿的表演游戏过程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时间和窨并注意材料的结构化程度。(2)幼儿的表演游戏需要一个安全、有趣的环境,教师应当为幼儿准备封闭的或半封闭的窨,这个空间最好在一定时间内是固定的,给幼儿认同感和安全感,保证幼儿有不少于30分钟的游戏时间。为中语辞幼儿提供的材料要简单易搭配,不能是幼儿需要花很大时间和精力才能够准备好的材料,当给中班幼儿的材料种类过多时,会对活动造成干扰,材料以2-4种为宜。(3)在游戏的最初开展阶段赌一要帮助幼儿做好分组工作,讲解角色更换原则。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幼儿的游戏,不要急于示范,要耐心等待幼儿协商、讨论,提醒幼儿坚持游戏主题。在游戏展开阶段,教师应提高幼儿的角色表现意识,可以参与幼儿的游戏,为幼儿提供适当的示范。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年龄特点是:(1) 能独立完成角色分配任务,并有很强的角色更换意识;(2) 游戏的目的性、计划性较强,能自学表现故事内容;(3) 具有一定的表演意识,但尚待提高;(4) 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能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但表现水平尚待提高。 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指导要点:在组织大班幼儿的表演游戏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较多类的游戏材料以鼓励和支持他们进行多样化探索。在游戏的最初阶段,教师除了提供时间、窨和基本材料外,应尽可能少地干预。随着游戏的展开,教师应该及时给幼儿提供反馈,提高幼儿表现故事、塑造角色的能力。对大班幼儿来说,反馈的侧重点应在如何塑造角色上。要帮助幼儿注意运用语气、语调、夸张的动作、生动的表情来塑造角色。丰富游戏情节与提高幼儿表现能力同步进行,反思性谈话和小组讨论是实现两者行之有效的方式。结构游戏的特点?怎样进行结构游戏的指导? 答:结构游戏和角色游戏既可分别独立地进行,又可在进行中联结在一起。()多种多样的结构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与造型是游戏的支柱()建构过程具有创造性()结构成品具有艺术性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丰富并加深幼儿对物体和构造物的印象;()提供结构游戏的材料和活动场地;()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基于观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游戏后适时组织分享活动(包括:作品展示与讲解、建构活动过程回顾、作品评价)6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方法有哪些?答: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小班幼儿没有一事实上的结构游戏目的,不会事先构思,他们只是无计划地摆弄结构元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对自己结构的物体加以命名。这一时期的幼儿还不会事先想象好所要塑造的形象,然后有目的地去做。在结构活动中,他们对结构的动作感兴趣,重复着指导结构元件垒高然后推倒的动作,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这一时期的结构游戏常常以个人建构为主,合作意识差。在成人的指导和示范下,小班后期幼儿的结构活动逐渐有了主题,但很不稳定,不会利用自己的结构物开展游戏。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第一,教师首先要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有意识地搭简单的物体给他们看;也可以带领他们参观中大班幼儿的构造流动,引起幼儿对构造活动的兴趣。第二,为幼儿准备足够数量的结构材料,安排结构场地并保证游戏时间。第三,在游戏中指导幼儿学习结构技能,并鼓励幼儿尝试独立构造简单物体。第四,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幼儿说出自己所构造的物体的名称,也可以根据幼儿搭出的形象验以适当的命名。第五,建立结构游戏的简单规则,如爱护结构材料,游戏结束后应整理好游戏材料和场地等。第六,教会幼儿整理和保管玩具的最简单方法,使他们参参加部分玩具的整理工作,培养其责任感和自理能力。7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方法有哪些?答: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中班幼儿的目的性较前期明确。并且逐步有了简单的构造计划,他们对结构游戏的操作过程仍有浓厚的兴趣,同时,他们又开始对构造成果感兴趣。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能够独立地构造一些料为复杂的物体,也会按主题进行构造。他们开始能美化结构物,并能围绕结构物开展游戏,如果前期有所培养,已经能够在成人提示下较独立地整理结构玩具。中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第一,教师应设法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他们的构造活动奠定基础,幼儿的构造活动是他们对周围生活经验的反映,因此,教师应结合各领域教学和散步、参观等活动,加强幼儿对事物结构造型的了解;第二,培养幼儿设计构造方案的能力,学习有目的地选材,学会看平面结构图等;第三,着重指导幼儿掌握构造技能,并用这些技能去塑造各种物体。