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导论.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8751528 上传时间:2020-03-3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服务贸易导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国际服务贸易导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国际服务贸易导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服务贸易 经济与政法学院国际贸易系肖子拾 一些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 2008年 美国76 3 英国72 6 法国72 5 日本71 5 墨西哥69 韩国53 9 印度51 2 其中中国 2010年的数据 服务业40 部分国家服务出口占世界比重 2006年数据 美国16 英国7 3 德国6 3 意大利4 1 日本4 0 中国2 5 加拿大2 2 韩国1 8 服务业在中国的就业比重 28 6 课程特点 1 以服务和服务业为特定的研究对象 是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细化 是国际贸易研究对象的分解与研究边界的拓展 2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服务贸易与实物贸易在理论基础与政策取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3 理论与实务相结合并偏重实务性 教学内容 原理篇 有关服务贸易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特征 政策篇 有关服务贸易的政策取向 产业篇 重点介绍主要行业 部门服务贸易实务 教材选用 主要参考 1 国际服务贸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饶友玲 张伯伟主编2 国际服务贸易 原理 政策 产业 立信会计出版社陈宪主编 第一章导论 三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服务服务业服务贸易我们在这里讨论的是服务贸易 但服务贸易的发展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是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 而服务业的发展又依赖于对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 第一节服务 物品 自由物品freegoods 经济物品economicgoods 商品 货物 goods 服务 劳务 service 一 服务的概念日常用语通常指 为集体或为别人工作 含有提供劳动的意思 经济学中 服务一般是指提供非实物形态的经济物品 一 服务的概念 马克思 服务这个名词 一般说 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 犹如其他商品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 核心 服务是一种劳动 这种劳动不是作为物 而是作为活动提供的 是无形商品 一 服务的概念 希尔 1977 提出的较为理论界公认的定义 服务是指人或隶属于一定经济单位的物在事先合意的前提下由于其他经济单位的活动所发生的变化 核心 服务既可以改善消费单位的商品的物质形态 又可以改善某些人的肉体或精神状况 服务生产的显著特点是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商品或个人增加价值 一 服务的概念 辞海 定义为 服务亦称 劳务 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 核心 服务 劳务 实际上 服务和劳务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经济范畴 一 服务的概念 我国学者 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的需要并收取报酬的活动 核心 服务是一种活动 提供者与接受者直接接触并收费 这个概念并不恰当 一 服务的概念 我们定义 个人或社会组织为消费者直接或凭借某种工具 设备 设施 媒体等所做的工作或所进行的活动 核心 服务是一种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服务提供者通过必要的手段和方法 既包括非物质手段和方法 也包括物质手段和方法 可以直接接触 也可以间接接触 满足服务接受者的需求 二 服务的基本特征1 无形性与不可感知性 在消费之前服务没有一种直观的具体的物理存在形态 服务贸易在各国海关进出口统计中没有记载 物化服务 唱片 软盘等作为服务的载体 本身的价值相对于其提供的整个价值来说 可以忽略 其价值主体是服务 2 服务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离性 3 服务的不可储存性 绝大部分服务生产和消费是同时进行的 服务一旦被生产出来就同时是一个消费的过程 中间无储存环节 4 服务的差异性服务提供者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的差异 同一服务提供者在不同条件下服务水平会发生变化 服务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偏好感受差异 服务的经验特征和信任特征 寻找品质 是指顾客在购买之前就能够确认的产品属性 如颜色 款式 手感 硬度 气味等 及产品的价格 经验品质 是指只有在购买之后或者在消费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的产品属性 包括味道 耐用程度 满足程度等 信任品质 是指那些顾客在购买和消费之后也难于做出评价的属性 一 服务的基本要素服务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同一般商品一样 是在一定的生产结合下提供和生产出来的 三个基本要素 资本 劳动力 知识与技术 即人力资本 三 服务的基本要素及交付机制 三 服务的基本要素及交付机制 二 服务的交付机制交付机制 指服务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或制度安排而被提供出来的 有 家庭 市场 自愿组织 宗教组织 慈善组织等 政府 家庭内部成员提供不作为产品进行交换 市场提供是服务产品提供的主要方式 要经过生产 