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份月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8757505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份月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份月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份月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份月考试卷(I)卷一、 单选题 (共26题;共52分)1. (2分)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 )A . 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B . 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C . 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D . 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2. (2分)一些人对声和光现象有如下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 正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振动频率范围约为20Hz2104Hz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比水中传播快C . “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 . 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上都要发生反射3. (2分)关于如图中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 . 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 . 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 . 敲击装不同水量的相同玻璃瓶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说明其振动频率不同4. (2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折射B . 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C . “水中月”比天空的月亮离我们更近D .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是光的反射5. (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猴子“捞月亮”时,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水的深度B . “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C . 色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由红光、黄光和蓝光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 . 远视眼镜、放大镜和照相机镜头用的都是凸透镜6. (2分)如图所示,图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在下列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A . B . C . D . 7. (2分)关于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 .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 . 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 .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8. (2分)下列四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 )A . 甲、乙、丙B . 甲、乙C . 甲、丙D . 乙、丙9. (2分)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 ) A . 这列火车的机车B .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 .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 . 关着的车门10. (2分)小明家距学校1.5 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 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胎后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 min,接着又以6 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 )A . 4.8 m/sB . 5 m/sC . 2.45 m/sD . 4.8 km/h11. (2分)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有关A . 大小B . 方向C . 作用点D . 大小、方向、作用点12. (2分)图所示中,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2分)2012年5月19日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m栏比赛中,我国选手刘翔以12秒97的成绩卫冕冠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 起跑时,刘翔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器反过来给他一个向前的作用力B . 刘翔在赛道上,速度越快,惯性越大C . 刘翔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D . 站在领奖台上,刘翔对领奖台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4. (2分)李明同学在学习运动和力的知识后有以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 投球时,手的推力使篮球在空中继续飞行B . 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 . 用力推小车,小车没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 .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慢慢停下来15. (2分)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 坐在行驶的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是运动的B . 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会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作用C . 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 .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闹钟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闹钟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6. (2分)鉴定物质的方法之一是测定它的( )A . 压力B . 压强C . 密度D . 质量17. (2分)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 , 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 , 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 , 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 , 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18.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B . 1kg铁比1kg棉花的质量大C . 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性质不变D . 一杯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密度不变19. (2分)对于下列物品的指定部件,设计时主要考虑增大压强这一因素的是( ) A . 电钻的钻头B . 旅行包的背带C . 运动鞋的鞋底D . 汽车的轮子20. (2分)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的示意图,当用它从水中吊起重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汽车轮胎有花纹是为了减少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B . 此吊车运用了杠杆原理,此杠杆为费力杠杆C . 汽车固定后,吊起重物后与没有吊起重物相比,对地面的压强变小D . 将货物从水中匀速吊起时,出水过程中,拉力逐渐变小21. (2分)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 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 . 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 . 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 . 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22. (2分)在平南高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 ) A .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B .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 .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 .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23. (2分)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cm2、高为5cm,体积为80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取g=10N/kg)A . 0B . 0.3NC . 0.5ND . 0.8N24. (2分)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 .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C . 物体浸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D .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25. (2分)新鲜鸡蛋放在水中会下沉,小华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随着盐的溶解,可以看到鸡蛋会上浮,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A . 鸡蛋的重力减少,重力小于浮力B . 鸡蛋的质量减少,浮力增大C . 鸡蛋排开盐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D . 液体的密度变大,鸡蛋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26. (2分)小红在家帮妈妈洗菜,她把茄子没入水中,松手时发现茄子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关于茄子受到的浮力F浮与重力G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茄子上浮过程中,F浮GB . 茄子上浮过程中,F浮GC . 茄子漂浮在水面时,F浮GD . 茄子漂浮在水面时,F浮G二、 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31分)27. (6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前后调节光屏的位置,直至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_的光斑,此时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小芳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实验中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上”或“下”)调整 (3)把烛焰放在距此凸透镜60cm处时如图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物体到像的距离会_(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8. (7分)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10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g10N/kg)(1)请把表格内的数据填全。 实验次数木块对木板的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滑动摩擦力/N1104.04.02104.04.03_8.0_(2)比较_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无关。 (3)比较_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 (4)以上三次实验操作中均要求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因为_。 29. (5分)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_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_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 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_,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_30. (5分)小梓用U形管压强计去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他发现:按与不按探头的橡皮膜(如图所示),U形管两边液面均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所示。则这套实验装置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 (2)小梓选用了另一个能正常使用的压强计和一大烧杯的水进行了三次实验如图所示。他探究的问题是:液体内部压强与_的关系。实验过程中要判断探头承受液体压强的大小,主要是观察_。 (3)小梓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选了另一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做了如图所示的对比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密度大小无关”。他的结论对不对?为什么?_由本实验可知,水_液.(选填:“”或“”或“=”)31. (2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图(甲、乙、丙图中被压物体均为海绵)所示。(1)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 ; (2)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丙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丁的大小关系为p丙_ p丁(选填“”、“或“=”)。32. (6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他的同学做如图所示的 一系列实验(弹簧测力计旁标注的数据是其当时示数,B、C、D容器中装的是水,E容器中装的是盐水) (1)实验前应检查弹簧是否能自由伸缩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零刻度线(若指计不在零刻度线,要调零)、量程和_ (2)A、B、C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 (3)分析A、C、D的实验数椐可知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选填“有关”或“无关”) (4)此实验还探究了浮力的大小与_的关系 (5)由实验数据可知金属块的密度为_kg/m3 (水=1.0103kg/m3 , g=10N/kg) 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33. (15分)一艘货轮排水量为四十吨,船底面积约为20平方米,若货轮保持静止(g=10N/kg,水的密度取1000kg/m3)(1)若空货轮的重力是50000N,求该货轮能装多少千克的货物(2)求满载时船底所受压力大小和方向(3)求满载时该货轮的吃水深度是多少34. (10分)质量为50千克的小明坚持骑自行车上学,小明的自行车相关数据见下表。求:(1)车架材料的密度。 (2)小明骑自行车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四、 综合题 (共1题;共1分)35. (1分)如图所示的警示牌,它表示的意思是_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6题;共5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二、 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31分)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9-1、29-2、29-3、30-1、30-2、30-3、31-1、31-2、32-1、32-2、32-3、32-4、32-5、三、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33-1、33-2、33-3、34-1、34-2、四、 综合题 (共1题;共1分)3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