第四,着重指导小组的构造活动(3-4人),教会他们如何共同讨论,制订方案,进行分工,友好地进行游戏。第五,组织幼儿评价构造成果,鼓励他们独立地、主动地发表意见,肯定幼儿的发明创造,促进结构游戏水平的提高。第六,举办展览,供幼儿评价和欣赏。8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方法有哪些?答: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这一时期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独立建构能力,事先能进行一事实上的设想和规划,结构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更强。他们往往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几天甚至几周的建构流动,勇于克服困难,直到达到建构目的为止。大班幼儿已掌握了许多复杂结构技能,在建构活动中,除了熟练、迅速地建构复杂物体外,还要追求结构物的逼真性、复杂性、新颖性、艺术性。幼儿的合作意识进一步加强,喜欢几个人一起友好地建构物品,并围绕结构物进行情节复杂、内容多样的创造性游戏。在正确的教育下,幼儿集体观念增强,常常以几个人共同建构的某种大型物品为自豪,有一定的荣誉感。大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法:第一,丰富幼儿结构游戏造型知识和生活印象,启发幼儿为结构游戏活动收集素材,以保证结构主题和内容不断丰富与发展;第二,指导幼儿进行集体建构活动,教会他们制定计划,如协商确定主题,商量建构步骤及方法、分工协作、确定建构规则,使大家创造性地共同建构一个复杂物体;第三,重点指导幼儿掌握新技能,并帮助幼儿运用新技能去实现自己的构思。第四,教育幼儿重视建构成果,可以通过展览会,开展各种游戏提高幼儿对结构成果意义的认识,并提高他们分析评价的能力。第五,引导幼儿开展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大型结构游戏,这种结构游戏是以部分幼儿小型结构游戏为基础的。9小班幼儿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点有哪些?答: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处在“动即快乐”的阶段,幼儿对游戏中角色的动作、材料感兴趣,而且表现出“自我中心”,只对自己所做的事感兴趣,不会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与别人作比较。因此,该年龄的幼儿不在乎游戏结果,也发现不了别人的违规,而且自己会破坏规则。右在捉迷藏游戏中,如果假装没有看到他,幼儿自己会说:“我在这儿呢”幼儿不理解规则的意义,只对躲藏这一动作感兴趣,至于结果无所谓。教师要为小班幼儿选择规则简单,通过使用实物、玩具和简单的动作来完成的游戏。小班的规则游戏,有时游戏的情节本身就是规则,而且只有一种角色,大家有共同的游戏任务,如有主要角色,往往是教师扮演。教师在组织小班的规则游戏时注意多让幼儿体验游戏动作的快乐,满足幼儿对游戏过程的兴趣,还要在游戏过程中提高规则并提醒幼儿遵守。阅读各年领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要求。答:(1)小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该年龄的幼儿不在乎结果,也发现不了别人的违规,而且自己会破坏规则。教师要为小班幼儿选择规则简单,通过使用实物、玩具和简单的动作来完成的游戏。教师在组织小班的规则游戏时注意多让幼儿体验游戏动作的快乐,满足幼儿对游戏过程的兴趣,还要在游戏过程中提出规则并提醒幼儿遵守。(2)中、大班规则游戏的特点及指导:中班幼儿已具有规则意识,能够遵守规则并开始关注游戏的结果,这一阶段的幼儿比较喜欢角色鲜明的互补性规则游戏。大班幼儿能理解规则对于比赛结果的重要性,规则意识强且特别重视游戏结果,喜欢竞赛性的规则游戏。教师要为中大班幼儿选择需要运用一定策略、在认知上有一定难度的规则游戏。多利用幼儿间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引导幼儿正确对待输赢。教师应让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才公正公平。 结合实例,说明规则游戏的构成因素都包括什么?答:(1)游戏的目的。如“什么东西不见了”这个智力游戏,要求幼儿记住不见的物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记忆力。(2) 游戏的玩法。如“什么东西不见了”这个游戏的玩法就是要求幼儿仔细观察和用心识记所摆出的物品的名称和数量,能看出拿走了什么。(3) 游戏的规则。如“捉迷藏”游戏中,不允许捉者偷看小朋友藏在哪里,而必须被蒙上眼睛或呆在一个指定的地方,这就是游戏规则在发生作用。(4) 游戏的结果。如在游戏中拿出规定的图片,或赢完对方的棋子、猜中了谜语等。44 论述把游戏本质概括为儿童主体性活动具有的重要价值。答: 强调了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内部的主观体验即体性体验的决定性地位,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活动结构的整体和全面地认识。(2分) 充分的对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动的驾驭和控制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主体性属性予以承认和肯定。(2分)揭示游戏中儿童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功能特性,展现出游戏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要。