交换和消费的过程 自愿组织和政府提供的服务一般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具有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等特征 四 服务的分类 一 根据服务有形程度的不同 PhilipKotler 1980 纯有形商品附带服务的有形商品附带少部分商品的主要服务纯服务 高度有形 高度无形 四 服务的分类 二 根据顾客参与程度的不同 戚斯 1978 高接触性服务中接触性服务低接触性服务 四 服务的分类 三 根据服务实际效用的不同 王新奎 2001 追加服务 complementaryservices 伴随商品生产和交易所提供的补充服务 是商品在市场上进行非价格竞争的重要因素 当今制造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服务因素 核心服务 individualityservices 消费者单独购买 能为消费者提供核心效用的服务 四 服务的分类 四 根据是中间服务还是最终服务进行划分 格鲁伯和沃克 1989 生产者服务 producerservices 又称 生产性服务 是指作为其他商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 如广告业 科学研究 综合技术服务业 咨询服务业等提供的服务 也就是 面向生产的服务 出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 消费者服务 consumerservices 又称 消费性服务 是指直接满足最终需求的服务 如旅馆业 美容业 客运业 饮食业等 有许多服务产业既进入生产消费领域 也进入生活资料消费领域 如邮电服务业 信息咨询业 考察一服务业是否属于生产性服务还是消费性服务 主要看服务的对象是企业还是个人 微笑曲线 第二节服务业 一 服务业的含义 产业 主要从事相同或相近事业的一些企业群 服务业 专门从事生产服务产品的行业和部门的综合 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理解服务业的含义 制造业 制造企业的集合服务业 服务企业的集合 服务业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抽象 相对于农业 工业而言具体 服务业所生产的服务产品与实物产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服务业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门类繁杂 行业众多 不同行业存在很大差异 服务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国家 地区 不同发展阶段 其概念不同 服务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注意 几个概念的异同 1 传统服务业2 新型 新兴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指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 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 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 与传统服务业相比 有三个重要的特征 高人力资本含量 高附加值 高技术含量 现代服务业的主体是生产性服务业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KnowledgeIntensiveBusinessServices KIBS 以知识的生产 传播和使用为特征的服务行业 也就是那些技术与人力资本投入密度相对较高的产业 二 服务业的分类 联合国经合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三大产业的划分 根据2003年5月国家统计局颁布的 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我国三次产业的范围是 第一产业包括农 林 牧 渔业 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 制造业 电力 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建筑业 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 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具体包括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 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等 基于产业部门的服务业的分类 1 工业服务 2 设备和物质服务业 3 智力服务业 咨询服务业 公共产业 各种专业管理 电子商务业 设计业 版权产业 4 文化服务业 5 社会服务业 6 健康服务业 7 环境与生态服务业 8 服务的服务业 注意 服务业是否等同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 凡不属于第一和第二产业的部门都属于第三产业 这样的划分过于宽泛 服务业的界定更严谨 是以其能够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的 其范围仅仅是服务行业和服务部门 我国迄今为止没有专门的服务业统计分类体系 只有第三产业的分类和统计 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区别 1 界定标准不同 第三产业的界定采用的是剩余法 服务业的界定是以是否提供或生产各种类型的服务为标准的 2 划分基础不同 三次产业划分思想的出发点是经济体系的供给分类 服务业同其他经济产业的区分是以经济系统的需求分类为基础的 经济结构内涵不同 第三产业是相对于国内经济的 而服务业的概念是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 注意 制造业的产品服务部门能否列入服务业范围 格鲁诺斯 C Cronroos 认为能 还把制造业的产品服务部门看做 隐性服务部门 或 隐性服务业 佩尼 L Payne 认为不能 在制造业的产品服务还没有分离出来变成社会化 专业化的服务之前 还不宜将它们列入服务业范围 否则会造成 服务概念的混乱 第三节 服务业的相关理论及其模型 一 服务业的兴起与发展 一 配第 克拉克定理与服务业的发展1 配第 克拉克定理英国经济学家C 克拉克提出的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的结构变化理论 