(2分)充分肯定儿童自身作为游戏主体的兴趣、需要、能力等在游戏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并不排除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对游戏主体性发挥和发展的制约。(2分)促使我们在引导儿童游戏的实践中,必须以尊重儿童主体性为其根本前提和基础。(2分)45 在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过程中应做好哪些环境与条件的准备?答: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拓展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2、提供合适的场所、设施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创造游戏的物质环境。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保证幼儿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每点2分,展开分析4分)46.游戏对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答:游戏是童年生活中的快乐,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1) 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生长发育。2.游戏活动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3.在户外进行的游戏,幼儿直接接触到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能增强幼儿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促进身体健康。4.游戏给幼儿带来愉快和满足,而愉悦的心情是幼儿身体健康所必需的。(2) 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扩展加深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2.游戏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3.游戏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3) 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提供了幼儿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2.游戏使幼儿学习社会角色,掌握社会性行为规范。3.游戏锻炼了幼儿的意志。(4) 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丰富幼儿的情绪体验。2.游戏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美感。3.游戏可以消除幼儿的消极情绪。 综上所述,游戏对幼儿身体、认知、社会性和情感各方面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没有游戏就没有幼儿的发展。游戏的社会环境是指什么?它们对幼儿的游戏有什么影响? 答:游戏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同伴、电视、课程方案等。1. 家庭。1.亲子关系对儿童游戏的影响。研究表明,建立了良好的母子依恋关系的儿童,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有积极探索的热情,善于社会交往,因而游戏和积极性高。父子关系对游戏的影响也是显然的。在与父亲的共同游戏中,父亲的形象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儿童,有助于树立儿童的自主、自立和自信,对儿童游戏中的运动能力、结构操作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育儿态度对儿童游戏的影响。3.完整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所营造的氛围是儿童健康成长和游戏水平发展的根本保障。2. 同伴。同伴关系直接对游戏的性质和游戏的水平产生影响。1.有无伙伴影响儿童游戏。2.伙伴的熟悉程度影响儿童游戏。3.伙伴的年龄影响儿童游戏。4.伙伴的性别影响儿童游戏。3. 电视。电视对儿童游戏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取决于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的长短是否适宜。4. 课程方案。不同的课程方案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不同的。一类是以儿童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方案。一类是以教师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方案。这两类课程对儿童游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前者更多地激发了儿童的想象性游戏,后者更多地引发操作性游戏。案例:以“我的家真美丽”为主题的游戏中,教师先引导小朋友们谈自己家附近的各种游乐场、商店、超市等设施,同时在建筑区里投放了大家一同制作的各式屋顶、招牌、数字牌、秋千、滑梯、果树、草坪等材料,然后,教师在建筑区建了一幢孤零零的住宅楼,引导小朋友美化这里的周围环境。.