渊源于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W 配弟 经过统计和研究 克拉克发现一个国家内从事三个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变动 即农业劳动力急剧下降 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与经济增长同步 但通常在接近40 时便稳定下来 而服务业的劳动力比重则不断增长 2劳动力产业间转移的分析与解释 克拉克 农业生产率提高以及对农产品相对需求的下降 是引起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原因 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而工业产品的需求增长相对较慢 是工业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原因 服务业产品需求的增长快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的原因 3富拉斯蒂埃 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总量 另一方面改变了生产结构 技术进步造成的供给的富足使人类产生了新的需要从而改变消费结构 生产结构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劳动力跨部门的转移 二 发展路径 内在化 向 外在化 的演进及其影响 1概述 消费者服务市场化与生产者服务市场化 2生产者服务市场化的影响因素 促进因素监督费用大 降低成本 减少风险 交易费用下降 雇工的非工资费用增加 制约因素商业或技术机密 有关技术创新降低了管理成本 不断扩大的厂商规模与交通运输费用的降低 3 消费者服务市场化的影响因素 家庭可支配收入 服务价格 家庭妇女社会工作的参与率 市场工作偏好 工资率 市场服务价格 二 服务业的生产率 一 鲍莫尔两部门增长模型假定 一个经济拥有制成品部门和服务部门 且两部门增长率不同 则模型的主要结论是 is 1 rm rm rs 1 式中 is表示服务部门就业比重增长率 rm rs分别表示制成品部门 m 和服务部门 s 的劳动率增长率 0 和 0 分别表示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 表示影响服务需求的外在因素变化率 结论弹性效应 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大于1 当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时 实际人均服务将以大于收入增长率的比率增长 吸纳的国民就业份额越来越大 即 1 rm 0 市场化效应 家庭生活结构变化 如女性就业增加 或商业实践 如 订约承包 变化引起服务需求的增加 即 0 生产率滞后效应 一方面rm rs 生产服务将变得相对昂贵 增加服务业的就业份额 另一方面 服务价格的相对上升将使服务需求以 比率减少 从而减少就业比重 对 服务业生产率增长滞后 的分析现代服务业的状况与该理论提出时服务业状况不同 应联系制造业综合评判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应考虑到制造业负的外部效应 应考虑到统计方法 政府行为等因素所造成的扭曲 二 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特点 剩余劳动力不是先从农业转向制造业 然后再转向服务业 而是直接由农业转向服务业 成因 人口因素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制造业本身的技术障碍 与城市化紧密相联 结论 服务业的发展应以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基础 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 三 发展状况的衡量及模型 一 服务业发展状况的衡量静态 现时供给能否适应区 国 内 外对其需求 动态 推断未来的服务供给能否适应未来的需求 二 服务业需求的影响因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只有收入达到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水平 相当多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才能大于实物产品 只有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高收入弹性的服务需求才能更快增长 闲暇时间的存在和延长才能导致有关服务需求的出现 与收入水平相伴的信息化 社会化和专业化支撑着生产者服务需求 城市化水平服务提供基地 市场和商品的集散地 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服务的需求中心 有利于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 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支撑着特定服务行业的起点规模 有利于服务系统减少闲置 提高效率 在一国内 人中密度高与服务业发达有较强相关性 服务的输出服务输出的比重高 服务需求量也较大 四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服务业份额的主要决定因素中间或生产者服务的需求水平和形式 最终或消费者服务的需求水平和形式 增值链在生产过程中的长度及服务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由国家提供的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服务的规模 服务进入交换经济的程度 经济服务化水平 即服务经济在宏观经济中的比重 服务生产组织状况 提供服务的技术水平 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生产者服务 提高经济竞争力 消费者服务 满足物质 精神需求 政府服务 提供各种公共或准公共产品 弥补市场失灵 稳定宏观经济 结构调整 社会文化影响 小结 课后作业 解释下列重点名词 服务 生产者服务 消费者服务 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请举例阐述服务的特征 传统服务业与现代 知识型 服务业有何区别 会展服务业属于哪一类 服务业与第三产业的联系与区别 影响服务业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