小朋友们搭建的小区环境新颖漂亮、别具一格,充分显示出小朋友们的独特创造力。请结合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基本原则的有关理论,分析这个活动组织与实施中的合理之处。答:规则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原则包括:(一)游戏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有二,第一,处理好规则游戏的游戏性与教育性的关系,第二,充分发挥幼儿游戏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灵活性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第一,根据幼儿的举、需要变化游戏玩法、规则,第二,逐步提高游戏的难度。(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2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答:角色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要遵循自主性、接纳性原则。角色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自由自主的活动,教师在游戏中,至多只能充当游戏“脚本”的“改写者”角色,而不是游戏“脚本”的“编写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强加给幼儿,而案例中幼儿“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 第二轮表演时,“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这都充分体现教师干涉过多,没有新生和发挥幼儿游戏的自主性。接纳性原则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材料互动中会产生新的兴趣和需要,而这些未必是教师所预设的,这时教师应当及时调整自己的计划,敏感的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幼儿实现他们的想法,使幼儿的角色游戏真正成为幼儿自己“想要玩的”和“喜欢玩的”游戏,而不是“教师要他们玩的游戏”。而案例中明显教师没有悦纳幼儿对游戏的新想法,而是不断通过言语指导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幼儿。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冬天到了,幼儿园开展冬季锻炼。有一位大班的老师认为在扔沙包活动中可以教幼儿学会测量,于是他把幼儿带到了户外。户外的地面是由一块块方形的水泥砖铺成的。他先让幼儿扔沙包,然后问:“怎样才能知道扔得多远?”幼儿说:“可以数地上的方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在老师的不断提问和要求下,幼儿举出了可以用棍子、跨步、绳、布条等不同方法。老师很满意这样的结果,认为教学目标达到了。然而,整个过程对幼儿来说索然无味。请你说出这个活动的问题何在?答:规则游戏的编制要求包括:第一,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第二,要有趣味性,第三,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某大班角色游戏区,几个幼儿在玩“食堂”的游戏。突然出现了混乱的局面:生菜、熟菜混杂在一起,一些青菜分别散落在桌上、地上,还有几个幼儿拿着蔬菜当武器相互追打。“检查卫生啦!”,这时只见老师手臂上戴着“卫生检查员”的袖套,到“食堂”检查卫生来了。“卫生检查员”一一指出了“食堂”的杂乱现象,食堂里的“服务员”接受了意见,搞起了卫生,“食堂”的工作变得很有秩序了。游戏现场指导的基本策略有哪些?请分析案例中教师运用的是哪种策略,为什么?答:角色游戏中,教师现场指导的方法有:第一,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提出游戏主题,第二,教会幼儿扮演和分配游戏角色,第三,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幼儿表现,进行个别教育,第四,教师可扮演角色,参加游戏,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第五,使幼儿恰恰地结束游戏,并保持继续游戏的愿望。案例中教师用的是第四种方法。(结合案例和教学实际进行阐述,只要自言其说,均可得8-10分)5一个男孩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在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便坐在他身旁去,但没直接搭理他,也拿一堆积木来搭“大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搭得高了。”这是教师哪一种指导策略,请你解说这种指导策略的理论原理和优点。6. 幼儿园里,一群家长围在“中一班一周活动安排表”前,议论纷纷。“怎么一天就上这么两节课?”“一天有这么多的时间做游戏,玩要这么长的时间?”“怎么这么多的游戏?玩?我花这么多的钱送我的女儿上幼儿园就是来玩的?”“我们去找老师问问看”。请你运用有关学前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的理论,替中一班的老师向家长作具体解说,以解除家长们的疑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